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理学,重构历史,社会达尔文主义,唯物史观
历史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施泽玉[1](2019)在《基于学科大概念整合重构历史知识——以“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与艺术发展”一轮复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首次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即用少数的核心概念整合学科内容中零散的概念,围绕核心概念组织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高叁一轮复习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建构及其能力的提升。复习教学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从对碎片化知识的掌握提升到对学科大(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53期)
段然[2](2019)在《“舆论/public opinion?”:一个概念的历史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概念史的角度,追溯本土词汇"舆论"与西语public opinion的接引及其传统语义的现代转换轨迹。在public opinion自19世纪中后期初入中国时,"舆论"并未与其直接关联,直到1908年前后才实现了语义对接,而其概念意涵的对接则是在清末立宪改革中逐步展开。20世纪初,在梁启超等晚清士人的推动下,"舆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预备立宪启动后,"舆论"一词跃登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在与民主知识的互为推演中,逐渐衍生出国人参政、限权政府的现代意涵,近代"舆论"概念由此流行起来。然而在急速推进的时局面前,初具现代含义的"舆论"很快就陷入价值与现实脱节的困境。之后,随着学理探讨的日趋深入,"舆论"的概念意涵逐步明晰,并被专业辞书相继收录。至此,作为public opinion的"舆论"概念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徐世龙[3](2019)在《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因此,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应保持多元化的模式。与此同时,在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从根源出发,规避同类问题的反复出现。一、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现代化的教育工作中,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开展,正被业界高度关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在高中(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期刊2019年11期)
廖敏[4](2019)在《完美即终结?——历史主义学派范式概念的发展对课程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范式"概念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梳理和评析历史主义学派对范式概念的确立、汲取、反对和修补,突显出库恩哲学中范式概念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带给当代课程研究尤其是中国课程理论发展诸多的启示。拓展中国课程史和中国课程哲学的研究,重视对现有课程理论的外部批判和内部批判,建立和发展课程研究共同体,关注课程论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将是促进中国课程研究范式形成并推动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课程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潘中伟[5](2019)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研究中的旧形而上学思维——以生产力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科恩基于功能解释所提出的生产力决定论,暗示了一种生产力拜物教;而里格比的生产关系决定论则是模棱两可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问题均在于旧的形而上学思维。由于他们将生产力、生产关系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孤立出来,因此不能准确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遵循唯物的辩证方法,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理解为生产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不是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解决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产生的诸多争论。(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9年11期)
郭丹,张作成[6](2019)在《“历史事实”概念解析?——西方观念史视野下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事实问题是西方学界史学理论研究关注的问题核心。在现代史学语境中,本体论层面的历史事件与认识论层面的历史事实的二分法,是西方学界思考历史事实问题的基本前提。主观化是西方学界研究历史事实问题的主导理论趋向。原始资料由认识历史事实的充分条件变成必要条件,思想、精神等主观因素成为界定历史事实的根本。在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语境中,海登·怀特等后现代主义者将历史资料看作语言制品,认为历史事实是按语言中的主导隐喻进行的虚构。历史事实的性质不在于认识与实在相符合的"求真"属性,而在于由历史叙事中运用的情节结构模式、隐喻语言等表现出来的"求美"属性。后现代主义者在历史事实问题上的认知有利于学界的自我反思,但并未获得一致赞同。(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9年06期)
吴江海[7](2019)在《长叁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密码”》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世界再次注目中国。一年前的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叁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江海之汇,国之重托。奔涌澎湃的长叁角一体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11-12)
王必闩[8](2019)在《基于历史解释视角下的概念教学——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相关内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及时处理与准确解读,从而逐渐接近历史真实,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基于此,就现行教材中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概念进行比较认真的梳理与归类,将其概括为五种常见类型,并提炼出若干基本解读思路与方法,旨在引起重视,便于教师教学,并对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科相应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能带来些许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9年11期)
李传峰[9](2019)在《基于“历史上的为什么”的概念教学引入——以“函数的奇偶性”概念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3月的《数学通报》在首篇位置刊登了汪晓勤教授的文章《"奇、偶函数"考源》,文中提到学生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概念时,总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具有性质f(-x)=f(x)的函数叫"偶函数",具有性质f(-x)=-f(x)的函数叫"奇函数"?汪晓勤老师把该问题叫"历史上的为什么".作为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笔者颇有感触,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通常更关注如何把数学概念的数学内涵讲透彻、讲明白,而忽视数学概念最早是怎么形成的.这会造成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产生障碍和困惑.笔者以为,应当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期刊2019年21期)
刘晓华[10](2019)在《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要全面、客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历史必须客观,公正。对待任何的历史事物、历史词汇,不能先入为主,而应该当作中性词去认识、描述、分析,这样才能获得全面、客观的认识。特别是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应该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而应该用客观中性的态度去理解。本文列举了几例加以探讨、说明,希望与同仁共勉。(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5期)
历史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概念史的角度,追溯本土词汇"舆论"与西语public opinion的接引及其传统语义的现代转换轨迹。在public opinion自19世纪中后期初入中国时,"舆论"并未与其直接关联,直到1908年前后才实现了语义对接,而其概念意涵的对接则是在清末立宪改革中逐步展开。20世纪初,在梁启超等晚清士人的推动下,"舆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预备立宪启动后,"舆论"一词跃登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在与民主知识的互为推演中,逐渐衍生出国人参政、限权政府的现代意涵,近代"舆论"概念由此流行起来。然而在急速推进的时局面前,初具现代含义的"舆论"很快就陷入价值与现实脱节的困境。之后,随着学理探讨的日趋深入,"舆论"的概念意涵逐步明晰,并被专业辞书相继收录。至此,作为public opinion的"舆论"概念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1].施泽玉.基于学科大概念整合重构历史知识——以“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与艺术发展”一轮复习为例[J].教学考试.2019
[2].段然.“舆论/publicopinion?”:一个概念的历史溯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3].徐世龙.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
[4].廖敏.完美即终结?——历史主义学派范式概念的发展对课程研究的启示[J].课程教学研究.2019
[5].潘中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研究中的旧形而上学思维——以生产力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为例[J].学术界.2019
[6].郭丹,张作成.“历史事实”概念解析?——西方观念史视野下的考察[J].北方论丛.2019
[7].吴江海.长叁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密码”[N].安徽日报.2019
[8].王必闩.基于历史解释视角下的概念教学——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相关内容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
[9].李传峰.基于“历史上的为什么”的概念教学引入——以“函数的奇偶性”概念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9
[10].刘晓华.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要全面、客观[J].课程教育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