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罪刑法定,投放危险物质罪,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
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论文文献综述
尹维达[1](2014)在《浅论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存在限制论与扩张论的对立。从立法背景分析,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国家为了更好地打击恐怖活动而修改的;从罪刑法定原则出罪功能分析,对法律的解释应当尊重法律条文、具有合理性;从刑事政策分析,对未成年人的权益进行特殊保护也是国际上的一贯做法。因此,"投毒罪"不等同于包括投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等物质在内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不对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4年17期)
陈梁,李阳[2](2007)在《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不应纳入计算机犯罪主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计算机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故有学者认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也应成为计算机犯罪中某些犯罪的行为主体。但将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纳入计算机犯罪之主体是不符合他们独特的身心特点的,其原因具体包括:主观恶性因素、客观因素和对未成年人给予特别保护的立法精神等层面。(本文来源于《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计算机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故有学者认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也应成为计算机犯罪中某些犯罪的行为主体。但将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纳入计算机犯罪之主体是不符合他们独特的身心特点的,其原因具体包括:主观恶性因素、客观因素和对未成年人给予特别保护的立法精神等层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论文参考文献
[1].尹维达.浅论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J].法制与社会.2014
[2].陈梁,李阳.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不应纳入计算机犯罪主体[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标签:罪刑法定; 投放危险物质罪;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