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视网膜脑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比敏感度,视网膜脑图,视野标记,通用线性模型
视网膜脑图论文文献综述
邵小丽,王惠南,黄伟,郑罡,李兴峰[1](2008)在《基于fMRI视网膜脑图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对比敏感度皮层功能缺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6名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进行相位编码视网膜脑图和6cpd 4Hz 0.5水平的对比敏感度检查,研究弱视对比敏感度功能缺失在大脑视觉皮层的发生机制。首先采用VFS分区法对受试者进行视皮层功能区定位;然后基于通用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构建检验统计量,计算出各体素点对比敏感度反应的T值;最后进行受试者健眼与弱视眼V1~V8视网膜皮层代表区T值水平的对比分析,以及V2~V8区T差值与V1区T差值之间的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弱视初、高级视皮层均存在对比敏感度功能缺失,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各功能区弱视眼的平均T值均有一致性的减小,除V3a,V4与V8区外统计学差异显着(配对t检验,P<0.05);V1区T差值与V2、V3、VP、V7区T差值的回归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黄伟,卢光明,张志强,郑罡,邵晓丽[2](2008)在《屈光参差性弱视皮层功能损害fMRI视网膜脑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视网膜脑图技术(retinotopic mapping),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皮层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资料与方法以1.5TMRI系统采集8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枕叶视觉皮层对于视网膜脑图刺激和6cpd空间频率黑白光点刺激的功能数据,比较弱视眼和健眼在初、高级视觉皮层功能区功能反应;对初、高级皮层间功能损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弱视眼在V1、V2、V3、VP、V7区反应T值低于健眼(P<0.05),在V3a、V4、V8区弱视眼与健眼T值无统计学差异;V1区与V2、V3、VP、V7区之间反应减低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患者初、高级视觉皮层均存在功能损害,两者之间无明显因果关系;在高级视觉皮层,背、腹侧传导通路均有功能损害;fMRI视网膜脑图技术为深入研究弱视初、高级视觉皮层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黄伟,张志强,卢光明[3](2008)在《功能磁共振成像视网膜脑图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磁共振成像视网膜脑图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tinotopic mapping,fMRI retinotopic mapping),主要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卢光明,张志强,黄伟,郑罡,鲍盛[4](2007)在《视觉皮层分区的功能MRI视网膜脑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功能 MRI(fMRI)视网膜脑图描绘人视觉皮层各视区的技术方法和生理意义。方法采用1.5 T 超导 MR 设备,运用2种具有相位编码信息的投影刺激:离心外散和向心内聚的光环刺激,以及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极角刺激,对6名正常人(受试者)进行血氧水平依赖(BLOD)的 fMRI。将检测数据进行头动校正、配准等空间预处理,再根据刺激视野的时间相位编码,经傅立叶变换计算出视野特征,得到完整的视网膜脑图,并以二维和叁维可视化方式显示。结果成功得到6名受试者初级视觉皮层的个体化分区图,描绘出视区 V1、V2(V2腹侧和背侧)、V3和 VP、V3A 和 V4V、V7和 V8等视区的精细分区,各视区以一定的拓扑结构分布于枕叶皮层。结论 fMRI视网膜脑图技术可以无创、精确地显示人脑视觉皮层功能分区。(本文来源于《中华放射学杂志》期刊2007年10期)
视网膜脑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视网膜脑图技术(retinotopic mapping),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皮层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资料与方法以1.5TMRI系统采集8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枕叶视觉皮层对于视网膜脑图刺激和6cpd空间频率黑白光点刺激的功能数据,比较弱视眼和健眼在初、高级视觉皮层功能区功能反应;对初、高级皮层间功能损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弱视眼在V1、V2、V3、VP、V7区反应T值低于健眼(P<0.05),在V3a、V4、V8区弱视眼与健眼T值无统计学差异;V1区与V2、V3、VP、V7区之间反应减低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患者初、高级视觉皮层均存在功能损害,两者之间无明显因果关系;在高级视觉皮层,背、腹侧传导通路均有功能损害;fMRI视网膜脑图技术为深入研究弱视初、高级视觉皮层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网膜脑图论文参考文献
[1].邵小丽,王惠南,黄伟,郑罡,李兴峰.基于fMRI视网膜脑图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对比敏感度皮层功能缺失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
[2].黄伟,卢光明,张志强,郑罡,邵晓丽.屈光参差性弱视皮层功能损害fMRI视网膜脑图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
[3].黄伟,张志强,卢光明.功能磁共振成像视网膜脑图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
[4].卢光明,张志强,黄伟,郑罡,鲍盛.视觉皮层分区的功能MRI视网膜脑图[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