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屏蔽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体热平衡方程,环境变量,个人变量,冷却系统
屏蔽服论文文献综述
赵深,何强,方玉群,肖伟民,谢鹏[1](2019)在《特高压屏蔽服冷却系统的数值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人体、系统热平衡方程,对穿着有冷却系统屏蔽服的人体模型进行传热数值研究。通过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建立人体热学过程的仿真分析模型,分析环境变量(环境温度、空气流速、服装热阻)和个人变量(新陈代谢率)对温度的影响机制,得到不同的控制变量对人体冷却系统内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和新陈代谢率的增大,冷却系统可以使内表面的温度在人体舒适区附近,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风扇风速的增大和服装热阻的减小可以降低内表面温度。可见综合考虑相变材料和微型风扇的协同配合,可有效通过汗液的蒸发降低高温条件下的人体温度。(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方玉群,何强,赵寿生,肖伟民,谢鹏[2](2018)在《穿着特高压屏蔽服后个体热舒适系统的数值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通用Pennes生物传热学理论方程,对穿着屏蔽服的背部单元传热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背部单元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温度分布,并建立了附加强制对流换热风扇的个体背部传热几何模型,确定了风扇对个体进行散热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个体数值模型,利用热舒适度的概念,分析加入舒适系统后的屏蔽服内部环境的单体能量耗散环境,并且借用热舒适评价指标PMV(Predicted Mean Vote)、PPD(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建立适用于单体热舒适标准的研究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期刊2018年01期)
张书轶[3](2016)在《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员在各个领域都很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屏蔽服作为保护人员安全的主要电磁防护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的相关标准甚少。因此,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为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屏蔽服测试标准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依据成为目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由平板型材料的计算着手,结合全身屏蔽服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基于场的屏蔽效能与基于SAR的屏蔽效能之间的差别。比较由这两种评价方法所获得的屏蔽效能的不同,重点是填充材料对这两种评价方法的影响。之后,建立了在半电波暗室中使用全身人体模型的适用于完整屏蔽服测试的多点屏蔽效能测试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模拟仿真、实际测试、暴露限值分析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深入比较了屏蔽服基于场的屏蔽效能与基于SAR的屏蔽效能;研究了若干影响因素对屏蔽服屏蔽效能的结果会造成的具体影响。分析过程中采用平均值比较等方式,得出了对于探头位置,放置于模型中心深处比放置于模型内表面边缘处更好;对于填充材料,有填充材料的测试优于无填充材料的测试:对于不同受试部位,暴露限值小且屏蔽效能低的头部、胸部、下腹部为屏蔽服多点测试法的必须测试点,与之相反的处于四肢处的手肘部与膝盖部则可以不测等结论。最后又建立了电磁护目镜单独的屏蔽效能测试体系。以此为基础,针对护目镜测试时头部专用模型是否为模拟人体皮肤组织的导电材料这一因素对屏蔽效能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填充的情况下,使用不导电模型会导致测试结果严重偏低失真,应当使用导电膜材质的模型。在有填充的情况下,模型是否为导电材料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6-03)
吴冬燕[4](2015)在《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根据电磁学理论,分析了电磁屏蔽服的防护机理,从而总结出影响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的因素;并采用屏蔽暗室法,测定电磁屏蔽服及其织物的屏蔽效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值,建立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验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了解和研究电磁波的特性及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总结与分析电磁屏蔽服的防护机理:反射机理,吸收机理和多次反射机理,提出影响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的主要因素:孔洞、缝隙及层次。(2)根据上述影响因素,针对当前多是利用织物屏蔽效能代替服装屏蔽效能的缺点,提出了将织物屏蔽效能与服装屏蔽效能相结合的思路,从电磁屏蔽织物选择,服装结构设计,缝纫工艺选择等角度入手,结合人体特征设计电磁屏蔽服。本文确定的服装款式为斜连袖无领T恤衫。(3)本文选取叁种面料:银纤维防辐射织物,金属纤维防辐射织物和镀金属防辐射织物。通过分析可知,电磁屏蔽织物的屏蔽效能除与织物本身的导电性能有关外,还与其缝隙、孔洞及层次有关。故本文选定与孔洞和缝隙密切相关的织物性能主要有透气性,透湿性,经纬密度和厚度。通过实验及SPSS因子分析,得出与织物屏蔽效能显着相关的因素是经密,高度相关的因素是透湿性、表面比电阻及厚度,中度相关的因素是纬密,而透气性与织物屏蔽效能不相关。(4)通过分析和比较,本文最终选定的影响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的因素主要有辐射源频率,服装面料,领口大小,机针号,针距,缝型和洗涤次数。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结合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得出电磁屏蔽服正侧面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正面:电磁波频率,织物屏蔽效能,领口大小及洗涤次数;侧面:电磁波频率,织物屏蔽效能,针距及洗涤次数。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以及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得出相应的正侧面屏蔽效能的回归模型,正面:SE=29.521-0.001?+0.019SEm-0.059s-0.13t;侧面:SE=24.289-0.001?+0.146SEm-0.63?-0.029t。为电磁屏蔽服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5-03-01)
肖秋利[5](2013)在《芳纶混纺带电作业屏蔽服织物的开发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芳纶混纺带电作业屏蔽服织物的开发要点。介绍了带电作业屏蔽服织物主要技术指标,经纱和纬纱均选用两根芳纶1313纤维/阻燃粘胶纤维/不锈钢纤维40/30/30 22.5 tex纱与一根0.030 mm金属长丝并捻股线,分析了生产中浆纱和织造要点,最终使开发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GB/T 6568—2008《带电作业屏蔽服装》标准要求,其服用舒适性符合功能性服装的参照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3年05期)
汪秀琛,姚丽[6](2013)在《电磁屏蔽服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电磁屏蔽服的屏蔽机理以及屏蔽效能测试的基本原理。针对现有屏蔽室内屏蔽效能测试法成本高的缺点,在分析服装屏蔽电磁波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一种基于着装人体的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GTEM小室法,分析了其测试的原理、测试方案的设定以及适用范围,指出GTEM室造价低,所用仪器配置简单,频域比较宽,能够满足高频电磁辐射环境的测量,但也存在场均匀性有限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3年04期)
姚丽[7](2013)在《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磁辐射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人们对电磁辐射的防护认知度不断提高,电磁屏蔽服装的使用对象逐渐从特殊消费群体发展为大众消费群体,从而电磁屏蔽服装的开发及应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但是,电磁屏蔽服装是否达到屏蔽效果,并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如何来衡量屏蔽服的屏蔽效能,目前尚无完善的测量方法及标准。因此,本课题对电磁屏蔽服装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进行研究,为电磁屏蔽服装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电磁屏蔽服装的实际应用提供评价的基础,更为制定相应的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论文主要围绕电磁屏蔽服的屏蔽效能测量方法进行研究,从电磁屏蔽服装的屏蔽电磁波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叁维立体的人体着装屏蔽服的屏蔽效能计算理论模型,提出了适合叁维着装人体的屏蔽服屏蔽效能有效测试方法,并通过叁维电磁模拟软件HFSS对该测试系统进行仿真模拟。首先,本论文从人体-服装-环境的角度,分析了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得出了电磁波频率,电磁辐射场的类型、电磁辐射距离、电磁波的入射方向、服装材料特性、服装立体曲面结构、服装中的缝隙和孔洞为影响电磁屏蔽服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基于人体形态特征和电磁屏蔽服屏蔽电磁波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人体实际着装状态下电磁屏蔽服的屏蔽机理。结合电磁屏蔽服装屏蔽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在远场和近场条件下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计算公式,得出了电磁屏蔽服装的屏蔽效能计算公式要包含电磁波参数、电磁屏蔽材料参数、服装的曲面结构参数。再者,本论文提出了符合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的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GTEM小室法。建立了电磁屏蔽服GTEM小室法实验测试系统,搭建了GTEM小室自动测试实验平台,并从测试原理、测试设备、测试环境、测试对象对GTEM小室法的适用性及测试范围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GTEM小室法方法简单灵活,易于搭建,操作可行,测试结果可控,测试设备先进,测试范围较广,测试成本较低。最后,本论文通过HFSS叁维电磁模拟软件,仿真模拟了GTEM小室法测试过程,分析了局部电磁屏蔽服的屏蔽效能结果,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理论与实际屏蔽服屏蔽效能值的误差原因,进一步验证了GTEM小室法的合理性。得出了在相同的电磁辐射环境下,电磁屏蔽服的屏蔽效能随着服装立体弧度值增加,电磁屏蔽服的屏蔽效能值越小;在远场辐射环境下,随着辐射频率值的增加电磁屏蔽服的屏蔽效能值越小。得出了实验结果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值较接近,实验结果值略大于理论计算结果值。进一步验证了GTEM小室法能有效地对在人体实际着装状态下的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进行测试。(本文来源于《中原工学院》期刊2013-03-01)
蔡青,陆福敏,商思善[8](2011)在《电磁辐射防护与电磁屏蔽服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1什么是电磁波和电磁辐射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各种卫星通过天线向地面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各类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电流,电流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在一定条件下又能产生电场,这就是电磁场的产生过程。(本文来源于《上海计量测试》期刊2011年02期)
应伟国,林红明[9](2009)在《带电作业应正确穿着屏蔽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网大机组、超高压输送的不断增加,在更换线路上雷击损坏的绝缘子串,处理导、地线上缠绕的广告气球飘带物,引流板扭矩偏小,易发热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处理时,若仍按常规方法进行停电检修和缺陷处理,可能造成电网窝电和(本文来源于《电力安全技术》期刊2009年04期)
周香,蒋全兴[10](2008)在《屏蔽服屏蔽性能测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电磁防护用品屏蔽性能影响因素及当前的测试现状出发,提出了屏蔽服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根据源的特性,将测试分为电场屏蔽测试、磁场屏蔽测试和电磁屏蔽测试,并对每种测试的关键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电磁兼容》期刊2008年06期)
屏蔽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通用Pennes生物传热学理论方程,对穿着屏蔽服的背部单元传热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背部单元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温度分布,并建立了附加强制对流换热风扇的个体背部传热几何模型,确定了风扇对个体进行散热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个体数值模型,利用热舒适度的概念,分析加入舒适系统后的屏蔽服内部环境的单体能量耗散环境,并且借用热舒适评价指标PMV(Predicted Mean Vote)、PPD(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建立适用于单体热舒适标准的研究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屏蔽服论文参考文献
[1].赵深,何强,方玉群,肖伟民,谢鹏.特高压屏蔽服冷却系统的数值仿真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9
[2].方玉群,何强,赵寿生,肖伟民,谢鹏.穿着特高压屏蔽服后个体热舒适系统的数值仿真研究[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18
[3].张书轶.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
[4].吴冬燕.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5
[5].肖秋利.芳纶混纺带电作业屏蔽服织物的开发要点[J].棉纺织技术.2013
[6].汪秀琛,姚丽.电磁屏蔽服测试方法研究[J].针织工业.2013
[7].姚丽.电磁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的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
[8].蔡青,陆福敏,商思善.电磁辐射防护与电磁屏蔽服的选择[J].上海计量测试.2011
[9].应伟国,林红明.带电作业应正确穿着屏蔽服[J].电力安全技术.2009
[10].周香,蒋全兴.屏蔽服屏蔽性能测试探讨[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