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伦理记忆与道德重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伟[1](2021)在《个体诗意与共同体想象——李佩甫创作论》文中研究说明李佩甫的创作往往超越个体的得失,站在重构共同体的高度,在个体与共同体的碰撞与交织中反思时代精神与现实存在,想象并找寻回归家园的诗意道路。李佩甫以诗意想象方式再现的乡村共同体世界,既是一首伤感的田园诗,也是一首梦想的摇篮曲,他对中原大地的艺术性想象与审美化再现同时表现出深刻的批判意识与拯救精神。在看似"反乡土"的叙事过程中,李佩甫表现出对乡土世界极富诗意的怀旧与回忆,个体在迷失和逃离传统共同体的同时期待着属于未来的全新共同体的出现。
武卉昕[2](2021)在《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范式和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伦理学史在俄罗斯本国的研究呈现片段性、"东-西方""泛伦理"和民族性等范式特征。其他国家的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成果亦无法助力系统的俄罗斯伦理思想通史呈现。作为与西方和东方相区别的、独立的伦理思想史研究范式,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术思想和观点等方面,有诸多值得关切的问题。解决这些关切问题,既能把握俄罗斯伦理思想史发展规律的关键,又能说明这一问题的研究价值。
杜玉洁[3](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曹昙昙[4](2020)在《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文中提出论文以乔叶为主要研究对象,切入新的研究资料和研究角度,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借用底层叙事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叙事学理论等,并结合关于“现代性”研究的西方经典论述,探讨乔叶小说中的“救赎意识”。在具体分析时不仅将乔叶小说放在文学史的纵向发展中审视,而且将乔叶小说与“70后”相关作家作横向的比较,来探究乔叶小说的特性与不足。论文挖掘出乔叶小说书写的深层价值指向,即“救赎意识”的表达,并借此介入对“70后”作家新世纪以来创作新质的研究,从而发现“70后”作家的创作与“救赎主题”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其中,救赎意识的生成不仅在于作家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更在于受新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性”问题所诱发的文化心理变化对“70后”作家的创作心境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以下部分。一、在底层叙事中,底层人民不仅以强韧的民族性格与生存信念战胜苦难,而且以人性中的善与美理解同情弱者,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抚慰与心灵救赎。更为重要的是乔叶的底层叙事从泛滥的苦难主题中突围,书写底层生命的厚重感。底层古典的生活形态与传统的道德伦理促成了生存意义的建立,底层叙事中所呈现的诗意理想与精神价值,是对精神信仰凋敝的社会现实的精神救赎;二、在女性婚恋叙事中,乔叶通过物化时代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危机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现状与精神状态,乔叶笔下的爱情,不是作为信仰的爱情而是作为人际关系与人性物化的爱情。无论是女性的精神救赎还是爱情救赎,在工具理性与世俗算计的城市现代性规则中均走向崩溃;三、在历史叙事中,乔叶以认罪与救赎指向历史本质意义的思考,揭示出“文革罪恶”的历史延续性,以体现“救赎”的现代性意义。论文以道德自省的传统文化基因为依据,分析赎罪者在道德焦虑下展开的赎罪行为,尤其强调集体罪恶中个体道德的意识觉醒。此外也揭示出蔽罪者以遗忘、歪曲记忆、非严肃化对待的方式对历史罪恶的遮蔽行为;四、在救赎空间上,乔叶的新乡土书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性”精神危机的文化伦理救赎。乔叶寻求自然乡村对现代世俗理性的反拨,肯定乡村自然的生命形态,以民间传统道德信仰和传统文化心态“救赎”现代市场意识形态下道德溃败、信仰贬值的精神危机,试图为现代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寻找救赎之路;五、在救赎形式上,“回顾性”儿童视角的运用强化了“救赎意识”的表达,以“回顾性”视角展示儿童对人性恶的感知与效仿,在视角转换中完成对内心罪恶感的审察,并进行忏悔与自我救赎。此外,乔叶经常采用人物的视角去描绘空间,这种“故事空间”同样是具有精神特征的心理空间,精神困境的隐喻与空间本身的象征色彩,对救赎意识的彰显形成潜在的暗示。在结语中总结了乔叶“救赎意识”书写的价值与反思。但是论文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章节在分析时不够深入全面,在视野上也有待拓展,对“救赎”问题的探讨有创新性的思考,但对作家群整体的把握仍有待提高。
王睿[5](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王潇然[6](2018)在《中国乡土纪录片的文化重构研究(2003-2016)》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当代中国乡土纪录片的主题脉络,不难发现乡土文化与城乡关系这一重要命题若隐若现地包含其中。本研究主题重点正是2003年-2016年这一段时期的乡土纪录片中的影像修辞如何重构中国乡土文化及其背后的历史情境的关系。在学界尚未明确定义乡土纪录片类型概念的情况下,笔者对乡土纪录片文化重构问题进行了研究,所以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绪论与第一章节涵括了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背景的概述和划定以及对乡土纪录片概念立身的合法性依据的探寻。首先从历史维度去考察乡土文化的形成逻辑,再之从中国古代绘画之中搜寻乡土视觉化的可能性,最后梳理归纳二十世纪以来乡土纪录片的创作流变与发展历程。这一部分的研究遵循系谱学方法对乡土纪录片的起源进行考察,即追溯对象的出身与标注对象的发生的脉络,尝试构建乡土纪录片的文化研究系谱。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从文化记忆、伦理道德、身份认同三个层面探讨2003-2016时期乡土纪录片影像修辞与文化重构的关系。第二章从媒介对乡土记忆的支撑作用、记忆文本与社会交往两方面分析探究影像、媒介、观者三方建构的记忆生产机制、社会交往机制;第三章探讨是2003年以后乡土纪录片受90年代新纪录运动余绪与转型期独立纪录片风格影响下创作出现的摄制伦理道德与内容伦理道德问题,从乡村作为底层被污名化、乡村无名者的妥协与抗争、制度他律与道德自律等几个维度来展开对纪录片在场权力的行使与伦理道德的戒守平衡问题的分析;第四章探讨乡土纪录片对个体身份认同的机制形成原因,以精神分析学、传播学等理论为切入分析观者心理结构与认同机制并给出认同困境的重构策略,结语部分研究将对上述三个层面中乡土纪录片文化重构问题做一个统涉性的总结和观照。本文尝试将乡土纪录片文化重构问题放置在历史变迁与社会现实维度之下考察,一方面厘清中国乡土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乡土纪录片与文化重构的关系,为后来者对乡土纪录片理论的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思维范式。
蔡漾帆[7](2018)在《论方方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文中研究指明方方是中国当代着名作家,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各界关注。方方的小说创作题材十分广泛,知识者题材小说是方方小说创作的重要部分。本论文论述方方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方方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书写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知识者的生存百态,构成一个宏大的知识者叙事整体。本论文分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方方创作知识者小说的原因,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方方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祖父和父亲的人生经历促使方方对知识者的生存处境和命运高度关注。在四年的装卸工经历和四年的大学学习中,方方形成了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社会经历使其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刻。上世纪八十年代活跃的创作气氛为方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宽松的创作空间,且方方小说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显现出其成熟稳健的创作风格。第二部分论述方方笔下的知识者形象,祖父和父亲不同的生命历程给方方以深刻的启迪。祖父形象对方方的人格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父亲及父亲一代知识者遭遇政治重创,人格和精神产生巨大变化。子辈一代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出不一样的价值追求,一部分知识者在世俗生活中苦苦挣扎,难寻出路。一部分知识者则放弃理想,追逐名利,沉沦于物欲的世界。还有一部分知识者,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依然坚守理想。方方知识者小说表现了知识者近百年的心路历程,同时展现出社会转型阶段的知识者不同的生存困境。第三部分论述方方知识者小说创作的特点,方方知识者小说具有客观写实、理性沉稳、表现悲剧意识等特点。小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体现出方方坚持的求真求实的创作理想和价值准则。
谢亚可[8](2017)在《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普适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技术、认知计算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以及精准医疗、纳米材料、智能医疗设备和医疗机器人等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正步入普适医疗新时代。普适医疗是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医疗数据感知化、医疗服务透明化、医疗资源共享化、诊疗用药精准化、就医体验便捷化、医疗成本节约化、医患沟通常态化等特点。普适医疗开创了新的医疗时代,拓展了人类健康观念,提升了医疗体系效率,促进了医患生态修复,也为应对当下医疗困境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引发医疗颠覆变革的同时,新的技术生态和时代环境也在冲击、重构现有医疗伦理体系。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等传统医疗伦理问题将得到极大纾解。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负效应也不期而至,全时全景隐私监视、医疗数字鸿沟加剧、医患关系物化、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医疗技术风险递增、医疗消费主义兴盛、非现场医疗及智能医疗设备引发新的医疗纠纷等新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层出不穷,呼唤建立新时代的医疗伦理体系。本文从医疗隐私与安全、医疗责任、医疗公平、医患关系等四个主要伦理议题出发,探讨普适医疗环境下的伦理风险及应对路径。隐私与安全问题是普适医疗应用推广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普适医疗环境下,“在线”和“监视”将成为一种必然和生活状态,个人医疗隐私泄露与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医疗隐私的内涵、形式和种类不断拓展,大数据性、价值性不断增强,与其他个人信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为了获取更便捷、透明、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习惯于让渡更多隐私,导致对医疗隐私控制权的进一步削弱,传统隐私保护体系也开始在大数据技术冲击下土崩瓦解,隐私观或将被彻底颠覆。医疗信息隐私化、医疗隐私数据化、医疗数据开放化之势不可挡,隐私泄露风险从物理空间蔓延至数字空间……。重建新的医疗隐私保护框架迫在眉睫,文章从技术、法律、管理、自律和认知等层面提出了新时代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普适医疗倡导医疗生态圈内的人、财、物、设备等互联互通和信息高度共享,将实现各类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医疗成本也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医患权利平等化趋势明显。然而贫富差距、数字素养差异构筑的数字医疗鸿沟,可能导致普适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不能真正被公平享用;电子医疗ID可能会使患者无法摆脱固化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基于个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普适医疗增强技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机会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技术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享受公共医疗服务,高端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也将进一步加剧不同社会群体的健康权利鸿沟。文章提出了医疗资源分配应坚持“贵义尚利”、“效率优先、增进公平”、“差别平等”等原则,并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权益、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等方面推进医疗公平建设。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云医疗、移动医疗等非现场医疗模式将成为主流医疗形态,大量具有上下文感知功能的智能医疗设备、机器人参与到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护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医疗纠纷与医疗责任认定问题。非现场医疗的法律主体多,涉及到医生(本地医生、远程医生)、患者、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等多方,责任认定难度加大。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将面临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的困境。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势在必行,应加强而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明确智能医疗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健全医疗技术审查和风险规避制度等。现行医疗环境下,医生被赋予了高角色期待、“关系就医”现象普遍、现代医学技术权利化凸显、医患信任脆弱不堪。普适医疗将彻底改变家长式的医疗模式和医患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赋予患者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医疗的权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流程和诊疗决策,与医生开展平等对话并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医患关系民主化趋势明显。然而,大量先进医疗设备的引入,使得医疗技术风险增加、医疗消费主义兴盛、医患关系物化趋势渐显。应理性认识普适医疗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警惕医疗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大量社会风险问题的存在体现了普适医疗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不能以此否定普适医疗的时代价值。面对普适医疗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综合平衡个人诉求、公共利益和市场需求,促使政府、技术工程师、医疗机构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技术应用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有效应对和规避伦理风险,需要完善普适医疗技术设计,需要制度和伦理的协同制约,更需要培育一个德性的社会环境。
卢明涛[9](2017)在《道德的生命力研究》文中认为道德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社会规范体系。依照马克思对一般与特殊的界定,道德也包含特殊与一般的区分。特殊道德是社会中存在的具体道德规范,其生命力主要表现为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能力、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和现实约束能力。一般道德则是有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生命力主要表现为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能力、维持自身稳定不变的能力和引导社会价值方向的能力。泛化的血缘纽带、普遍意义上的真理性形式,以及客观性的内容赋予特殊道德持续自身存在的能力;在解决社会现实道德问题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身;而认识、教育、调节和评价等具体功能保障其现实有效性。一般道德通过与国家机器相连,与经济、政治、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结合的方式维持自身的持续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保障其维持自身持久稳定的能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社会伦理价值定位和导向功用。道德不能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人是道德生命力的载体。道德文化传统赋予道德以现实传播形式,而人的道德记忆则承载着道德的内容。道德依赖于人的记忆,或者说依赖于记忆中的道德知识。道德生命力会受到道德主体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和道德教育状况等的影响。道德主体自身的状况对于道德生命力有着根本性的影响。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会受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道德教育作为实现道德内化的重要过程,其实践状况对道德生命力影响显着。道德教育是完成将道德原则和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培养健全的道德认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生命力研究能够深化道德认知,对当前我国伦理学理论和社会道德建设有着启示意义。
付昌玲[10](2017)在《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中的个体化危机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英国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文风简洁而又细腻,质朴却不乏诗意。他以犀利的眼光洞察当代英国社会的弊病,反思历史与人类文明。他早期的小说一方面揭示了个体化社会的文化、心理、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的危机主题,另一方面又传达出拯救的可能和重塑的希望。危机主题贯穿于他的早期小说,蕴含了他对人类生存困境以及解决途径等问题的深刻思索。他的早期作品蕴含了丰富的“个体化社会”思想,他在作品中既形象地呈现了个体化社会的各种危机,又将危机上升到作品主题层面,深入加以阐释并提出解决路径。本论文以麦克尤恩早期四部主要小说为研究对象,借用社会学理论中的“个体化”概念,分别从文化、心理、政治和道德等层面考察与分析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中的个体化危机主题,揭示麦克尤恩对当代西方社会现实的形象再现所达到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论文除导论和结论之外,正文由四章构成。导论部分概览麦克尤恩小说创作简史,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个体化”概念的内涵,阐明社会学理论视角的适用性,最后介绍本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结构框架。第一章从《水泥花园》中传统共同体文化的衰落入手,探讨了个体化社会的文化危机主题。在《水泥花园》中,麦克尤恩通过对传统家庭和睦文化消解的描述,不仅呈现了传统父权制文化的土崩瓦解,体现了女权主义运动的巨大影响,也彰显了个体化社会中货币的巨大分离效应。而且小说中家庭的孤岛型处境以及城市特色文化的衰落彰显了城市邻里文化的丧失,显示了个体化社会人际关系的功用化特征,进而展现了现代文明对于人类心灵的残害和腐蚀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中充斥的感官文化的侵蚀体现了个体化社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社群文化的衰落,显示了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排斥,从而暗示了民族凝聚力的严重削弱。总而言之,麦克尤恩通过该作品与历史形成了对话,表达了他对于传统共同体文化在个体化社会的衰落这一局面的深深惋惜,更为重要的是,这也隐含了他对于为欲望所充斥的消费文化的深刻质疑与批判。第二章以《只爱陌生人》中人物面临的精神困境为切入点,探讨了个体化社会的心理危机主题。在《只爱陌生人》中,麦克尤恩通过对人物的情感萎缩的描述,不但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真爱,揭示了个体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关系这一本质,还展示了个体化社会的消费欲望化这一特征。并且人物不能独立进行自我界定以及身份的越界,体现了个体化社会中个体的自我认同感的丧失,进而展现了传统的身份认同方式以及相对固定的人际关系的瓦解。尤为重要的是,人物在现实中的漫无目的的观光客身份映衬了他们在精神上的流浪者形象,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归属感的丧失,表明了传统社会秩序在个体化社会中的分崩离析,而且揭示了西方形而上学观念的终结带来的严重后果。总之,麦克尤恩通过书写处于不确定性当中的个体产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不仅充分展示了个体化社会的各种心理话语,揭示了导致心理危机的各种诱因,也暗含了他的积极发展个体化社会人际交往的真实意图。第三章从《时间中的孩子》中的异化政治入手,探讨了个体化社会的政治危机主题。麦克尤恩通过对个体化社会的政治背离个体的需求的描绘,既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与个体之间的和谐统一,又展现了个体化社会共通感的消亡给政治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而显示了公民沦落为个体的巨大负面效应。不仅如此,由《育儿手册》引发的政府的信任危机与政府权威的丧失不但体现了政治的合法性危机,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与民主诉求之间的内在矛盾,而且揭示了个体化社会公共领域的丧失带来的严重后果。更进一步说,麦克尤恩通过展示个体化社会中经济对政治的严重侵蚀,彰显了个体化社会的去政治化危机。他通过表现去政治化的将社会的新的不平等进行自然化的功能,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总而言之,麦克尤恩对于个体化社会的政治危机的书写,不但颠覆了政治的传统价值,也表达了他对于构建和谐政治的期待与构想。第四章以《无辜者》中的人物道德选择的模糊性入手,探讨了个体化社会的道德危机主题。麦克尤恩通过对人物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行为的描述,不但揭示了个体化社会中个体的道德责任的缺失,而且凸显了个体化社会的“自我奠基”型道德的负面效应。并且人物对自己的罪行的反思既体现了人物的道德观念的沦丧,又彰显了注重个人情感和个人好恶表达的情感主义道德观对个体化社会的道德的巨大影响。最为重要的是,人物对传统伦理准则的违背不仅预示了个体化社会的道德根基的坍塌,体现了传统的道德践行背景在个体化社会的消亡,而且揭示了善与有用之间的二律背反,进而反映了消费主义对于个体化社会道德冷漠的巨大推动作用。总之,麦克尤恩对于个体化社会的道德危机的书写,不但颠覆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解构了道德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地位,而且传达了基于“移情”的道德教化构想以及“为他者负责”的道德重构理想。麦克尤恩的早期作品蕴含着关于个体化危机的丰富的社会学思想。首先,麦克尤恩通过反映个体化社会中传统共同体文化的瓦解,揭示了个体化社会的消费者合作社模型的文化特征。其次,麦克尤恩通过展示从现代秩序下解放出来的个体由于受消费主义观念的侵蚀,在心理上面临的一系列困境,体现了个体化社会中个体的心无所属的“流浪者”心理。再次,麦克尤恩通过呈现个体化社会中资本的全球流动导致的权力的游离,以及它给政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揭示了个体化社会中政治的无效与无能特征。最后,麦克尤恩通过反映个体化社会中的道德的模糊性,批判了个体化社会的“自我奠基”型道德。个体化社会的这一系列危机体现了麦克尤恩对危机主题从一般到具体的一个逐步演绎过程。从更深层次上来讲,个体化的各种危机是西方形而上学观念的终结引发的后果在社会各领域的具体表现。麦克尤恩的早期四部小说是对个体化社会危机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是一种拯救,并传达出重生的希望。在麦克尤恩看来,“个体化社会”危机不仅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学书写,一种审美认知,一种救赎途径,更是一种对生存的形而上的反思与体验过程。
二、伦理记忆与道德重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伦理记忆与道德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1)个体诗意与共同体想象——李佩甫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人物,大英雄 |
二、小体验,大伦理 |
三、小空间,大时代 |
四、结语 |
(2)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范式和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范式 |
(一)俄罗斯本国伦理思想研究的基础范式 |
第一,片段性特征。 |
第二,“东—西方”特色。 |
第三,“泛伦理”特色。 |
第四,民族性。 |
(二)我国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础范式 |
第一,多以微观视角切入。 |
第二,研究多聚焦苏联时代。 |
第三,多扎根于马克思主义传统。 |
第四,多关注伦理道德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
(三)其他国家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本特色 |
第一,道德追求更多作为思想史的社会基调呈现。 |
第二,突出强调俄罗斯精神中的人道主义特征。 |
第三,关注基督教精神与俄罗斯伦理思想的渊源。 |
二、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关切的问题 |
(一)研究视角上需要突破的问题 |
第一,依据俄罗斯历史发展脉络的伦理思想史研究。 |
第二,取历史-文化视角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 |
(二)在研究目标上需要突破的问题 |
第一,完整统一的俄罗斯伦理思想史有待呈现。 |
第二,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的线索有待明晰。 |
第三,俄罗斯伦理思想发展特殊范式有待澄清。 |
(三)研究内容上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
第一,将片段性内容放置在俄罗斯伦理思想通史中。 |
第二,在俄罗斯社会历史发展中梳理出伦理思想的流变规律。 |
第三,分析俄罗斯伦理思想发展的主流和支流。 |
第四,寻找俄罗斯伦理话语内部的统一性。 |
(四)研究方法和文献取材需要突破的问题 |
第一,基于史学方法的伦理思想史研究有待拓展。 |
第二,历史逻辑和主体认知的方法相结合。 |
第三,实证主义方法和非实证主义方法相结合。 |
第四,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相结合。 |
第五,原点性初始研究有待深入。 |
(五)研究在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上需要突破的问题 |
第一,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的完整体系既已存在。 |
第二,俄罗斯伦理思想研究不是简单的国别伦理思想研究。 |
第三,俄学者对伦理学理论范畴的阐释令人耳目一新。 |
第四,基于社会历史语境的俄罗斯伦理思想的发展是连续且平稳的。 |
三、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的研究价值 |
第一,拓展世界伦理思想史研究谱系。 |
第二,将对俄罗斯伦理学的研究带入纵深阶段。 |
第三,以思想史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科发展。 |
第四,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价值保障。 |
(3)“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苦难的化解:底层者的自我救赎 |
第一节 理解是救赎的前提 |
第二节 在苦难中浸泡的底层生命 |
第三节 抵御苦难的自我救赎 |
第二章 精神困境的突围:知识女性的精神救赎 |
第一节 创伤体验在家庭叙事中的呈现 |
第二节 伦理关系异化下的行为选择 |
第三节 知识女性生命困境的突围 |
第三章 道德焦虑:历史罪恶者的自省与赎罪 |
第一节 道德焦虑引发的自我救赎 |
第二节 蔽罪者的沉沦 |
第三节 救赎的“极限境遇”设置 |
第四章 理想中的救赎之地:乡土或故土 |
第一节 自然乡村赋予的文化伦理救赎 |
第二节 城乡对比中乡村生态的温厚 |
第三节 失落的理想:救赎之地的文化蒙昧 |
第五章 “救赎”的审美形式分析 |
第一节 “救赎”主题下叙述视角的选择 |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救赎意识”的表达 |
结语:乔叶小说救赎书写的价值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
二、研究综述 |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问题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与“理学” |
(二)宋代理学家 |
(三)道德养成 |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中国乡土纪录片的文化重构研究(2003-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中国乡土纪录片的系谱学考察 |
第一节 中国乡村与乡土文化的起源 |
一、城乡分离与国野隔绝 |
二、社会阶级消融与耕读文化兴起 |
三、乡村的诞生与乡土文化萌芽 |
第二节 乡土文化视觉化的展开 |
一、巫术崇拜:原始先民的抽象记录 |
二、威权象征:先秦镂刻的装饰描绘 |
三、王道艺术:秦代壁画的功利写实 |
四、空间展开:汉代墓葬中的世俗乡土 |
五、现代视觉化:乡土纪录片成为新的可选项 |
第三节 中国乡土纪录片的创作流变 |
一、电化教育的探索与民族统战影像实录(1905-1949) |
二、崇高的幻象与艺术化纪实的光影回响(1950-1976) |
三、边缘的浪漫呈现与文化寻根影像记录(1977-2003) |
四、乡土记忆的唤醒与文化认同的隐性书写(2003至今) |
小结 |
第二章 文化记忆的重构 |
第一节 媒介支撑的乡土记忆 |
一、再现与重塑:能动意象对记忆框架的重组 |
二、隐喻和转喻:影像符号对回忆空间的建构 |
第二节 记忆文本与社会交往 |
一、互文性蒙太奇:影像记忆与文本编码 |
二、回忆-影像:潜在影像与刻意识别 |
三、记忆话语场:媒介场域与观者惯习 |
小结 |
第三章 伦理道德的重构 |
第一节 转型期下的乡土影像 |
第二节 纪录片在场与伦理道德的紧张 |
一、污名化:乡村作为底层的妥协 |
二、无名化:乡村作为个体的抗争 |
三、《麦收》:一个无法回避的文本 |
第三节 制度他律与道德自律 |
一、差序格局下观看者的公共伦理监督 |
二、契约关系下制作者的专业道德自律 |
小结 |
第四章 身份认同的重构 |
第一节 观者心理 |
一、伪自我:小他者影像中的异恋 |
二、伪我要:他者欲望的欲望 |
三、伪主体:象征性语言的询唤 |
第二节 认同机制 |
一、共情机制与想象的共同体 |
二、工匠精神与人本传播 |
三、仪式性的内容与观看的仪式性 |
第三节 认同困境与创作突围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论方方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方法 |
(四)主要术语界定 |
一、知识者小说创作的原因 |
(一)知识分子家庭环境的熏陶 |
(二)社会实践及大学经历 |
(三)小说的创作背景及过程 |
二、知识者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 |
(一)对祖父一代的想象与追怀 |
(二)对父亲一代的铭心记录 |
(三)对道德失范与理想毁灭的痛惜 |
(四)对于角色边缘化的无奈 |
(五)对玩世利己与自我放弃的哀叹 |
(六)对理想坚守者的敬仰 |
三、知识者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其文学价值 |
(一)小说创作的特点 |
(二)小说的价值 |
(三)创作理想和准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行医疗体系困境重重 |
二、大技术引发医疗大变革 |
三、医改加速重塑医疗生态 |
四、医疗革命重构医疗伦理 |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难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普适计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二、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三、普适医疗发展概述 |
第一章 普适医疗:开创未来医疗新图景 |
第一节 普适医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普适医疗的技术框架 |
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
二、物联网(IOT) |
三、云计算与云存储(Cloud Computing&Cloud Storage) |
四、大数据(Big Data) |
五、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AI&Cognitive Computing) |
六、电子病历与电子医疗档案(EMR&EHR) |
七、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 |
第三节 普适医疗的内涵与价值 |
一、普适医疗的内涵 |
二、普适医疗的价值 |
第二章 普适医疗的隐私与安全问题 |
第一节 透明社会的隐私悖论 |
一、信息与隐私 |
二、个人医疗信息、医疗隐私、医疗数据与医疗大数据 |
第二节 普适医疗时代的隐私与安全困境 |
一、全时全景隐私监视 |
二、隐私边界无限延展 |
三、隐私数字化之困 |
四、隐私财产属性增强 |
五、隐私遗忘机制失效 |
六、隐私控制权弱化 |
七、传统隐私保护体系解体 |
第三节 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框架构建 |
一、国内外个人健康医疗数据保护立法实践 |
二、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 |
第三章 普适医疗的公平问题 |
第一节 医疗公平之伦理纷争 |
一、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
二、道义优先还是功利优先 |
三、机会平等还是比例平等 |
第二节 普适医疗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公平可及 |
一、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 |
二、医患权利平等化 |
第三节 普适医疗引发公平伦理新危机 |
一、医疗数字鸿沟加剧 |
二、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 |
三、医疗增强技术引发伦理危机 |
第四节 促进普适医疗公平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二、重视弱势群体健康权益 |
三、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 |
第四章 普适医疗的责任问题 |
第一节 责任与医疗责任 |
第二节 传统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
第三节 普适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
一、非现场医疗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
二、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
三、普适医疗数据的权属界定问题 |
第四节 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 |
一、加强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 |
二、明确医疗智能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三、明晰医疗数据权属关系 |
第五章 普适医疗的医患关系问题 |
第一节 现行医疗体系下的医患关系 |
一、医患关系的定义与模式解读 |
二、医患危机与中国式医患关系 |
第二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向 |
一、患者主动管理健康 |
二、患者参与医疗流程 |
三、患者就医方式重构 |
第三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新危机 |
一、医疗技术风险增加 |
二、医疗消费主义兴盛 |
三、医患物化问题渐显 |
第四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重塑 |
一、理性认识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 |
二、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 |
三、警惕医患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二 |
致谢 |
(9)道德的生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观点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道德的生命力”界定 |
第一节 道德现象与“道德”概念 |
一、人类社会中的道德现象 |
二、特殊道德的内涵界定 |
三、一般道德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特殊道德”及其生命力 |
一、特殊道德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能力 |
二、特殊道德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 |
三、特殊道德的普遍约束能力 |
第三节“一般道德”及其生命力 |
一、一般道德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能力 |
二、一般道德维持自身持久稳定的能力 |
三、一般道德的社会伦理价值导向能力 |
第二章 道德生命力的主要载体 |
第一节 道德主体与道德的生命力 |
一、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与特征 |
二、人是道德生命力的天然载体 |
三、人格化群体作为道德生命力的载体 |
第二节 道德文化传统与道德的生命力 |
一、道德文化传统内涵界定 |
二、道德文化传统赋予道德以现实传播形式 |
三、神圣化道德文化传统树立的道德理想范式 |
第三节 道德记忆与道德的生命力 |
一、道德记忆的内涵界定 |
二、个体道德记忆是个体道德反省的基础 |
三、集体道德记忆是产生社会归属感的基础 |
第三章 道德生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道德主体性因素对道德生命力的影响 |
一、道德主体的身心状况对道德生命力的影响 |
二、道德主体的认识水平对道德生命力的影响 |
三、道德主体的实践能力对道德生命力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基础对道德生命力的影响 |
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
二、经济对道德生命力的积极影响 |
三、经济对道德生命力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德育状况对道德生命力的影响 |
一、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 |
三、道德教育影响道德生命力的途径 |
第四章 研究道德生命力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一节 加深人们的道德认知 |
一、拓展认识道德现象的途径 |
二、深化对于“道德”内涵的认识 |
三、全面了解当今社会中道德现况 |
第二节 对构建当代伦理学理论的启示 |
一、全面深化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 |
二、开拓伦理学理论研究视角和方法 |
三、已有伦理学理论资源的转化和再创造 |
第三节 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
一、社会道德建设所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
二、社会道德建设须根植于优秀传统道德 |
三、社会道德建设须构建道德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中的个体化危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麦克尤恩研究综述 |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思路 |
四、结构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水泥花园》:个体化的文化危机 |
第一节 家庭和睦文化的消解 |
第二节 城市邻里文化的丧失 |
第三节 社群文化的衰落 |
第二章 《只爱陌生人》:个体化的心理危机 |
第一节 情感的萎缩:从“纯粹关系”到“恋死情结” |
第二节 认同感的丧失:从病态依附到身份越界 |
第三节 归属感的丧失:从现实的观光客到精神的流浪者 |
第三章 《时间中的孩子》:个体化的政治危机 |
第一节 政治与个体需求的背离 |
第二节 政治的合法性危机 |
第三节 政治的功能危机 |
第四章 《无辜者》:个体化的道德危机 |
第一节 道德责任的缺失 |
第二节 道德观念的沦丧 |
第三节 道德根基的坍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Summary |
四、伦理记忆与道德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体诗意与共同体想象——李佩甫创作论[J]. 王华伟. 天中学刊, 2021(05)
- [2]俄罗斯伦理思想史研究:范式和问题[J]. 武卉昕.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04)
- [3]“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D]. 曹昙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中国乡土纪录片的文化重构研究(2003-2016)[D]. 王潇然.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7]论方方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D]. 蔡漾帆. 云南大学, 2018(01)
- [8]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D]. 谢亚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道德的生命力研究[D]. 卢明涛.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中的个体化危机主题研究[D]. 付昌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