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咏庆环境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110
摘要:本文以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为阐述对象,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授课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3个方面对环境毒理学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探讨
引言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或即将进入的化学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环境毒理学属于环境科学的范畴,也是生命科学和毒理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借助毒理学、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成长起来的科学,以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理论研究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精神和环境等方面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大,追求绿色健康的高品质生活。同时,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愈发严峻,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根据我校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要求,该《环境毒理学》为专业选修课,32个学时,2个学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为提高本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1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问题
1.1学生基础知识不足,学习难度大,易产生畏难情绪
《环境毒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生物学、物理学、毒理学、化学和数学等,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学习任务要比一般的基础学科重。因此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如果学生不具备一些必需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学习困难度必然会更大。此外,作为专业选修课,往往含有大量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学生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和熟记等,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1.2学生专注度不够,听课效率低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对上课越来越不重视,常常是课前不预习书本知识点,课后不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只是上课应付,甚至有些学生存在长期逃课的现象。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使得部分学生上课专注度低,直接忽视老师讲课,沉迷于网络世界。
1.3教学模式落后,授课效果差
现硕士研究生的课任老师的授课模式存在有照搬本科模式、填鸭式教学、课程内容选择不当、课程考核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授课效果不理想。
2提高环境科学专业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
2.1精选课程内容,明确讲授重点
环境毒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主要包括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迁移和转化、环境污染物的毒理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及其评价、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大气环境毒理学、水环境毒理学、土壤环境毒理学、重金属的毒性等章节,只有32个课时,要想在课堂上系统地将这些内容全部讲授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的授课内容需要根据班级学生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以及兼顾学生基础知识等,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首先,要重点讲授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因为学好一门课必先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基础理论部分应当重点讲解。其次,对于针对在不同环境中的污染物毒理作用的讲解,因其涉及的知识、原理和规律都大同小异,可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取舍,例如针对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结合当前的环境热点问题有选择的对大气环境毒理学、水环境毒理学以及重金属毒性等章节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更易于思考,进而增加对该课程的兴趣。开始授课前,可以向学生介绍环境毒理学的发展史,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向学生推荐该课程的相关的中、英文参考书籍,以及相关的优秀文献和查阅途径(文献期刊、网络资源)等,有助于学生课后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授课时结合相关知识点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进行讲解,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更易于专心听课。
2.2制备课件素材
如今,高校教学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取代“粉笔+黑板”式的传统讲课方式,但仍存在有部分课件是对课本内容的照抄照搬,文字多而图表图片少,使得课堂内容仍是枯燥,不够丰富,学生上课兴致不高,也没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因此,在制作PPT课件时,文字部分应该简洁易懂,重点内容突出,适当插入一些图表、图片和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来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引入视频案例可以使得教学过程中枯燥的文字描述瞬间变得生动形象,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上课的学习兴趣。课件对该课程的一些关键专业词汇进行英文标识,有助于学生课后检索和查阅该专业课的相关英文文献和著作等。
2.3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使授课方式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转变为多项互动式,从被动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具体可以利用听觉、视觉和矛盾等情景设定进行提问;根据实际案例找准问题切入点,故意设定悬念,引出学生好奇心;掌控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提问的频度,提问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除了课堂上的问题互动外,课后可以留几个综合性(能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比较强的问题,而课堂开始前,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次课所讲的重要的知识点和预留的问题。
2.4开展PPT演讲比赛,提高学生参与度
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其积极性,以及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组讲课比赛。研究生的导师不同,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不同,每组需选择一个既与研究方向相符,又与本课程相符的论题。通过课后查找资料文献,制作演讲PPT,每组选出一个评分员,制定一个标准评分表,选定一名主持人和两名统分人。讲课时通过不同组之间提问、探讨来进行交流。最后,通过评分员打分和老师评分取平均分排名,还可以通过每项的评分选出最佳演讲人、最佳PPT课,营造一种竞争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讲课比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间协调、合作能力,也能增强其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2.5优化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除了精选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外,还需要有完善的考核方式。以往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20~30%平时作业与70~80%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操作简便,但不能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全面考核,存在不合理性。例如,平时作业的真实性低,普遍存在抄袭现象,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采用权重考核方式,即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及讨论、PPT讲课比赛、考试成绩(或课程论文)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各部分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分别为5%、15%、20%、60%。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精神和环境等方面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大,追求绿色健康的高品质生活。同时,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愈发严峻,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有效提高环境科学专业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对我国的环境有莫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龙绛雪,程慧艳.《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4(z1):432-433.
[2]洪海征.环境毒理学的教学探讨——基础与交叉[J].高教学刊(教海探新),2017(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