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动性能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亮化灯具,斜拉索,气动参数,Strouhal数
气动性能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周傲秋,余海燕,许福友[1](2019)在《亮化灯具安装后斜拉索叁维气动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装亮化灯具后,斜拉索的气动外形发生明显改变,可能诱发不稳定振动,从而威胁结构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安装亮化灯具后斜拉索的气动性能进行研究.以某大跨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选取3种直径的斜拉索设计叁维模型,通过风洞试验得到两种灯具安装方案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Strouhal数和驰振系数,据此研究安装亮化灯具后斜拉索的驰振特性及旋涡脱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方案一中铝槽的存在,发生驰振的概率较大;将灯具直接固定于拉索表面的方案二产生驰振的概率较低,但旋涡脱落强度与频率并无明显区别;风偏角对旋涡脱落频率与强度产生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姜宜辰,陈慧,卢政也,宗智,王昆[2](2019)在《低尖速比下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是世界上的主流风机,但在适应风机大型化、深海化的趋势方面,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因其结构特点表现出一定优势。近年来,对于垂直轴风力机的研究日益增多,将两台相同的垂直轴风力机间隔一定距离置于一起即得到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文章利用风机模拟与实际风场较接近的非定常风,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比了单转子垂直轴风力机和具有不同双转子间距的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在不同风速下同一转子的扭矩、转速与轴功率,证实了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的增益效果,并探讨了风速及两转子间距对风机性能及增益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风速越大、两转子间距越小,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的增益效果越显着。(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9年04期)
李淑江,吴明,窦如宏[3](2019)在《基于气动雾化机理的喷嘴性能试验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气动雾化喷嘴结构复杂、雾化液滴不均匀等问题,基于气动雾化机理,设计了液相通道直径为0.5mm、1.0mm、1.5mm的3种型号气动雾化喷嘴,以自来水为试验工质,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量仪,通过试验探究了气液比、液相通道直径以及液相压力对于雾化形成的液滴粒径和雾化角造成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气液比及液相压力的增大,液滴粒径逐渐减小,雾化角逐渐变大,雾化效果趋好。(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张微,许学超,余道刚[4](2019)在《静流元件调节阀气动及振动噪声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船舶汽轮机调节阀门气动性能,改善阀门小开度下振动噪声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阀门结构,该阀门结构由球型阀及静流元件构成。静流元件为一其上均布小孔的厚壁筒状件。设计了3组试验样件,对球型调节阀阀门本体及分别加装3组静流元件后的阀门进行了气动及振动噪声性能试验,分析了开孔数目不同的静流元件对阀门气动性能及振动噪声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阀门加装静流元件后,流量特性曲线发生较大变化,在阀门全升程范围内均具有调节特性,对小开度下阀门的振动噪声有较大程度改善,但与传统阀门相比,静流元件调节阀的气动损失增大。(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吴中野,方祥军,刘思永,马广健[5](2018)在《1+1/2级超跨声对转涡轮气动性能试验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转涡轮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试验方法对某1+1/2级超跨声对转涡轮气动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针对试验中涡轮级间难以布置测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特性反推的分步试验方法,然后对超跨声对转涡轮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超跨声高压涡轮流量特性几乎不随膨胀比变化,而效率特性变化较大;高、低压涡轮喉道面积比在涡轮膨胀比分配中起到重要作用,该值低于设计状态时,总膨胀比满足设计要求下,高压涡轮膨胀比增大,低压涡轮膨胀比减小;高压涡轮出口气流角对低压涡轮运行特性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郭孝国,江泽鹏,陈星,王铁进[6](2018)在《高超声速风洞两级引射器气动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CAAA)FD-07风洞为对象,进行了马赫数5~6时两级超声速引射器气动性能试验研究。通过二级引射器单级调试、两级引射器联调、主-次流混合调试,获得了引射器运行时的相关数据。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FD-07风洞引射器马赫数5~6试验中,一级引射器运行压力0.8MPa、二级引射器运行压力1.0MPa时,引射器运行效率较高,中压气源消耗较少;(2)超声速引射器用于维持风洞运行压比,而风洞驻室低压环境(即试验模拟高度能力)主要由主气流状态决定,与引射器关系不大;(3)一级超声速引射器能对主气流干扰、二级超声速引射气流干扰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进一步明确了FD-07风洞引射器的运行状态,优化了引射器运行压力方案。(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8年04期)
李淑江,吴明[7](2018)在《基于气动雾化机理的喷嘴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气动雾化喷嘴结构复杂、雾化液滴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气相通道斜度为30°,45°,60°的3种喷嘴,基于气动雾化机理,以自来水为试验工质,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量仪检测了气液比、气相通道开口斜度及气相压力对雾滴粒径、喷雾宽度以及雾化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液比相比于气相通道开口斜度、气相压力参数对雾滴粒径的影响明显;随着气液比的增大,雾滴粒径变小,雾化颗粒更加均匀;气液比对喷雾宽度的影响同样十分明显,随着气液比增加,雾化角变大,喷雾宽度增加,且喷雾宽度内的雾滴沉积量呈现正态分布。设计的气动雾化喷嘴可使雾化效果得到较大改善。(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8年01期)
裴勇[8](2017)在《超超临界机组叶片气动性能试验和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涡轮叶栅损失,研制大功率的超超临界机组,对于提高燃料利用率、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而先进的叶型和高性能的叶片设计是目前提高叶栅通流部分的效率的关键手段。哈汽公司设计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代表着国内汽轮机行业最高水平,所以通过对平面叶栅和环形叶栅的吹风试验及数值模拟,在其应用到工程实际之际,验证其气动性能是否满足设计目标,进而研究先进叶片的流动特点、气动性能和设计技术,消化吸收先进大焓降叶片的设计理念,为研发更先进、更高效的汽轮机和燃气轮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选择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中压第九级静叶和动叶叶栅为研究对象,并抽取其10%、50%、90%叶高跨截面典型叶型在不同冲角下进行叶型研究。借助哈工大低速风洞试验台对叶栅进行吹风试验,测量叶展中部的静压、出口气流角、总压损失等气动参数。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中压第九级静叶和动叶的叶型采用的都是后加载形式:零冲角下,六个截面叶型吸力面的最低压力点都在70%轴向弦长之后。叶型的气动性能优良:设计冲角下,叶型损失在1.518%至2.378%之间,落后角在1.36°至1.81°之间,试验冲角下,叶型损失的变化量在48%以内,落后角变化量在±0.55°以内;动叶顶部叶型相比其余五个,气动性能更为优良。为了验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静叶50%叶高截面直列叶栅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其中k-?湍流模型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进而对静叶进行变马赫数和变冲角的数值研究。出口马赫数从0.2变化到0.8,叶片气动负荷逐渐减小;叶型吸力侧的最低压力点逐渐向后移动;叶栅损失先减小后增大,在0.5马赫数左右时最小。冲角从-30°变化到30°,叶片气动负荷逐渐增大,但叶型吸力侧最低压力点的位置不变;总压损失先减小后增大,在零冲角时最小,为3.7%,最大负冲角和最大正冲角分别增加了10%和34.37%;吸力侧通道涡的叁维分离线抬起的高度逐渐增大,下通道涡的强度大于上通道涡;冲角在±20°以内,叶片具有优良的变冲角适应性。对比直列叶栅和环形叶栅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叶片沿尾缘的正弯积迭造成了叶片负荷沿叶高变,叶型损失约占叶栅损失的60%。叶型后加载、叶片正弯、前缘圆类似“鱼头”型的流线形、沿叶高变气动负荷气动设计,共同使得超出临界机组叶片达到了优良的气动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于添[9](2016)在《离心压缩机静子部件气动性能试验台设计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大流量、高效率与大压比的离心压缩机越来越被各个行业所需要与重视。除了提高叶轮性能来保证离心压缩机整机气动特性以外,还需要离心压缩机静子部件的合理设计与匹配,这样才能保证离心压缩机高效性与稳定性。在缺少旋转实验台的情况下,本文提出利用风洞吹风,实验研究离心压缩机静子部件气动性能,为大流量系数离心压缩机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工作是实验台设计部分,包括风洞设计、离心压缩机静子部件和测量机构设计。本文首先利用流体力学知识设计了风洞,并对风洞进行合理的优化改型,进而提高风洞流场的均匀性和减小湍流度,减少压力损失,为离心压缩机静子部件性能实验提供良好的来流条件。实验件即离心压缩机静子部件包括替代叶轮的导叶,扩压器、弯道和回流器。导叶设计是实验装置设计的重要部分。为了模拟旋转叶轮出口流场,导叶出口流场要与旋转的叶轮出口马赫数和气流角接近,进而使扩压器入口流场与真实情况接近。之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实验件部分进行了流场计算。结果表明,由导叶和后面的静子部件较好地模拟了原离心压缩机模型级。本文选用五孔探针来测量静子部件进出口流场。为了实现五孔探针周向运动,本文专门设计了齿轮传动机构。此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其它流场参数测量元件。通过本文研究,为离心压缩机静子部件气动性能的吹风实验台建设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10-01)
鲍春光[10](2016)在《气动夹钳性能试验台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气动夹钳的结构原理和性能要求进行了研究,研制出了全自动高精度的气动夹钳性能试验台,实现了对气动夹钳设计指标的综合验证和监控,保障了设计制造产品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气动性能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虽然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是世界上的主流风机,但在适应风机大型化、深海化的趋势方面,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因其结构特点表现出一定优势。近年来,对于垂直轴风力机的研究日益增多,将两台相同的垂直轴风力机间隔一定距离置于一起即得到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文章利用风机模拟与实际风场较接近的非定常风,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比了单转子垂直轴风力机和具有不同双转子间距的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在不同风速下同一转子的扭矩、转速与轴功率,证实了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的增益效果,并探讨了风速及两转子间距对风机性能及增益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风速越大、两转子间距越小,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的增益效果越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动性能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周傲秋,余海燕,许福友.亮化灯具安装后斜拉索叁维气动性能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9
[2].姜宜辰,陈慧,卢政也,宗智,王昆.低尖速比下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试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9
[3].李淑江,吴明,窦如宏.基于气动雾化机理的喷嘴性能试验测定[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
[4].张微,许学超,余道刚.静流元件调节阀气动及振动噪声性能试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9
[5].吴中野,方祥军,刘思永,马广健.1+1/2级超跨声对转涡轮气动性能试验及分析[J].航空学报.2018
[6].郭孝国,江泽鹏,陈星,王铁进.高超声速风洞两级引射器气动性能试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8
[7].李淑江,吴明.基于气动雾化机理的喷嘴性能试验研究[J].轻工机械.2018
[8].裴勇.超超临界机组叶片气动性能试验和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9].于添.离心压缩机静子部件气动性能试验台设计及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6
[10].鲍春光.气动夹钳性能试验台的研制[J].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