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效果论文-王雅姝

控烟效果论文-王雅姝

导读:本文包含了控烟效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津市东丽区,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

控烟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姝[1](2019)在《天津市东丽区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天津市东丽区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从天津市东丽区卫生部门获取不同级别医院名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医院一线医生400名作为此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控烟干预措施并对控烟前后医务人员吸烟及戒烟率、对烟草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对吸烟危害的认知、被动吸烟与相关疾病认知及对禁烟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控烟干预后医务人员吸烟率降低、戒烟率增高,同时对烟草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对吸烟危害的认知、被动吸烟与相关疾病认知及对禁烟态度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所有卫生专业人员烟草相关知识和戒烟技能的培训引导,提高其对于烟草的认知度以及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度,使其注意以身作则,为群众做出不吸烟的表率。同时还使其具备正确宣传烟害、推广戒烟的方法,必要时对烟草依赖者给予帮助,能更有效地参与控烟工作。(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张维,龙晓慧,肖丽贞,梁洪华,罗孔妙[2](2019)在《控烟健康教育对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的干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控烟健康教育对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抽签法从桂东卫生学校2017级男生中抽取70人进行控烟健康教育,共6学时,内容包括烟草常识、吸烟历史、吸烟危害、禁烟斗争、戒烟知识、戒烟故事。采用自编的中职男生吸烟及吸烟认知现状调查问卷、中职男生吸烟干预效果调查问卷、中职男生吸烟相关知识测试问卷评估干预前后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结果控烟健康教育后,男生对吸烟的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发生转变,现在不吸烟者比吸烟者拒烟态度转变更明显,具有显着性差异;现在吸烟者戒烟态度转变明显,但现在吸烟非烟草依赖者和烟草依赖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中职男生吸烟相关认知知识测试成绩提高明显,干预前后有显着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自身危害严重性认识、是否现在吸烟是拒烟态度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控烟健康教育能改变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将控烟健康教育引入课堂教学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控烟办法。(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9期)

黄馨缘,吴佳昱,张振,吴倩,张莉[3](2019)在《《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实施半年的控烟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2010年3月1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条例》)在上海实施。2017年3月1日,经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新修订过的《条例》,即《条例》修正案正式实施。与原《条例》相比,《条例》修正案将原来部分室内公共场所禁烟扩大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向创建无烟环境迈出重要一步。[目的]评估《条例》修正案实施后上海市浦东新区各类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控烟效果。[方法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研究现场,抽取237个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分别于《条例》修正案实施前(2016年12月)、《条例》修正案实施后一个月(2017年4月)和《条例》修正案实施后半年(2017年9月)进行了3次监测,包括环境观察和拦截人员问卷调查。环境观察内容包括场所内控烟宣传资料、禁烟标识、举报电话、烟具、吸烟区的设置和观察到烟蒂和吸烟行为的情况。拦截人员问卷调查包括调查对象对《条例》/《条例》修正案和无烟立法的态度、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情况。共完成230家场所的环境监测(失访7家),3次监测分别完成2 327份、2 300份和2 277份拦截人员问卷调查。[结果 ]《条例》修正案实施后,提供控烟宣传资料、张贴举报电话的场所比例均提高(P <0.001),观察到烟具、烟蒂和吸烟现象的场所比例均下降(P <0.001)。不同类型场所的无烟环境变化有所不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3/28,10.7%)、医疗卫生机构(1/18,5.6%)、餐饮场所(8/37,21.6%)、休闲娱乐场所(6/38,15.8%)、酒店旅馆(1/20,5.0%)、办公楼宇和居民楼(4/14,28.6%)、生产型企业(2/6,33.3%)和公共交通工具(1/7,14.3%)出现吸烟行为。公众对于《条例》/《条例》修正案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对于"每个人都享有无烟环境的权利"的认同率,对相关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与调查对象对《条例》修正案的知晓有关,30~49岁组和50~岁组对《条例》修正案知晓率分别是15~29岁组的2.585(95%CI:1.928~3.466)倍和1.778(95%CI:1.294~2.444)倍(P <0.001);而年龄、性别与调查对象对《条例》修正案的支持无关联;吸烟状态与调查对象对《条例》修正案的支持有关,支持《条例》修正案的吸烟者是非吸烟者的0.220(95%CI:0.061~0.790)倍(P=0.020),但戒烟者与非吸烟者对《条例》修正案的支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条例》修正案实施半年已经获得一定成效,公众对于全面室内公共场所无烟立法的支持和对吸烟危害的正确认知提高,但部分场所的无烟环境管理和执法应继续加强。(本文来源于《环境与职业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贺箫楠[4](2019)在《河南某职业院校大学生控烟课程干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河南某职业院校大学生控烟课程干预效果,为探索合适的控烟课程教学内容及模式,降低职业院校学生吸烟率,做好职业院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学生的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控烟态度、控烟行为变化和参加控烟活动情况。结果控烟干预课程后,学生烟草相关知识平均正确率由61.98%上升至76.23%,控烟措施的支持率和控烟行为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知晓率由20.74%上升至98.25%,控烟活动参与度由3.49%上升至90.37%。结论控烟干预课程,提高了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控烟态度有改善,控烟行为增加,参与度增加,控烟课程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郭浩[5](2019)在《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在精神科病房男性吸烟患者控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卷烟中有7 000多种化学品,至少69种致癌物和诸多有毒物质,烟草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隐形杀手",更是"第一大杀手"。唯有有效控烟,才能保护绝大多数的吸烟者和二手烟受害者。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中,吸烟率达56%,精神病医院实行的是全封闭式病房管理,抽烟自然也是集中在室内即吸烟室进行,然而早在2006年美国总医官报告中就指出,室内完全无烟才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冒荣荣,陈倩盈,陈小良[6](2019)在《专家咨询法在深圳某区禁烟场所执行控烟条例效果评估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实施2年来深圳某区的执行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70个禁烟场所进行暗访调查,再通过德尔菲法对各评估指标进行赋值,初步计算出各类禁烟场所执行控烟条例情况。结果:70. 0%的禁烟场所有张贴禁烟标识,21. 4%的场所违法设置有烟灰缸/烟具,发现有吸烟者的比例为18. 6%,发现有烟头/烟味的比例为25. 7%。文化场所、机场/车站及公交执行控烟条例效果最好,网吧执行控烟条例效果最差。结论:仍需加大对某些场所的执行和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公众控烟宣传教育。(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丽敏,尹慧,陶雨春,张作明,王琪[7](2018)在《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对医学生控烟社会责任感的干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社会实践"为核心的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简称"课改")对学生控烟知识和社会责任感干预效果,为医科院校实施控烟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指导。方法对进入专业课学习的临床与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实施以"控烟社会实践"为核心的健康教育课改干预,对课前(216名)与课后(207名)学生"控烟基本知识""社会责任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控烟基本知识干预前后及格率分别为7.6%和16.4%(χ2=7.67,P<0.01)。一般社会责任感干预后比干预前认同率最高提升为17.1%(P<0.01),控烟社会责任感最高提升为21.2%(P<0.01)。结论以社会实践为核心的课改对提高控烟基本知识知晓率和社会责任感认同率有效。(本文来源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期刊2018年06期)

朱明蓉,罗丹[8](2018)在《正念减压疗法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控烟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控烟的效果。方法将烟龄在1年以上的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精神科常规控烟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干预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每日吸烟数量、焦虑、尼古丁依赖情况及控烟感受。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每日吸烟数量、焦虑评分、尼古丁依赖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控烟感受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正念减压干预训练可有效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因控烟管理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减少尼古丁依赖,提高控烟效果。(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郝秀奇,高晓彤,代涛[9](2018)在《中国社区控烟干预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我国社区控烟干预的效果,为开展社区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PubMed、 Embase、 Scopus、 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护理和保健文献积累索引(CINAHL)及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收集从建库至2018年3月22日中国社区控烟干预的文献,以相对危险度(RR)和95%置信区间(95%CI)为干预效果测量指标,采用R 3.3.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699篇(中文文献978篇,英文文献721篇),最终纳入文献23篇(中文文献22篇,英文文献1篇),其中以吸烟率为指标的研究16篇,合并效应RR=0.77 (95%CI:0.70~0.85);以戒烟率为指标的研究7篇,合并效应RR=3.47 (95%CI:2.08~5.81)。Egger's检验和漏斗图均显示没有发表偏倚(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较为稳定。结论我国社区控烟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人群吸烟并促进吸烟者戒烟。(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孙益雯,徐伟,任文军,奚艳华,吕红云[10](2018)在《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公共场所控烟效果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了解2017年新修订《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1个月及6个月后静安区公共场所控烟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对静安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卫生计生机构、餐饮场所等14类场所控烟环境进行监测,记录场所内控烟环境情况和吸烟情况。结果 2次监测显示,静安区场所内环境设有吸烟区比例分别为0.92%和3.67%,设有烟具场所比例分别为3.67%和5.50%,比例虽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设有控烟宣传资料、警示性图片、举报电话、禁烟标识的比例分别为55.96%、61.47%、93.58%、100%和66.06%、68.81%、94.50%、99.08%,其中控烟宣传资料和警示性图片张贴比例较低,特别是餐饮场所、公共事业金融机构、商业营业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机场/客运站。从场所内吸烟情况来看,有烟蒂和吸烟发生比例分别为2.75%、3.67%和6.42%、7.34%,并未完全做到室内禁烟,其中休闲娱乐场所吸烟现象较多。结论不同场所开展针对性控烟宣教活动,做到室内完全禁烟,支持提高卷烟税,鼓励和帮助烟民戒断烟草,将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教育》期刊2018年08期)

控烟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控烟健康教育对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抽签法从桂东卫生学校2017级男生中抽取70人进行控烟健康教育,共6学时,内容包括烟草常识、吸烟历史、吸烟危害、禁烟斗争、戒烟知识、戒烟故事。采用自编的中职男生吸烟及吸烟认知现状调查问卷、中职男生吸烟干预效果调查问卷、中职男生吸烟相关知识测试问卷评估干预前后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结果控烟健康教育后,男生对吸烟的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发生转变,现在不吸烟者比吸烟者拒烟态度转变更明显,具有显着性差异;现在吸烟者戒烟态度转变明显,但现在吸烟非烟草依赖者和烟草依赖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中职男生吸烟相关认知知识测试成绩提高明显,干预前后有显着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自身危害严重性认识、是否现在吸烟是拒烟态度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控烟健康教育能改变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将控烟健康教育引入课堂教学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控烟办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烟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雅姝.天津市东丽区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分析与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9

[2].张维,龙晓慧,肖丽贞,梁洪华,罗孔妙.控烟健康教育对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的干预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9

[3].黄馨缘,吴佳昱,张振,吴倩,张莉.《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实施半年的控烟效果[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9

[4].贺箫楠.河南某职业院校大学生控烟课程干预效果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

[5].郭浩.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在精神科病房男性吸烟患者控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9

[6].冒荣荣,陈倩盈,陈小良.专家咨询法在深圳某区禁烟场所执行控烟条例效果评估中的运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

[7].王丽敏,尹慧,陶雨春,张作明,王琪.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对医学生控烟社会责任感的干预效果[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8

[8].朱明蓉,罗丹.正念减压疗法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控烟效果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

[9].郝秀奇,高晓彤,代涛.中国社区控烟干预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J].预防医学.2018

[10].孙益雯,徐伟,任文军,奚艳华,吕红云.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公共场所控烟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8

标签:;  ;  ;  ;  

控烟效果论文-王雅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