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莎莎,樊全宝,唐志强,李静,王龙,张浩吉,黄福强[1](2021)在《基于线粒体12S rDNA基因对多房棘球绦虫种系发育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究实验室传代沙鼠的棘球蚴各地理分离株线粒体12S rDNA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及其与世界各地不同来源多房棘球蚴12S rDNA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同一实验室相同条件传代且来源于不同地区的多房棘球蚴12S rDNA基因片段,并结合GenBank中已收录的多房棘球绦虫12S rD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扩增、克隆的16个线粒体12S rDNA基因序列大小均为374 bp,分别属于3个单倍型(Hap1,Hap9,Hap10),单倍型多态性为0.242,核苷酸多态性为0.001,与多房棘球绦虫(JAVA株)参考线粒体基因组12S rDNA基因序列相比共存在3个突变位点。单倍型地区聚类网络分析显示,在所分析的140条序列中共有10个单倍型,其中来自土耳其、中国、波兰、德国等8个国家的109条序列均与JAVA参考基因组12S rDNA基因序列为同一单倍型,来自日本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13条序列为同一单倍型,来自斯洛伐克的6条序列为同一单倍型,而其他单倍型均只有1条序列。试验表明多房棘球绦虫12S rDNA基因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都较低,不适于多房棘球绦虫种内遗传多态性分析。本试验结果不仅为本实验室多房棘球绦虫物种鉴定和基因型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也为今后多房棘球绦虫种内基因多态性分析时指出了不适的目的基因,为棘球绦虫的分类、鉴定、遗传变异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张学勇,简莹娜,郭志宏,朵红,魏彦明[2](2021)在《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3种棘球绦虫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RAA)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多重核酸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分别以多房棘球绦虫(GenBank登录号:NC000928)、细粒棘球绦虫(GenBank登录号:NC044548)和石渠棘球绦虫(GenBank登录号:NC009460)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靶序列,依据RAA引物设计基本原则设计、合成3对引物,并进行多重RAA扩增。分别扩增不同浓度3种棘球绦虫基因组DN A和不同浓度含3种靶基因的重组质粒,以评价多重RA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同时采用该方法检测3种棘球绦虫及多头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犬复孔绦虫、泡状带绦虫、犬弓首蛔虫、肝片形吸虫、豆状带绦虫、中线绦虫和犬隐孢子虫基因组DNA,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优化建立的多重RAA法的条件,再检测棘球蚴病病变组织样本、模拟犬粪便样本和现场狐狸粪便样本,以评价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所建立的多重RAA检测方法可在39℃时40 min内特异性扩增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线粒体基因片段,长度分别约为540、430 bp和200 bp。该多重RAA法对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为2.0、2.5 pg/μL和3.1 pg/μL,对含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靶基因的重组质粒的最低检测限均可达到200拷贝/μL;该多重RAA法可以同时检测出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对多头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犬复孔绦虫、泡状带绦虫、犬弓首蛔虫、肝片形吸虫、豆状带绦虫、中线绦虫和犬隐孢子虫无扩增。优化后的多重RAA法能够检测出全部棘球蚴病病变组织样本及模拟犬粪样本和现场狐狸粪便样本中的阳性样品,且与单一 PCR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基因组DN A快速检测的多重RAA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李敏[3](2021)在《多房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靶分子的筛选与鉴定》文中提出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此病又称为“虫癌”,具有高度致死性。该病对人群身体健康、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蛋白质组学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具体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生命活动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是独立于基因组学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本研究通过给犬人工感染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收集感染后不同时间的犬粪,对犬粪灭活后提取感染后30 d、60 d和90 d犬粪的总蛋白质,利用SDS-PAGE技术分离总蛋白质,并对高丰度条带切胶后进行质谱分析,再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质谱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初步筛选鉴定棘球绦虫特异蛋白质和候选诊断抗原。然后从筛选的蛋白质中选取1个候选诊断抗原,克隆其蛋白质编码基因,并利用蛋白质表达系统进行表达和纯化后制备多克隆抗体,初步建立粪抗原夹心ELISA方法,利用临床样品评价确认所选蛋白质的检测能力。最后制备抗该重组蛋白质的单隆抗体,为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试剂盒研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我们从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后30 d、60 d、90 d的犬粪中共筛选到66个多房棘球绦虫相关蛋白质,30 d、60 d和90 d分别鉴定到28、44和21个蛋白质,其中8个蛋白质为三个时间点共有,13个蛋白质为30 d所特有,27个蛋白质为60 d所特有,7个蛋白质为90 d所特有;30 d和60 d有5个共有蛋白质,30 d和90 d有2个共有蛋白质,60 d和90 d有4个共有蛋白质。经进一步筛选,我们共选取了6个候选诊断蛋白质,对其中一个蛋白质(Em Snpt)进行编码基因克隆、表达、纯化,然后分别免疫新西兰兔和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初步建立了棘球绦虫粪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用临床阴阳性样品进行了评价,表明基于该蛋白质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理想,是较理想的诊断靶抗原。本研究首次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犬粪中的寄生虫相关抗原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对部分抗原进行了检测能力评价,为后续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牛赋秋[4](2021)在《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通过RhoA-MAPK通路作用于巨噬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在感染前期(8h)通过Rho A-MAPK通路作用于Mφ的功能与机制。方法:1.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2.免疫荧光双染检测肝脏组织中CD11C/CD68(M1/Mφ)与CD206/CD68(M2/Mφ)的表达情况;3.免疫荧光检测Mφ表型转变对HSC活化(α-SMA)的影响;4.培养RAW264.7和原代小鼠腹腔Mφ,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选取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用Y-27632(Rho A阻断剂)、SP600125(JNK阻断剂)、U0126-Et OH(ERK1/2阻断剂)、SB20358(p38阻断剂)处理RAW264.7细胞、原代小鼠腹腔Mφ和ANA-1细胞,并加入适宜浓度的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在适宜时间处理后检测;5.q PCR检测3种细胞Rho A、ROCK1、ROCK2基因中m RNA的含量;6.ELISA检测三种细胞上清液中IL-10、IL-12、Arg-1、NOS-2的含量;7.流式检测三种细胞中F4/80+CD16/32+M1和F4/80+CD206+M2的比例;8.Western blot检测Rho A、ERK、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纤维化肝脏组织中有炎症细胞浸润。2.免疫荧光双染显示与正常组相比,CD11C/CD68(M1/Mφ)与CD206/CD68(M2/Mφ)在AE纤维化肝组织中表达更强。3.免疫荧光显示极化Mφ与HSC共培养时,HSC中α-SMA蛋白的表达下降。4.CCK8检测显示RAW264.7细胞用20μg/m L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处理8 h后该细胞的存活率最低。5.RAW264.7细胞中,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可能会下调Rho A的表达,并抑制ROCK1和ROCK2基因的表达,U0126-Et OH和SB20385可以抑制Rho A的表达,Y-27632和SB20385可以促进ROCK1和ROCK2m RNA的表达;ANA-1细胞中,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Y-27632、SP600125、U0126-Et OH和SB20385可以促进Rho A的表达,Y-27632和SB20385可以促进ROCK1和ROCK2的基因表达;腹腔Mφ中,相比于对照组和模型组,Y-27632、U0126-Et OH可以促进Rho A和ROCK1的表达,SP600125可以抑制Rho A和ROCK1的基因表达,U0126-Et OH和SB20385可以显着促进ROCK2基因的表达。6.ELISA检测发现,三种细胞中的模型组Arg-1、1L-10、1L-12、NOS-2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RAW264.7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U0126-Et OH在促进1L-10表达的同时抑制1L-12的表达。ANA-1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SP600125、U0126-Et OH和SB20358实验组中1L-10含量显着下降,NOS-2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分离Mφ中,与对照组相比,采用不同阻断剂处理的实验组中1L-10,Arg-1和1L-12的含量均上调表达。7.流式检测发现,RAW264.7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Y-27632组中F4/80+CD16/32+M1比例显着下降,而SP600125、U0126-Et OH和SB20358实验组中F4/80+CD16/32+M1和F4/80+CD206+M2比例均上调表达。ANA-1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Y-27632组中M1比例下调,M2比例上调,SP600125、U0126-Et OH和SB20358实验组中M1和M2比例均下调表达。分离腹腔Mφ中,与对照相比,模型组中M1显着上调,M2比例下调。与模型组相比,Y-27632组和SB20358组中M1比例和M2比例均显着下调。8.WB结果显示细胞经E.m处理后Rho A表达水平整体降低,于16h最高;细胞经E.m处理后ERK蛋白表达水平整体升高,于8h最高;细胞经E.m处理后p-ERK表达水平整体升高,于24h最高。结论: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通过Rho A-MAPK通路能稳定下调Rho A的表达,并抑制ROCK1和ROCK2基因的表达。AE病程早期Mφ主要以M1极化为主,M1能抑制小鼠HSC的活化,继而减轻AE病程早期肝脏纤维化;AE病程晚期主要以M2极化为主。
张永娥[5](2021)在《emu-miR-71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抗多房棘球蚴感染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多房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肝脏、肺脏等器官,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潜伏期长、幼虫呈浸润性生长等多种因素,目前AE的病死率依旧非常高,不容小觑。micro RNAs(miRNAs)作为一类调节性小分子,通过结合靶标m RNA的3’非编码区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miR-71仅在后口动物中表达,提示emu-miR-71可作为一个潜在抗泡球蚴病的药物靶点。本论文首先探究emu-miR-71对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感染小鼠腹腔存在emu-miR-71,但其来源及生物学功能未知。实验通过分离感染多房棘球蚴小鼠的腹腔外泌体,利用胶体金标记的14-3-3抗体鉴定出腹腔中存在虫体来源的外泌体;将PKH-26标记的虫体外泌体与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孵育,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腹腔巨噬细胞可以内化虫体外泌体。由此推测emu-miR-71是由虫体外泌体携带并释放到宿主体内,进而被腹腔巨噬细胞内化,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体外将emu-miR-71 mimics和NC转染到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对一些细胞因子和LPS/TLR4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进行检测时发现,emu-miR-71过表达能显着下调IL-1α、IL-1β、IL-4和IL-6等细胞因子及LPS/TLR4信号通路中RIPK1、NF-κB和TICAM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emu-miR-71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及LPS/TLR4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巨噬细胞的免疫学功能。利用RNA-seq等方法,前期研究发现肝脏中存在一定丰度的emu-miR-71,但其功能未知。为了进一步验证,分离了肝细胞、肝星状细胞和Kupffer细胞,利用q PCR检测了emu-miR-71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mu-miR-71在肝星状细胞和肝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将肝细胞与PKH-26标记的虫体外泌体共孵育,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肝细胞也能够内化虫体外泌体;将emu-miR-71mimics和NC转染肝细胞系,利用蛋白质谱,分析emu-miR-71过表达对肝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结果显示转染emu-miR-71 mimics和NC组特有的蛋白质分别为636个和302个,共有的蛋白质有706个;KEGG分析结果表明超过150种蛋白质参与代谢通路,其次为核糖体和碳代谢通路;通过q PCR对测序结果中的关键基因进行m RNA水平验证,发现仅有emu-miR-71 mimics组特异的醛缩酶(Aldoa)和NC组特有的核仁素(Ncl)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其功能仍需研究。通过尾静脉注射腺相关病毒emu-miR-71抑制剂包装载体(AAV8-miR-71-sponge),靶向下调多房棘球蚴寄生过程中emu-miR-71在肝脏中的表达水平。感染3个月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肝脏和腹腔寄生的原头蚴数量和包囊重量、数量以及原头蚴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AAV-miR-71-sponge组较AAV8-CMV-GFP组(NC组)在腹腔包囊重量上差异显着(p<0.05),而其他指标则无显着差异,说明emu-miR-71抑制物可以抑制腹腔中寄生的虫体的生长。综上所述,在多房棘球蚴感染过程中,emu-miR-71以外泌体的方式释放到腹腔巨噬细胞中,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及LPS/TLR4信号通路影响其免疫学功能。emu-miR-71抑制物可以抑制腹腔中寄生的虫体的生长,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周鸿让[6](2020)在《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棘球绦虫的研究》文中认为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一种可引起严重疾病负担并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慢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可造成严重的医疗、社会和经济负担及后果[2-5]。所以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检测,实时监测各类宿主的感染情况,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1,6]。本研究针对棘球绦虫的鉴别与棘球蚴病诊断方法的可操作性、检测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并依据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方法(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AA)的原理,建立了检测细粒棘球绦虫G1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体开展以下三部分研究工作,以期为棘球绦虫的检测以及棘球蚴病的诊断提供可选择的检测方法:一、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细粒棘球绦虫G1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评价本部分以细粒棘球绦虫G1(EgG1)线粒体基因序列(GenBankTM No.AF297617)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6对引物。经筛选获取最佳引物,并从温度、引物及醋酸镁3个方面以优比RAA反应体系。以PCR作为平行对照,分别以不同稀释浓度的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含目的基因片段不同拷贝数的pMD19-T(Simple)克隆质粒进行RAA灵敏度扩增检测,同时以多房棘球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贾第鞭毛虫、肝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扩增用于特异性评价。此外,分别对不同样本(感染EgG1的动物组织样本(10份)、模拟现场阳性犬粪样本(3份)以及现场阳性犬粪样本(5份))进行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RAA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建立的RAA法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EgG1的目的基因片段。经优化确立最佳温度为37℃,最佳引物(10μmol/L)用量为2μL,即反应浓度为0.4μmol/L,最佳醋酸镁(280mmol/L)用量为2.5μL,即反应浓度为14 mmol/L的反应体系。灵敏度方面,RAA法最低可检测到10 pg基因组DNA以及104个拷贝数的质粒;特异性方面,以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感染EgG1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与PCR检测结果一致。二、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多房棘球绦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本部分以多房棘球绦虫(Em)线粒体基因序列(GenBankTM No.AB01 8440)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5对引物。经筛选获取最佳引物后,再从温度、引物及醋酸镁3个方面以优化RAA反应体系。以PCR作为平行对照,分别以不同稀释浓度的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质粒进行RAA扩增,以评价RA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同时以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扩增用于特异性评价。此外,分别对不同样本(感染Em的动物组织样本(9份)、模拟现场阳性犬粪样本(3份)以及现场阳性犬粪样本(2份))进行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RAA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建立的RAA法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Em的目的基因片段。经优化确立最佳温度为37℃,最佳引物(10μmol/L)用量为2μL,即反应浓度为0.4μmol/L,最佳醋酸镁(280mmol/L)用量为2.5μL,即反应浓度为14 mmol/L的反应体系。灵敏度方面,RAA法最低可检测到10 pg基因组DNA以及104个拷贝数的质粒;特异性方面,以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感染的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与PCR检测结果一致。三、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法鉴别细粒棘球绦虫G1和多房棘球绦虫技术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评价本部分利用第一与第二部分所设计的引物(专利申请号:20191116433 7.5)建立了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EgG1与Em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方法(Multiplex 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mRAA)。实验分别从温度、引物及醋酸镁3个方面进行多重RAA反应体系的优化。以mPCR作为平行对照,应用mRAA方法扩增不同稀释浓度的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质粒,以评价RA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同时检测多种寄生虫的基因组DNA,以评价其特异性。对所建立的方法优化后,应用于样本(感染棘球绦虫的动物组织样本19份(Eg,10份;Em,9份)、模拟现场阳性犬粪样本3份(含Eg与Em混合样本,3份)以及现场阳性犬粪样本7份(Eg,5份;Em,2份))的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mRAA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研究经优化确立了最佳温度为37℃,EgG1正、反向引物(10μmol/L)最佳用量各为1μL,即反应浓度为0.2μmol/L,Em正、反向引物(10μmol/L)各为1.5μL,即反应浓度为0.3 μmol/L,醋酸镁(280mmol/L)最佳用量为2.5 μL,即反应浓度为14 mmol/L的反应体系。在灵敏度检测方面,mRAA最低可检测出0.1 ng的基因组DNA以及104个拷贝数的质粒;在特异性检测方面,以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感染样本mRA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与m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RAA以及mRAA检测方法较常规PCR快速,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其在EgG1与Em虫种的鉴定方面以及棘球蚴病基因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敏感和特异的工具。有望为棘球蚴病的现场防治工作提供高效、快速的技术支撑。
魏玉环[7](2020)在《西藏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中间宿主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粒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蚴寄生于中间宿主人和偶蹄类家畜等,引起肝、脾、肺等组织脏器的压迫性病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细粒棘球蚴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人兽共患病,有368个细粒棘球蚴病流行县,受威胁人数达6000万,居全球首位。2016年对西藏地区调查资料显示阿里地区家畜感染率(28.8 2%)、家庭自宰率(90.6%)、危险因素OR(56.28)均较高,但该地区细粒棘球蚴病基因多态性和种群扩增情况尚不清楚。细粒棘球蚴感染宿主后引起复杂的免疫反应,具体机制不清,也成为细粒棘球蚴病诊断试剂、药物研制的瓶颈。本研究从病原和宿主两个角度开展研究:1.采用PCR法扩增线粒体基因,利用Contig、BLAST、Clustalx1.83等软件对西藏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流行的细粒棘球蚴基因型及其单倍型;2.研究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及细胞表面PD-1表达的动态变化和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小鼠血清中Th1和Th2类、促炎和抑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初步探讨中间宿主感染细粒棘球蚴后,宿主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本研究为细粒棘球蚴溯源、病原与中间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一、西藏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基因多态性研究目的了解西藏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的基因多态性及种群扩增情况,为细粒棘球蚴病的溯源提供支持。方法收集阿里地区某医院棘球蚴病患者病灶切除样本,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1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coxl)和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 b,cob)。扩增产物测序后用 Contig 拼接,BLAST、Clusta1x1.83和MEGA7.0等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DnaSP6和NetWork软件分析及制作单倍型网络图;下载全国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的cox1基因序列,分析并制作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本研究共收集阿里地区79例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样本,年龄从6-76岁,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女性49人,男性30人。根据样本分布阿里地区的细粒棘球蚴病例由高至低依次为:革吉(29)、改则(14)、日土(10)、普兰(9)、措勤(7)、札达(6)、噶尔(4)。西藏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基因型有G1、G3、G6和G7四型,其中G3型1例,G6型4例,G7型1例,其余均属于G1型。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线粒体cob基因检测出8个单倍型,主要的单倍型是Hap-4,单倍型多样性为0.64,核酸多样性 0.0015。cob基因中性检验 Tajima’sD 值为-1.89,P<0.05,Fu’s Fs statistic值为-5.10,P<0.05。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线粒体cox1基因检测出6个单倍型,主要的单倍型是Hap-1,单倍型多样性为0.36,核酸多样性为0.0012。cox1 基因中性检验 Tajima’sD 值为-1.90,P<0.05,Fu’s Fs statistic 值为-3.53,P<0.05。全国细粒棘球绦虫的cox1线粒体基因检测出40个单倍型,主要的单倍型是Hap-4,单倍型多样性为0.783,核酸多样性为0.040。结论西藏阿里地区人源性细粒棘球蚴基因型和单倍型都很丰富,目前检测出G1、G3、G6、G7四个基因型,以G1型为主,cob和cox1基因单倍型分别是8种和6种,分别以Hap-4和Hap-1为主。中性检验结果显示,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经历了种群扩增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二、细粒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目的了解中间宿主感染细粒棘球蚴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为进一步研究细粒棘球蚴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经腹腔向六周龄BALB/c小鼠注射原头节,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检测T、B淋巴细胞,CD4+T和CD8+T细胞及其表面抑制性受体PD-1在4、6、8、12和24周的动态变化;通过检测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后Th1、Th2类细胞因子、促炎和抑炎性细胞因子在2、3、4、6、8、12和24周动态变化;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促炎和抑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初步研究细粒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的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结果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在感染后第4周比例显着增高,T淋巴细胞抑制型受体PD-1第6、8周比例显着升高(P<0.05)。B淋巴细胞在感染后第6周比例显着增高,B淋巴细胞抑制型受体PD-1在感染后第6、8、12周显着增高(P<0.05)。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在感染后第6、8、12、24周比例显着升高,CD4+T细胞抑制型受体PD-1在感染后第6、8、12周比例显着升高(P<0.05)。CD8+T细胞在感染后第6、8周比例显着降低,CD8+T细胞抑制型受体PD-1在感染后第6周显着升高(P<0.05)。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后,IL-1β和IL-2水平在第2周显着升高(P<0.05)。IFN-γ、TNF-α、GM-CSF水平在第2、3周显着升高,第4周显着降低(P<0.05)。IL-4水平在第3、12、24周显着升高(P<0.05)。IL-13水平在第24周显着升高(P<0.05)。IL-10水平在第8、12周显着升高(P<0.05)。细粒棘球蚴病人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A和IFN-γ水平比未感染的健康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IL-4和TGF-β水平比未感染的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后2-3周,小鼠处于炎症反应期;4-6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6-12周,小鼠呈现免疫抑制状态。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呈Th2极化和免疫抑制反应。
崔小玉[8](2020)在《基于粪便DNA的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感染情况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青海省部分棘球蚴病流行区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了解野外食肉动物棘球绦虫感染现状,为完善棘球蚴病防治措施,加速此类地区棘球蚴病防治进程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在青海省棘球蚴病重度流行县玛沁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雪山乡和大武乡为调查点,于2018年11月-2019年9月的冬季、春季和秋季,沿着通往各牧委会及部分远牧点的主要交通路线,对所有养犬的户主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犬相关信息,同时每只家犬采集一份粪便。采用PCR方法检测粪便棘球绦虫DNA并鉴别虫种,DNA阳性结果判为棘球绦虫感染,计算棘球绦虫感染率,卡方检验分析与家犬感染有关的影响因素。在雪山乡和大武乡牧民居住点周围,沿着通往各牧委会及部分远牧点的主要交通路线,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每隔2 km抽取一个100 m×100 m大小的区域调查点,采集调查区域内的食肉动物粪便样本。采用基于粪便DNA的PCR方法,进行粪便溯源物种鉴定,并检测粪便棘球绦虫DNA,判断野外食肉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结果:1青海省玛沁县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雪山乡和大武乡共调查86户养犬户。养犬户中,“犬犬投药,月月驱虫”落实率为39.53%(34/86)。家畜私人屠宰户占90.70%(78/86),其中53.85%(42/78)将未煮熟的家畜内脏直接喂犬。86户养犬共160只,家犬拴养率为80.00%(128/160)。犬“月月驱虫”落实率为47.50%(76/160)。共采集144只家犬的粪便144份,受检率为90.00%(144/160)。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5.00%(36/144)。感染犬中兼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占2.78%(1/36),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为97.22%(35/36),未发现家犬单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近半年内规范和未规范驱虫家犬的感染率分别为21.67%(13/60)和27.38%(23/8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样前一个月内驱虫家犬和未驱虫家犬的感染率分别为18.67%(14/75)和31.88%(22/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拴养家犬的感染率为22.66%(29/128),与不拴养和半拴养家犬的感染率43.75%(7/16)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1~5岁和>5岁家犬感染率依次为39.29%(11/28)、21.82%(12/55)和21.31%(13/6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和不同牧场类型中家犬的感染率之间,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青海省玛沁县野外食肉动物粪便物种鉴定及棘球绦虫DNA检测1)野外食肉动物粪便物种鉴定结果在41个区域调查点内共采集了 117份野外食肉动物粪便,鉴定出57(48.72%)份粪样的来源。包括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狼(C.lupus)、赤狐(Vulpes vulpes)、藏狐(V.ferrilata)、家猫(Feli,s catus)、兔狲(Otocolobus manul)和狗獾(Meles meles)6种食肉动物。2)野外食肉动物粪便棘球绦虫DNA检测结果野外粪便棘球绦虫DNA阳性率为23.08%(27/117),其中多房棘球绦虫DNA阳性粪便占40.74%(11/27),细粒棘球绦虫DNA 阳性粪便占55.56%(15/27),两种棘球绦虫DNA混合阳性粪便占3.70%(1/27)。在物种鉴定成功的57份粪便中,阳性率为24.56%(14/57),其中,犬科动物粪便阳性率为21.74%(10/46),猫科动物粪便阳性率为40.00%(4/10),1份鼬科动物粪便为阴性。在未鉴定出动物来源的60份粪便中,阳性率为21.67%(13/60)。3)棘球绦虫DNA阳性粪便比较分析雪山乡和大武乡野外食肉动物粪便阳性率分别为20.00%(12/60)和26.32%(15/57),两乡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春季和秋季的野外食肉动物粪便阳性率分别为20.00%(8/40)、22.50%(9/40)和27.03%(10/37),三个季节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7份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DNA阳性率和多房棘球绦虫DNA 阳性率分别为13.68%(16/117)和10.26%(12/11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玛沁县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仍较为严重。为了落实家犬“月月驱虫”以及家畜内脏规范处理等传染源控制工作,应以牧民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棘球蚴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与技术指导。2 野生食肉动物棘球绦虫感染率较高的结果提示,以同类地区乡镇居民定居点为中心,进一步开展周围野生动物宿主感染规律与防范措施的研究,在推动该类地区消除棘球蚴病进程中具有现实意义。
张小凡[9](2020)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主要寄生部位为肝脏和肺脏。包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为我国重点防治的重大疾病。由细粒棘球蚴寄生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受危胁人口数、患病数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类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有效启动初次免疫应答,在寄生虫感染时决定机体免疫应答方向。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和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是两群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两者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小鼠的外周血、腹腔和脾脏中明显富集。DC和MDSC可诱导Treg的产生,且DC可由MDSC分化产生。研究发现,寄生虫可释放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的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寄生虫的信息交流,寄生虫-宿主的相互作用,在寄生虫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寄生虫源外泌体含有大量的miRNAs,可被宿主细胞摄取,进而调控宿主的免疫应答。然而,DC和抑制性细胞群(MDSC和Treg)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原发感染病灶肝脏的动态变化情况尚不清楚;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在细粒棘球蚴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感染早、中、晚期(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DC、MDSC和Treg的比例动态变化情况。采用超速离心获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样囊泡(protoscoleces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PSC-ELVs)和囊液源外泌体样囊泡(hydatid fluid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HF-ELVs),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PSC-ELVs和HF-ELVs的ncRNAs(包括 miRNAs、lncRNAs 和 circRNAs)表达谱,对 PSC-ELVs 中含量前20的miRNAs进行筛选和鉴定,分析预测其潜在的靶基因,构建lncRNA-mRNA-miRNA调控网络,初步探索PSC-ELVs中最为丰富的miRNAs可能参与宿主的免疫调控和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ELVs中miRNAs在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免疫调控功能提供理论基础。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ion-secretion antigens,ES)可调控DC的成熟和功能,影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Th1/Th2型免疫应答。外泌体是ES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核酸运输,细胞间物质交换和抗原递呈等。本研究通过将原头节源外泌体与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共培养,分析其对BMDC表面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索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对DC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参与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提供理论及分子基础,也为包虫病临床诊断和基因治疗等研究提供新思路。一、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Balb/c小鼠模型,每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2 000个原头节,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白细胞中DC、MDSC及其亚型M-MDSC、PMN-MDSC与Treg细胞的比例;动态分析感染小鼠肝脏DC和免疫抑制细胞群(MDSC和Treg)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DC细胞比例分别为(5.27±0.55)%、(6.87±0.32)%和(18.5±0.64)%,对照组分别为(5.92±0.43)%、(5.99±0.12)%和(13.73±0.2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 比例分别为(1.61±0.36)%、(5.68±0.69)%和(16.18±0.69)%,对照组分别为(2.19±0.42)%、(0.99 ±0.07)%和(4.18±0.84)%,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 比例分别为(0.69±0.27)%、(5.30±0.72)%和(10.75±0.29)%,对照组分别为(0.42± 0.24)%、(0.69±0.02)%和(2.12±0.13)%,感染后 6 和 12 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 比例分别为(0.93 ± 0.23)%、(0.32±0.02)%和(5.14±1.03)%,对照组分别为(1.77±0.26)%、(0.28±0.05)%和(1.99±0.90)%,感染后3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 ± 0.14)%、(6.24±0.38)%和(3.41±0.07)%,对照组分别为(3.48±0.46)%、(3.65±0.45)%和(3.12±0.1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原头节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DC、MDSC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其中MDSC比例变化更明显,以M-MDSC为主;同时可由M-MDSC分化形成的DC也明显升高,提示M-MDSC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且可能促进DC的产生。二、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protoscoleces,PSCs)的培养液和绵羊可育囊的囊液(hydatid fluid,HF)进行超速离心获得PSC-ELVs和HF-ELV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对分离获得的两种外泌体进行鉴定,其大小,形态与外泌体一致,且含有特定的外泌体标记物。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两种ELVs的ncRNAs(包括miRNAs、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并利用GO和Pathway对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功能进行预测。在PSC-ELVs和HF-ELVs中,分别鉴定出1 18和58个miRNAs,两者共表达的miRNAs共有53个,其中PSC-ELVs特异表达65个,HF-ELVs特异表达5个。在PSC-ELVs和HF-ELVs分别鉴定出2 361和1 254个lncRNAs,其中两者共表达的lncRNAs共有1 004个,PSC-ELVs特异表达1 357个,HF-ELVs特异表达250个。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和circRNAs的表达量高于HF-ELVs中相应的miRNAs和circRNAs,而lncRNAs的表达量则低于HF-ELVs。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对miRNAs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此外,从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中筛选出与宿主免疫应答有关的miRNAs,及其调控的lncRNAs 和 mRNAs,并构建了一个包含 5 个 miRNAs,41 个 lncRNAs 和 23 个mRNAs的ceRNA调控网络。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的靶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炎症反应、MAPK级联反应和胶原分解代谢过程。此外,egr-miR-4989-3p 为 PSC-ELVs 和 HF-ELVs 中含量最高的 miRNA,与 egr-miR-277a-3p同属一个miRNA家族,具有相同的种子序列。本研究为首次鉴定获得PSC-ELVs和HF-ELVs中的ncRNAs谱,可能与宿主免疫应答和发病机理有关。这两种外泌体中含量丰富的miRNAs可能介导相关信号通路或与靶基因相互作用方式,在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三、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通过将PSC-ELVs与BMDC共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SC-ELVs可被BMDC内化摄取,qRT-PCR检测发现PSC-ELVs能将携带的miRNAs转运至BMDC中。通过q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处理后的BMDC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发现PSC-ELVs可有效诱导BMDC产生促炎性因子IL-6、IL-12、TNF-α、IL-β、IFN-γ和抑炎性因子IL-10,且大多数与LPS存在协同作用,上调细胞表面MHC 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PDL1和PDL2的表达,这一结果提示PSC-ELVs可能携带某些毒力分子诱导BMDC成熟且往刺激型DC极化,呈现明显的促炎特性,可能产生Th1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杀伤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而保护机体。将miR-277a-3p和miR-4989-3p的mimic 和 inhibitor 转染 BMDC 后,qRT-PCR 检测发现,miR-277a-3p 和 miR-4989-3p诱导BMDC促炎性因子IL-6、IL-12和TNF-α的mRNA水平显着增加,抑炎性因子IL-10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提示miR-277a-3p和miR-4989-3p可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往刺激型DC极化。miR-277a-3p和miR-4989-3pmimic诱导BMDC IGF1和NF-κB1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着增加,并增加其磷酸化水平,提示IGF1和NF-κB1是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的靶基因,可能通过活化NF-κB P65并使其磷酸化,进而诱导促炎性因子产生。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调控宿主免疫应答机制及包虫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分子基础。
尚婧晔,张光葭,喻文杰,何伟,廖沙,李汭芮,黄燕,刘阳,钟波[10](2020)在《多房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多房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一种极为严重的慢性寄生虫病。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从研究方法入手,就基于DNA序列与微卫星数据的全球多房棘球绦虫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多房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二、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线粒体12S rDNA基因对多房棘球绦虫种系发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耗材 |
1.2 试验所用引物序列 |
1.3 试验方法 |
1.3.1 棘球蚴DNA提取 |
1.3.2 12S r DNA基因片段PCR扩增 |
1.3.3 PCR产物纯化 |
1.3.4 PCR产物的克隆及质粒的提取 |
1.3.5 重组质粒的酶切 |
1.3.6 序列对比以及分析 |
1.3.7 数据的前期处理 |
1.3.8 单倍型和进化树分析 |
2 结果 |
2.1 12S r DNA序列PCR扩增结果 |
2.2 质粒的酶切结果 |
2.3 单倍型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2)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3种棘球绦虫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样本 |
1.2 仪器和试剂 |
2 方法 |
2.1 引物设计 |
2.2 重组质粒构建 |
2.3 多重RAA检测方法反应体系的建立 |
2.4 多重RAA反应条件的优化 |
2.4.1 反应温度的优选 |
2.4.2 反应时间的优选 |
2.5 多重RA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
2.6 多重RA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评价 |
2.6.1 以基因组DNA为模板 |
2.6.2 以含靶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 |
2.7 多重RAA检测方法对样本的检测验证 |
结果 |
1多重RAA检测方法的扩增 |
2多重RAA反应优化 |
3 多重RA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
4 多重RA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
5 多重RAA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 |
讨论 |
(3)多房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靶分子的筛选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棘球蚴病概述 |
1.2 病原学检测方法 |
1.3 粪抗原ELISA检测方法 |
1.3.1 常规ELISA检测方法 |
1.3.2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1.3.3 金标试纸条法 |
1.4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粪DNA检测法) |
1.4.1 常规PCR方法 |
1.4.2 其他PCR方法 |
1.4.2.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4.2.2 多重PCR方法 |
1.4.2.3 巢式PCR方法 |
1.4.2.4 PCR-RFLP |
1.4.2.5 新型PCR方法 |
1.4.3 LAMP |
1.4.4 RAA |
1.5 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犬粪蛋白质组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动物感染与粪便处理 |
2.1.4 蛋白质胶条鉴定 |
2.1.4.1 蛋白质提取 |
2.1.4.2 SDS-PAGE |
2.1.4.3 胶内酶切 |
2.1.5 质谱分析 |
2.1.6 蛋白质鉴定 |
2.1.7 蛋白质的初步筛选 |
2.2 结果 |
2.2.1 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犬犬粪蛋白质组的筛选 |
2.2.2 犬粪蛋白质GO注释和Pathway注释 |
2.2.3 筛选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多房棘球绦虫候选诊断抗原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多房棘球蚴的获取 |
3.2.2 克隆构建 |
3.2.2.1 总RNA的提取 |
3.2.2.2 总RNA反转录 |
3.2.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3.2.2.4 基因的PCR扩增 |
3.2.2.5 核酸电泳检测 |
3.2.2.6 连接 |
3.2.2.7 筛选阳性单克隆并鉴定和测序 |
3.2.2.8 转化 |
3.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3.1 EmSnpt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预测 |
3.2.3.2 EmSnpt蛋白质的信号肽、跨膜区预测 |
3.2.3.3 EmSnpt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 |
3.2.3.4 EmSnpt蛋白质的三级结构预测 |
3.3 结果 |
3.3.1 多房棘球蚴总RNA的提取 |
3.3.2 EmSnpt蛋白质克隆 |
3.3.3 EmSnpt理化性质 |
3.3.4 EmSnpt信号肽及跨膜区预测 |
3.3.5 EmSnpt二级结构分析 |
3.3.6 EmSnpt抗原表位预测 |
3.3.7 三级结构预测 |
3.4 讨论 |
第四章 EmSnpt重组蛋白质表达、纯化、复性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耗材 |
4.1.3 主要试剂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目的片段扩增 |
4.2.2 载体连接 |
4.2.3 转化 |
4.2.4 质粒鉴定 |
4.2.5 重组蛋白质原核表达及表达形式鉴定 |
4.2.6 表达条件优化 |
4.2.7 蛋白质纯化 |
4.2.7.1 样品准备 |
4.2.7.2 蛋白质纯化 |
4.2.7.3 重组蛋白质透析复性 |
4.3 结果 |
4.3.1 阳性质粒鉴定 |
4.3.2 重组质粒的酶切和PCR鉴定 |
4.3.3 EmSnpt原核表达 |
4.3.4 不同诱导剂浓度的优化 |
4.3.5 不同温度和转速的优化 |
4.3.6 重组蛋白的纯化 |
4.4 讨论 |
第五章 EmSnpt 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
5.1.4 相关试剂的配置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兔抗EmSnp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5.2.1.2 兔阴性血清的采集 |
5.2.1.3 兔阳性血清的制备 |
5.2.1.4 抗体的检测 |
5.2.2 小鼠免疫 |
5.2.2.1 小鼠阴性血清的采集 |
5.2.2.2 小鼠阳性血清的制备 |
5.2.2.3 抗体的检测 |
5.2.2.4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
5.2.3 粪抗原夹心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
5.3 结果 |
5.3.1 兔子免疫效价分析 |
5.3.2 小鼠免疫效价分析 |
5.3.3 蛋白质免疫印迹 |
5.3.4 粪抗原ELISA方法检测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通过RhoA-MAPK通路作用于巨噬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细胞及泡球蚴 |
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HE染色 |
2.2 免疫荧光 |
2.3 CD68、CD11C和CD206蛋白比较及M2/M1的比值比较 |
2.4 Mφ表型转变对HSC活化(α-SMA)的影响 |
2.5 Balb/c小鼠腹腔Mφ的分离和鉴定 |
2.6 细胞培养结果 |
2.7 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对小鼠MφRAW264.7 及原代小鼠腹腔Mφ细胞活力的影响 |
2.8 q PCR检测结果 |
2.9 ELISA检测小鼠Mφ形成过程中促炎因子及关键代谢酶的表达 |
2.10 流式细胞仪检测 |
2.11 Western blot检测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房棘球蚴及细粒棘球蚴感染致组织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及 MAPK 通路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emu-miR-71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抗多房棘球蚴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房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蚴病概述 |
1.1.1 多房棘球绦虫 |
1.1.2 多房棘球蚴病 |
1.2 microRNA概述 |
1.3 宿主在多房棘球蚴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 |
1.3.1 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先天免疫及细胞免疫 |
1.3.2 由寄生虫成分或代谢物引起的免疫调节 |
1.4 AAV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emu-miR-71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细胞系、虫种与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3 emu-miR-71 丰度检测 |
2.1.4 小鼠腹腔细胞的收集 |
2.1.5 小鼠腹腔外泌体的分离 |
2.1.6 免疫电镜 |
2.1.7 粒径分析 |
2.1.8 细胞内化 |
2.1.9 emu-miR-71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2.1.10 腹腔细胞对多房棘球蚴感染的影响 |
2.2 结果 |
2.2.1 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emu-miR-71 的丰度 |
2.2.2 腹腔外泌体鉴定 |
2.2.3 纳米粒径分析 |
2.2.4 腹腔巨噬细胞的培养 |
2.2.5 虫体外泌体的内化 |
2.2.6 emu-miR-71 转染效率 |
2.2.7 emu-miR-71 对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2.2.8 emu-miR-71 对腹腔巨噬细胞LPS/TLR4 通路关键分子的影响 |
2.2.9 小鼠腹腔细胞对虫体感染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emu-miR-71 过表达对小鼠肝脏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胞系及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小鼠肝脏细胞的分离 |
3.1.4 肝细胞对虫体外泌体的内化 |
3.1.5 emu-miR-71 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
3.1.6 NCTC1649 细胞的蛋白质组分析 |
3.1.7 测序结果m RNA水平验证 |
3.2 结果 |
3.2.1 小鼠肝脏细胞 |
3.2.2 三种类型肝脏细胞中emu-miR-71 的丰度 |
3.2.3 肝细胞的内化 |
3.2.4 蛋白组学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AAV8-miR-71-sponge在抗棘球蚴感染中的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和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AAV载体注射与棘球蚴感染 |
4.1.4 间接ELISA检测抗体水平 |
4.1.5 小鼠体重测定 |
4.1.6 AAV8-miR-71-sponge对棘球蚴感染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7 ALT、AST等指标检测 |
4.2 结果 |
4.2.1 AAV8 靶向小鼠肝脏 |
4.2.2 ELISA检测小鼠感染率 |
4.2.3 小鼠体重变化 |
4.2.4 AAV8-miR-71-sponge对棘球蚴感染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5 ALT、AST等血清学指标 |
4.2.6 H&E染色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棘球绦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棘球绦虫与棘球蚴病检测技术 |
2.1 病原学检查 |
2.2 影像学诊断 |
2.3 免疫学诊断 |
2.4 分子生物学诊断 |
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寄生虫样本及其基因组DNA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寄生虫材料基因组DNA验证 |
2.2.3 引物设计与筛选 |
2.2.4 质粒构建 |
2.2.5 RAA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6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7 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8 RA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2.9 RAA检测特异性评价 |
2.2.10 不同种类标本的RAA法检测 |
3 结果 |
3.1 不同寄生虫基因组提取验证 |
3.2 EgG1的引物筛选结果 |
3.3 RAA反应体系优化 |
3.4 PCR反应体系优化 |
3.5 RAA检测灵敏度验证 |
3.6 RAA检测特异性验证 |
3.7 样本检测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多房棘球绦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寄生虫样本及其基因组DNA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寄生虫材料基因组DNA验证 |
2.2.3 引物设计与筛选 |
2.2.4 质粒构建 |
2.2.5 RAA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6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7 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8 RA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2.9 RAA检测特异性评价 |
2.2.10 不同种类标本的RAA法检测 |
3 结果 |
3.1 不同寄生虫基因组提取验证 |
3.2 Em的引物筛选结果 |
3.3 RAA反应体系优化 |
3.4 PCR反应体系优化 |
3.5 RAA检测灵敏度验证 |
3.6 RAA检测特异性验证 |
3.7 样本检测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法鉴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寄生虫样本及其基因组DNA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寄生虫材料基因组DNA验证 |
2.2.3 引物设计与筛选 |
2.2.4 质粒构建 |
2.2.5 多重RAA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6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7 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8 多重RA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2.9 多重RAA检测特异性评价 |
2.2.10 不同种类标本的多重RAA法检测 |
3 结果 |
3.1 不同寄生虫基因组提取验证 |
3.2 目的片段的扩增 |
3.3 多重RAA反应体系优化 |
3.4 PCR反应体系优化 |
3.5 多重RAA检测灵敏度验证 |
3.6 多重RAA检测特异性验证 |
3.7 样本检测 |
4 讨论 |
研究小结 |
1 主要结果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申请专利与发表文章 |
附件 |
(7)西藏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中间宿主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西藏地区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细粒棘球绦虫包囊的获取与保存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和软件 |
2.2 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线粒体基因的PCR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
2.2.4 棘球蚴单倍型网络图 |
2.3 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
3 结果 |
3.1 细粒棘球蚴病人基本信息分析结果 |
3.2 线粒体基因PCR扩增结果 |
3.2.1 线粒体电泳图结果 |
3.2.2 线粒体比对结果 |
3.2.3 线粒体碱基变异结果 |
3.2.4 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基于线粒体基因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
3.2.5 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基于线粒体基因构建单倍型网络图结果 |
3.2.6 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基于线粒体基因构建全国单倍型网络图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细粒棘球蚴感染宿主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血清的获取与保存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和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头节的制备及动物感染 |
2.2.2 外周血单细胞悬液的制备及流式染色 |
2.2.3 细胞因子检测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流式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动态结果 |
3.1.1 T、B淋巴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 |
3.1.2 抑制性受体PD-1在T和B淋巴细胞的表达 |
3.1.3 CD4~+T和CD8~+T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 |
3.1.4 抑制性受体PD-1在CD4~+T和CD8~+T细胞的表达 |
3.2 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3.2.1 Th1类细胞因子结果 |
3.2.2 Th2类细胞因子结果 |
3.2.3 促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
3.2.4 抑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
3.3 细粒棘球蚴病人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3.3.1 Th1与Th2类细胞因子结果 |
3.3.2 促炎与抑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粪便DNA的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感染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细粒棘球绦虫与多房棘球绦虫的循环方式 |
1.2 已报道的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 |
1.3 青藏高原地区食肉动物物种及食性 |
1.4 青藏高原地区棘球绦虫中间宿主感染现状 |
1.5 青藏高原地区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感染现状 |
1.6 终末宿主棘球绦虫感染检测方法现状 |
1.7 基于动物粪便DNA的物种鉴定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青海省玛沁县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点选择 |
1.2 调查问卷内容 |
1.3 调查方法 |
1.4 犬粪采集 |
1.5 实验室检测 |
1.5.1 实验样本 |
1.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5.3 犬粪处理及粪便DNA提取 |
1.5.4 犬粪棘球绦虫DNA检测 |
1.6 质量控制 |
1.7 数据整理分析 |
2 结果 |
2.1 概况 |
2.2 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家犬感染特征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青海省玛沁县野外食肉动物粪便棘球绦虫DNA检测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点选择 |
1.2 调查方法 |
1.3 野外食肉动物粪便采集 |
1.4 实验室检测 |
1.4.1 实验样本 |
1.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4.3 粪便处理及粪便DNA提取 |
1.4.4 粪便物种鉴定 |
1.4.5 粪便棘球绦虫DNA检测 |
1.5 质量控制 |
1.6 数据整理分析 |
2 结果 |
2.1 粪便基本情况 |
2.2 粪便物种鉴定结果 |
2.3 粪便棘球绦虫DNA检测结果 |
2.4 棘球绦虫DNA阳性粪便比较分析 |
2.4.1 不同地点、不同季节的阳性粪便比较 |
2.4.2 粪便两种棘球绦虫DNA阳性率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附件 |
(9)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建立细粒棘球蚴小鼠感染模型 |
2.4.2 肝脏白细胞悬液制备 |
2.4.3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DC细胞比例 |
2.4.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MDSC及其亚型比例 |
2.4.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Treg细胞比例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DC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3.2 MDSC及其亚群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3.3 Treg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来源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分离 |
2.4.2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体外培养 |
2.4.3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分离和纯化 |
2.4.4 透射电镜分析(TEM) |
2.4.5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
2.4.6 Western blotting |
2.4.7 外泌体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2.4.8 外泌体总RNA浓度和纯度测定 |
2.4.9 miR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2.4.10 全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分析 |
2.4.11 ceRNA调控网络构建 |
2.4.12 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 |
3.1.1 透射电镜分析(TEM) |
3.1.2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
3.1.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特有蛋白标志物 |
3.2 外泌体源miRNAs测序结果分析 |
3.2.1 样本测序结果基本情况 |
3.2.2 PSC-ELVs和HF-ELVs中保守miRNAs鉴定 |
3.2.3 PSC-ELVs和HF-ELVs中miRNAs数量和表达水平分析 |
3.2.4 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 |
3.2.5 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
3.3 外泌体源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分析鉴定 |
3.4 mRNA-miRNA-lncRNA相互作用网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同第二章内容 |
2.4.2 原头节源外泌体总蛋白浓度测定 |
2.4.3 小鼠骨髓来源的DC体外培养 |
2.4.4 外泌体内化实验 |
2.4.5 miRNA功能获得性和缺失性研究 |
2.4.6 BMDC总蛋白制备 |
2.4.7 Western blotting |
2.4.8 ELISA |
2.4.9 BMDC总RNA提取 |
2.4.10 荧光定量PCR (qRT-PCR) |
2.4.11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PSC-ELVs总蛋白含量 |
3.2 BMDC纯度鉴定 |
3.3 BMDC摄取原头节源外泌体 |
3.4 原头节源外泌体转运miRNAs至BMDC |
3.5 转录水平原头节源外泌体活化BMDC |
3.6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 |
3.7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改变 |
3.8 原头节外泌体源miR-277a-3p和miR-4989-3p诱导BMDC上调炎性因子表达 |
3.9 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靶基因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
附件 |
(10)多房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测序分析 |
1.1 核基因 |
1.2 线粒体基因 |
2 微卫星分析 |
2.1 U1snRNA |
2.2 EMms1、EMms2 |
2.3 EmsB、EmsJ和EmsK |
3 结语 |
四、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线粒体12S rDNA基因对多房棘球绦虫种系发育的分析[J]. 郭莎莎,樊全宝,唐志强,李静,王龙,张浩吉,黄福强.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1(06)
- [2]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3种棘球绦虫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张学勇,简莹娜,郭志宏,朵红,魏彦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04)
- [3]多房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靶分子的筛选与鉴定[D]. 李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多房棘球蚴可溶性抗原通过RhoA-MAPK通路作用于巨噬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牛赋秋.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5]emu-miR-71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抗多房棘球蚴感染中的应用[D]. 张永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6]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棘球绦虫的研究[D]. 周鸿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7]西藏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中间宿主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D]. 魏玉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8]基于粪便DNA的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感染情况研究[D]. 崔小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9]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张小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10]多房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J]. 尚婧晔,张光葭,喻文杰,何伟,廖沙,李汭芮,黄燕,刘阳,钟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