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回归和认同论文-丁萌

文化回归和认同论文-丁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回归和认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文化,逃离,回归,“和”

文化回归和认同论文文献综述

丁萌[1](2018)在《逃离与回归——《喜福会》中母亲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喜福会》中母亲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经历了逃离与回归的过程。对中国文化的逃离,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逃离与接受新文化两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回归,在于母亲们一直秉持着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习俗与婚姻理念两个方面。母亲一代在对中国文化的认同问题上,建立在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两种文化也在母女关系的和解中趋向"和",蕴含着谭恩美对异域文化间如何平等互视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倪昆皓,舒翎,何淑嫱[2](2018)在《基于老照片探析昆明文化主体身份回归与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世纪末法国人方舒雅拍摄昆明老照片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其所反映的社会场景进行探讨,展现了当时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随着老照片的购回和时间的推移,老照片的文化主体发生了迁移,文化主体身份得以回归,表征了主体身份与主体意识的苏醒,苏醒的过程也正是整个民族和国家在文化中逐渐找回自信的过程。老照片档案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在主体位置回归后积极且迅速地发生改变,人们从其中不断地解析着符合当代价值与精神的文化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马司静[3](2016)在《仁山村阿昌族的族群回归及其文化认同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云龙县及其以西广袤的山野中分布着阿昌族先民,直至清光绪年间的汉文献还有对“阿昌”、“峨昌”人社会文化的点滴描述,这一时期的阿昌人已经成为当地势弱人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昌”人逐步融入当地强势外来人群汉族、白族中。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工作中,云龙已经没有自称“阿昌”的群体,但一直以来,漕涧仁山村仍有大部分居民被当地其它人群蔑称为“峨昌子”、“噶峨子”,直至上世纪80年代这些背负着辱称却不知其义的人们才得知自己与阿昌族先民有历史的渊源,并在80年代末重新恢复为阿昌族。本文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与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生活在多个民族杂居区的漕涧镇仁山村阿昌族如何在我国民族平等政策不断落实和深入实践中,从汉族身份回归阿昌族民族身份的过程,讨论国家力量是如何影响族群身份的改变,探讨一个语言消失、历史记忆断裂的人群如何重新链接历史,构建认同的问题,以此讨论族群认同的“工具论”与“原生论”等观点,指出文化移植是民族认同与交往的途径与普遍现象,但在已经失去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的环境里,文化移植碰上了“水土不服”的问题;移植文化试图扎根还需长期的努力,尤其是在当今主流文化、流行文化强势影响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这种可能性将更加难于实现。因此,一直以来共处于仁山这一地理空间的同一个民族,当其中的部分人的民族身份被重新归属而分离出来后,文化边界却在他们之间难于形成,民族身份认同也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中,民族情感难于培植,其功利性的目的却显得比较突出。本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叁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对研究过程与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梳理,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正文部分从以下四章展开:第一章从生态环境、人口与民族、村落布局、婚姻与家庭,宗教信仰与节日、生计方式与经济发展现状方面对仁山阿昌族进行概要性介绍,旨在强调仁山村的文化是一种富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第二章从历史遗痕、古语词、传说故事等方面阐述仁山阿昌族从“汉族”身份更改为阿昌族的根据及原因。第叁章对叁十年前仁山阿昌族从汉族身份回归阿昌族民族身份的过程进行梳理,从而讨论国家力量如何影响族群身份的改变,呈现仁山“汉族”获得阿昌族的民族身份后对民族文化缺失和身份认同的迷茫。第四章阐述仁山阿昌族在拥有阿昌族的政治身份的同时,积极加强族内交往,建构阿昌族文化,强化其民族身份,培育民族情感,从而增强民族身份意识和文化认同意识;探讨国家力量影响下人口规模人群归属后文化的建构和新文化扎根的问题,试图用族群边界理论来讨论从主体族群中移植而来的文化元素,要在汉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环境中培植,从而形成文化边界,还需时间和努力;民族语言一旦消失,民族文化一旦断裂,就很难恢复和重构。(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期刊2016-05-01)

邱蓓[4](2015)在《从回归到重构——《黎明之屋》与《典仪》主人公印第安文化身份认同模式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莫马蒂的小说《黎明之屋》(1968)和西尔科的小说《典仪》(1977)都反映了当代印第安人普遍关注的身份问题。《黎明之屋》的主人公埃贝尔在坚守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印第安本真传统,最终获得了文化身份认同;而《典仪》的主人公塔尤则是在文化妥协与杂糅中实现了印第安身份的重构。两部小说主人公身份认同历程的异同展现了10年间印第安文化身份探求模式的演变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5年02期)

许玲[5](2015)在《心灵的回归——论《越过种族线》中克莱尔的文化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混血儿的身份问题是拉森在《越过种族线》中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分析《越过种族线》中主人公克莱尔从最初成功越界冒充白人到最终回归黑人社会的文化身份认同之旅,指出处在文化夹缝中的混血儿只有充分肯定自己的黑人文化身份才能在种族二元格局的美国社会找到归属感。(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5年04期)

李莉[6](2014)在《缺失、发现与回归——《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身体认知与文化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在权力规训与暴力的压迫下,身体处于缺失的状态。身体的不在场使得她们无法认识世界而不得不接受白人强加的知识。然而,面对镜子和开放的大自然以及在唱歌、跳舞中,黑人女性重新发现了缺失的身体,并通过对身体的认知产生了自我意识。黑人女性身心合一的认知方式颠覆了白人身心二元论的桎梏,建立了与非洲黑人的联系,获得了自我认同、集体力量与民族精神。(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洪治纲[7](2014)在《主体意识的回归与文化身份的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自从莫言获得"诺奖"之后,学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了世界,并开始深度参与世界文学秩序的建构。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但是,我心中又不免生疑: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证明了中国文学"自身"的艺术成就,还是证明了中国文学成功地进入了以西方文化价值趣味为核心的诺贝尔文学奖评价系统?这种疑惑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当年张艺谋的电影获得西方的好评。但是,认真读完瑞典文(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4年03期)

练崇潮[8](2014)在《从“青花瓷现象”看国人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的一个典型代表系列,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挚爱,它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频频引发"文明冲突",在此背景下,文化危机、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青花瓷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正是"文化危机"问题日趋严峻下的国人大反思、大讨论。国人开始"回头看",寻求自身文化的立足点——民族文化,寻找文化自我。(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雷玉虹[9](2013)在《台湾“战后世代”的历史叙事、“国族”认同与行动——评萧阿勤《回归现实——台湾1970年代的战后世代与文化政治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30余年来,台湾的政治、文化出现明显的本土化、台湾化趋势,如何理解这种趋势及其变化的底流成为两岸学术界共同面临的课题。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萧阿勤教授的新着《回归现实——台湾1970年代的战后世代与文化政治变迁》一书,是近年以来台湾出版的探讨这一时期台湾政治、文化变迁的重要着作之一。在书中作者提出战后台湾重大的政治、文化变迁始于1970年代,激发后来重大政治变迁的积极因素在于台湾社会中形成一股新的广泛社会力量,即由当时大约20-40岁之间的"战后世代"成员构成的"回归现实世代"。作者通过对"回归现实世代"的世代意识、"国族"认同、历史叙事的研究,对战后台湾政治、文化变迁进行了学理上的探讨。本文对书中的主要理论及观点进行简单评介。(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刘正爱[10](2013)在《谁的文化,谁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认知困境与理性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国内文化保护运动中,如何界定需要保护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由谁来界定?是我们(学者抑或政府)还是他们(实践者)?界定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既是运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民俗学、人类学需要思考的深层理论问题。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文化"更多的是学者界定、政府承认的文化,而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文化本质主义早已遭到相当程度的质疑。吊诡的是,面对种种政治主张,实践者的文化认同,恰恰基于文化本质主义。尽管他们所主张的本质性文化是建构出来的,但仍采取本质化的形式。对此,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通过理性思考,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模式,回到文化所产生的历史脉络中去。(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文化回归和认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19世纪末法国人方舒雅拍摄昆明老照片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其所反映的社会场景进行探讨,展现了当时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随着老照片的购回和时间的推移,老照片的文化主体发生了迁移,文化主体身份得以回归,表征了主体身份与主体意识的苏醒,苏醒的过程也正是整个民族和国家在文化中逐渐找回自信的过程。老照片档案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在主体位置回归后积极且迅速地发生改变,人们从其中不断地解析着符合当代价值与精神的文化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回归和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1].丁萌.逃离与回归——《喜福会》中母亲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倪昆皓,舒翎,何淑嫱.基于老照片探析昆明文化主体身份回归与认同[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

[3].马司静.仁山村阿昌族的族群回归及其文化认同建构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6

[4].邱蓓.从回归到重构——《黎明之屋》与《典仪》主人公印第安文化身份认同模式之比较[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5

[5].许玲.心灵的回归——论《越过种族线》中克莱尔的文化身份认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

[6].李莉.缺失、发现与回归——《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身体认知与文化认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7].洪治纲.主体意识的回归与文化身份的认同[J].文艺争鸣.2014

[8].练崇潮.从“青花瓷现象”看国人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J].江西社会科学.2014

[9].雷玉虹.台湾“战后世代”的历史叙事、“国族”认同与行动——评萧阿勤《回归现实——台湾1970年代的战后世代与文化政治变迁》[J].台湾研究.2013

[10].刘正爱.谁的文化,谁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认知困境与理性回归[J].民俗研究.2013

标签:;  ;  ;  ;  

文化回归和认同论文-丁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