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井干式建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色+文脉”,井干式建筑,围护墙体,改造策略
井干式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王科奇,徐凡舒[1](2019)在《“绿色+文脉”理念下传统井干式建筑围护墙体改造策略浅析——以吉林省通化市东来乡鹿圈子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地域技术逐渐被抛弃,建筑文化多样性消失,导致文脉割裂,我国大力发展的绿色建筑也缺少对文脉的关注。吉林省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的井干式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文章通过对其建筑围护墙体的文脉表现要素和绿色性能进行分析,运用"绿色+文脉"理念,在文脉传承的基础上,对其保温性、绿色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策略,为乡镇传统建筑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8期)
程诗萌[2](2019)在《小兴安岭林区井干式建筑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井干式建筑是一种同时兼顾适应自然与适合人们居住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的必要组成部分。井干式建筑是中国传统木雕建筑的一种,是由上层是圆形、长方形或六角形的木材进行构造的一种建筑形态。井干式建筑是由交叉的木材进行搭建的,看起来像“井”字,其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态。民用住宅是井干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定义是:一般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我国,各族建筑都拥有种族固有的传统特性,并且居住的房屋也是人类从历史到现在的一种传承形式。因此,井干式建筑的功能是利用井干式结构的建筑形式,为人们提供居住和活动的地方。本文研究小兴安岭林区的井干式建筑。第一,井干式建筑是由传统木材搭建成类似于“井”字的构造形态。其因为需要大量的木材,所以井干式的建筑通常在郁郁葱葱的山林地带出现。与干栏式建筑相比,这种建筑是原始的、粗糙的,建筑形式更加简单。其加工的方式为:圆木经过加工后成长方形,在墙壁上部署固定这些材料的适用部分,同时应用我国山林地区的木材和宽大的叶子,所以其主要出现在树木茂盛的地方。在新疆的阿尔泰山脉北部农村地区,从房屋结构上看,屋顶比较平整。云南大理等地域有井干式和干栏类型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小兴安岭林区冬天太冷,这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人们在建造井干式建筑的过程中,为了御寒将泥抹在墙上,以便防止寒冷的空气进入室内。如果当地树木丰富,居民可以利用自然材料建造一座井干式建筑。井干式建筑也因为其拥有简单的结构、便利的材料,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被人们广泛应用。井干式建筑出现很早,历史轨迹很长。我国井干式建筑的初期记录是在中国商代墓椁中,在汉代仍有应用。目前我国所见的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在云南省的雪兹海洋村里发掘的青铜制品上面绘制了高耸入云的井干式建筑,可以说这些文物的出土加快了对井干式建筑物的研究步伐。因此,通过对井干式建筑进行比较分析,对部分数据进行探讨,更加有利于井干式建筑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沈卉,张颖璐,尹琴,郭颖恺,陆红燕[3](2019)在《红外热像仪在井干式木建筑节能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热成像仪具有测温速度快、范围宽、精度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将红外热成像仪应用到井干式木结构建筑的节能检测中,介绍了红外热成像仪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南京地区工程实例对红外热像仪的应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干式墙体部位在构件与构件连接处、开关管线连接部位存在明显的热工缺陷;门窗与墙搭接时出现了空气渗漏现象,空气易通过搭接缝隙或其他孔洞进入到室内;冷热桥部位测试的是墙体转角,在天花板搭接以及墙体转角部位都存在明显的冷桥现象,热量损失严重。红外热像仪可找出围护结构中存在的热量损失部位,为井干式木结构建筑的节能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期刊2019年02期)
赵妍[4](2018)在《吉翁·卡米纳达的井干式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以弗林村柩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建筑师吉翁·卡米纳达及其井干式建筑的实践,重点从传承传统建造技艺、结合新技术以提升井干式建筑的性能、利用井干式建造体系进行空间设计等3个方面对其经典作品弗林村柩室项目进行解析,以此来研究他的井干式建筑设计方法,并于其中穿插对其不同井干式作品的比对,试图明晰对建造传统的理性态度,揭示井干式在突破固有局限上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尹睿婷[5](2018)在《井干式建筑的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井干式建筑是我国远古时期便出现的一种修建方式,蕴含着远古的居住文明,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融合民族习俗而构建的建筑生态观,深刻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井干式建筑在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形式也不断的与现代建筑趋同,亟须寻求有效的途径对其保护。本文从建筑设计的生态观与民居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井干式建筑生态化设计的途径与思路。(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S1期)
胡家航,姬晓迪,代倩,郭明辉[6](2017)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井干式木结构建筑环境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井干式木结构的环境影响,为木结构建筑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参考。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根据工厂搜集的基础数据清单,采用Ga Bi 6.0软件分析了1 m2井干式木结构产品物化过程(从原材料开采到产品出厂的生命周期)中的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排放,并利用软件提供的CML2001方法和数据库评价了井干式木结构产品生命周期范围内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制造1 m2井干式木结构产品,全球变暖潜值、人体毒性、非生物资源耗竭、环境酸化、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和富营养化的加权后结果依次为-7.54×10~(-8),7.19×10~(-8),1.79×10~(-8),1.51×10~(-8),9.94×10~(-9)和3.79×10~(-9)。其中,全球变暖潜值和人体毒性是墙体产品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分别占环境影响总值的-174.0%和166.0%。木结构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出厂可分为原材料获取、预制和运输过程3个子系统,而预制过程为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除去原材料获取过程中木材固定大量CO2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在环境污染方面,人体毒性占总环境影响的166.0%,为污染的绝大部分,主要由原木加工、锯材干燥、地板加工和墙体加工等工艺产生的粉尘而导致。(本文来源于《林业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梁霄[7](2017)在《长白山地区井干式居民建筑方式的传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地区井干式居民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类型的建筑在功能满足上,出现了一定的弱势,从而使得自身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减少。本文主要对长白山地区井干式居民建筑方式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讨,以期在传统民族的保护和发展中提供参考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7年11期)
陈军舒,尹睿婷[8](2015)在《数字化呈现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以摩梭人聚居区井干式建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选题灵感来源于导师尹睿婷老师的研究课题"少数民族典型民居文化特质数字化研究——以云南氐羌族群井干系建筑为例1"。本文研究将以数字技术为线索,以滇西北摩梭人聚居区井干式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围绕滇西北摩梭人聚居区井干式建筑对数字化还原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通过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可以有力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5年09期)
张颖璐,宋德萱[9](2015)在《井干式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流程一体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木结构建筑以其绿色、环保、低碳的特性越来越深得人心,其主要结构类型分为轻型木结构、梁柱式木结构、胶合木结构、井干式木结构。文章主要围绕井干式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流程进行研究,从材料要求、构造设计和生产加工流程展开论述,并辅以实践案例分析,从而探索出井干式现代木结构建筑从设计到生产到施工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住宅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刘畅,朴玉顺[10](2013)在《长白山地区井干式民居建筑形式的传承和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长白山地区以木材为主要构材的传统居住形式的调查,挖掘其主要的建造特色,并通过3个改良设计方案,对其房屋类型进行改良设计,以期达到完善居住功能减少能耗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井干式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井干式建筑是一种同时兼顾适应自然与适合人们居住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的必要组成部分。井干式建筑是中国传统木雕建筑的一种,是由上层是圆形、长方形或六角形的木材进行构造的一种建筑形态。井干式建筑是由交叉的木材进行搭建的,看起来像“井”字,其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态。民用住宅是井干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定义是:一般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我国,各族建筑都拥有种族固有的传统特性,并且居住的房屋也是人类从历史到现在的一种传承形式。因此,井干式建筑的功能是利用井干式结构的建筑形式,为人们提供居住和活动的地方。本文研究小兴安岭林区的井干式建筑。第一,井干式建筑是由传统木材搭建成类似于“井”字的构造形态。其因为需要大量的木材,所以井干式的建筑通常在郁郁葱葱的山林地带出现。与干栏式建筑相比,这种建筑是原始的、粗糙的,建筑形式更加简单。其加工的方式为:圆木经过加工后成长方形,在墙壁上部署固定这些材料的适用部分,同时应用我国山林地区的木材和宽大的叶子,所以其主要出现在树木茂盛的地方。在新疆的阿尔泰山脉北部农村地区,从房屋结构上看,屋顶比较平整。云南大理等地域有井干式和干栏类型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小兴安岭林区冬天太冷,这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人们在建造井干式建筑的过程中,为了御寒将泥抹在墙上,以便防止寒冷的空气进入室内。如果当地树木丰富,居民可以利用自然材料建造一座井干式建筑。井干式建筑也因为其拥有简单的结构、便利的材料,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被人们广泛应用。井干式建筑出现很早,历史轨迹很长。我国井干式建筑的初期记录是在中国商代墓椁中,在汉代仍有应用。目前我国所见的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在云南省的雪兹海洋村里发掘的青铜制品上面绘制了高耸入云的井干式建筑,可以说这些文物的出土加快了对井干式建筑物的研究步伐。因此,通过对井干式建筑进行比较分析,对部分数据进行探讨,更加有利于井干式建筑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井干式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科奇,徐凡舒.“绿色+文脉”理念下传统井干式建筑围护墙体改造策略浅析——以吉林省通化市东来乡鹿圈子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
[2].程诗萌.小兴安岭林区井干式建筑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沈卉,张颖璐,尹琴,郭颖恺,陆红燕.红外热像仪在井干式木建筑节能检测中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9
[4].赵妍.吉翁·卡米纳达的井干式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以弗林村柩室为例[J].建筑学报.2018
[5].尹睿婷.井干式建筑的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胡家航,姬晓迪,代倩,郭明辉.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井干式木结构建筑环境影响研究[J].林业工程学报.2017
[7].梁霄.长白山地区井干式居民建筑方式的传承与创新[J].报刊荟萃.2017
[8].陈军舒,尹睿婷.数字化呈现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以摩梭人聚居区井干式建筑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
[9].张颖璐,宋德萱.井干式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流程一体化研究[J].住宅科技.2015
[10].刘畅,朴玉顺.长白山地区井干式民居建筑形式的传承和创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