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艺术论文-李振伟

科技与艺术论文-李振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技与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艺术传播,艺术创作,图像时代,非物质社会,人类艺术,艺术形式,艺术思想,艺术媒介,未来,视觉

科技与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伟[1](2020)在《“黑科技”,新媒介艺术的未来?》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当下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的高速迭加,使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能离开智能技术的巨大影响,所谓的“黑科技”概念也由此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也无法置身其外,反而借助于一波又一波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产生以新媒介为表现手段的艺术范畴,呈现出全新的艺(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报》期刊2020-01-13)

陈履生[2](2019)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鹏吉尔”让人们看到的是一枚有着两面的硬币》一文中研究指出博物馆的特色往往在于有效地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又是与地域关联的一些特别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承。但是,并不是每一家博物馆都能很好地发掘和运用这些文化资源。对于文化资源的认识和把握,既需要知识的眼光,也需要审美的眼力。墨尔(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12-18)

白伟生[3](2019)在《艺术变迁中的科技力量——对“艺术”与“科技”动态影响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科技呈指数发展速度背景下,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的热点。本文从两者之间的概念差异以及科技对艺术的认知、纵向发展、生产方式、"唯技术化"等几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2期)

张旭升[4](2019)在《当代艺术——科技的问题试验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当代艺术中,技术成为要素,跨界合作成为方式。科技与艺术之间的讨论声不断,因而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中充满了疑问,这些疑问将为当下科技所引领的社会变革创造不同视角,同时也让艺术家真正参与变革。虽然这样会使得问题变的复杂,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我们并不能提供问题的答案,但希望在艺术与科技的问题分析中,将其作为定位点,让艺术与科技的讨论变的理性。(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2期)

李亦奕[5](2019)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如何持稳科技这把双刃剑》一文中研究指出.战胜人类棋手的AlphaGo已经被下一代程序反超了。去年佳士得拍卖的一幅名为《埃德蒙·贝拉米画像》是由Al程序绘制而成的肖像作品,以43.25万美元成交,也迎来了关于版权和哗众取宠的批判。2019年,首个国风Al乐队“墨甲”在清华诞生,微软小冰在中央美(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9-11-17)

杨帆,王宝桥[6](2019)在《关于“项目制”教学模式下的国际化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读本文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面对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探索相关教学模式和实践渠道,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学非所用"的挑战高校的使命是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目前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是,学界所培养的人才非业界所用——业界"手脑并用"的人才需求与学界"眼高手低"的人才(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1期)

刘曌琼,张艳[7](2019)在《文化艺术进社区 主题教育“活起来”》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8日,一场名为“黄河流域民间宗祠教化美术作品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先锋党支部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在铁路局社区举行。精美的展品令居民目不暇接,志愿者以作品为依托,让社区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报国等家国情怀。“文化(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11-14)

彭颖,巫芷菁[8](2019)在《“科技+艺术”成市场投资新风口》一文中研究指出往常艺术品真伪难辨,需要专业的鉴别能力,高门槛让部分投资人望而却步,不过当艺术品与区块链结合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近日,艺术品数字经济产业化高峰论坛在广州黄埔区图书馆举行,围绕科技赋能艺术的主题,共同探讨数字艺术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专家指出,区(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9-11-08)

李盛明[9](2019)在《捷克馆 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未来图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白蓝,是最经典的配色。而当大面积的红白蓝叁角形亮块升上屋顶时,对撞出了一种既传统又有未来感的美,在众多展馆里独树一帜,异常亮眼——这里就是第二届进博会主宾国捷克国家馆。此次捷克国家馆的主题是“指向未来之国”,256平方米的展区里,处处透出了设计(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11-07)

于瀚洋[10](2019)在《构建高校艺术展览模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举办校园艺术展览对于提高美术类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对构建高校艺术展览模式的目的意义、具体形式和关键问题展开探讨。(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科技与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博物馆的特色往往在于有效地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又是与地域关联的一些特别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承。但是,并不是每一家博物馆都能很好地发掘和运用这些文化资源。对于文化资源的认识和把握,既需要知识的眼光,也需要审美的眼力。墨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技与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李振伟.“黑科技”,新媒介艺术的未来?[N].中国美术报.2020

[2].陈履生.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鹏吉尔”让人们看到的是一枚有着两面的硬币[N].文艺报.2019

[3].白伟生.艺术变迁中的科技力量——对“艺术”与“科技”动态影响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9

[4].张旭升.当代艺术——科技的问题试验场[J].大众文艺.2019

[5].李亦奕.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如何持稳科技这把双刃剑[N].中国文化报.2019

[6].杨帆,王宝桥.关于“项目制”教学模式下的国际化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J].家庭生活指南.2019

[7].刘曌琼,张艳.文化艺术进社区主题教育“活起来”[N].陕西日报.2019

[8].彭颖,巫芷菁.“科技+艺术”成市场投资新风口[N].南方日报.2019

[9].李盛明.捷克馆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未来图景[N].光明日报.2019

[10].于瀚洋.构建高校艺术展览模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9

标签:;  ;  ;  ;  ;  ;  ;  ;  ;  ;  

科技与艺术论文-李振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