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吉林玉米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玉米,小麦间作,恢复效应,水分利用率
吉林玉米带论文文献综述
吕明洋,王俊,胡宁,隋标,王鸿斌[1](2019)在《吉林玉米带不同玉米//小麦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2(四垄玉米两垄小麦)、3∶2(叁垄玉米两垄小麦)、2∶2(两垄玉米两垄小麦)3种不同的玉米//小麦间作模式及玉米、小麦单作共5个处理,探讨不同玉米//小麦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率及种间竞争等方面的影响。两年试验表明,玉米//小麦间作模式与单作模式相比具有显着优势,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玉米//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相对玉米的竞争力(Awm)均大于0。在小麦收获后,3种不同间作处理的玉米相对生长率(RGR)相比单作玉米提高显着。在作物耗水等方面,玉米//小麦的全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均高于单作。间作模式能显着增加玉米//小麦间作的子粒产量,其中2∶2处理组在产量表现等方面为最优。(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孙庭炜[2](2018)在《吉林玉米带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土壤结构破坏加剧,抗逆性变差,最终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吉林中部农区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比较研究,寻找能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地表径流,促进玉米高产稳产,适合北方旱作农区的可持续耕作方式,为合理耕层构建,实现玉米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提供农艺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翻耕结合秸秆还田可以有效降低耕作层的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年际间的对比表明,连年翻耕对土壤容重的降低作用略大于一年翻耕,隔年翻耕则会使耕作层的土壤容重有所上升。2、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翻耕和秸秆还田相结合可以提高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40-80cm土层,仅苗期翻耕处理土壤含水量要高于农民习惯处理。3、翻耕结合秸秆还田可显着降低耕作层>1mm团聚体的数量。连年翻耕,会降低对>1mm团聚体的影响,增加0.25-0.5mm团聚体的数量。隔年进行的翻耕处理,在翻耕当年,可显着降低耕作层>1mm团聚体数量,并增加0.5-1mm团聚体数量;而传统耕作的第二年,其耕作层>1mm和<0.25mm团聚体会有小幅度提升,0.5-1mm团聚体则会有较大的下降。4、翻耕结合秸秆还田使耕作层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年际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第一年对有机质影响不明显,甚至会导致有机质含量小幅度下降,在第二年则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呈下降趋势,而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则明显上升,这可能与作物的吸收及秸秆还田有关。5、翻耕结合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并改善了土壤的供水供肥性能,使土壤具有更好的通气透水性,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玉米的茎粗、株高、干物质重以及穗粒数、百粒重等玉米生育性状,提高了玉米的产量。综上,在2016年和2017年的连续试验中,翻耕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可显着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土壤通透性以及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逆性,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为玉米高产创造了良好的耕层构造。(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王俊[3](2018)在《吉林玉米带不同米豆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效应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过盛,整体价格下降,吉林省又是玉米种植大省,因此想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对其进行结构转型。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间作模式的农业生产在经济与生态效益方面要优于传统的耕作模式。本研究在吉林省梨树县试验站,以玉米大豆两种作物间作为研究对象,设置4:2(四垄玉米两垄大豆),3:2(叁垄玉米两垄大豆),2:2(两垄玉米两垄大豆),2:1(两垄玉米一垄大豆)四种间作模式,以及玉米、大豆单作,共六个处理。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氮素利用、水分利用率及光合作用的特点及规律,探索了不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影响、氮素、水分及光能等资源的利用特点,为寻找吉林玉米带在保证玉米产量条件下增加效益的最佳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间作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抑制了大豆的生长。两年结果表明,间作玉米的株高均低于单作,茎粗、叶面积均高于单作,在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相比单作平均提高12.0%;间作大豆的株高均高于单作,茎粗均低于单作,在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相比单作平均降低14.7%,间作大豆完熟度低于单作。不同的间作处理年季间比较,玉米和大豆4:2间作模式的作物茎粗均高于其他处理,在2016年完熟期4:2间作玉米的平均干物质积累量为364.8g/株,达到最高,两年完熟期4:2间作大豆的平均干物质积累量为39.2g/株,达到最高。4:2间作更有利于间作体系中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发育。2.玉米∥大豆具有明显间作优势,提高了作物复合产量。两年结果表明,间作玉米产量均高于单作玉米,平均提高18.7%,间作大豆产量均低于单作大豆,平均降低31.1%,各处理复合产量高于两种作物单作,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不同间作处理年季间比较,相同密度下4:2间作平均复合产量为16961 kg·hm~(-2),达到最高,平均土地当量比为1.94,达到最大值。4:2间作相比其他间作模式具有更大的产量优势。注:“∥”表示间作。3.玉米∥大豆促进了作物氮素的吸收。两年结果表明,0~80cm土壤间作玉米的土壤含氮量低于单作,间作大豆的土壤全氮含量高于单作;间作玉米的植物全氮含量高于单作。不同的间作处理年季间比较,4:2间作下0~80cm土壤玉米大豆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6326g/kg和1.8022g/kg,达到最大值,4:2间作玉米植物叶、茎、粒全氮含量平均值为各间作处理中最高。4:2间作模式下对大豆固氮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且4:2间作下对氮素的竞争能力强于其他间作。4.玉米∥大豆提高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两年结果表明,间作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单作,平均提高12.7%,间作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低于单作,平均降低26.6%,各间作处理水分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不同间作模式年季间比较,4:2间作玉米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平均达到27.10 kg·hm~2·mm~(-1)和6.08 kg·hm~2·mm~(-1),水分当量比高于其他间作,平均达到1.98。4:2间作相比其他间作模式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更好的间作优势。5.玉米∥大豆提高了间作玉米的光合速率,降低了间作大豆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光合速率均高于单作玉米,间作大豆的光合速率均低于单作大豆。2:1间作玉米的光合速率在各时期高于其他处理,在大喇叭口期为37.6μmol/(m~2·s),达到最大值,2:2间作玉米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在各生育期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为62.9。玉米∥大豆体系中玉米条带数越低,间作玉米的光合速率和SPAD值越高,2:1间作和2:2间作具有的冠层结构和透风性可以更好的利用光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吕明洋[4](2018)在《吉林玉米带不同米麦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效应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过盛,整体价格下降,吉林省又是玉米种植大省,因此想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对其进行结构转型。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间作模式的农业生产在经济与生态效益方面要优于传统的耕作模式。本研究在吉林省梨树县实验站展开,设置4:2(四垄玉米两垄小麦),3:2(叁垄玉米两垄小麦),2:2(两垄玉米两垄小麦)叁种玉米//小麦间作模式,以及玉米、小麦单作,共五个处理。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作物的生长发育、干物质量累积、产量状况及种间竞争、水分利用率和光合作用的特点及规律,为探索吉林玉米带在保证玉米产量条件下增加效益的最佳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间作模式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小麦产量提高12.1%~21.1%(2016),7.1%~18%(2017);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产量提高7.8%~11%(2016),3%~13.6%(2017)。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间作模式显着提高了间作小麦的穗数。同时间作模式对玉米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影响较大,间作模式显着增加了玉米的有效穗数,但却降低了穗粒数,在百粒重方面,年季间趋势不一致。在不同处理中,2:2处理的产量为最高。玉米//小麦间作系统可以提高土地当量比,与单作相比,具有较强的土地生产优势,土地当量比(LER)位于1.06~1.17。其中2: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高于4:2,3:2。(2)间作模式提高了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降低了间作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间作小麦的籽粒含氮浓度和单作小麦相比,并无明显差异。籽粒吸氮量与植株吸氮量则要高于单作小麦。间作会显着的提高玉米的籽粒含氮浓度,间作玉米的植株总吸氮量也要高于单作玉米。在氮素收获指数方面,间作玉米均高于单作玉米。间作提高了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而降低了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间作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为21.31~21.63 kg·kg~(-1),间作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为49.95~57.70 kg·kg~(-1)。系统水平上,间作模式作物氮吸收当量比(NER)均大于1,表明间作模式与单作相比对于氮素的利用是高效的。在叁种间作模式中,2:2处理为最佳。(3)间作模式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作物干物质量的积累。间作小麦和玉米的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单作作物。全生育期玉米株高呈现持续增加至平稳的趋势,而茎粗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至平稳的趋势。其中2:2模式作物在农艺性状等方面为最优。共生期小麦的竞争强于玉米,小麦收获后,间作玉米的恢复效应显着高于单作。竞争-恢复生产原理是短生育期与长生育期作物间作时增产的重要机制之一。间作模式下,小麦玉米表现为明显竞争。间作小麦相对于玉米处于竞争优势地位,随着小麦的生育期推移,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2间作小麦相对于其他处理,竞争力最大。小麦收获后,间作玉米生长发育得到恢复,叁种不同间作处理的玉米相对生长率(RGR)相比单作玉米提高显着,其中2:2间作模式的玉米恢复效应为最好。(4)间作模式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玉米//小麦间作系统可以显着增加作物耗水量。各处理间作小麦相对于玉米的水分竞争比(CRwm)差异显着,其中2:2处理CRwm>1,表明该处理小麦相对于玉米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耗水量较高,生长发育及产量表现较好。玉米//小麦间作系统可显着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与单作相比,间作小麦提高4.8%~17.2%,间作玉米提高1.1%~11.1%。通过间作模式,可以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水分的利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错位,是小麦与玉米两种作物能够高效的利用土壤中水分的基础。(5)间作模式提高了小麦与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在作物各个生长发育周期中,间作系统提高了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了玉米的SPAD值。在小麦的拔节期与灌浆期间,间作小麦对光能资源的利用效率要高于单作,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15.20~16.80 umol·m~(-2)·s~(-1);11.40~12.10umol·m~(-2)·s~(-1))和蒸腾速率Tr(4.89~5.66 umol·m~(-2)·s~(-1);5.23~5.91 umol·m~(-2)·s~(-1));共生期间,前期小麦生长发育较早,植株高度高于玉米,因此在空间上,对间作玉米起到了一定的遮挡。影响了间作玉米叶片对光的吸收,降低了光合性能。小麦收获之后玉米光合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抽雄期过后间作玉米的Pn和Tr超过单作玉米。证明了间作可以提高作物对光能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任林举[5](2017)在《吉林“黄金玉米带”是荣耀的王冠,还是沉重的翅膀?》一文中研究指出北纬45度附近区域是玉米的最佳生长区,并在全世界范围形成了乌克兰、美国、中国吉林"叁大黄金玉米带"。"黄金玉米带"让吉林变成了中国产粮大省,并深刻影响了这里的作物种植结构。然而,玉米生产的重担,也给这里带来了无奈和困惑:为了种植玉米这种战略性作物,当地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很难找到其他收入来源。作为黄金玉米带主要省份的吉林,最近一年的城乡收入仅列全国第30!面对这一尴尬现状,作者不禁发问:曾经的重要口粮,咋就成了一块烫手山芋呢?(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粮食》期刊2017年06期)
吕春莎[6](2014)在《吉林玉米带黑土不同耕作培肥方式下土壤肥力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采用实地调查采样及室内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变化规律,系统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微团聚体与颗粒组成、速效养分与有机质、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类群与多样性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评价土壤肥力对耕作方式的响应。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深翻耕作结合较多量的有机物料施用,有助于提高耕作土壤较大粒级团聚体的含量,对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一般的说,有机物料施用量应多于根茬的还田量。同时,土壤应合理耕作,而耕作不合理,比如只增加旋耕深度,又未增加有机物料的施用,对较大粒级团聚体的形成不利,可能对土壤结构将会造成更大的伤害。2.各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的影响。除了养分速效钾其余速效养分均以TF-A处理耕层提高幅度最大。土壤速效钾则以TL-N处理最大。通过分析四种耕作方式对比显示了以TF-A处理效果最佳,即深翻+有机肥处理。3.各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四种耕作方式下以TF-A处理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层)相对含量最高;脲酶以TS-Y处理最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以TL-N处理变化最大;综合来看,四种耕作方式对土壤中四种酶活性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适宜的耕作方式与相应的种植制度相结合才能有效的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4.各耕作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四种耕作方式下,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微生物均较农民常规耕作下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多样性有所增加。通过DGGE图谱条带分析计算得出土壤香浓威尔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显示在耕作层土壤中同一层面不同样地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不同样地同一深度的犁底层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同样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说明四种耕作方式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微环境。(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马树庆,王琪,徐丽萍,于海,张铁林[7](2014)在《吉林玉米带春季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和2011年春季,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开展玉米分期播种和土壤水分胁迫田间试验,每年均设3个播期和4个水分处理,观测播种-7叶期间的土壤水分、灌水量、降水量、气温,以及7叶期后的玉米发育期株高、叶龄和生物量,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土壤持续缺水抑制玉米幼苗茎叶生长,减缓生物量积累。玉米相对叶龄、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均为与对照相比)与播种-7叶期平均土壤湿度间均为显着的二次函数关系,土壤湿度每降低1个百分点,玉米苗期相对叶龄、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分别降低5.5、5.6和11.0个百分点。0-20cm土层平均土壤湿度在21.5%~24.0%(或同期土壤有效水量在70~85mm)时最适合玉米幼苗生长;土壤湿度降至18%,则玉米苗相对叶龄、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分别从适宜土壤湿度条件下的100%降至80%、85%和70%左右;当土壤湿度处于16%以下时,相对叶龄、相对株高和相对干重分别降至68%、70%和50%以下。研究结果对玉米苗情评价、春旱影响评估及灌溉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4年01期)
姜海[8](2013)在《吉林玉米带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与土壤酸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固相部分的主要成分由土壤有机质组成,其泛指在土壤中含碳的有机化合物,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腐殖质。本文针对吉林省玉米带黑土的土壤腐殖质含量、结构体及腐殖化系数的变化为主要的研究,探讨了黑土腐殖质组成及其与土壤酸度的关系。本试验在吉林省玉米带耕作黑土中设置了20个采样点,以防护林带黑土作为对照处理,针对土壤中活性酸、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对土壤腐殖质与土壤酸度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多年耕作的黑土与防护林带的黑土进行比较,虽耕作黑土容易形成土壤结构,但其稳定性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长期施肥耕作,不仅改变了腐殖质组成的各项指标,而且影响了土壤盐分含量上升和盐分离子组成、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等比例,构成了新的土壤酸平衡体系,导致土壤pH值上升或下降。2.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吉林省玉米带土壤开垦后pH值明显降低。黑土经过耕作后,游离态腐殖质组分含量的降低对游离态胡敏酸类型、腐殖化程度以及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没有显着影响,但是游离态富里酸的变化对交换性A13+、交换性酸以及pH值是有显着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土壤的酸度变化。耕作施肥对结合态胡敏酸含量影响不大,对于结合态富里酸含量的变化是有影响,它的作用在结合态胡敏酸类型以及腐殖化程度的变化表现为明显;黑土经过耕作后结合态富里酸的变化与土壤酸度无显着相关,但是结合态胡敏酸的变化对交换性A13+、交换性酸、盐基饱和度有极显着影响,导致影响了pH值的变化。3.从黑土的质腐殖组成及腐殖化系数的变化中,可看出黑土腐殖质的组分有显着的变化。随着黑土开垦年限的增加,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呈下降趋势;同时活性胡敏酸也具备随着黑土开垦年限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的变化特点,因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的保肥性能和养分贮量也相应下降,土壤中主要的物理性质和水分性状也发生明显的改变,土壤的体积质量增大,总孔隙度下降,通气度及田间持水量显着下降,土壤酸缓冲性越差,随着氮、磷等大量元素的富集,土壤的酸化趋势就越明显。4.耕作黑土的腐殖质总量以及可提取的腐殖质量几乎低于防护林带黑土,耕作黑土游离态腐殖质含量、结合态腐殖质含量、游离态腐殖质率及腐殖质提取率分别低于防护林带黑土40.53%,12.42%,12.93%,0.33%;耕作黑土的有机质变幅为15.83-30.13g.kg-1,平均含量为22.41g.kg-1,而防护林带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变幅为20.21-67.83g.kg"1,平均含量为39.82g.kg"1,是耕作黑土有机质的1.78倍。可能的原因是土壤开垦后,土壤中游离态腐殖质含量、结合态腐殖质含量、腐殖质提取率及游离态腐殖质率进一步降低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使土壤的交换性酸增加,交换性盐基离子、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的比例发生变化,构成了新的土壤酸度平衡体系,导致降低土壤的pH值,也使缓冲能力下降。(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姜海,邓林璐[9](2013)在《吉林玉米带黑土的腐殖酸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吉林省玉米带黑土为研究对象,依据熊田法,将耕作黑土和防护林带黑土进行对比(10组),初步分析了吉林省黑土的腐殖酸类型。结果表明:10组土样中,全土的游离态(0.1N NaOH提取)胡敏酸均为Rp型,玉米带黑土的结合态(0.1M Na4P2O7提取)胡敏酸主要为P型或A型,少数为B型。林带黑土的结合态胡敏酸主要为P型,部分为B型和A型。(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12期)
王鸿斌,赵兰坡,薛泽中[10](2012)在《吉林玉米带黑土剖面构型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黑土两种剖面构型玉米根系干重、根长及根表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土层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剖面构型对玉米根系干重及其分布的影响较大,吐丝期,根干重在0~40cm内同一土层中,吐丝15天后到成熟期,0~60cm内同一土层中,均表现为"平面型"构型玉米根干重显着高于"波浪型"构型的玉米根干重。而玉米根长及根表面积与根系干重的动态变化不很一致。两种剖面构型对玉米根系均主要集中分布在0~40cm土层。(本文来源于《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8-20)
吉林玉米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土壤结构破坏加剧,抗逆性变差,最终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吉林中部农区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比较研究,寻找能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地表径流,促进玉米高产稳产,适合北方旱作农区的可持续耕作方式,为合理耕层构建,实现玉米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提供农艺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翻耕结合秸秆还田可以有效降低耕作层的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年际间的对比表明,连年翻耕对土壤容重的降低作用略大于一年翻耕,隔年翻耕则会使耕作层的土壤容重有所上升。2、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翻耕和秸秆还田相结合可以提高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40-80cm土层,仅苗期翻耕处理土壤含水量要高于农民习惯处理。3、翻耕结合秸秆还田可显着降低耕作层>1mm团聚体的数量。连年翻耕,会降低对>1mm团聚体的影响,增加0.25-0.5mm团聚体的数量。隔年进行的翻耕处理,在翻耕当年,可显着降低耕作层>1mm团聚体数量,并增加0.5-1mm团聚体数量;而传统耕作的第二年,其耕作层>1mm和<0.25mm团聚体会有小幅度提升,0.5-1mm团聚体则会有较大的下降。4、翻耕结合秸秆还田使耕作层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年际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第一年对有机质影响不明显,甚至会导致有机质含量小幅度下降,在第二年则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呈下降趋势,而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则明显上升,这可能与作物的吸收及秸秆还田有关。5、翻耕结合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并改善了土壤的供水供肥性能,使土壤具有更好的通气透水性,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玉米的茎粗、株高、干物质重以及穗粒数、百粒重等玉米生育性状,提高了玉米的产量。综上,在2016年和2017年的连续试验中,翻耕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可显着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土壤通透性以及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逆性,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为玉米高产创造了良好的耕层构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吉林玉米带论文参考文献
[1].吕明洋,王俊,胡宁,隋标,王鸿斌.吉林玉米带不同玉米//小麦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9
[2].孙庭炜.吉林玉米带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
[3].王俊.吉林玉米带不同米豆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
[4].吕明洋.吉林玉米带不同米麦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
[5].任林举.吉林“黄金玉米带”是荣耀的王冠,还是沉重的翅膀?[J].黑龙江粮食.2017
[6].吕春莎.吉林玉米带黑土不同耕作培肥方式下土壤肥力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7].马树庆,王琪,徐丽萍,于海,张铁林.吉林玉米带春季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4
[8].姜海.吉林玉米带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与土壤酸度的关系[D].吉林农业大学.2013
[9].姜海,邓林璐.吉林玉米带黑土的腐殖酸类型[J].科技信息.2013
[10].王鸿斌,赵兰坡,薛泽中.吉林玉米带黑土剖面构型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C].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