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痛风饮论文-陈汉玉

六味痛风饮论文-陈汉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六味痛风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六味痛风饮,苯溴马隆,TRF1

六味痛风饮论文文献综述

陈汉玉[1](2018)在《六味痛风饮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RF1、TRF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苯溴马隆联合六味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TRF) 1和TRF2的影响。方法将7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痛风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清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RF1、TRF2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的血尿酸,血清IL-6、IL-10、IL-1β、TNF-α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RF1、TRF2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 05),TGF-β_1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着升高(P均<0. 05),IL-4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及随访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六味痛风饮联合苯溴马隆可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调控TRF1和TRF2的高表达来降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考虑进一步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34期)

宋彩霞,朱维平,张茂全,赵云升[2](2015)在《六味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六味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分为治疗1组、2组、3组,对照组分为对照1组和2组,每组各30例。治疗1组给予六味痛风饮治疗;治疗2组给予六味痛风饮+秋水仙碱治疗;治疗组3组给予六味痛风饮+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对照1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2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各组均治疗10d后观察疗效。观察各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1、2、3组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组治疗后BUA、ESR、CRP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各组治疗前后BUA、ESR、CR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降低血ESR、BUA水平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组无发现副作用,其余各组均有不同程度胃肠道、肝功不良反应。结论:六味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药通报》期刊2015年06期)

金晓畅[3](2015)在《六味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六味痛风饮对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依据。进一步论证肝经浊毒与痛风密不可分。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六味痛风饮治疗,温水冲服,15克/次,早晚各一次;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50毫克/次,1次/天,早餐后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疗程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血脂(甘油叁酯、总胆固醇),肾功能(尿素氮、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血糖以及血常规等。结果:两组均能降低血清尿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患者尿酸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实验指标(TC、TG、Glu)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患者血常规、ALT、肾功(SCr、BUN)均没有影响,治疗组降低血肌酐作用更强。结论:1.六味痛风饮与苯溴马隆均可以有效降低痛风患者的血清尿酸,但苯溴马隆优于六味痛风饮。2.六味痛风饮在有效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有益于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对痛风患者伴有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的患者的临床应用更有益。苯溴马隆没有对血脂、肝功的有利影响。3.六味痛风饮降低血清尿酸的机制可能是增加尿酸从肠道的排泄量,这样在降低血清尿酸的同时不增加肾脏排泄尿酸的负担。4.六味痛风饮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高,且经济简便,适合长期应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5.肝经浊毒是导致痛风发病的病理因素。(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5-06-06)

金晓畅,郝志民,于清欣,朱维平[4](2015)在《六味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六味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六味痛风饮治疗,对照组服用苯溴马隆片,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血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降尿酸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为7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而对照组降低血脂作用不明显;治疗后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两组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六味痛风饮可降低血清尿酸,并能降低血脂,不良反应少,适合长期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赵恒立,周翠英[5](2009)在《六味痛风饮降血尿酸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UA)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关键的发病机制。我国痛风发病率(本文来源于《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期刊2009-11-13)

赵恒立[6](2009)在《六味痛风饮防治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提出了“痛风病位在肝,与脾肾密切相关;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肝经浊毒、湿热蕴蒸为其关键致病因素”的创新观点,精选了临床行之有效的药物自拟六味痛风饮以清肝泄浊、补脾益肾,标本兼治。为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及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六味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及预防其复发的作用机理。方法:(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实验研究:应用Coderre经典的造模方法造模,分别予六味痛风饮、秋水仙碱、醋氯芬酸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大鼠受试关节步态、关节肿胀周径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受试关节内MMP-3、IFN-γ、IL-4的含量;同时观察各治疗组对小鼠扭体实验的镇痛作用。(2)高尿酸血症的实验研究:采用给鹌鹑灌腺嘌呤的方法造模,分别给予六味痛风饮、别嘌呤醇、苯溴马隆进行灌胃,观察鹌鹑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的含量变化。结果:(1)六味痛风饮、秋水仙碱及醋氯芬酸均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步态(P<0.05)。(2)六味痛风饮、秋水仙碱、醋氯芬酸能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各治疗组关节周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5),各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3)病理观察显示,六味痛风饮、秋水仙碱及醋氯芬酸能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滑膜炎症病理改变。(4)关节周围组织MMP-3含量在空白组、各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其差异有意义(P<0.05);各治疗组之间无差异(P>0.05)。(5)关节周围组织IFN-γ含量在空白组、各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其差异有意义(P<0.05),各治疗组之间无差异(P>0.05)。(6)关节周围组织IL-4含量在空白组、各治疗组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各治疗组均能减轻醋酸引起的小鼠腹部疼痛,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用药组之间相比,没有差异(P>0.05)。(8)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造模成功,造模组血尿酸明显高于空白组,其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1)。(9)血尿酸在六味痛风饮组、别嘌呤醇组及苯溴马隆组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1);药物治疗后,叁组血尿酸低于模型组,其差异有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1);而各治疗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10)血XOD在六味痛风饮组、别嘌呤醇组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药物治疗后,两组血XOD均低于模型组,其差异有意义(分别为P<0.05,P<0.01)。苯溴马隆组血XOD较用药前下降,其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苯溴马隆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痛风饮组血XOD高于别嘌呤醇组,低于苯溴马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呤醇组血XOD明显低于苯溴马隆组,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六味痛风饮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及镇痛作用。(2)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关节周围组织有MMP-3、IFN-γ的表达,未见IL-4的明显表达。(3)六味痛风饮可以通过抑制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关节周围组织的MMP-3、IFN-γ的活性,减轻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能与IL-4的表达无关。(4)成功制作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升高。(5)六味痛风饮降低了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的血尿酸、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6)六味痛风饮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20)

六味痛风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分为治疗1组、2组、3组,对照组分为对照1组和2组,每组各30例。治疗1组给予六味痛风饮治疗;治疗2组给予六味痛风饮+秋水仙碱治疗;治疗组3组给予六味痛风饮+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对照1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2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各组均治疗10d后观察疗效。观察各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1、2、3组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组治疗后BUA、ESR、CRP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各组治疗前后BUA、ESR、CR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降低血ESR、BUA水平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组无发现副作用,其余各组均有不同程度胃肠道、肝功不良反应。结论:六味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六味痛风饮论文参考文献

[1].陈汉玉.六味痛风饮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RF1、TRF2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2].宋彩霞,朱维平,张茂全,赵云升.六味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5

[3].金晓畅.六味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5

[4].金晓畅,郝志民,于清欣,朱维平.六味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5].赵恒立,周翠英.六味痛风饮降血尿酸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实验研究[C].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2009

[6].赵恒立.六味痛风饮防治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标签:;  ;  ;  ;  

六味痛风饮论文-陈汉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