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论文-伍海霞

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论文-伍海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养老支持,照料孙子女

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论文文献综述

伍海霞[1](2019)在《照料孙子女对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支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5年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状况调查数据,考察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照料孙子女的状况,以及照料孙子女对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支持的影响。研究发现,85%以上的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帮助照料过孙子女,孙子女成长过程中独生子女与父母同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多数独生子女给予父母养老支持,照料过孙子女的独生子女父母得到了相对更多的家务支持;老年父母照料孙子女更多地惠及独生子女。在老年父母的家庭养老需求较低时,照料孙子女主要体现着父母的"利他性";而在父母的养老需求上升时,父母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则取决于子女所拥有的经济和时间等资源。(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郑莉,陈晓燕[2](2019)在《出台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郑莉 陈晓燕)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即将整体进入60岁~70岁的老年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已成为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今年全 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出台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给予独生子女父母更多人性关怀和悉心护理。(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9-03-15)

伍海霞[3](2018)在《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城市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独生子女家庭。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成年、婚育,他们的父母也渐入老年,开启老年生活。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城乡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家庭中仅有一个孩子,未来仅靠子女供养将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家庭养老(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报》期刊2018-11-16)

王磊[4](2018)在《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老年父母的家庭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5年5省(直辖市)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描述了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老年父母的婚姻、健康、就业、收入及社会保障等生活状态,测量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幸福感等生活感受,分析了影响他们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自身的健康状况、子女的教育水平和生育数量显着影响了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老年父母的家庭幸福感。国家和政府可以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促进独生子女生育等方面加强家庭建设支持力度,提升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老年父母的家庭幸福感。(本文来源于《人口与发展》期刊2018年05期)

伍海霞[5](2018)在《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15年五省市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和入住养老院养老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水平较低,多数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处于"自立"养老状态,尚未面临严重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照料风险;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多的独生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越多;约40%的独生子女父母未来有入住养老院的打算,亲子同住在提高老年父母家务支持的同时,也降低了有入住养老院意愿的风险;家庭养老支持对入住机构养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社区养老服务对机构养老的替代性尚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许文涛[6](2018)在《城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实施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减缓社会压力。随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当务之急。本次调查之所以将调查地点选为城镇,是因为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养老资源分配不均衡,同时城镇人口数量在我国仍占有很大比例,数据显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城镇养老问题更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将调查对象设定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是因为他们是最早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群,现在已经逐渐步入老年群体,所面临的养老需求也更为迫切,因此以城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为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本次研究通过社区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养老意愿,并前往Y镇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养老模式发展状况,并结合对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所得结论构成本次论文研究基础,最后分析影响Y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因素,指出Y镇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对Y镇养老模式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家庭养老模式仍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首选;二是机构养老模式选择多为“刚需”;叁是Y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养老模式的认知程度主要影响着居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四是养老意愿还受到传统养老观念、居住方式及子女性别因素的影响,与个人收入状况及受教育程度无关。Y镇养老模式的发展,一方面在加大对居家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扶持力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扭转老年人养老观念,提倡自我养老。因此坚持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对解决Y镇养老问题能够起到很大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伍海霞[7](2017)在《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基于五省调查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5年五省市独生子女家庭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逾30%的独生子女父母将来需要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约40%的独生子女父母将来打算入住养老院。家庭养老支持与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子女给予的家务支持、净经济支持将会使父母对社区提供的各类养老服务的需求明显降低;父母的社会交往则会促使其对社区养老服务和入住养老院意愿上升。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供给需充分认识独生子女父母群体养老需求的异质性,关注的老年人健康和收入状况,提高康复治疗、护理等社区服务水平,引导市场发展更多的中档养护型养老机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齐宇希[8](2017)在《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老龄人口日渐成为我国人口结构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社会经济、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开始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阶段,他们的养老问题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严峻课题。独生子女家庭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特有产物。相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独生子女家庭呈现出小型化、核心化的特征,家庭赡养功能也出现外化现象,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形势相比较多子女家庭更加紧迫。加之,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居住的城市,在异地工作、学习、生活,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空巢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青中年后,面对上有老下有小,顾家庭拼事业的情况,负担过重,致使养老矛盾亦愈发凸显,所以分析、研究、解决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选取高碑店市海油社区为特定研究对象,对该社区80户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的现状和独生子女供养现状,得出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存在的特点,即独生子女家庭自身养老能力不足、子女对父母经济反哺程度低、独生子女父母精神需求外化等。根据特点进一步分析出其养老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主要体现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满足养老需求、居家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制度不完善、独生子女伤亡造成养老更加困难等,进而尝试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养老模式,鼓励大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机构养老协同发展,建立针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扶助制度,推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等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波[9](2017)在《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及支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控制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降低人口增长率、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调控作用,如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已近40年,这期间我国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家庭,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经或即将进入老年,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甚至很多“4+2+1”家庭结构的出现使得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加之城乡二元结构经济体制存在使得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无论在覆盖范围还是保障水平与城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与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相比,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将要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随着大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龄阶段,养老问题的解决也更加迫切。如何妥善处理好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将是一件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事。要想解决好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除了对当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现状和养老资源供给情况清楚之外,还应该明确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养老担忧,了解这些父母对自己将要面临的养老问题有怎样的养老需求并且期望以怎样的方式来养老,分析出哪些因素显着影响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方式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帮助独生子女父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养老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养老保障和养老满意度,使曾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做出重要贡献的独生子女父母群体可以免除养老忧虑,颐养天年。同时,也可为我国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提供切实可行参考。本研究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并运用交叉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老年人主观层面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和预期,最后以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为导向,整合农村各类养老资源,通过政策保障提高独生子女父母的自养能力,巩固子女供养的家庭保障功能,同时发动农村社会互助养老力量,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多管齐下,构建出符合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预期的多层次养老支持体系。(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7-04-01)

宋雅君[10](2017)在《上海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对于个人未来养老方式的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的养老发展以"9073"为指引,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9073"的养老配置是否与老年人对自身未来养老的预估相匹配。本文以上海市11个区共计516名55-65岁独生子女父母为样本,借助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其个人预估养老方式的人群分类;并用多项逻辑回归的方法探索每类人群的子女资源和实际的养老准备是否有显着差异。分析发现四类人群:平衡预期(即认为每种养老方式都有些可能);专业照护倾向(即倾向于使用上门保姆,社区服务,以及机构服务);居家照护倾向(即倾向于受配偶兄妹子女等照顾);政府依赖(即寄希望于社区服务及机构养老)。相较于专业照护倾向,居家照护倾向的人群偏年轻,教育偏低,与孩子关系更亲密,认为子女应为父母尽更多的责任,但也同时更担心子女因此受累。而平衡预期人群教育水平偏低,对于自己对照护的需求并不清晰,且对未来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9073"的宏观规划与个体的养老方式预期并不匹配;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对自己未来的养老方式欠缺理性的预估。(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7年02期)

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郑莉 陈晓燕)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即将整体进入60岁~70岁的老年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已成为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今年全 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出台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给予独生子女父母更多人性关怀和悉心护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论文参考文献

[1].伍海霞.照料孙子女对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支持的影响[J].社会科学.2019

[2].郑莉,陈晓燕.出台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N].工人日报.2019

[3].伍海霞.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N].中国人口报.2018

[4].王磊.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老年父母的家庭幸福感及影响因素[J].人口与发展.2018

[5].伍海霞.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研究[J].人口研究.2018

[6].许文涛.城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研究[D].河北大学.2018

[7].伍海霞.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基于五省调查数据的分析[J].社会科学.2017

[8].齐宇希.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7

[9].王波.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及支持研究[D].辽宁大学.2017

[10].宋雅君.上海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对于个人未来养老方式的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学刊.2017

标签:;  ;  ;  

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论文-伍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