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技师学院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如果没能学好该课程,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毕业后的专业技术工作都将遇到困难。但该课程概念多、术语多、代号多,除了理论基础知识上有难度外,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学生不好学,教师不好教”的现象。因此,专业课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观念。通过到企业调研并借鉴兄弟学校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了“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养成良好质量意识”的课程教改方向,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和课程特点,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公差配合;测量技术;任务式教学;分析
1导言
机械图是表达产品与零部件制造的技术语言,作为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不仅要求能看懂机械图所表达的结构,更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准确地对机械零件进行技术测量,判断零件是否满足技术图纸的要求,决定零件是合格产品还是废品。同时在加工中还要根据测量的数据对零件进行再加工,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及各种技术参数。因此学习好《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对我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本课程教学存在“六多三少”———知识点中定义多、概念多、符号多、标准多、需记忆内容多、应掌握量具量仪多;学生机械制造的感性认识少、生产实践经验少、学校量具量仪少,因此在任务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困难最小化、效果最大化,以保证任务式教学的顺利实施。
2中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
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可归纳为:一是使学生了解国家标准中有关公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熟悉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二是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理解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三是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的检测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注法;四是了解滚动轴承公差和普通螺纹公差的特点,理解螺纹标记的组成及其含义;五是了解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六是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备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会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并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现状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工程类及其相关专业技术性、实用性强,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符号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记忆内容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好学,老师不好教”的现象。目前公差课程具有课时少、理论与实践的相脱离、教学手段单一等现状。
4任务式教学的实施与学校实际条件相结合
古人云:“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抽象的名词和概念,涉及的内容广,缺乏直观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便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名词,而且出现在课程的开始,这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就形成一个拦路虎。
4.1任务模块与实训条件结合,营造真实实施环境
减速器模型由多个零件组成:箱体、阶梯轴、齿轮、轴承、键、端盖、螺栓等。这里每个零件都可以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的章节知识点相对应。于是我们对教材进行处理,结合学校情况将课程划分为以下七个模块;模块一:尺寸误差检测(任务1-长度检测;任务2-内径和外径检测)模块二、锥度检测(任务1-内锥度检测;任务2-外锥度检测)模块三、形位误差检测(任务1-形状误差检测;任务2-位置误差检测)模块四、表面粗糙度检测模块五、普通螺纹检测模块六、齿轮检测模块七、零件综合检测通过将减速器中典型零件拆分到每个模块和任务中,将标准化、测量技术和零件三者有机结合,突出所学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在任务的进行中模拟工厂实际,让学生以一个质检员的角色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对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培养目的。
4.2计算机模拟检测,弥补任务实施中量具量仪数量之不足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每个模块和任务的完成都必须有足够的量具量仪作支撑。一些常用计量器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刀口尺、万能角度尺等数量上基本可以满足一个班的教学需要,但那些专用的或者较先进的检测仪器如三坐标测量仪、螺纹千分尺、齿厚游标卡尺等要么没有要么数量较少,无法保证每个小组都有。怎么办?在现阶段马上大批购买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想到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将这些计量仪器的检测原理、方法、过程摄像后放入计算机,可供学生随时观看;其次组织机械专业老师和计算机专业老师共同制作FLASH仿真量仪,这些FLASH仿真量仪具备结构、使用方法、模拟检测读数、测验等功能。开展教学时,少量量具量仪分配给各组轮流使用,其他各组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检测熟悉其使用方法。这样对时间和量具量仪的有效利用,大大弥补了因量具量仪数量少而给任务式教学带来的困扰。
4.3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成为任务实施主体
任务式教学中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但是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布置任务,学生机械地完成任务,则还是不能达到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的效果,这时就需要老师结合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糅合“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自主探索学习法”、“辩论式学习法”,并辅以“多媒体动画特效”“仿真检测”等手段,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任务。公差配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和学校情况,采用项目化教学———以任务驱动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同时实现知识目标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4改革教学观念,明确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操作型专门人才,结合中职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几何测量公差和测量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明确本课程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目标。应使学生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与配合、检测及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了解有关国家标准、了解有关量具量仪的原理及尺寸链的基本知识。二是能力目标。应使学生能够读懂图纸上的技术要求、能够针对零件要求查表并进行标注;了解常用机械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能正确选用测量器具并熟悉其调整和使用方法;具备各种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和检验能力;能正确判断零件合格性。三是素质拓展目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培养基本职业能力提供必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日后的工作做好知识和技能准备;培养其职业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等素养。
5结论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坚持“实用、够用”的教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机械类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教师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把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饶静婷.基于工作任务的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4):27+29.
[2]文翠芳.浅谈中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J].装备制造技术,2014(09):233-234.
[3]柯昌慧,罗爱文.中职《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任务式教学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180.
[4]张学芹.中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改革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