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选择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选择治疗

魏晓楠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超早期(指发病1~6h以内),急性期(发病48h内),恢复期3个阶段。在处理上要重视超早期和急性期的处理,注意整体综合治疗与个体化相结合。加强监护和护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加强早期系统化、个体化的康复治疗,以及针对致病危险因素的治疗,预防复发。

1.溶栓治疗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的原则:不推荐链激酶静脉溶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必须在发病3h内应用,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国产尿激酶应用原则上卒中不超过6h,总量为动脉溶栓25万~75万U,造影时间<1.5h。静脉溶栓50万~250万U,静点<2h,最好1h滴完。对不能肯定发病时间的病人不考虑溶栓。

(2)病例人选标准:①年龄小于75岁;②临床表现为颈动脉系统卒中综合征;③无意识障碍;④脑CT排除脑内出血,且无明显早期脑梗死大块低密度改变;⑤肢体瘫痪肌力0~3级;⑥一般在发病6h内进行,但若为进展性卒中,病情相对较轻的且脑CT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表现,溶栓治疗可延长到发病12h;⑦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

(3)排除标准:①溶栓之前临床表现已出现明显改善。②轻微神经功能缺损,如单纯性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构音不清以及肢体轻瘫。③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④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大于26.7kPa或舒张压大于13.3kPa。⑤收缩压(13.3kPa,疑为血流动力学机制所致脑梗死者。⑥血小板计数<60×109/L。⑦妊娠,严重心、肺肾或肝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⑧其他一般溶栓治疗禁忌证如已知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正在使用肝素等抗凝剂,近6周有外科手术、分娩、器官活检、和严重创伤,近3个月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近半年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泌尿系出血,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出血性视网膜病。

(4)用法:UK总量50万~250万U,一般为150万U<2h,其中50万U静脉推注,肌力恢复>1度,放慢速度,再追加UK<25万U。肌力恢复<1度,再观察15min,恢复仍不明显,无脑出血表现时,可再追加UK25万~50万U。

rtPA国外用量较大为0.9~1.1mg/kg,国内推荐剂量为总量0.85mg/kg,总量的10%静脉推注,其余90%静脉滴注,60min滴完。目前常用的有艾通立(原名栓体舒actilyse50mg×2瓶)。

(5)中止治疗标准:给药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寒战、过敏、病情突然加重和疑有脑出血者。

(6)注意事项:①溶栓治疗应同时给予胃粘膜保护剂,防止胃出血。②溶栓前可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提高脑灌注压;溶栓前也可静点20%甘露醇。③监测治疗前、中、后的血压变化,定期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复查头颅CT,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定期检查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④一般出血几乎100%发生于溶栓后24h。

2.抗凝治疗

(1)肝素抗凝治疗:肝素12500U加于5%葡萄糖1000ml液中缓慢静滴。试管法测定凝血时间,正常为7~10min,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每1~2h作1次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测定,使凝血酶原时间调节在正常对照的2~2.5倍,凝血酶原活动度在正常对照的20%~30%。肝素用48h,次日即加用口服新抗凝12~16mg,1/d。第2日单用新抗凝4~8mg,1/d。第3日根据凝血酶原活动度,调节新抗凝的量,控制在正常对照的15%~25%,一般每日维持量为2~4mg。以后隔日查1次凝血酶原活动度等,平稳时可每周1次。维持4~6个月后,改为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其他还可用双香豆素、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

肝素抗凝治疗适应证:TIA、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尤以TIA效果最佳。

注意事项:①治疗前进行头颅CT扫描,排除脑出血;②应注意排除胃溃疡、出凝血异常等出血情况;③应注意有无肝病、尿毒症、活动性肺结核等;④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有无皮肤和粘膜出血等情况;⑤血压不宜过高,超过24/15kPa者不用;⑥有出血者可用维生素K1或输新鲜血浆治疗,鱼精蛋白(100U肝素需1mg,缓慢静脉注射)。

(2)低分子肝素:如速避凝4100U或法安明5000U,腹部皮下注射,1/12h,10d为1个疗程。该药物治疗注意事项为:不可经肌肉内途径给药,其他基本同肝素。

(3)藻酸双酯钠:是一种类肝素类药物,具有抗凝血、降低血粘度、降脂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其抗凝效价为肝素的1/3,抗凝持续时间为4h~6h。用法为:将PSS2~4mg/k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分钟20~30滴,1/d,10次为1个疗程,或0.1g3/d口服。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皮疹、头痛、恶心、烦躁,偶有皮下出血。

3.降纤治疗东菱克栓酶:其作用主要为分解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其他还可促使血中t-PA的释放、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凝集、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一般用法为:成人第1日1OBU,第3、第5日为5BU加于100~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如给药前纤维蛋白原含量达4g/L以上或突发性耳聋者可加倍剂量。通常疗程为1周,必要时可增至3周。

4.减轻脑水肿

(1)20%甘露醇:属高渗性脱水剂,有降低血液粘滞度、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有效剂量为0.5~1g/kg,近来有人提出以0.25g/kg为宜,并强调应尽可能小剂量用药。用药后20min起效,2h左右最明显,作用维持6h。有轻微反跳。一般250mi静滴,1/6~8h。不良反应有:如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一过性头痛.视力模糊,眩晕、畏寒,发热,注射部位疼痛,肺水肿等。个别病人出现过敏反应,于滴注药物3~6min后开始出现喷嚏、流涕、呼吸困难、发绀、神志丧失等。本品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出现并发症,需注意。剂量过大,可发生惊厥。

(2)复方甘油制剂:系无毒、安全的高渗性脱水剂。此药降颅压作用起效较甘露醇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无反跳,不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目前常用甘油果糖注射液(10%甘油加果糖和氯化钠组成),成人一般1次250~500ml,1~2/d。与甘露醇交替使用效果更好,250ml滴注,时间为1~1.5h。本品无不良反应,滴注过快偶可出现溶血现象。

(3)β-七叶皂甙钠:具有抗炎、抗渗出、消肿胀作用,并能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增加静脉张力。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用法:成人20mg加入250~50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总量不宜超过30mg。儿童用量:3岁以下每日0.1mg/kg,3岁以上每日0.2mg/kg。注意事项:①肾功能不全及RH血型不合的妊娠病人忌用。②严重脑血管意外病人慎用。③宜选用较粗静脉注射,注射时不可将药液漏出血管外。若已发生,可用普鲁卡因或透明质酸酶局部封闭。④孕妇忌用。⑤偶见皮疹,停药即消失。

5.血管扩张药

(1)罂粟碱: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直接扩张脑血管。常用,罂粟碱6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1/d,7~14d为1个疗程。

(2)二氧化碳(CO2):脑动脉中CO2是极强的脑血管扩张剂。可用5%CO2加上85%~90%O2的混合气体吸入,1/d,每次10~15min,10~15次为1个疗程。

(3)己酮可可碱: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cAMP水平,使血管扩张。此外尚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纤维蛋白浓度的作用。口服400mg,3/d;或100~3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内静脉点滴。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情绪不安,失眠,皮疹,偶有全身过敏反应,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及胃肠出血。己酮可可碱在新近心肌梗死、严重冠状动脉硬化并高血压者中禁用,孕妇不宜使用。常用的商品有“潘通”和“巡能泰”等。

(4)环扁桃酯:又名“抗栓丸”。作用类似罂粟碱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持久的松弛作用。口服0.2~0.4g,3~4/d。

(5)培他司汀:是组胺的类似物,具有扩张脑血管、外周血管、毛细血管及迷路血管作用,能增加脑血流,抑制组胺的释放,对椎一基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较好。常用剂量4~8mg,3/d。消化性溃疡及支气管哮喘、嗜铬细胞瘤者慎用。

(6)尼麦角林:是a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促进动脉硬化老年人的脑组织氧和葡萄糖的利用,用于脑血管病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等。口服5~10mg,3/d。肌注2~4mg,2/d。

(7)前列腺素E1:前列腺素E1是广泛存在于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还有稳定细胞膜、抑制活性氧、改变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成人用量10~20μg加入1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静注,1/d。心衰、青光眼、消化性溃疡、间质性肺炎等患者不宜使用。

6.降低血粘度低分子右旋糖酐能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血粘度,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常用量为500ml静脉滴注1/d,10~14d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①对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有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危险;②对伴有明显高颅压者慎用;③偶有发生面色青紫,血压降低等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停用,并用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

7.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从而减少PGG2、PGH2及TX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它也能阻止内源性ADP、5-HT、肾上腺素、组胺等物质的释放,主要抑制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在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时推荐剂量为每日50~300mg或隔日300mg。

(2)双嘧达莫:又名潘生丁。其机制为:①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阻止cAMP转化为AMP,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②增强内源性PGI2活性;③抑制腺苷被血管内皮及红细胞摄取,增高血浆腺苷浓度,腺苷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血小板内cAMP含量而抑制血小板聚集;④轻度抑制血小板环氧酶,TXA2生成减少。所以它既能抑制血小板的第一相聚集,又能抑制第二相聚集。50~100mg,4/d。现常与阿司匹林合用,此时双嘧达莫剂量减半,100~200mg/d。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和轻度胃肠道不适,减量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宜使用。

(3)噻氯匹定:其机制为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加血小板的解聚作用。以上这些特性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对凝血试验无影响。口服后24~48h开始起作用,3~5d达高峰,停药后作用仍可持续72h。对ADP诱导的第一相和第二相聚集均有抑制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解聚作用。适用于TIA和脑梗死,常用剂量250mg1/d,进餐时服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偶有皮肤过敏、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或骨髓再生障碍等。禁忌证:有出血素质者,对本药过敏者,有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病史者。

(4)西洛他唑:抑制血小板及平滑肌上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cAMP浓度上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扩张作用。成人100mg,2/d。不良反应有皮疹、头晕、失眠或困倦、浮肿、胃部不适、血小板减少等。

8.钙通道阻滞剂

(1)尼莫地平:是1,4-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它易于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地扩张脑血管。可以抑制脑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改善脑功能。用法20~30mg,3/d。尼莫通为尼莫地平的乙醇制剂,用法10mg静滴,1/d,10~14d为1个疗程。尼莫通注射剂的注意事项:①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面红、恶心、胃肠不适,肝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②尽量避免与其它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以及a甲基多巴等合用;③同时应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可加重肾功能减退。

(2)氟桂利嗪:常用量为5~20mg/d。主要不良反应为瞌睡或疲惫、体重增加、长期用药时偶见抑郁症,老年人较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面红、心动过速、恶心、便秘、个别患者转氨酶可暂时升高。有抑郁症病史、帕金森病或其他锥体外系疾病者禁用。孕妇慎用。

9.抗自由基药物激素、维生素E、维生素C、甘露醇、银杏叶制剂等,SOD是最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目前,新合成的21-氨基固醇类药为有希望的强效抗自由基药物。

(1)地塞米松:能抑制自由基的生成,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的作用。10mg加在液体中静脉滴注,1/d,5~7d为1个疗程。血压超过24/15kPa(180/110mmHg)时停用。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应定期查血清钾,以便及时纠正。目前,脑血管病急性期不主张使用。

(2)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通过氧化而清除自由基。一般日服量为200~2000mg,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取得疗效后维持一定时间。长期大量应用,可有恶心、呕吐、疲劳、视物模糊、性腺功能紊乱(男性乳房发育,妇女月经过多或闭经,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3)银杏叶制剂:有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缺血组织对氧及葡萄糖的利用率的作用。口服40mg,3/d或20ml(70mg)加入生理盐水、葡萄糖液等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注意事项:①不良反应少罕有胃肠不适,头痛,血压降低,过敏反应等现象,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②长期静注时,应改变注射部位以减少静脉炎之发生;③对银杏过敏体质者不用。此类药物有达纳康、金纳多等。

(4)甲磺酸替拉扎特:是新近研制出的21-氨基类固醇类药物一种,具有强效的抑制氧自由基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作用。每日6mg/kg,静脉滴注。本药安全,无低血压、精神状态改变或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少数病人伴有肝脏转氨酶升高,对心率、血压、心电图或肾功能均无影响。

10.神经保护剂神经节苷脂(GM1)能通过血脑屏障,对急性缺血性脑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为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增强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用法:100mgVD,1/d,15d为1个疗程。

11.脑代谢活化剂

(1)胞二磷胆碱:0.5~1.0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1/d。或0.25g肌注,1/d。快速静注可致心悸、血压升高等。

(2)能量合剂:5%葡萄糖500ml+细胞色素C30mg+ATP40~100mg+辅酶A100U+胰岛素8U+维生素B6100mg+10%氯化钾10ml静滴,1/d。

(3)施普善:

由氨基酸和低分子肽组成。有利于神经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改善呼吸链,能改善脑细胞缺氧症状和记忆障碍。10~30ml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1/d,10~20d为1个疗程。5ml肌注,1/d,20~30d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①对本药过敏者,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状态,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禁用;②不良反应为注射过快会有轻度热感,极少数会有寒颤,轻度发热。

(4)爱维治:是小分子肽类、核苷酸和寡糖类物质,主要药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改善细胞代谢和促进组织功能恢复。1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d,15d为1个疗程。

(5)都可喜:每片含阿米三嗪30mg,萝巴新10mg。本药能够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提高组织的氧利用,改善细胞代谢的作用。适用于脑血管意处的后遗症。1片2/d。不能与其他含有阿米三嗪的药物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6)甲磺酸二氢麦角碱:促进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改善神经元功能,增加脑血流量。另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法:起病后3d内,用1.8mg静滴,1/d。4~10d,肌注0.9mg,2/d。或每日3~6mg,分3次口服。1个月后改为维持量1mg3/d。一般3个月左右为1个疗程。其商品名有喜德镇、弟哥静、培磊能等。对本药过敏者、急慢性精神病患者禁用。不良反应有胃肠不适、鼻粘膜充血等。

(7)萘呋胺酯: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具有抗5-HT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平滑肌收缩、降低血液粘滞度;第二具有促进细胞有氧代谢作用,增加细胞活力。200mg,2/d。若与β受体阻滞剂或抗心律失常药配伍,可增加心肌抑制作用。

12.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直接作用于细胞,拮抗钙离子内流,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自由基的释放,减少脂质过氧化的生成,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等作用。0.4~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d。

[参考文献]

[1]裴红民;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低钠血症5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2]林琅;张微微;脑小血管疾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9期.

[3]黄亦红;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与低钠血症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9年04期.

标签:;  ;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选择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