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雨涝,中国东部,ENSO,PDO
气候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彭友兵[1](2019)在《1380—1429年中国东部雨涝期与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重建数据和模拟数据探讨中国东部1380—1429年雨涝期与气候系统内部变率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380—1429年全球大多数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旱涝事件,揭示了中国东部雨涝气候可能是对大尺度大气环流调整下的响应,可能与该时期赤道太平洋类La Ni?a海温分布、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冷位相、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暖位相、北大西洋涛动(NAO)正位相相关。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尽管能够模拟出该时期非洲和欧洲区域的干湿空间分布状况,但模拟的中国东部、北美和南美的干湿状况与重建相反。其可能的原因或许是模式虽正确模拟出了NAO正位相及弱的印度洋偶极子(IOD)负位相,但无法正确刻画赤道太平洋类La Ni?a海温分布、北太平洋PDO冷位相及北大西洋AMO暖位相。(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宛霞,李威,王德毅[2](2019)在《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宛霞 通讯员李威 王德毅报道 4月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趋势持续;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据世界气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04-09)
黄昕,周天军,吴波,陈晓龙[3](2019)在《气候系统模式FGOALS模拟的南亚夏季风:偏差和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评估了LASG/IAP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FGOALS的两个版本FGOALS-g2和FGOALS-s2对南亚夏季风的气候态和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并使用水汽收支方程诊断,研究了造成降水模拟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两个模式夏季气候态降水均在陆地季风槽内偏少,印度半岛附近海域偏多,在降水年循环中表现为夏季北侧辐合带北推范围不足。FGOALS-g2中赤道印度洋"东西型"海温偏差导致模拟的东赤道印度洋海上辐合带偏弱,而FGOALS-s2中印度洋"南北型"海温偏差导致模拟的海上辐合带偏向西南。水汽收支分析表明,两个模式中气候态夏季风降水的模拟偏差主要来自于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尤其是垂直动力平流项的模拟偏差。一方面,夏季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海温偏冷而赤道西印度洋海温偏暖,造成向印度半岛的水汽输送偏少;另一方面,对流层温度偏冷,冷中心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对流层上层,同时季风槽内总云量偏少,云长波辐射效应偏弱,对流层经向温度梯度偏弱以及大气湿静力稳定度偏强引起的下沉异常造成陆地季风槽内降水偏少。在年际变率上,观测中南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指数与Ni?o3.4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FGOALS两个版本模式均存在较大偏差。两个模式中与ENSO暖事件相关的沃克环流异常下沉支和对应的负降水异常西移至赤道以南的热带中西印度洋,沿赤道非对称的加热异常令两个模式中越赤道环流季风增强,导致印度半岛南部产生正降水异常。ENSO相关的沃克环流异常下沉支及其对应的负降水异常偏西与两个模式对热带南印度洋气候态降水的模拟偏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若要提高FGOALS两个版本模式对南亚夏季风气候态模拟技巧,需减小耦合模式对印度洋海温、对流层温度及云的模拟偏差;若要提高南亚夏季风和ENSO相关性模拟技巧需要提高模式对热带印度洋气候态降水以及与ENSO相关的环流异常的模拟能力。(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天雨[4](2018)在《中国气象局将新建九个国家大气本底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天雨报道 中国气象局近日印发的《大气本底站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在华南、胶东半岛、黄淮等地分别选址新建九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所有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国家大气本底站全覆盖。根据《意见》,具体建设任务包括升级瓦里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8-11-20)
张宏伟[5](2018)在《我国在气候系统关键区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实习张宏伟报道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总体建设要求、功能定位、布局设计、申报遴选、观测任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对观象台建设进行规范。《意见》明确,“十叁五”期间,各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至少完成1(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8-11-13)
朱雪妍,黄安宁[6](2018)在《不同分辨率BCC_CSM气候系统模式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事件模拟能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中国区域2479个台站的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评估国家气候中心两个不同分辨率的气候模式对我国夏季极端降水模拟的能力。这两个模式采用了相同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和大气分层,唯一不同的是大气和陆面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其中BCC_CSM1.1为低分辨模式,BCC_CSM1.1m为中分辨率。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以95百分位定义的极端降水的阈值、总量、频率和强度等,以及两个模式对极端降水的侦测能力。结果表明:(1)除青藏高原存在缺侧值、模拟出现虚假信息外,两个模式均对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和东北区域的模拟较好;均对区域江淮地区、东部地区模拟较差.此外,相比于低分辨率模式,高分辨率模式对百分比和总量的模拟较好,而对阈值和强度的模拟表现略差.(2)两个模式对极端指数的年际变化的时间态模拟性能都没有显着优势,但在次季节变化上高分辨率模式的模拟较好。(3)两个模式对极端降水的侦测率均较低,但是低分辨率模式表现略优于高分辨率模式。(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5 研究生论坛》期刊2018-10-24)
董敏,吴统文,左群杰,高守亭[7](2018)在《气候系统模式对南亚高压气候特征的模拟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BCC_CSM1.1)CMIP5和AMIP试验结果对模式模拟南亚高压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BCC_CSM1.1模式对作为北半球高层大气环流活动中心的南亚高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它能够模拟出南亚高压的气候平均状态、季节变化,对南亚高压脊线的位置、高压中心的位置及其季节变化也有较好的模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场和南亚高压强度的模拟结果较观测明显偏弱;模拟的脊线位置在冬半年要比观测略偏南;模拟的南亚高压中心在某些月份与观测有出入,例如,5月南亚高压中心的模拟较观测偏西,夏季南亚高压的双中心的位置与实际也略有差异;模拟的南亚高压强度偏低与多种因素有关。比较耦合模式与单独大气模式模拟的南亚高压强度发现,在给定观测海温的条件下,模拟的误差减小13%~15%。因此可以认为耦合模式的误差大部分来自大气分量。海洋模拟的改进虽然对总体的模拟结果有所改进但贡献不大;比较T106和T42两种分辨率的模式对南亚高压进行模拟结果发现,分辨率的提高明显减小了南亚高压及全球100 h Pa位势高度场的模拟误差。为验证地形强迫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改变青藏高原地形高度的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形高度对南亚高压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高原高度升高将会促使南亚高压及更大范围的高层位势高度场增强。因此,正确给定高原地形这一模式的下边界条件,对模拟结果的改进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2期)
孙咏,周天军,吴波[8](2018)在《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海洋数据同化试验模拟的冬季Hadley环流长期变化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近期气候预测系统DecPreS的初始化试验的模拟结果,该试验本质上是基于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的海洋数据同化试验.海洋数据同化方案采用了集合最优差值(ensemble optimal interpolation,EnOI)和分析增量更新(incremental analysis update,IAU)相结合的方案.该研究把同化试验与该模式参与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历史气候模拟试验(简称历史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重点研究海温被观测约束的同化试验对NCEP/NCAR再分析资料揭示的北半球冬季Hadley环流增强趋势的再现能力.结果表明,历史试验模拟的北半球冬季Hadley环流在热带地区存在虚假减弱趋势,同化试验有效地改进了上述偏差,模拟的Hadley环流在5°~15°N呈显着增强趋势,与再分析资料更为接近.同化方案有效改进了对北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趋势的模拟能力,使得模拟的海温梯度变化更趋合理,最终令Hadley环流变化较之历史试验更接近再分析资料.(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姚隽琛,周天军,邹立维[9](2018)在《基于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热带气旋活动及其影响的动力降尺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带气旋是气候模拟关注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当前的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较低,难以合理再现热带气旋分布特征,因此,动力降尺度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模拟结果进行动力降尺度,基于热带气旋路径追踪法,从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和降水叁个方面,检验了动力降尺度在热带气旋模拟能力上的增值。结果表明,动力降尺度结果大幅提升了热带气旋路径频率的模拟,较之全球模式,其与观测的路径频率分布的空间相关系数从0.57提升至0.74;区域模式模拟的热带气旋强度与观测更为一致,全球模式难以模拟40 m s-1以上风速的热带气旋,区域模式能够模拟风速为60 m s-1的热带气旋;在热带气旋降水方面,降尺度后的热带气旋降水贡献率和平均热带气旋降水强度均有所改善,在西北太平洋区域较之全球模式,区域模式将热带气旋降水贡献率和降水强度提高了10%和4.7 mm d-1。动力降尺度后TC(tropical cyclone)的模拟技巧得到提升的区域为西北太平洋区域,但在中国南海区域,技巧提升的不显着甚至有所下降。关于动力降尺度结果在西北太平洋区域的技巧提升,分析表明能够更好体现CISK(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Second Kind)机制是主要原因,区域模式模拟的水汽增多、正涡度增强、上升运动增强而垂直风切变减弱都有显着贡献。(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范燕燕,石艳美[10](2017)在《研究,是件有意思的事儿——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左志燕》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家简介:左志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第3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她从事东亚气候变异和季风、气候变化、陆气相互作用、短期气候预测等研究多年,在陆面过程对中国气候和亚洲季风变异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显着创新性成果。这些成果对深入认识中国气候和亚洲季风变异有着(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7年34期)
气候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宛霞 通讯员李威 王德毅报道 4月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趋势持续;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据世界气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彭友兵.1380—1429年中国东部雨涝期与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可能联系[J].地球环境学报.2019
[2].宛霞,李威,王德毅.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N].中国气象报.2019
[3].黄昕,周天军,吴波,陈晓龙.气候系统模式FGOALS模拟的南亚夏季风:偏差和原因分析[J].大气科学.2019
[4].王天雨.中国气象局将新建九个国家大气本底站[N].中国气象报.2018
[5].张宏伟.我国在气候系统关键区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N].中国气象报.2018
[6].朱雪妍,黄安宁.不同分辨率BCC_CSM气候系统模式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事件模拟能力评估[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5研究生论坛.2018
[7].董敏,吴统文,左群杰,高守亭.气候系统模式对南亚高压气候特征的模拟比较研究[J].高原气象.2018
[8].孙咏,周天军,吴波.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海洋数据同化试验模拟的冬季Hadley环流长期变化趋势[J].科学通报.2018
[9].姚隽琛,周天军,邹立维.基于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热带气旋活动及其影响的动力降尺度模拟[J].大气科学.2018
[10].范燕燕,石艳美.研究,是件有意思的事儿——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左志燕[J].科学中国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