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手抛接球动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动协调形成与调节,表面肌电,双手抛接球,肌肉工作特征
双手抛接球动作论文文献综述
邹煜,李涛,严波涛[1](2013)在《基于双手抛接球动作的运动协调形成与调节的肌肉工作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表面肌电测量法,对双手抛接球动作中运动协调形成与调节现象进行试验研究,提出表征运动协调系统内部控制参数和指标,对运动协调的肌肉工作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对运动内在协调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对动作控制、动作学习、运动竞赛、体育教学与训练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姜妮娜[2](2013)在《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作发展贯穿人类个体发展的始终,是人能动的适应环境和社会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与人的身体、智力、行为和健康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动作发展领域最关注的是儿童时期,因为儿童时期是学习动作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儿童动作的发展直接影响其以后运动技能的发展,如果在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缺少了动作学习的经验或练习的机会,将会导致儿童在以后的动作学习中反应迟缓,在动作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动作缺陷,或者间接的对儿童心理和认知等身体其他各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重视儿童时期的动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动作的基本动作技能可分为位移技能,非位移技能和操作技能。对于儿童来讲,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非常重要,没有这些动作技能,青少年儿童的动作发展将受到阻碍。双手接球动作是操作技能动作之一,在运动、竞赛和日常生活中,双手接球是一个常见并且非常重要的动作技能。本文通过对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层儿童双手接球整体动作特征、各肢段动作的发展特征和不同性别儿童双手接球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掌握儿童动作发展的过程,指导和帮助儿童动作技能的学习,这对于以后他们积极参加多种课外体育活动,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分析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的特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山东省济南市四所幼儿园和小学的600名儿童进行了双手接球动作的测试,发现双手接球动作有确定的发展顺序,不同性别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双手接球动作的整体特征各不相同,各肢段动作的发展特征也不相同,不同性别儿童在双手接球动作发展中存在差异性。2.3-10岁儿童双手接球整体动作特征分为五个动作特征:“直臂接球、反应延迟”动作特征在3.5-4岁形成,“抱球”动作特征在5-5.5岁形成,“捞球”动作特征在6岁形成,“双手接球”动作特征在6.5-8岁形成,“适宜调整身体和手臂位置”动作特征在8.5-10岁形成。3.通过对3-10岁不同性别儿童双手接球动作特征分析发现:(1)“直臂接球、反应延迟”动作特征男孩和女孩都在3.5岁形成,但是女孩双手接球动作发展优于男孩。(2)“抱球”动作特征男孩在4.5岁形成,女孩在5岁形成,表明“抱球”动作特征的形成男孩比女孩早半岁。(3)“捞球”动作特征男孩在5.5岁形成,女孩在6岁形成,表明“捞球”动作特征的形成男孩比女孩早半岁。(4)“双手接球”动作特征男孩在6.5岁时形成,女孩在7岁形成,表明“双手接球”动作特征的形成男孩比女孩早半岁。(5)“适宜调整身体和手臂位置”动作特征男孩在7.5岁形成,女孩在8.5岁形成,表明“适宜调整身体和手臂位置”动作特征的形成男孩比女孩早1岁。4.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各肢段动作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手、手臂和身体的动作特征。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特征主要包括掌心向上、掌心相对两种,手臂的动作发展特征主要包括手臂伸直接球、手臂抱球、手臂捞球、手臂后让四种,身体的动作发展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原地不动、笨拙移动和适宜调整叁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在高校应该设置动作发展相关理论的课程、幼儿园和小学要重视儿童动作发展、根据儿童的运动技能水平合理安排其参加体育活动等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3)
王艳[3](2012)在《对提高大跨跳单手抛球双手接球动作质量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跳单手抛球双手接球是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评价艺术体操叁级球操成套动作难度的主要动作技术之一。影响该动作质量的因素有技术、身体素质、心理、呼吸等因素。因此,要提高该动作质量,不仅要掌握好该动作技术要点,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要注意呼吸与技术的合理配合。(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2年11期)
邹煜[4](2008)在《基于双手抛接球动作练习过程的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协调是身体运动能力的重要构成方面,是生物体高度复杂的神经-肌肉控制功能协同作用体现,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运动学习、动作控制、认知科学、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实践、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尤其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实践中,提高人体运动协调能力是技术教学和专项训练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着运动技术的掌握、战术的运用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探讨运动协调的形成特征必将有助于认识运动协调形成机制和规律,为制定合适的运动协调教学与训练手段和方法提供依据。现行各种运动协调理论存在不同观点和看法,并由此造成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忽视人体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对运动协调形成的重要作用;②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研究大都为一种“静态”研究,主要针对运动协调形成后在不同运动条件下(如不同速度的走或跑)或“突变”条件下(如由走变为跑)的变化特征研究,而对运动协调形成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则较少涉及;③从运动学和生物学角度形成了一些对运动协调进行测量的方法和途径,但在测量结果的信息量化上,提取能有效说明运动协调形成的运动特征指标上尚未找到一种具有普遍、规范、可操作的合理有效办法。针对现行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的研究设想:①从社会环境系统、人体心理系统和生理系统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克服目前只侧重于从人体生理系统、心理系统或社会环境系统中的某一个或两个系统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进行研究的不足;②采用动态的教学实验研究法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进行研究,克服了将运动协调作为“静态”现象进行研究的不足;③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量化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以比率间的相关性变化作为量化和评价运动协调形成的方法,克服了传统量化和评价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实验研究达到以下的研究目的:(1)补充和完善当前有关运动学习过程中的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理论,提出实证研究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方法;(2)建立严格、全面的运动协调测量指标和量化方法,对不同教学阶段的实验动作进行测量和评价;(3)通过实验研究揭示运动协调的形成特征;(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明确运动协调属性、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区分并对运动协调的教学与训练提出建议。为实现研究目的,选定双手抛接球作为研究动作,并进行了双手抛接球的教学实验,整个教学实验过程持续22天,分别在教学实验过程的第1、8、15、22天进行心理调查问卷测试、叁维摄像测量和表面肌电测量,将测量结果量化和分析,比对各教学实验阶段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而对运动协调形成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心理问卷测量结果证实了在刚开始学习新动作时,通过观察示范动作多个关节和所抛各球的运动特征能够在心理上形成正确的运动协调概念;(2)通过叁维摄像测量结果证实了在刚开始做新动作时身体各关节间、所抛各球间没有形成正确的协调关系,只有经过一段身体练习后,身体各关节间、所抛各球间才能形成正确的协调关系。(3)通过表面肌电测量结果证实了在刚开始做新动作时,各肌肉间没有形成正确的协调收缩关系,只有经过一段身体练习后,各肌肉间才能形成正确的协调收缩关系。(4)研究结果揭示了运动协调信息传递的特征,认为运动协调的形成需要社会环境系统、人体心理系统以及生理系统的共同参与,运动协调信息以概念性信息、表象性信息和身体性信息叁种不同的表征方式在社会环境系统、心理系统和生理系统间进行传递。(5)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协调形成过程表现为两个特征,即:刚开始做动作时的“身、心”分离现象及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的“身、心”逐渐统一现象。(6)研究结果揭示了运动协调的形成具有模式化特征,把示范者和被试为了完成双手轮换抛球任务所共同采用的这种关节间、所抛球间、肌肉间特定的比率变化关系称为运动协调模式,运动协调的形成也就是运动协调模式的形成。(7)研究揭示了运动协调形成后的固有不变特征,运动协调一旦形成后,各关节间、所抛各球间、各肌肉间特定的比率间固有协调变化关系也就不易改变,当完成动作任务的条件改变时,可以通过保持这种比率间固有协调变化关系而改变其它一些单个指标值的大小同样完成动作任务。(8)本研究认为在运动协调外显活动的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性的原因和过程,运动协调应同时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属性。(9)对运动协调与其它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区别,本研究认为:运动协调从属于运动技能,是运动技能形成和获得的核心部分;运动协调与运动技术是交叉关系,两者的共同部分是运动协调的概念性知识;运动协调与运动素质是交叉关系,两者的共同部分是运动协调的物质性基础。(10)根据研究结果对运动协调的教学与训练提出建议,认为对运动协调进行教学与训练时要重视社会环境系统因素、人体心理系统因素以及运动协调信息的反馈调节因素对运动协调形成的重要作用。由于人体运动协调形成的复杂性,相关学科为开展这一问题研究提供的知识平台尚不完善,本研究只就采用理论分析结合运动学测量、生物力学测量和心理问卷测验等手段的实证研究方法,就双手抛接球动作练习过程的运动协调形成进行了特征指标提取和分析,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运动协调的形成特征,为有效制定提高和发展人体运动协调能力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研究中采用的分析手段和指标亦可用于专项运动协调程度的评价。(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08-10-13)
双手抛接球动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作发展贯穿人类个体发展的始终,是人能动的适应环境和社会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与人的身体、智力、行为和健康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动作发展领域最关注的是儿童时期,因为儿童时期是学习动作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儿童动作的发展直接影响其以后运动技能的发展,如果在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缺少了动作学习的经验或练习的机会,将会导致儿童在以后的动作学习中反应迟缓,在动作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动作缺陷,或者间接的对儿童心理和认知等身体其他各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重视儿童时期的动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动作的基本动作技能可分为位移技能,非位移技能和操作技能。对于儿童来讲,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非常重要,没有这些动作技能,青少年儿童的动作发展将受到阻碍。双手接球动作是操作技能动作之一,在运动、竞赛和日常生活中,双手接球是一个常见并且非常重要的动作技能。本文通过对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层儿童双手接球整体动作特征、各肢段动作的发展特征和不同性别儿童双手接球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掌握儿童动作发展的过程,指导和帮助儿童动作技能的学习,这对于以后他们积极参加多种课外体育活动,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分析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的特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山东省济南市四所幼儿园和小学的600名儿童进行了双手接球动作的测试,发现双手接球动作有确定的发展顺序,不同性别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双手接球动作的整体特征各不相同,各肢段动作的发展特征也不相同,不同性别儿童在双手接球动作发展中存在差异性。2.3-10岁儿童双手接球整体动作特征分为五个动作特征:“直臂接球、反应延迟”动作特征在3.5-4岁形成,“抱球”动作特征在5-5.5岁形成,“捞球”动作特征在6岁形成,“双手接球”动作特征在6.5-8岁形成,“适宜调整身体和手臂位置”动作特征在8.5-10岁形成。3.通过对3-10岁不同性别儿童双手接球动作特征分析发现:(1)“直臂接球、反应延迟”动作特征男孩和女孩都在3.5岁形成,但是女孩双手接球动作发展优于男孩。(2)“抱球”动作特征男孩在4.5岁形成,女孩在5岁形成,表明“抱球”动作特征的形成男孩比女孩早半岁。(3)“捞球”动作特征男孩在5.5岁形成,女孩在6岁形成,表明“捞球”动作特征的形成男孩比女孩早半岁。(4)“双手接球”动作特征男孩在6.5岁时形成,女孩在7岁形成,表明“双手接球”动作特征的形成男孩比女孩早半岁。(5)“适宜调整身体和手臂位置”动作特征男孩在7.5岁形成,女孩在8.5岁形成,表明“适宜调整身体和手臂位置”动作特征的形成男孩比女孩早1岁。4.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各肢段动作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手、手臂和身体的动作特征。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特征主要包括掌心向上、掌心相对两种,手臂的动作发展特征主要包括手臂伸直接球、手臂抱球、手臂捞球、手臂后让四种,身体的动作发展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原地不动、笨拙移动和适宜调整叁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在高校应该设置动作发展相关理论的课程、幼儿园和小学要重视儿童动作发展、根据儿童的运动技能水平合理安排其参加体育活动等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手抛接球动作论文参考文献
[1].邹煜,李涛,严波涛.基于双手抛接球动作的运动协调形成与调节的肌肉工作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
[2].姜妮娜.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王艳.对提高大跨跳单手抛球双手接球动作质量的探析[J].内江科技.2012
[4].邹煜.基于双手抛接球动作练习过程的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