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丹河灌区生存与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泽玮[1](2021)在《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后疫情时代人类面临着重大瘟疫对社会交往方式、世界格局与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自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正是针对人类所遭遇的巨大挑战所提出的,这要求人类不断地去探索重大危机与风险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构预防重大灾害与化解重大风险的应对机制与策略。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严重破坏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与破坏的严重性不仅会损害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也对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现代政府必须肩负起不断增强人民福祉与提升文明程度的责任,同时,也必须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与条件,避免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对其的破坏。正是立足这一现实背景,中国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自然灾害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立足深入的田野调查,加强学术研究,有助于推进自然灾害治理现代化。在自然灾害防治的典型案例中,既包含灾害发生的过程与严重破坏力所造成的后果,也包含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与规律性因素。同时,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防治的政策体系、运作方式与治理过程,都值得展开深入研究。通过个案的深入挖掘,能够呈现当前地方政府自然灾害治理所存在的不足,为更好优化县域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遵循如下思路展开:首先,明确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自然灾害防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能够更为清晰地描述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危机的共性与特质,明晰研究对象的范畴以及边界,并为进一步分析奠定良好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责任政府理论与风险治理理论的讨论为研究提供框架依据。第二,防治现状呈现。自然灾害治理及其防治现状的呈现,主要通过现有制度、行为与效果三个主要维度来展开的,具体化为治理政策与制度规定的梳理、实际灾害预防治理过程和行动的回溯、治理效果的评估三个主要方面。在其中,通过个案挖掘,重点关注制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问题,并讨论自然灾害的治理实践与制度规定、防治行动与系统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状况。第三,防治行为与治理效果的呈现与评估。依据国家治理基本要求,结合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评估灾害治理结果,并关注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制度与行动二者之间的不一致性,即文本的完善性与实践行动的实施存在着区隔现象、灾害信息治理传播的机制不顺畅、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程度不高、人财物储备与灾害治理的需求存在差距等,都是其中的主要问题。而防治机制科学化水平不高、缺乏现代自然灾害治理观念、科层化行政权力运行方式影响灾害信息传播、政府财政压力与自然灾害的偶发性造成储备不足等,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优化防治体系的对策建构。主要从防治体系更新、现代灾害防治思维的确立、县域协同机制建构、加大投入建立人财物储备网络等方面着手,推进防治体系的现代化。应当明确的是,深化对自然灾害性质与发生规律的认识,确立正确的自然灾害防治思维与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思维意识的指导下去重构现有的防治机制,要不断依据新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来推进自然灾害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高世伟[2](2021)在《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层治,则天下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保障。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独特的政治传统,延续性很强,留下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体味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治理思想,对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国家与豫北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具体体现。国家治理首先注重的是治理体系的构建。治理体系具有普遍性,豫北社会具有特殊性,所以,国家治理在豫北社会的实践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重特征。国家治理的指导方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有序。就清代民国时期的国家治理而言,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大统,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认同问题。清王朝继承儒家传统,构建起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认同,建立了以《圣谕广训》为指导思想的社会治理体系,并以“礼法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清王朝还通过军事和赋役制度来加强皇权,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提升治理效能。就豫北地区而言,清王朝还关注民生,治理黄河,引导宗教信仰,治理邪教,以此来巩固以“忠孝”为核心的国家价值观。近代以来,在外力的作用下,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加之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豫北地区开始了向近代国家的艰难转型。国家治理的“滞后性”使清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代之而起的是意识形态混乱的北洋军阀,豫北社会动荡不安。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涉及到土地改革等民众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践密不可分。国家非常重视地方官员的铨选,地方政府治理必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内,但又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清代豫北县官主要来源于科举制度,民国以后,县官群体中受新式教育及留学归国人员者逐渐增多。豫北县官员负责的事务包括水利工程的修建、仓储与灾荒防治、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还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彻国家主导的价值观。县官还负责征收赋税,清初有田赋、丁徭之征,“摊丁入亩”之后,田赋和丁徭合一。豫北县政府存留款主要用于县级各项行政支出。尽管里甲、保甲并不属于正规的官僚体系,但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里甲负责徭役,保甲负责社会治安、教化。豫北官员通过保甲建立了严密的社会治安体系。地方政府不但贯彻国家意志,还承载着来自基层社会的监督反馈。豫北县官不仅教化百姓,而且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治理基层社会。神的信仰只是一个载体,这种载体承担着国家意志,豫北汤阴为岳飞故里,崇祀岳飞是为了构建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的心理认同,倡导家国一体的忠孝价值观,这种观念在地方官员和地方精英的努力下延伸到基层社会,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传教士在豫北的发展经历了由排斥到融合的过程。晚清以来,豫北州县官员的频繁更换预示着原有治理体系的崩溃,豫北地区成为军阀混战的战场。民间社会的地方自治,必须融合国家与地方政府。所以,皇权并不止于州县,而是延伸到州县以下。宗族社会以血缘为纽带,豫北地区人口主要是明清山西移民的结果,宗族组织并不发达。士绅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包括社会救助、修桥补路等公共事务。乡里组织在基层发挥着完粮纳税、维持治安、清查户口的重要作用。保甲作为地方基层组织,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平讼等事宜。豫北地区河流众多,民间多崇祀水神和金龙四大王信仰,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征。豫北地区民间戏曲、小说等具有娱乐身心,调节情绪,繁荣民族民间艺术,促进商贸,繁荣市场,文化传承,精神依托等作用。晚清以来,豫北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联庄会、自卫团、会道门林立。民国时期,豫北地区帮派林立,民不聊生,爱国仁人志士深刻揭露旧道德的弊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豫北的传播。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维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千千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重心。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仅依赖国家层面的设计,民间社会是国家进行审视、改造、批判的对象,清王朝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帝国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说,清代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主导下的官民合治。豫北地区体现的是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不仅需要精英阶层的思想转变,更需要广大民众的观念转型。
王博[3](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乔子戌[4](2020)在《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产生了较大影响,全球范围内需水量的大幅增长与水资源的短缺形成了尖锐矛盾,极端水事件发生频率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合理调控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但针对荒漠绿洲所在流域兼顾植被恢复与农业用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地下水位)联合调控的研究较少。黑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是典型的西北内陆河流域,对黑河流域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在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具有现实意义,亦为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改善提供了参考。本文以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典型流域—黑河流域东部子水系中下游平原区(上游为山丘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为研究区,在收集整理研究区气象站气象要素、水文站径流要素、张掖和额济纳等市县社会经济、供用水、黑河流域遥感影像、黑河流域地下水埋深等多年年(月)序列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供需水预测,提出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新模式;使用水平衡原理、多目标规划、遗传算法、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等方法,构建水平衡模型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提出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黑河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匮乏,开发利用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用水结构不合理、水利工程等影响大、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机制体系不健全等。2.结合植被面积和盖度与地下水位、社会经济发展等,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以及一定的节水措施下,初步预测了研究区未来供需水状况,根据相关规划与文献确定,研究区可供水量为24.6亿m3;2035年需水量为29.25亿m3,其中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3.08亿m3、1.59亿m3、1.39亿m3、13.19亿m3(其中额济纳绿洲植被需水量为6.74亿m3),水资源初步平衡分析表明缺水4.65亿m3;2050年需水量为30.46亿m3,其中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2.26亿m3、1.84亿m3、1.72亿m3、14.64亿m3(其中额济纳绿洲植被需水量为7.54亿m3),水资源初步平衡分析表明缺水5.86亿m3,研究区供需矛盾突出,缺水量较大,这就需要未来合理调控水资源,解决缺水、生态恢复等问题。3.对黑河流域莺落峡、草滩庄、黑河大桥、正义峡等断面下泄量进行了系统分析,总体上看,近十年黑河流域进入了丰水期,下泄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黑河流域中游水文、气象、供用水等数据,建立了黑河流域中游水平衡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进行了参数率定,最终得到相关系数为0.8、NSE系数(纳什效率系数)为0.59的黑河流域中游水平衡模型,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响应关系以及莺落峡来水量与正义峡下泄量之间的关系。4.纳入中游水平衡模型,构建了研究区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初步供需水平衡分析显示研究区缺水量较大,因此模型坚持以供定需的原则,协调生态、工业、农业、生活等用水,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利用充分的节水措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实现生态恢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满足各行业发展规模、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经模型运算求解后,提出了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方案。经优化调控后2035年研究区总配水量为24.49亿m3,其中地表水配水量为18.2亿m3,地下水配水量为6.29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配水量分别为8.31亿m3、1.59亿m3、1.39亿m3、13.2亿m3;2050年总配水量为24.6亿m3,其中地表水配水量为18.2亿m3,地下水配水量为6.4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配水量分别为6.53亿m3、1.84亿m3、1.72忆m3、14.51亿m3;经济系统内部工业效益占比逐渐增大,研究区经济效益逐步上升,下游荒漠绿洲区自然绿洲面积不断扩大,基本可以恢复到目标年水平,实现荒漠绿洲区的生态稳定。
王东晟[5](2020)在《郇封地区浅层地下水超采条件下流场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次研究的区域为修武县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研究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水资源较为充沛。但是在实际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加科学规划的大规模开采,造成局部区域地下水开采量和补给量失衡,形成局部超采区,特别是郇封岭一带,形成区域性漏斗,面积达16.4万亩,最深处达28.9m。因此为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杜绝超采区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从而实现地下水的补排平衡,恢复生态环境,因此对超采区进行治理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水位与降雨量、人工开采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影响因子对地下水位的影响;(2)分析研究区水化学变化特征;(3)建立符合研究区地下水状况的地下水数学模型;(4)针对不同的开采条件,结合地下水数学模型,对五年范围内(2019-2023年)的地下水水动力流场进行模拟。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研究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受到降雨量的影响较大;而年际变化受到人工开采量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在2011-2018年期间,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及地下水化学离子成分发生变化。由于形成超采漏斗区,加剧了地下水向超采区的流动,p H值降低,钙镁离子增多,地下水水质恶化,超采区地下水总硬度增大。(3)以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与补给排泄特征为基础,结合地下水模拟软件建立研究区范围内的地下水数学模型,通过模拟,验证,调整参数,最终得出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数学模型。(4)选择2019-2023年作为模拟的预测时期。其一是不加限制的开采利用地下水,其结果是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一直处于负均衡状况,与预报的初始水位相比下降了大约1-3.5m;其二是对郇封超采区进行压采甚至是限制开采,限制开采量为700万m3/a其结果是地下水位得到了一部分的回升,与预报的初始水位相比上升了大约1-5m,超采区的水位恢复明显,说明研究区的地下水补给量已经大于排泄量,处于正平衡状况。对超采区的限采研究结果可以为当地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
李志新[6](2019)在《汤原县乡村绿道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乡村旅游以及乡村振兴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乡村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传承乡土风情,促进产业结构重组等角度出发,提出建设汤原县乡村绿道的需求。本文以汤原县乡村绿道为研究对象,以农业产业集聚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道路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GIS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网络分析法对汤原县乡村绿道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由以下内容:(1)首先阐述研究汤原县乡村绿道的背景,即乡村振兴的需求、乡村旅游、乡村发展滞后性;然后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绿道、乡村绿道的研究及实践总结,总结出适合汤原县乡村绿道建设的理论体系;(2)其次对汤原县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汤原县域内的生态要素、游憩要素、产业要素、基础设施需求等特色要素,并分别总结出适合汤原县建设的乡村绿道类型(生态型乡村绿道、游憩型乡村绿道、产业型乡村绿道),然后通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其各类型乡村绿道要素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用于指导乡村绿道的建设;(3)紧接着分别对三种不同类型乡村绿道要素解析:生态型乡村绿道采用Arcgis分析方法,对其生态敏感区进行确定,并运用最小耗费路径模型选择廊道;游憩型乡村绿道通过运用GIS分析居民可达性、游客可达性以及游憩要素缓冲区,并结合现有道路对其进行构建;产业型乡村绿道通过分析其要素,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最小耗费路径模型对其进行构建。(4)最后是根据前面不同特色要素的分析,得到汤原县乡村绿道的空间布局和分类分段设计,并通过分析法判断并优化最终的乡村绿道网,并从生态、游憩、产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出规划策略,使其达到空间耦合、功能耦合、结构耦合的效果,并用来指导汤原县乡村绿道的建设。
祁晓凡[7](2018)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干旱内流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二者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进行气候变化条件下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对于构建干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我国第二大干旱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以黑河干流中游盆地为研究区,基于最新数据总结了黑河干流河水入渗与地下水溢出规律,取得了黑河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和量化表达方面的新认识;建立了黑河干流中游盆地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细致刻画了地下水流量及流速的时空分布,揭示了自然条件变化是中游盆地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因;预测了气候条件变化下研究区未来20年的多情景水资源变化,提出了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方案。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黑河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方面,基于黑河G312大桥测流数据总结草滩庄-G312大桥河段河水入渗量与来水量的控制性分段经验函数,依据函数计算该段黑河1990-2013年年均入渗量为4.71×108 m3/a。基于河道水均衡法计算1990-2013年莺落峡-草滩庄河段年均河水入渗量为2.03×108 m3/a,G312大桥-正义峡河段地下水溢出量为12.51×108 m3/a。(2)地下水系统方面,建立黑河干流中游盆地非均质各项异性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确定盆地地下水主径流区及高流速区。1990-2013年中游盆地地下水总体处于负均衡状态,年均-1.090×108 m3/a。2000年后黑河流域趋于丰水,地下水负均衡明显改善。依据数值模型计算莺落峡径流量多年均及4个典型保证率下的中游盆地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多年均补给量为16.219×108 m3/a。通过设置水资源配置情景,定量识别盆地地下水补给项与排泄项的天然条件与人类活动作用。中游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强烈相互转化是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典型特征。(3)未来水资源变化情景预估基于历史重现法与CMIP5气候模式预估进行。分析黑河流域气象要素与多个全球大气环流指数的遥相关;将未来流域降水与潜在蒸散量预估应用于未来莺落峡径流量、中游盆地降水量与陆面蒸散量等的预估。(4)水资源优化利用方案方面,基于中游盆地目标规划模型给定多个未来水资源变化情景下的优化灌区引水量、开采量与河水入渗量等,为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提供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输入数据。(5)黑河干流中游盆地可持续利用分析表明,历史重现情景下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不可持续;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地下水的负均衡状态明显改善;气候变化叠加节水灌溉情景在RCP4.5路径下,未来中游盆地地下水总体为正均衡,同时正义峡径流量可在更多年份满足国务院分水方案要求。节水灌溉是实现中游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梁胜行[8](2018)在《基于生态流量逐级保证的河口村水库水量分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在享受社会进步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自然资源匮乏与破坏的巨大压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2015】17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2016】65号)中都明确强调:“对于生态流量要科学确定,维持河湖的生态用水需求的同时重点保证枯水期生态基流。”为保证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兼顾水生态保护的水量优化分配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479180),以沁河流域(河南段)河口村水库研究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nnant法对生态流量进行量化研究,综合考虑河道外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与河道内生态用水的保证目标,构建生态流量逐级保证水量优化分配模型。论文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生态流量量化研究。分析生态流量内涵与水量分配理论之间的联系,提出逐级保证的生态流量概念。结合多频率流量比,对Tennant法进行改进,估算不同水平年(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枯年)对应的逐级生态流量值。(2)供需水分析及方案设置。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进行供需水分析。分析河口村水库的入库径流,获取典型年设计入库径流过程作为供水量;分析区域内用水户的需水要求,结合发展规划,核定规划水平年2020年与2030年的工业、灌区、生活河道外各行业用水需求,并制定不同规划水平年的需水方案。(3)基于生态流量逐级保证的水量分配模型构建。模型目标函数包括各行业供水保证目标与河道内生态流量逐级保证目标;模型约束包括水量平衡约束、各行业供水保证率下限约束、供水调度线不交叉约束、库容约束、下泄流量约束。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4)研究区实例计算。基于生态流量逐级量值、供需水分析及水量分配模型研究成果进行实例分析,分别计算近期规划年2020年与远期规划年2030年在不同方案下的水量分配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获取推荐方案并制定水量分配规则。
王谷[9](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指出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伍冠星[10](2017)在《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黑河流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水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黑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本文对黑河流域2013-2015年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黑河流域水质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对十个子流域进行分类排序,应用GM(1,1)模型对影响黑河流域水环境主要影响因子未来几年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黑河流域的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一些水环境因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铜(Cu)、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02-N),总氮(TN)在4月份达到最大值,4-12月份逐渐降低;钠(Na)、砷(As)、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碳酸根离子(CO32-)、溶解氧(DO)、电导率(EC)、溶解性总固体(TDS)、透明度(SD)在4月和7月份的值相对较小,12月份达到最大;铅(Pb)、锌(Zn)、汞(Hg)、pH、悬浮物(SS)、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高锰酸盐指数(CODMn)4月份和12月份较小,在7月份达到最大。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不仅与季节变化有关,而且与地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八宝河属于黑河源头地区,水环境因子变化程度不大,主要是随季节变化;张掖湿地和东居延海的水环境因子变化较大。(2)基于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把各个时期水环境因子分成了几个主成分,前四个主成分基本上反映出全部的水质信息,评价了各个时期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基于因子分析选取出了不同时期的最重要的水环境因子,As、EC、T-Hard、pH、氨氮(NH3-N)、TN、TP、CODMn是对黑河流域水质影响较大的水环境因子,它们主要来自流域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灌退水。As属于有毒物质,结合As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均值较大的是张掖湿地、红水河和中游干流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工业规模大,所以As主要来自工业污水。TN、TP来自农业未充分利用的化肥、生活污水,NH3-N、CODMn主要来城镇生活污水。(3)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对10个子流域进行分类,第一类为北大河、第二类为黑河中游干流、八宝河、额济纳河,第三类为张掖湿地,第四类为红水河,梨园河、野牛沟、山丹河、野牛沟,第五类为东居延海。野牛沟、梨园河、红水河,属于上游地区故水质较好,山丹河,张掖湿地属于上流域偏中流域,这些地区城市较多工业发达,水质受影响比较严重,水质有所下降。第五类东居延海,结合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东居延海大部分水质参数都很高,水质最差,原因是由于地处河流末端,污染物富集,自我修复能力差。(4)通过 GM(1,1)模型对 2016、2017 年的 As、pH、NH3-N、TN、TP、CODMn 水环境因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As的含量2016、2017年将减少,低于Ⅰ类水含量标准;pH2016、2017年将增大,但幅度很小;NH3-N的含量2016、2017年将增大,未超Ⅱ类水含量标准,TN的含量2016、2017年将减少,在Ⅲ-Ⅴ类水含量标准之内;TP的含量2016、2017年将增大,超V类水含量标准;CODMn的含量2016、2017年将增大,在Ⅲ-Ⅴ类水含量标准之内。在未来的水环境治理中应该以控制流域内的NH3-N、TN、TP、CODMn含量为主,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要加强监测管理,农业活动应该控制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非点源对黑河流域水质的影响。
二、对丹河灌区生存与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丹河灌区生存与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政府 |
2.自然灾害 |
3.河湖长制 |
(二)理论基础 |
1.责任政府理论 |
2.风险治理理论 |
(三)自然灾害防治的分析维度 |
1.防治制度政策分析 |
2.防治行为分析 |
3.防治效果评估 |
二、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现状——以山东省S县台风灾害防治为例 |
(一)S县自然地理与灾害基本情况 |
1.S县自然地理状况 |
2.S县自然灾害情况 |
(二)S县自然灾害防治现状 |
1.防治制度与政策 |
2.防治过程与行为 |
3.防治成效与影响 |
三、地方政府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于山东省S县的案例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制度政策设置与政策执行中存在阻隔,防治机制不完善 |
2.政府与公众均底线思维意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 |
3.应急预警系统运转不够畅通,使多主体防治行动缺乏有效协同 |
4.现实危机信息发布与传播时效性与预警性不足 |
5.治理主体与公众均缺乏应对灾害能力的培训与训练 |
6.防灾救灾设施陈旧,不足以应对自然灾害 |
(二)原因分析 |
1.灾害防治机制建构时缺乏科学规划与论证,缺乏公共政策科学评估环节 |
2.重大自然灾害的偶发性使政府与公众在潜意识中缺失灾害意识 |
3.政府各主体防治机制区隔化,有效协同机制的实践检验不足 |
4.现有危机信息发布机制受政府组织科层化运作的影响,产生信息阻滞 |
5.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不足,使机制设计缺乏足够的运行条件 |
四、优化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的对策研究 |
(一)推进灾害防治制度与公共政策设计的科学化 |
1.制度与政策科学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2.地方政府要主导建立灾害防治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机制 |
3.广泛吸收公共政策专家与公众进入决策过程 |
(二)深化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塑造自然灾害防治的底线思维 |
1.加强学习,使政府与公众均充分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偶发性与破坏性 |
2.建立县域常规的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宣传教育机制 |
3.营造全社会防治灾害的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 |
(三)运用新媒体与大数据技术来优化自然灾害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 |
1.对现有信息传播渠道进行系统评估 |
2.推进现代媒体与大数据技术融入自然灾害信息传播机制 |
3.扩大自媒体与公众传播自然灾害信息的自由度 |
(四)建立县域统筹、运转高效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
1.建立职责明确的县域统筹机构与领导小组 |
2.有效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资源与职责,形成防治合力 |
3.建立自然灾害治理的演习演练机制,提升灾害治理能力 |
(五)建立自然灾害防治的专业人员、技术设备与物资储备 |
1.建立专兼职结合的自然灾害防治队伍 |
2.实施灾害防治的技术设备现代化工程 |
3.加强政府与社会协作的物资储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调查问卷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材料 |
五、理论方法 |
六、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豫北地理与治理关系格局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 历史地理 |
第三节 经济地理 |
第四节 人文地理 |
小结 |
第二章 协同共治—国家治理视域下的豫北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一节 认同培育—现实需求与文化建造 |
一、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构建 |
二、《圣谕广训》与清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构建 |
三、祭祀与国家认同的构建 |
四、祭祀、表彰与伦理道德思想的构建 |
五、国家认同的瓦解与重塑 |
第二节 礼法并重—礼法与社会秩序体系的构建 |
一、“礼法”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
二、教育教化引导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剿抚兼施—军事功能与治理体系的构建 |
一、威慑镇压的治理策略 |
二、军事信息渠道的构建 |
第四节 保障民生—公共事务治理体系的构建 |
一、税收保障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
二、黄河的治理与民生 |
三、社会救助及民生 |
第五节 信仰引导—宗教信仰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一、宗教信仰的治理功能 |
二、邪教信仰的社会治理 |
三、传教士问题治理思想的演变 |
小结 |
第三章 实践落实—县级政府领导下的豫北基层社会治理 |
第一节 牢筑根基—县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成 |
一、县官的铨选及职能 |
二、县级机构的组成及职能 |
第二节 建设格局—社会公共事务治理 |
一、水利治理实践 |
二、仓储制度与灾荒防治 |
三、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 |
第三节 基层组织—社会治安与赋税征收 |
一、保甲制度与权力渗透 |
二、赋税征收与民间社会 |
第四节 崇德重礼—教化体系与治理实践 |
一、学校教化机制 |
二、社会教化机制 |
第五节 敬天为民—官员祭祀与官民关系 |
一、地方官员祭祀 |
二、调解纠纷维护社会治安 |
三、传教士与豫北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民间自治—豫北民间社会中的自治机制 |
第一节 自治主体—基层社会的自治效能 |
一、士绅权威与基层社会 |
二、宗族制度的功能 |
三、会首的社会治理作用 |
四、乡村乡约自治 |
第二节 以农为本—乡村经济的发展 |
一、粮食生产与社会稳定 |
二、乡村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惯习—民间教化信仰的社会治理功能 |
一、社会教化机制 |
二、民间信仰活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气象条件概况 |
2.3 流域水系概况 |
2.4 地形地貌概况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
3.2 地层岩性 |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
4.2 研究尺度选择 |
4.3 均衡计算单元 |
4.4 地下水均衡法 |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
4.6 水均衡分析 |
4.7 地下水资源量 |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
5.3 超采区划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6.1 数据与预处理 |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
7.1 模拟范围 |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
7.3 数学建模 |
7.4 数值方法 |
7.5 参数选用 |
7.6 模型参数率定 |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3.1 调控范围 |
1.3.2 调控目标与模式 |
1.3.3 调控方法 |
1.3.4 调控优缺点总结 |
1.4 研究思路、水平年、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水平年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划分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地形地貌 |
2.4 水文气象 |
2.5 水文地质 |
2.6 社会经济 |
3 数据来源与使用的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气象数据 |
3.1.2 水文数据 |
3.1.3 矢量与遥感影像数据 |
3.1.4 社会经济数据及供用水数据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2.1 数据时间序列统一 |
3.2.2 缺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
3.2.3 水文气象因子分析方法 |
3.2.4 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
3.2.5 供需水预测 |
3.3 模型构建与求解方法 |
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供需水预测及调控模式 |
4.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4.3 供需水预测 |
4.3.1 供水预测 |
4.3.2 初步需水预测 |
4.4 供需平衡初步分析 |
4.5 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式 |
4.5.1 调控目标 |
4.5.2 调控维度 |
4.5.3 调控模块 |
4.5.4 调控机制 |
5 黑河流域中游水平衡模型的构建 |
5.1 黑河流域中游水资源分区 |
5.2 径流变化与地下水循环特征 |
5.2.1 径流变化特征 |
5.2.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5.3 中游水平衡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模型识别及结果分析 |
6 黑河流域中下游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构建与水调控 |
6.1 黑河流域下游概况 |
6.2 黑河流域下游水资源分区 |
6.3 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目标 |
6.3.1 植被盖度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
6.3.2 现状生态耗水 |
6.3.3 额济纳绿洲生态恢复基准参考年生态需水 |
6.3.4 额济纳绿洲不同水平年生态需水目标 |
6.4 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的构建 |
6.4.1 水资源供需节点 |
6.4.2 模型构建概述 |
6.4.3 底层模型构建 |
6.4.4 顶层模型构建 |
6.5 模型求解 |
6.5.1 模型基本数据 |
6.5.2 模型求解流程 |
6.6 调控结果与分析 |
6.6.1 2035年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结果 |
6.6.2 2035年调控合理性分析 |
6.6.3 2050年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结果 |
6.6.4 2050年调控合理性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郇封地区浅层地下水超采条件下流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超采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
1.2.2 超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分析研究 |
1.2.3 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及水文 |
2.1.3 河流水系及水利工程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区域地质构造 |
2.4 地下水水文特征 |
2.4.1 地下水形成条件及赋存特征 |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3 超采条件下地下水特征分析 |
3.1 超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 |
3.1.1 降水量与地下水埋深分析 |
3.1.2 人工开采地下水埋深分析 |
3.2 超采条件下地下水水化学变化分析 |
3.2.1 离子变化 |
3.2.2 水化学类型变化 |
3.2.3 总硬度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超采条件下流场演变研究 |
4.1 超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分析 |
4.1.1 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布规律 |
4.2 超采条件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1 含水层结构 |
4.2.2 含水层水力特征概化 |
4.2.3 模型边界条件 |
4.2.4 观测井分布及其优化 |
4.3 地下水数学模型 |
4.4 超采条件下地下水流模型 |
4.4.1 研究区网格划分及分布范围 |
4.4.2 时间离散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
4.4.3 源汇项参数选取及概化 |
4.4.4 模型参数校正 |
4.4.5 模型的识别阶段 |
4.4.6 模型验证阶段 |
4.5 地下水水量均衡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超采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预测 |
5.1 预测期源汇项 |
5.1.1 降雨量 |
5.1.2 浅层地下水开采量 |
5.2 现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预测 |
5.3 压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预测 |
5.4 两种条件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汤原县乡村绿道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的需求 |
1.1.2 乡村旅游的兴起 |
1.1.3 乡村绿道发展的滞后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概述 |
1.3.1 绿道概念 |
1.3.2 乡村绿道概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选择研究区域的理由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乡村绿道基础理论研究及概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1.2 道路生态学理论 |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4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 |
2.2 乡村绿道概述 |
2.2.1 乡村绿道特征 |
2.2.2 乡村绿道功能 |
2.2.3 乡村绿道与城市绿道的差异 |
2.2.4 乡村绿道空间层级 |
2.3 乡村绿道规划方法研究 |
2.3.1 资料收集与评价模型构建 |
2.3.2 乡村绿道选线规划研究 |
2.3.3 乡村绿道布局结构研究 |
2.3.4 乡村绿道基础设施研究 |
2.4 国内外乡村绿道实践案例研究 |
2.4.1 国外乡村绿道实践案例研究 |
2.4.2 国内乡村绿道实践案例研究 |
2.4.3 案例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汤原县乡村绿道规划要素挖掘 |
3.1 乡村绿道要素提取 |
3.1.1 生态要素 |
3.1.2 游憩要素 |
3.1.3 产业要素 |
3.2 乡村绿道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搭建 |
3.2.1 乡村绿道类型确定 |
3.2.2 乡村绿道评价模型搭建 |
3.2.3 乡村绿道评价因子选取 |
3.2.4 指标权重值确定及结果 |
3.3 乡村绿道要素特征总结 |
3.3.1 生态人居不优 |
3.3.2 游憩广而不佳 |
3.3.3 产业特而不强 |
3.4 本章小结 |
4 汤原县乡村绿道规划要素分析 |
4.1 生态型乡村绿道规划要素分析 |
4.1.1 生态适宜性分析 |
4.1.2 生态斑块与生态节点分析 |
4.1.3 生态廊道选线分析 |
4.2 游憩型乡村绿道规划要素分析 |
4.2.1 游憩节点布局分析 |
4.2.2 交通可达性分析 |
4.2.3 游憩廊道选线分析 |
4.3 产业型乡村绿道规划要素分析 |
4.3.1 产业要素潜力分析 |
4.3.2 产业廊道选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汤原县乡村绿道规划策略响应 |
5.1 空间规划策略: 绿道类型多样化 |
5.1.1 空间布局 |
5.1.2 分类分段 |
5.2 生态维育策略: 优化环境品质 |
5.2.1 构建蓝绿格局,恢复自然生态 |
5.2.2 提升功能品质,优化斑块连通 |
5.3 游憩拓展策略: 实现多样性游憩 |
5.3.1 重塑游憩空间重塑 |
5.3.2 优化立体交通网络 |
5.3.3 提升游憩廊道品质 |
5.4 产业发展策略: 提升内生动力 |
5.4.1 以农为本,促进多功能协作 |
5.4.2 融合发展,构建产品体系 |
5.5 社会保障策略: 完善乡村绿道建设 |
5.5.1 加强政策宣传,提升组织力度 |
5.5.2 吸引资金注入,提供项目扶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气候变化条件下干旱内流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要含水层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2 黑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气象 |
2.1.2 水文 |
2.1.3 区域地质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流域含水层结构与富水性 |
2.2.2 中游盆地结构 |
2.2.3 地下水流系统 |
2.2.4 地下水水化学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3.1 开发利用历史 |
2.3.2 开发利用现状 |
2.4 经济社会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3 黑河干流河水入渗与地下水溢出规律 |
3.1 河水入渗规律 |
3.1.1 莺落峡-草滩庄河段 |
3.1.2 草滩庄-G312大桥河段 |
3.1.3 梨园河入渗规律 |
3.1.4 东总干与西总干入渗规律 |
3.2 地下水溢出规律 |
3.2.1 河道水均衡法 |
3.2.2 枯季河道水均衡比例法 |
3.3 本章小结 |
4 黑河干流中游盆地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1 模型范围 |
4.1.2 边界条件 |
4.1.3 含水层概化 |
4.1.4 水文地质参数 |
4.1.5 源汇项 |
4.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4.2.1 数学模型 |
4.2.2 数值离散 |
4.2.3 初始条件 |
4.2.4 源汇项模拟 |
4.2.5 模型识别与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流系统分析 |
5.1 地下水流量时空变化 |
5.2 地下水流速时空变化 |
5.3 地下水水均衡 |
5.4 子盆地地下水水均衡 |
5.5 黑河干流逐月径流过程 |
5.6 地下水资源评价 |
5.7 水资源变化的天然条件与人类活动作用量化 |
5.8 本章小结 |
6 基于CMIP5模式的黑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
6.1 黑河流域气象要素与全球大气环流指数的遥相关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 |
6.1.3 周期性分析 |
6.1.4 遥相关分析 |
6.2 未来气候预估数据与方法 |
6.2.1 数据来源 |
6.2.2 研究方法 |
6.3 统计降尺度模型 |
6.3.1 预报因子选择 |
6.3.2 模型率定与验证 |
6.4 CMIP5模式区域适用性评价 |
6.5 黑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
6.5.1 流域未来降水预估 |
6.5.2 流域未来气温预估 |
6.5.3 流域未来潜在蒸散量预估 |
6.6 气候变化预估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 |
6.6.1 莺落峡径流量 |
6.6.2 陆面蒸散量 |
6.7 本章小结 |
7 黑河干流中游盆地水资源优化利用模型 |
7.1 目标规划模型概述 |
7.1.1 模型建立依据 |
7.1.2 模型结构 |
7.1.3 目标规划模型 |
7.2 模型识别与验证 |
7.3 目标规划模型预测 |
7.3.1 不同莺落峡来水量下模型预测 |
7.3.2 基于灌溉定额的模型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黑河干流中游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
8.1 基于历史重现法的水资源变化分析 |
8.2 基于气候变化与规划模型的水资源变化分析 |
8.2.1 RCP4.5路径 |
8.2.2 RCP8.5路径 |
8.3 节水灌溉条件下的水资源变化分析 |
8.3.1 RCP4.5路径 |
8.3.2 RCP8.5路径 |
8.4 未来正义峡径流过程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 |
(8)基于生态流量逐级保证的河口村水库水量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水文情势分析及生态流量量化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范围 |
2.1.2 气候特征 |
2.1.3 社会经济 |
2.1.4 水系特征 |
2.2 水文情势分析 |
2.2.1 沁河流域径流特征 |
2.2.2 研究区径流分析 |
2.3 生态流量的理论与量化研究 |
2.3.1 生态流量概念内涵 |
2.3.2 基于改进Tennant法的生态流量量化研究 |
2.3.3 研究区生态流量量化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供需水分析及需水方案设置 |
3.1 入库径流分析及计算 |
3.1.1 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1.2 入库径流分析 |
3.2 区域用水量分析及预测 |
3.2.1 济源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量 |
3.2.2 华能沁北电厂用水量分析 |
3.2.3 沁北产业集聚区用水量分析 |
3.2.4 广利灌区用水量分析 |
3.2.5 各用水户用水量汇总 |
3.3 需水方案设置 |
3.3.1 2020年规划水平年需水方案设置 |
3.3.2 2030年规划水平年需水方案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流量逐级保证的水量分配模型研究 |
4.1 水量分配模型构建 |
4.1.1 水量分配原则 |
4.1.2 水量分配计算范围 |
4.1.3 水量分配计算条件 |
4.1.4 水量分配的目标与约束 |
4.2 水量分配模型求解 |
4.2.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4.2.2 粒子群算法的实现步骤 |
4.2.3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的实现流程 |
4.3 本章小结 |
5 水量分配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5.1 不同规划水平年就算结果与分析 |
5.1.1 2020年近期规划水平年 |
5.1.2 203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 |
5.2 方案评价 |
5.2.1 2020年近期规划水平年推荐方案典型年分析 |
5.2.2 2030远期规划水平年推荐方案典型年分析 |
5.3 水量分配规则 |
5.3.1 不同规划水平年水量分配规则 |
5.3.2 水量分配规则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新见解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流域概况 |
2.1.2 水系水文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概况 |
2.1.4 流域自然灾害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黑河流域水环境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样点的布设与采样时间 |
3.1.2 水样采集与测定 |
3.1.3 研究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4 数据的来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常规八大离子指标 |
3.2.2 重金属离子指标 |
3.2.3 化学非专一性指标 |
3.2.4 物理指标 |
3.2.5 氮磷营养盐指标 |
3.2.6 有机物非专一性指标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的黑河水环境因子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数据的来源 |
4.1.2 主成分分析法 |
4.1.3 因子分析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基于主成分的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分析 |
4.2.2 基于因子分析的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的黑河水环境因子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数据的来源 |
5.1.2 聚类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基于系统聚类的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分析 |
5.2.2 基于主成分排序的黑河水环境因子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黑河水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数据的来源 |
6.1.2 灰色GM(1,1)模型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As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2 pH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3 NH_3-N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4 TN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5 TP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6 COD_(Mn)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7.3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四、对丹河灌区生存与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D]. 孙泽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高世伟. 河北大学, 2021(09)
- [3]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4]黑河流域荒漠绿洲面向生态稳定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研究[D]. 乔子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郇封地区浅层地下水超采条件下流场演变研究[D]. 王东晟.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汤原县乡村绿道规划策略研究[D]. 李志新.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气候变化条件下干旱内流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祁晓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8]基于生态流量逐级保证的河口村水库水量分配研究[D]. 梁胜行. 郑州大学, 2018(12)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10]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D]. 伍冠星. 宁夏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