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通量交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感热通量,感热交换系数,华南
热通量交换论文文献综述
彭玉麟,何春燕,简茂球[1](2013)在《华南地气感热通量交换系数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9年东莞市气象台涡动能量平衡观测系统的观测数据和常规观测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感热交换系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感热交换系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的感热通量交换系数相对较大,而夏、秋两季的感热交换系数则相对较小。近地面风速越大,感热交换系数越小。华南地区感热交换系数一般在(3.26±1.55)×10-3的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蒋迪,黄菲,郝光华,黄健,吕卫华[2](2012)在《南海土台风生成及发展过程海气热通量交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5—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定义生成于南海范围内并且发展强度达到热带风暴(TS)等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为南海土台风,统计了南海土台风的季节演变特征,发现南海生成的TC约有68%发展成为土台风,其强度普遍较弱且与TC生成纬度和路径均有关。其频数的季节变化呈双峰结构,5月和7—9月是南海土台风的高发期。结合同期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1°×1°客观分析海气通量(WHOI_OAFlux)日平均资料,分析了南海土台风生成及发展各阶段的海气热通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土台风形成过程中,海洋向大气释放的热通量逐日递增,台风眼南侧的海洋为台风形成提供主要能量来源,随着台风发展热通量高值区都沿顺时针方向向台风北侧传播,体现了台风外围涡旋罗斯贝波的能量频散特征,土台风形成后,热通量的加强不再明显。在土台风整个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净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叁者的变化较为一致,以潜热对净热的贡献为主,最大热量交换位于台风移动方向的南半圆,可能与南海西南季风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王长科,黄磊,闫俊岳,孙启振,姚华栋[3](2012)在《2008/2009年冬季南海冷涌天气过程的海-气热通量交换及热量收支》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季风期(11月—翌年3月)南海显着的气候特点是盛行东北季风并频繁地发生冷涌天气过程。使用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近海进行的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西沙海域冬季风期,尤其是冷涌时段的海-气通量交换和热量收支特征。结果表明:冬季风前期由于海-气温差增大,感热通量比西南季风期稍增加;潜热通量平均值与西南季风期接近;太阳总辐射明显降低,大气长波辐射减小,海洋热量净收入成为负值,使得秋季之后海面温度不断降低。冷涌期间海-气之间的感热通量高于冬季风期平均值,潜热通量大部分(1月份之前)也高于冬季风期平均值;由于潜热通量增大和太阳短波辐射减小,1月份之前的冷涌过程海洋热量净收支普遍出现较大负值,海洋失热量强于冬季风期,甚至强于2008年台风过程平均值。到了冬季后期太阳总辐射增强,海洋热量净收入转为正值,海水温度又逐渐升高。季节之间比较,观测区感热通量以冬季风期间最大,秋季次之,春季最小;而潜热通量夏季风期出现最大值,冬季次之,秋季最小。(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2年03期)
王皘,刘秦玉[4](2011)在《海气界面热通量交换对南海深水海盆SST持续增暖的可能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后50年南海深水海盆SST持续增暖了0.64℃,为了探究其持续增暖的机制,使用IPCC模式比较试验CGCM3.1(T47)、CGCM3.1(T63)、CSIRO-Mk3.0、GFDL CM2.0这4个模式输出资料中的辐射通量、湍流热通量、比湿、风、云量、气温、海平面气压及海温数据,计算了各海洋、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估算了热通量各分量,发现20世纪后50年期间SST的持续增暖似乎不能依据海面热通量的变化来解释。主要证据如下:夏季风的减弱使得海面潜热减少了约4.9W/m2,但由于海温升高、蒸发加强又使潜热增多了大约同样的值,使得夏季南海深水海盆总的潜热通量变化较小;夏季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多促使海面长波辐射增多了约1.8 W/m2,加上感热通量等变化的效应,海洋净得热增多了约3.0 W/m2;但是,20世纪后50年内冬季风的增强和冬季海温升高致使海洋潜热增多了约7.3 W/m2。由于20世纪后50年潜热释放大于海面长波辐射增多,无法只用海面热通量解释SST持续增暖现象,指出了南海海洋动力过程可能在维持南海深水海盆50年来SST持续增暖中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程华[5](2008)在《冷暖ENSO年西太平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的低频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OAA多年逐日平均的海表热通量资料,根据前冬的Nino3.4指数确定了ENSO冷年和暖年,分析表明:夏季(4-8月)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气热量交换过程的变化特征在ENSO冷、暖年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上ENSO冷年有更强的低频振荡发生,而且冷年的低频振荡在6-7月期间相比其它时间段振荡更强(振幅更大),暖年则是在4-5月有最强的低频振荡,其次是在8月,即冷年和暖年正好有基本相反的低频振荡趋势。将4个热通量和净热对比发现,无论原场还是低频分量场,在同一种状态下(同为冷年或者同为暖年)净潜热的变化特征总是最接近于净热的变化特征,这不仅表现在基本一致的演变趋势上,还体现在数值的大小上。作为整个地气系统能量的来源,净短波辐射对净热的作用也较大,但其低频振荡的贡献次于净潜热。净长波辐射和净感热的原场、年循环分量和低频分量在不同状态下的差异都很小,因此,它们对海表整个热通量交换过程的影响相对于净潜热和净短波就小得多,净潜热和净短波辐射(尤其是净潜热)才是引起海气界面在ENSO的不同状态下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8-11-01)
程华[6](2006)在《西太平洋暖池海—气界面热通量交换的季节内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OAA逐日平均的海表热通量资料,首先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最近十年西太平洋地区海表热通量本身及其低频分量的分布特征,发现海气界面的各热通量都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差异,而且夏季相对于其它叁个季节而言差异更加突出。相对而言,Qlat(净潜热通量)和Qsw(净短波辐射通量)的标准差和标准差的季节差异较大,这表明Qlat和Qsw在海气界面热通量交换过程中可能起到主要的作用。结合10m高度风场分析发现,北半球夏季在一个完整的季节内振荡过程中,当Qlat达到极小值(极大值)时,西太平洋暖池的大片海域为Qlat低频分量负(正)值区,在相同的位置,10m高度风的低频分量表现为一明显的反气旋(气旋)式流场。通过分析各个热通量与Qnet(净热通量)之间的关系,发现Qlat和Qnet的相关性最好,在低频循环的各个阶段,Olat的正(负)的大值区始终与Qnet的正(负)的大值区的相对应,二者的位置基本重合,而且数值大小也是随着循环同步增大或者减小。 在除去天气尺度的分量以后,某个海表热通量的季节内变化可以看作由年循环分量的变化和低频振荡两部分组成,各个热通量的年循环分量在整个季节内变化中所做的贡献都不及低频分量的贡献大。根据1979-2004年(共26年)前冬的Nino3.4指数确定了ENSO冷年和暖年,4-8月间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气热量交换过程中的各个热通量自身的变化特征在ENSO冷、暖年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取决于Qlat和Qsw。总体上ENSO冷年有更强的低频振荡发生,而且冷年的低频振荡在6-7月期间相比其它时间段振荡更强(振幅更大),暖年则足在4-5月有最强的低频振荡,其次是在8月,即冷年和暖年正好有基本相反的低频振荡趋势。 依据向外长波辐OLR的变化选出强对流年和弱对流年,结果表明,Qnet的季节内演变过程在强、弱对流年的差异同冷、暖ENSO年一样,也主要是由于Qlat和Osw在这两种不同状态的年份中的显着差别造成的。Qnet在强、弱对流年间的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同OLR在强、弱对流年间的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表现在OLR 30-60天低频分量差异的负(正)值区和Qnet差异的正(负)值区基本一一相对应,表明大气从海洋得到的热量增加(减少)时,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加强(减弱),数值上OLR和Qnet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性。由于Qlat在整个海气界面热交换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它与OLR的相关性也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6-08-01)
周天军,张学洪[7](2002)在《印度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COADS) 资料的研究表明,热带印度洋的海气热通量交换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部分海域,如冬季热带印度洋的中东部、夏季的热带西印度洋和北印度洋,它主要表现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海洋对大气的这种强迫,主要是通过潜热加热实现的。与潜热加热相比,感热加热尽管是一个小量,但感热异常与表层海温的显着相关,较之潜热明显超前。无论冬季还是夏季,热带印度洋都存在大面积海域,其SST变化难以通过海气热通量交换来解释。(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02年02期)
热通量交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85—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定义生成于南海范围内并且发展强度达到热带风暴(TS)等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为南海土台风,统计了南海土台风的季节演变特征,发现南海生成的TC约有68%发展成为土台风,其强度普遍较弱且与TC生成纬度和路径均有关。其频数的季节变化呈双峰结构,5月和7—9月是南海土台风的高发期。结合同期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1°×1°客观分析海气通量(WHOI_OAFlux)日平均资料,分析了南海土台风生成及发展各阶段的海气热通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土台风形成过程中,海洋向大气释放的热通量逐日递增,台风眼南侧的海洋为台风形成提供主要能量来源,随着台风发展热通量高值区都沿顺时针方向向台风北侧传播,体现了台风外围涡旋罗斯贝波的能量频散特征,土台风形成后,热通量的加强不再明显。在土台风整个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净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叁者的变化较为一致,以潜热对净热的贡献为主,最大热量交换位于台风移动方向的南半圆,可能与南海西南季风作用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通量交换论文参考文献
[1].彭玉麟,何春燕,简茂球.华南地气感热通量交换系数的估算[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蒋迪,黄菲,郝光华,黄健,吕卫华.南海土台风生成及发展过程海气热通量交换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12
[3].王长科,黄磊,闫俊岳,孙启振,姚华栋.2008/2009年冬季南海冷涌天气过程的海-气热通量交换及热量收支[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
[4].王皘,刘秦玉.海气界面热通量交换对南海深水海盆SST持续增暖的可能贡献[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程华.冷暖ENSO年西太平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的低频振荡[C].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2008
[6].程华.西太平洋暖池海—气界面热通量交换的季节内振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7].周天军,张学洪.印度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研究[J].大气科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