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酶体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乳腺癌,转移,免疫蛋白酶体
蛋白酶体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胜男[1](2019)在《PA28调控的免疫蛋白酶体抑制CDK15蛋白表达并促进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有多种亚型,并基于各亚型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目前虽然有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但是乳腺癌一旦发生转移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进一步探索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以及寻找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的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CDKs(Cyclin-dependent kinase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是经典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目前的研究显示CDKs多作为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转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K15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之一,其定位于染色体2q33.1,与CDK14基因具有同源性(GeneCards);但目前关于CDK15在各种肿瘤中的作用并无明确报道,对于CDK15是否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我们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本课题组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Real Time PCR等技术证实CDK15在乳腺癌组织中蛋白水平表达下调,而mRNA水平表达无明显变化;然后我们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敲低CDK15的乳腺细胞株;通过各种体外功能实验证实CDK15稳定过表达或干扰并不明显影响乳腺细胞的增殖能力;之后,我们采用各种体外实验证明干扰或过表达CDK15可以相应的促进或抑制乳腺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体内实验证明过表达CDK15降低乳腺癌细胞的肺转移能力;同时应用免疫型蛋白酶体特异性抑制剂ONX 0914作用于多种乳腺癌细胞,结果证明ONX 0914能够使CDK15蛋白表达增多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Transwell侵袭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裸鼠体内实验证明ONX 0914能够减弱乳腺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和体内肺转移能力。PSME1/2编码的PA28α和PA28β蛋白是蛋白酶体的激活剂,PSME1/2敲低使CDK15蛋白表达增高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但是同时敲低PSME1&CDK15或PSME2&CDK15能够逆转单独敲低PSME1/2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证明敲低PA28复合体诱导CDK15蛋白表达增加进而抑制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综上所述,CDK15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下调;CDK15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但并不明显影响增殖能力;PA28复合物激活的免疫蛋白酶体可以降低CDK15蛋白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该课题证明CDK15作为抑癌基因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12-03)
钟月玲[2](2019)在《雷公藤红素基于蛋白酶体抑制活性诱导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伴随免疫球蛋白的急剧产生,蛋白质错误折迭的机会更多,内质网处于应激状态。为缓解这种压力,MM细胞高度依赖于蛋白酶体,以便移除错误折迭蛋白,维持细胞稳态。MM细胞的这种特征也成为其治疗靶点,例如:当硼替佐米(Bortezomib)抑制蛋白酶体,上述错误折迭蛋白不能被降解、滞留于胞质,导致过度的内质网应激、诱导MM细胞凋亡,这是MM细胞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尤为敏感的重要原因。尽管蛋白酶体抑制剂是治疗MM的革命性药物,但其仍有局限,例如:部分患者伴有原发耐药或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继发耐药;治疗窗口窄、存在剂量限制性等不良反应。因此,针对蛋白酶体抑制剂耐药机制进行研究或继续发现新的蛋白酶体抑制剂是MM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为醌甲基叁萜类化合物,其显着的抗癌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研究提示Celastrol可抑制兔源蛋白酶体活性,可能与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效应有关。但上述研究缺乏直接基于人蛋白酶体活性抑制数据,且在MM细胞以及移植瘤组织中是否能发挥蛋白酶体抑制活性仍然未知。目的本研究将基于蛋白酶体阐释Celastrol抗MM的效应机制,为Celastrol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基于检测反应体系中荧光底物(Z)-LLE-AMC,Bz-VGR‐AMC和Suc‐Leu‐Leu‐Val‐Tyr‐AMC的AMC释放量来分别测定Celastrol对20S蛋白酶体caspase-like(β1,半胱天冬酶样)、trypsin-like(β2,胰蛋白酶样)和chymotrypsin‐like(β5,糜蛋白酶样)亚基的分子以及细胞水平抑制活性;进一步采用CCK-8法测定Celastrol对MM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利用Annexin V-PI双染检测Celastrol对MM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基于PI染色法分析Celastrol对MM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最后,基于MM移植瘤模型检测Celastrol对肿瘤组织中蛋白酶体抑制活性,进一步利用Annexin V-PI双染、Western-Blot、H&E及TUNEL染色法检测Celastrol对肿瘤组织凋亡诱导活性;通过连续给药证实Celastrol对MM.1S和RPMI8226移植瘤生长抑制活性。结果1.分子水平蛋白酶体活性检测结果显示:Celastrol抑制纯化人蛋白酶体β1、β2、β5亚基的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1、6.3和9.3μM;细胞水平蛋白酶体活性检测结果显示:Celastrol抑制人MM细胞蛋白酶体β1、β2、β5亚基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2.3、2.1和0.9μM。2.Celastrol能显着抑制四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1S、MM.1R、RPMI8226和U266)的增殖,GI50分别为:0.63、0.52、1.14以及1.32μM。3.Celastrol能显着诱导MM细胞凋亡:Celastrol(500 n M)作用MM细胞8 h,MM.1S、MM.1R、RPMI8226以及U26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35.5%、35.1%、25.6%和40.9%;而阴性对照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5.3%、12.8%和12.5%。同时,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Celastrol(1000 n M)能诱导MM.1S和MM.1R细胞PARP凋亡活化片段cleaved PARP生成。4.Celastrol阻滞MM.1S、MM.1R细胞周期于G0/G1期:Celastrol(250 n M、500 n M)作用MM.1S细胞24 h,G0/G1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9.7±1.9%和64.6±1.3%,而阴性对照G0/G1期所占百分比为40.8±0.4%;Celastrol(250 n M、500 n M)作用MM.1R细胞24 h,G0/G1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7.1±3.0%和64.2±2.9%,而阴性对照G0/G1期所占百分比为39.2±1.8%。5.MM移植瘤模型结果显示:Celastrol能在肿瘤组织中抑制20S蛋白酶体β1、β2以及β5亚基的活性;Celastrol能诱导肿瘤组织发生凋亡,伴随着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以及cleaved PARP的生成。Celastrol治疗组MM.1S、RPMI8226异种移植瘤体积大小分别为1296.65±568.02 mm3、789.10±117.51 mm3,对照组分别为1831.88±949.24 mm3、1522.15±569.04 mm3;Celastrol治疗组肿瘤质量分别为640.9±415.4 mg和457.0±91.3 mg,而对照组分别为1046.0±570.0 mg和918.4±289.3 mg。结论1.基于分子及细胞水平对蛋白酶体β1、β2以及β5亚基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证实Celastrol同时抑制蛋白酶体β1、β2以及β5亚基活性。2.Celastrol显着抑制四种MM细胞(MM.1S、MM.1R、RPMI8226和U266)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3.Celastrol显着诱导MM.1S、MM.1R、RPMI8226和U266细胞凋亡,同时诱导MM.1S和MM.1R细胞PARP凋亡活化片段cleaved PARP生成。4.Celastrol阻滞MM.1S、MM.1R细胞周期于G0/G1期。5.Celastrol在肿瘤组织中抑制20S蛋白酶体β1、β2以及β5亚基的活性;Celastrol诱导肿瘤组织发生凋亡,并伴随着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以及cleaved PARP的生成;Celastrol抑制MM.1S、RPMI8226异种移植瘤的生长。(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期刊2019-05-01)
许玲丽[3](2019)在《酪蛋白激酶Ⅱ对蛋白酶体活性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酶体(Proteasome)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降解受损伤或错误折迭的蛋白质。有研究报道酪蛋白激酶II(CKⅡ)磷酸化20S蛋白酶体的C8(α7)亚基对26S蛋白酶体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但对于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不甚清楚,本文旨在探讨CKⅡ对蛋白酶体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我们主要从细胞内和细胞外两方面着手来研究CKⅡ对蛋白酶体活性的调节作用,(1)探讨CKⅡ对细胞内蛋白酶体活性的作用,首先用CKⅡ抑制剂(1uM DMAT、5 uM CX-4945、10 uM TBB)处理NRK细胞,16 h后收集细胞制备细胞核提取物,使用人工合成的荧光肽底物Suc-LLVY-AMC和Boc-LSTR-AMC分别测量不同核提取物中的胰凝乳蛋白酶样和胰蛋白酶样肽酶活性;CKⅡ抑制剂短时间处理NRK或293T细胞,检测细胞核提取物中的两种肽酶活性;CKⅡ抑制剂(0.5/1 uM DMAT,0.25/0.5/1/5 uM CX-4945,1/5/10 uM TBB)分别处理NRK或293T细胞过夜,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将GFP-CL1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中,CKⅡ抑制剂(1 uM DMAT,5 uM CX-4945,10 uM TBB)处理细胞过夜,检测细胞中GFP的荧光含量。(2)研究CKⅡ在细胞内的定位,CKⅡ全酶是由两个催化亚基(α或α')和2个β调节亚基组成的异四聚体,免疫荧光实验检测CKⅡ各亚基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提取正常NRK细胞的核蛋白和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核蛋白和胞浆蛋白内CKⅡα、CKⅡα'、CKⅡβ的表达情况。(3)研究CKⅡ在细胞外对蛋白酶体活性的作用,用1U的CKⅡ分别处理NRK细胞核提取物,纯化的26S或20S蛋白酶体,检测NRK细胞核提取物,纯化的26S或20S蛋白酶体内的两种肽酶活性。结果:(1)CKⅡ抑制剂激活细胞内的蛋白酶体活性:1 uM DMAT、5 uM CX-4945、10 uM TBB处理NRK细胞16 h后,显着激活了细胞核提取物中的胰凝乳蛋白酶样和胰蛋白酶样肽酶活性;CKⅡ抑制剂短时间处理NRK细胞,5 uM TBB在处理细胞30 min后可以检测到对两种肽酶活性的激活,DMAT和CX-4945分别在处理细胞2 h和4 h后才能够检测到对两种肽酶活性的激活;0.5 uM DMAT、0.25uM CX-4945、1 uM TBB处理293T细胞30 min后,显着激活了细胞核提取物中的胰凝乳蛋白酶样和胰蛋白酶样肽酶活性;CKⅡ抑制剂(0.5/1 uM DMAT,0.25/0.5/1/5 uM CX-4945,1/5/10 uM TBB)处理NRK或293T细胞后,加速了细胞中泛素化蛋白的清除;CKⅡ抑制剂对GFP-CL1的降解无明显作用。(2)NRK和293T细胞中CKⅡα、CKⅡα'、CKⅡβ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CKⅡα、CKⅡα'、CKⅡβ的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3)CKⅡ在细胞外抑制蛋白酶体活性:CKⅡ抑制NRK细胞核提取物,纯化的26S和20S蛋白酶体内的两种肽酶活性。结论:酪蛋白激酶II对蛋白酶体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并直接作用于26S和20S蛋白酶体。(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15)
阮昕,汪慎燚,徐恰,席浩,薛绍礼[4](2018)在《乳源免疫调节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GPIPN与抗癌药顺铂(DDP)联合用药抑制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SKOV_3)、耐药细胞株(SKOV_3-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细胞增殖抑制率,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卵巢癌细胞株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用药情况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PGPIPN和DDP联合用药细胞增殖抑制率显着高于单独DDP组或PGPI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GPIPN通过调节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降低卵巢癌细胞的耐药性。PGPIPN促进SIAH和PSMA1表达,降低β-catenin基因的表达(P<0.05,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PGPIPN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低卵巢癌细胞对DDP的耐药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代文静[5](2018)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致死性肺部疾病,是机体在多种体内外因素作用下,导致基底膜完整性遭到一定破坏,其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再生能力减弱,并伴随纤维化组织增生,最终形成纤维化病灶。发病机制复杂,亦缺乏有效治疗方案,预后极差。因此,进一步探索改善肺纤维化有效策略是必要的。研究表明,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是各大重要器官发生纤维化机制之一。TGF-β1是调控纤维化EndMT的关键细胞因子。TGF-β1信号传导通路中重要信号转导因子为Smad蛋白,而受体抑制型蛋白中Smad7在TGF-β1信号传导通路中起主要作用。Smad7与TGF-βI型受体结合对TGF-β1信号传导起负调控作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可对绝大部分真核细胞内蛋白特异性降解。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2,Smurf2)是泛素连接酶E3中的一种,其在TGF-β1/Smad7信号传导通路中,主要通过泛素化降解Smad7参与纤维化发生、发展。MG132是一种与蛋白酶体结合能可逆地抑制蛋白酶体活性的醛基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目前已在实验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MG132能减轻心、肝、肾、皮肤等重要器官纤维化发生发展。但在肺纤维化中研究甚少,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检测内皮细胞表型(CD31)、间质细胞表型(α-SMA)在肺纤维化不同时间点表达情况,了解EndMT在肺纤维化中作用以及变化特点;予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干预成功建立的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检测CD31、α-SMA、Smurf2、TGF-β1、Smad7的表达,探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肺纤维化EndMT的影响及Smurf2-Smad7信号在肺纤维化EndMT中调控机制。方法:选取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BLM组、DMSO组、MG132组),每组24只。BLM组、DMSO组、MG132组大鼠气管内注入0.3ml(5mg/kg)博莱霉素溶液诱导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注入0.3ml生理盐水。造模后第1天开始,MG132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0.3ml(0.1mg/kg/d)MG132溶液;BLM组每日腹腔注射0.3ml生理盐水;DMSO组每日腹腔注射0.3ml DMSO溶媒溶液;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0.3ml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第7、14、28天随机处死8只,所取出肺组织用于HE染色、Masson染色、羟脯氨酸含量测定、Ashcroft评分评估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第7、14、28天大鼠Smurf2、TGF-β1、Smad7、CD31、α-SMA表达情况,RT-PCR检测分析Smurf2、TGF-β1、Smad7 mRNA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第7、14、28天,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佳,反应灵敏、摄食正常、活动尚可、呼吸平稳;BLM组大鼠反应逐渐迟钝、摄食逐渐减少、活动逐渐减少、呼吸逐渐加快;DMSO组大鼠表现与BLM组相似;MG132组大鼠反应、摄食、活动、呼吸均介于对照组与BLM组间。第16天,MG132组大鼠死亡1只,考虑因药物腹腔注射出现中腹膜炎导致死亡可能性大。(2)肺纤维化指标检测:第7、14、28天,肺组织肺纤维化指标测定均提示,与对照组比较,BLM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且早期变化速率明显高于晚期;DMSO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指标表达与BLM组大鼠相似(P>0.05);MG132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指标较BLM组有所减少(P<0.05),但较对照组增加(P<0.05)。(3)肺组织Smurf2、TGF-β1、Smad7、CD31、α-SMA免疫组化检测:第7、14、28天,与对照组相比,BLM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加重,CD31表达阳性区逐渐减少,α-SMA表达阳性区渐增加,Smurf2、TGF-β1表达阳性区逐渐增加,而Smad7表达阳性区域逐渐减少(P<0.05);DMSO组大鼠肺组织上述免疫组化结果与BLM组大鼠相似(P>0.05);MG132组大鼠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介于BLM组与对照组之间(P<0.05)。(4)RT-PCR检测Smurf2、TGF-β1、Smad7 mRNA表达结果:第7、14、28天,与对照组比较,BLM组大鼠肺组织Smurf2、TGF-β1 mRNA表达显着上调(P<0.05),Smad7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DMSO组大鼠肺组织Smurf2、TGF-β1、Smad7 mRNA表达与BLM组相似(P>0.05);MG132组大鼠肺组织Smurf2、TGF-β1、Smad7 mRNA表达介于BLM组与对照组之间(P<0.05)。且Smurf2 mRNA表达与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及TGF-β1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Smad7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1、EndMT参与肺纤维化的形成,发生EndMT高峰在第14天;2、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参与调控大鼠肺纤维化EndMT,从而抑制肺纤维化发生发展;3、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通过调节Smurf2-Smad7信号传导,调控大鼠肺纤维化EndMT,从而抑制肺纤维化发生发展;4、Smurf2可能成为临床防治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一个新靶点。(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期刊2018-05-01)
张云敬[6](2018)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通过抑制NF-κB通路增强紫杉醇对乳腺癌的治疗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叁肽基乙醛(MG132)是一种醛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NF-κB通路来阻制肿瘤进展。紫杉醇(PTX)是乳腺癌化疗的常规用药,但是它因能激活NF-κB通路而使肿瘤细胞对它的敏感性降低。本研究旨在探究通过叁肽基乙醛(MG132)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EO771增殖、迁移、侵袭等生物学特征及PTX来观察其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我们的研究采用MTT法分别检测MG132,PTX以及MG132联合PTX对乳腺癌MCF-7和EO771细胞以及正常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确定二者的作用浓度范围,并比较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对MCF-7和EO771以及HUVE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计数检测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对MCF-7和EO771以及HUVECs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对MCF-7和EO771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表型相关蛋白(Cyclin B1,Cdc2,Bcl-2,Bax,MMP2)以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NF-κB,p NF-κB,IκBα)的表达情况。体内实验检测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对小鼠肿瘤体积的影响以及小鼠肿瘤组织中NF-κB,p NF-κB,IκB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MG132和PTX对乳腺癌MCF-7和EO771细胞以及正常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活性抑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联合用药组细胞活性较单药组和对照组低。联合用药组G2期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凋亡数高于单药组和对照组。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联合用药组的侵袭细胞数以及迁移率明显低于单药组和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联合用药组Cyclin B1,MMP2,Cdc2,Bcl2的表达较单药组和对照组低,而Bax的表达与之相反。联合用药组中,NF-κB和p NF-κB的表达较PTX和对照组低,而IκBα的表达相反。组织NF-κB,p NF-κB,IκBα蛋白的表达与之结果一致。结论根据我们的研究,MG132和PTX联合应用能够增强PTX的疗效,这一作用与MG132抑制了NF-κB信号通路有关。我们推断MG132有望和PTX联合应用于临床用于乳腺癌的化疗。(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阮昕[7](2018)在《乳源免疫调节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提高人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DDP)的敏感性;2.研究PGPIPN与DDP联合用药使人卵巢癌细胞耐药性降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方法:1.培养人原代卵巢癌细胞和正常卵巢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纯度;2.使用MTT法检测PGPIPN处理48 h对人正常卵巢细胞的影响;3.使用MTT法检测DDP处理48 h抑制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SKOV_3和COC1),耐药细胞株(SKOV_3/DDP和COC1/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和对细胞的抑制作用;4.使用MTT法检测PGPIPN联合DDP用药48 h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_3、SKOV_3/DDP、COC1、COC1/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5.使用RT-PCR法检测人卵巢癌细胞SKOV_3、SKOV_3/DDP、COC1、COC1/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在PGPIPN和DDP联合处理下,检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的表达情况;6.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卵巢癌细胞SKOV_3、SKOV_3/DDP、COC1、COC1/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在PGPIPN和DDP联合处理下,检测UPP的表达情况。结果:1.培养原代卵巢癌细胞和正常卵巢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可达94%以上;2.MTT结果表明当PGPIPN为低浓度时,对人正常卵巢细胞的增殖活性没有特别显着的抑制效果;3.MTT结果表明DD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_3、SKOV_3/DDP、COC1、COC1/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DDP浓度增大而增加,计算得出SKOV_3、SKOV_3/DDP、COC1、COC1/DDP以及原代卵巢癌细胞的48 h的平均IC50值为(3.759±0.790)μmol/L、(9.092±1.738)μmol/L、(4.997±0.437)μmol/L、(21.819±2.644)μmol/L、(17.266±7.454)μmol/L。4.MTT结果表明,IC50浓度的DDP联合低、中、高浓度PGPIPN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SKOV_3、SKOV_3/DDP、COC1、COC1/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着高于单独使用DDP组和PGPIPN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也随着PGPIPN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人卵巢癌细胞耐药株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率变化大于敏感株。5.PCR数据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药后,UPP的相关基因SIAH、PSMA1的mRNA表达量增加,β-catenin的mRNA表达降低;与单独使用DDP组和PGPIPN组相比,随着PGPIPN浓度增大,联合用药组的SIAH、PSMA1的mRNA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大,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降低。6.Western blot数据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药后,UPP的相关基因SIAH、PSMA1的蛋白表达量增加,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降低;与单独使用DDP组和PGPIPN组相比,随着PGPIPN浓度增大,联合用药组的SIAH、PSMA1的蛋白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1.DDP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与PGPIPN联合使用后,增强了卵巢癌细胞对DDP的敏感度。低浓度PGPIPN对正常卵巢细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2.联合用药后,SIAH、PSMA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增加,β-caten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降低,说明PGPIPN逆转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的可能与UPP有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王圆圆,张小欢,毛彦稳,刘玲伶,彭伟[8](2018)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抑制糖尿病肾脏疾病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是否抑制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发展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TZ复制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9)、MG132治疗组(MG132组,n=9),MG132组从第9周起予MG 132[0.1mg/(kg·d)]腹腔注射治疗糖尿病大鼠。同时设对照(Con组,n=9)组,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SnoN、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DM组血糖[(5.85±0.86)vs(17.49±1.21)mmol/L,P=0.00]、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1.11±0.29)vs(16.36±3.06)mg/mmol,P=0.00]、肾脏指数(KW/BW)[(6.32±0.49)vs(14.54±1.49)mg/g,P=0.00]明显增加,且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明显,α-SMA[(0.18±0.03)vs(0.33±0.02),P=0.002)增多,而SnoN[(0.87±0.10)vs(0.32±0.11),P=0.007)、PTEN[(2.06±0.09)vs(1.26±0.06),P=0.00]、E-cadherin[(1.32±0.06)vs(0.50±0.03),P=0.00]减少;MG132治疗后,UACR[(6.74±3.47)mg/mmol,P=0.003]、KW/BW[(12.43±1.11)mg/g,P=0.01]降低,纤维化病变减轻,α-SMA[(0.19±0.05),P=0.003]减少,SnoN[(0.55±0.09),P=0.033]、PTEN[(1.73±0.15),P=0.002]、E-cadherin[(1.11±0.10),P=0.00]蛋白的表达增加。结论 MG132可能通过恢复SnoN、PTEN蛋白水平抑制DKD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糖尿病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钟良瑞,陈华,景晶,乔红丽,魏克民[9](2017)在《叁叶青黄酮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与蛋白酶体活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叶青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叁叶青黄酮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酶标仪检测细胞蛋白酶体和DUB活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相关蛋白ub-prs、USP14、UCHL5、POH1等表达变化。结果:体外实验MTT法检测叁叶青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示叁叶青黄酮各浓度组的抑制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依赖性。酶标仪检测结果显示随叁叶青黄酮浓度升高,细胞蛋白酶体和DUB活性逐渐降低,呈明显的量-效关系。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叁叶青黄酮可以上调A549细胞中ub-prs蛋白表达,下调USP14、UCHL5、POH1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叁叶青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具有明显抑制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7年10期)
蒋琳[10](2017)在《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抑制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防治牙周病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也是成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是牙周病的启动因子。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主要成分,在牙周病的发生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LPS刺激宿主细胞,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如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导致大量炎症因子的过量表达和释放,从而引起组织炎症反应。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介导的蛋白降解是机体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与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参与信号传导、凋亡、细胞周期和抗原呈递等调控。参与牙周炎症反应的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同样受到UPS的调控。针对UPS调控机制,蛋白酶体抑制剂得到广泛关注,最早用于肿瘤的研究。Bortezomib是第一个被用于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近年来,逐渐被用于非肿瘤性疾病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发现bortezomib能够通过抑制泛素连接酶的关键抑制因子-去泛素化酶头帕肿瘤综合征蛋白(CYLD)的降解,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此外,bortezomib还能够促进鼠牙周膜细胞的细胞分化和矿化。这些研究均表明bortezomib有望成为治疗牙周病的有效药物。然而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牙周病的治疗假设仍有较多的基础科研问题尚未阐明,首先是药物安全性和组织特异性。蛋白酶体抑制剂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具有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和浓度依耐性。相同浓度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对不同组织细胞会产生不同效应,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相同组织细胞甚至会产生相反效果。牙周膜细胞(PDLCs)是牙周组织改建和维持牙周健康的重要细胞。由上可见,蛋白酶体抑制剂在牙周病治疗领域作为药物开发具有极高的潜力。然而,需要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牙周膜细胞的药物安全性、组织特异性、作用机理等进行系统研究。所以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体外研究探讨bortezomib对牙周膜细胞的药物安全性、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LPS联合结扎术构建大鼠牙周炎模型,进一步探讨bortezomib的体内抗炎效果,以期为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牙周病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本实验设计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牙周膜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目的:原代培养和鉴定h PDLCs,为后期体外实验提供细胞保障。方法:收集12至15岁患者因正畸治疗拔除的健康前磨牙,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h PDL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克隆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h PDLCs呈成纤维样,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表达阴性;14天即可见细胞集聚生长,克隆形成;连续9天生长曲线成“S”形。结论:组织块酶消化法可以成功培养出h PDLCs,细胞为中胚层间充质细胞,无上皮细胞的污染,克隆及增殖能力强。第二部分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对人牙周膜细胞的药物安全性研究目的:了解Bortezomib对h PDLCs的药物安全性,同时为后期实验筛选出安全实验浓度。方法:本实验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凋亡和周期实验检测bortezomib(0-10n M)对h PDLCs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检测bortezomib(0.25 n M、0.5 n M和1 n M)在LPS刺激下,对h PDLCs中caspase3和cyclin D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h PDLCs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4 n M及以下浓度的bortezomib不会影响h PDLCs的增殖,然而会使h PDLCs停留在G1期,10 n M以下浓度的bortezomib不会影响h PDLCs的凋亡。在LPS刺激下,1 n M以内的bortezomib对h PDL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抑制cyclin D1基因和蛋白的过表达,抑制caspase3基因表达,轻度抑制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表明bortezomib抑制h PDLCs的过度增殖和凋亡。结论:1n M以内的bortezomib对h PDLCs表现出良好的药物安全性。本研究采用0.25 n M、0.5 n M和1 n M的bortezomib进行后续体外实验。第叁部分Bortezomib对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抑制作用目的:本实验通过分析在LPS刺激下,bortezomib对h PDLCs中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的影响,探讨bortezomib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Bortezomib(0.25 n M、0.5 n M和1 n M)预处理h PDLCs 1 h,再与1μg/m L LPS共同干预h PDLCs 3、6、12和24 h,采用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β、IL-6和IL-8的蛋白分泌量。结果:LPS处理h PDLCs3 h到24 h,均会促进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基因的表达,其中LPS作用6 h后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0.25 n M至1 n M浓度的bortezomib预处理可以明显抑制LPS刺激细胞引起的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和蛋白分泌量的增加。结论:0.25n M至1n M浓度的bortezomib对LPS所诱导的体外牙周细胞炎症反应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表明bortezomib的体外有效抗炎浓度在皮摩尔级。提示bortezomib在牙周病的防治方面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第四部分Bortezomib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抑制作用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在LPS刺激下,bortezomib对h PDLCs中NF-κB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探讨bortezomib在牙周病治疗方面的抗炎机制。方法:Bortezomib(0.25 n M、0.5 n M和1 n M)预处理h PDLCs6 h或者1 h,再与1μg/m L LPS共同干预h PDLCs 0.5 h或者6 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上重要的抑制因子IκBa总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F-κB/p65核移情况。结果:(1)LPS处理h PDLCs 0.5 h时,IκBa的蛋白水平与磷酸化水平稍有下调,但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当bortezomib预处理细胞6 h时,IκBa的蛋白水平与磷酸化水平均随着bortezomib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Bortezomib预处理h PDLCs 1 h,再与LPS共同作用细胞6 h时,LPS能够显着增加IκBa的磷酸化水平和促进IκBa蛋白水平的上调;IκBa蛋白水平与磷酸化水平均有随着bortezomib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NF-κB/p65定位于细胞质内,当LPS刺激细胞0.5 h和6 h时,NF-κB/p65移位进入细胞核,bortezomib预处理能够抑制这一反应过程。结论:Bortezomib可以通过抑制IκBa蛋白的降解,抑制NF-κB/p65的核移,进而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而抑制下游炎症因子的转录。第五部分Bortezomib通过MAPK/AP-1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抑制作用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在LPS刺激下,bortezomib对h PDLCs中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MAPK磷酸酶1(MKP1)和下游重要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bortezomib的抗炎机制。方法:(1)Bortezomib(0.25 n M、0.5 n M和1 n M)预处理细胞6 h,与1μg/ml LPS继续共同干预细胞0.5 h和1 h,western blot检测MAPKs(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2)Bortezomib(0.25 n M、0.5 n M和1 n M)预处理细胞6 h,与1μg/ml LPS继续共同干预细胞0.5 h,western blot检测MKP1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MKP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P-1(c-Jun和c-fos)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检测pc-Jun和pc-fos核内表达水平。结果:(1)1μg/ml LPS促进h PDLCs中p38、JNK、ERK1/2和ERK5磷酸化水平的上调,但bortezomib选择性的抑制p38和ERK5的磷酸化,而对JNK和ERK1/2的磷酸化无抑制作用。(2)1μg/ml LPS促进h PDLCs中MKP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轻微上调,随着bortezomib浓度的增加,这种上调趋势明显加强。(3)1μg/ml LPS促进h PDLCs中c-Jun磷酸化水平的明显上调,c-fos磷酸化水平的轻度上调。而Bortezomib抑制c-Jun和c-fos的磷酸化,其中对c-Jun的抑制作用较强。(4)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具有一致性,1μg/ml LPS能够促进pc-Jun和pc-fos的核内表达,而brtezomib明显抑制这一反应。结论:(1)bortezomib通过抑制MKP1的降解和促进MKP1的表达,抑制MAPKs信号通路蛋白的活化,进一步抑制AP-1的活性,而干预牙周炎症反应。(2)结果提示p38、ERK5和c-Jun是bortezomib的抗炎作用靶点。第六部分动物实验--Bortezomib抑制LPS联合结扎术诱导的牙周炎症反应目的:通过研究bortezomib对大鼠牙周炎进展的影响,探讨bortezomib的体内抗炎作用,进一步为bortezomib治疗牙周疾病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依据。方法:(1)大鼠上颌双侧第二磨牙牙周局部注射LPS,联合结扎术构建大鼠牙周炎模型,注射LPS之前1 h,牙周局部注射bortezomib(0.01 mg/ml、0.1 mg/ml和1 mg/ml)进行干预,隔两天注射和干预一次,持续4 w。(2)微型计算机断层成像(Micro-CT)扫描样本,进行牙槽骨吸收的线性分析和骨容量分析。(3)样本脱钙,制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TNF-a、IL-1β、IL-6和IL-8的表达。结果:(1)牙周局部注射LPS联合牙颈部结扎4 w成功构建大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明显,达根中下份,根分叉暴露,釉牙骨质界(CEJ)到牙槽嵴顶(ABC)之间的距离明显高于正常组,感兴趣区域(ROI)的牙周骨体积占总体积分数比值(BV/TV值)和骨密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Bortezomib干预可以明显抑制牙槽骨的吸收,减少CEJ到ABC之间的距离,增加BV/TV值和骨密度值。(2)HE染色显示:bortezomib抑制牙周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3)Bortezomib抑制牙周组织中RANKL的过表达,同时促进OPG的表达。(4)LPS联合结扎术可诱导牙周组织中TNF-a、IL-1β、IL-6和IL-8的过表达;而bortezomib抑制牙周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局部使用bortezomib可以抑制牙周炎症组织中TNF-a、IL-1β、IL-6和IL-8的高表达和减小RANKL/OPG的比值,抑制牙槽骨的破坏吸收。Bortezomib对牙周病的治疗表现出潜在的药物作用,合适剂型和剂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蛋白酶体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伴随免疫球蛋白的急剧产生,蛋白质错误折迭的机会更多,内质网处于应激状态。为缓解这种压力,MM细胞高度依赖于蛋白酶体,以便移除错误折迭蛋白,维持细胞稳态。MM细胞的这种特征也成为其治疗靶点,例如:当硼替佐米(Bortezomib)抑制蛋白酶体,上述错误折迭蛋白不能被降解、滞留于胞质,导致过度的内质网应激、诱导MM细胞凋亡,这是MM细胞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尤为敏感的重要原因。尽管蛋白酶体抑制剂是治疗MM的革命性药物,但其仍有局限,例如:部分患者伴有原发耐药或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继发耐药;治疗窗口窄、存在剂量限制性等不良反应。因此,针对蛋白酶体抑制剂耐药机制进行研究或继续发现新的蛋白酶体抑制剂是MM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为醌甲基叁萜类化合物,其显着的抗癌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研究提示Celastrol可抑制兔源蛋白酶体活性,可能与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效应有关。但上述研究缺乏直接基于人蛋白酶体活性抑制数据,且在MM细胞以及移植瘤组织中是否能发挥蛋白酶体抑制活性仍然未知。目的本研究将基于蛋白酶体阐释Celastrol抗MM的效应机制,为Celastrol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基于检测反应体系中荧光底物(Z)-LLE-AMC,Bz-VGR‐AMC和Suc‐Leu‐Leu‐Val‐Tyr‐AMC的AMC释放量来分别测定Celastrol对20S蛋白酶体caspase-like(β1,半胱天冬酶样)、trypsin-like(β2,胰蛋白酶样)和chymotrypsin‐like(β5,糜蛋白酶样)亚基的分子以及细胞水平抑制活性;进一步采用CCK-8法测定Celastrol对MM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利用Annexin V-PI双染检测Celastrol对MM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基于PI染色法分析Celastrol对MM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最后,基于MM移植瘤模型检测Celastrol对肿瘤组织中蛋白酶体抑制活性,进一步利用Annexin V-PI双染、Western-Blot、H&E及TUNEL染色法检测Celastrol对肿瘤组织凋亡诱导活性;通过连续给药证实Celastrol对MM.1S和RPMI8226移植瘤生长抑制活性。结果1.分子水平蛋白酶体活性检测结果显示:Celastrol抑制纯化人蛋白酶体β1、β2、β5亚基的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1、6.3和9.3μM;细胞水平蛋白酶体活性检测结果显示:Celastrol抑制人MM细胞蛋白酶体β1、β2、β5亚基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2.3、2.1和0.9μM。2.Celastrol能显着抑制四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1S、MM.1R、RPMI8226和U266)的增殖,GI50分别为:0.63、0.52、1.14以及1.32μM。3.Celastrol能显着诱导MM细胞凋亡:Celastrol(500 n M)作用MM细胞8 h,MM.1S、MM.1R、RPMI8226以及U26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35.5%、35.1%、25.6%和40.9%;而阴性对照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5.3%、12.8%和12.5%。同时,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Celastrol(1000 n M)能诱导MM.1S和MM.1R细胞PARP凋亡活化片段cleaved PARP生成。4.Celastrol阻滞MM.1S、MM.1R细胞周期于G0/G1期:Celastrol(250 n M、500 n M)作用MM.1S细胞24 h,G0/G1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9.7±1.9%和64.6±1.3%,而阴性对照G0/G1期所占百分比为40.8±0.4%;Celastrol(250 n M、500 n M)作用MM.1R细胞24 h,G0/G1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7.1±3.0%和64.2±2.9%,而阴性对照G0/G1期所占百分比为39.2±1.8%。5.MM移植瘤模型结果显示:Celastrol能在肿瘤组织中抑制20S蛋白酶体β1、β2以及β5亚基的活性;Celastrol能诱导肿瘤组织发生凋亡,伴随着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以及cleaved PARP的生成。Celastrol治疗组MM.1S、RPMI8226异种移植瘤体积大小分别为1296.65±568.02 mm3、789.10±117.51 mm3,对照组分别为1831.88±949.24 mm3、1522.15±569.04 mm3;Celastrol治疗组肿瘤质量分别为640.9±415.4 mg和457.0±91.3 mg,而对照组分别为1046.0±570.0 mg和918.4±289.3 mg。结论1.基于分子及细胞水平对蛋白酶体β1、β2以及β5亚基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证实Celastrol同时抑制蛋白酶体β1、β2以及β5亚基活性。2.Celastrol显着抑制四种MM细胞(MM.1S、MM.1R、RPMI8226和U266)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3.Celastrol显着诱导MM.1S、MM.1R、RPMI8226和U266细胞凋亡,同时诱导MM.1S和MM.1R细胞PARP凋亡活化片段cleaved PARP生成。4.Celastrol阻滞MM.1S、MM.1R细胞周期于G0/G1期。5.Celastrol在肿瘤组织中抑制20S蛋白酶体β1、β2以及β5亚基的活性;Celastrol诱导肿瘤组织发生凋亡,并伴随着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以及cleaved PARP的生成;Celastrol抑制MM.1S、RPMI8226异种移植瘤的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酶体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胜男.PA28调控的免疫蛋白酶体抑制CDK15蛋白表达并促进乳腺癌侵袭和转移[D].南方医科大学.2019
[2].钟月玲.雷公藤红素基于蛋白酶体抑制活性诱导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9
[3].许玲丽.酪蛋白激酶Ⅱ对蛋白酶体活性的抑制作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阮昕,汪慎燚,徐恰,席浩,薛绍礼.乳源免疫调节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8
[5].代文静.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初探[D].成都医学院.2018
[6].张云敬.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通过抑制NF-κB通路增强紫杉醇对乳腺癌的治疗效应[D].锦州医科大学.2018
[7].阮昕.乳源免疫调节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
[8].王圆圆,张小欢,毛彦稳,刘玲伶,彭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抑制糖尿病肾脏疾病机制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
[9].钟良瑞,陈华,景晶,乔红丽,魏克民.叁叶青黄酮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与蛋白酶体活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
[10].蒋琳.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抑制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防治牙周病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
标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乳腺癌; 转移; 免疫蛋白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