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和中亚国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中亚国家,经贸合作
中国和中亚国家论文文献综述
田原,张滔[1](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与中亚国家间经贸合作获得快速发展,与中亚各国关系不断向好。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内部政策及地区安全等影响我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因素仍然存在。展望未来,我国与中亚各国在优势领域的合作将持续深化,共赢领域合作将不断加强,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扩大双边经贸合作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中亚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建议通过完善经济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深化投资经贸合作等举措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期刊2019年08期)
白波[2](2019)在《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源自何处?》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今天起至6月16日对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和亚信峰会。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中亚四国进行访问,并在访问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等多项合作机制下,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9-06-12)
李芳海[3](2019)在《浅析中国企业跨入中亚国家经营存在的风险与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中亚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改革,中亚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企业若想走出去,对国际市场进行拓展,开发中亚市场是一个很好选择,这样才可获得较好发展。本文在分析中国企业在中亚国家的经营风险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在中亚国家防范经营风险的措施加以探究,希望能给企业实际经营提供相应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何韶华[4](2019)在《中国与中亚国家棉花产业合作潜力与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为了探索利用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解决我国棉花产业安全问题,深入研究了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中亚国家棉花产业资源状况、双方合作潜力,并进一步结合对于农业跨国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调研材料,提出中国特色的棉花产业国际合作模式。具体如下:首先,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运用国际合作相关理论分析了棉花产业国际合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就中国棉花资源禀赋、生产现状和技术水平分析,发现国内棉花种植效率受限,生产成本过高,而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下降趋势,棉花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再就中国整个棉花产业的合作基础和诉求予以分析,即建立全面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发现中国棉花产业安全度极低。同时基于MSVAR模型的棉花市场完善度分析发现,国内棉花市场完善度较低。就国际贸易分析发现国内进口依存度较高,进口来源国较集中,国内市场对国际棉花市场的供给缺乏掌控力,不利于国内棉花产业链下游的发展,上述研究为棉花产业展开国际合作提供了研究基础。接着基于中亚国家的官方数据,较为深入的分析了中亚棉花产业合作基础,即建立了中亚国家农业合作潜力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熵权topsis法分析了中亚五国的农业发展水平,紧接着分析了棉花产业种植生产情况和棉花产业合作潜力。再者,结合对开展棉花产业(农业)跨国合作的企事业单位的实地调研情况,提出六种中亚棉花产业合作模式,分别为“订单+原棉进口”模式、“两园”模式、“两区”模式、“原棉种植+综保区”模式、“籽棉进口+保税区”模式“种植+加工”模式。作者依据文章分析提出中亚(生产基地)-国内保税区(加工成棉纱)-出口国内棉纺织企业的模式,整体成本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6-01)
李雪梅[5](2019)在《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因里海沿岸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使地缘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地负海涵,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因地势水能丰富,中亚的能源对改善中国能源紧缺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增加中国能源进口渠道的多样化,减少对中东石油和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还能够满足国内快速发展的经济,同时还能促进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与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由于毗邻的地理位置,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合作组织为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为深化能源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助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进一步深化,国家间的关系进一步和谐,助力于区域间多边机制的发展。而同时中亚国家比较顺利地实现了领导人权力的交接,五国间也在积极地改善双边关系。这无疑为深化能源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地缘政治基础。尽管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有深厚的地缘政治基础,但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美、俄、欧盟在中亚地区围绕能源展开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亚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极端宗教势力虽然在近年来遭到沉重的打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中亚地区仍然有其生存的土壤,极端宗教活动也依然会存在,极端思想也依然会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大国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因此,只有多方齐心协力共谋能源合作大计,方能实现互利共赢。(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9)
张玉,寇明龙[6](2019)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中亚国家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双边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合作交流层次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度涵盖对外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文章运用主成分研究中国和中亚国家对外开放度,得出如下结论: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对外开放度远超中国和其他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排名第叁,中国位列第四,乌兹别克斯坦对外开放度最低。中亚国家投资开放度波动剧烈,且普遍外债负担严重,远超出国际债务警戒线,偿债风险大;中国投资开放度相对比较稳定,外债规模总量虽大,但和GDP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国际警戒线。最后,为提升中国和中亚国家外贸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张宁[7](2019)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粮食贸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口国外农产品和利用国外农业资源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粮食贸易以中国进口为主,品种主要是小麦。尽管贸易量较小,对中国粮食进口的规模和结构总体影响不大,但也具有丰富"一带一路"合作内容、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和工业原材料需求、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缓解国内环保和耕地压力等积极作用。当前,各方对加强粮食合作均有兴趣和共识,加上互补性较强,进一步拓展粮食贸易具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的良好条件。同时也面临环境约束、"中国威胁论"干扰等不利因素。为提高农业合作的规模和质量,宜将粮食贸易纳入粮食安全国际合作体系内,将贸易与减贫、能力建设、农业投资、共同粮食市场建设等多个领域相结合。(本文来源于《欧亚经济》期刊2019年02期)
王林彬[8](2019)在《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向中亚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2003-2016年中国向中亚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基于扩展投资引力模型和面板校正误差模型,比较分析双边政治关系对OFDI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双边关系状态、外交成果、外交活动对中国向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产生显着影响,而且非经济类外交成果的影响效应大于经济类。(本文来源于《贵州省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栋[9](2018)在《中亚国家与中国金融合作的现状、方向和政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亚五国是现阶段我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的利益核心区与关键地带,金融合作是"五通"中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最基础的链接纽带和平台。中亚各国与我国在双边本币结算和货币互换、多元合作主体、直接汇率形成机制等金融合作方面取得显着进展。随着各国与中国经贸往来日益加深、合作日益紧密,双方在基础设施投融资、货币合作和补充流动性、多边汇率稳定、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直接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有进一步的合作需求。本文对中亚各国和我国的金融合作进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对双方进一步合作需求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武汉金融》期刊2018年11期)
郭霄鹏,张金锁,李德强,赵来军[10](2018)在《中国与中亚国家油气资源合作风险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亚国家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合作迎来了历史性新机遇。中国油气企业与中亚国家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与中亚国家开展油气资源合作的风险,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根据专家意见,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油气资源合作风险具体划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安全风险、资源及技术风险。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亚国家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亚五国由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经济等原因,中国与其在油气资源合作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其中塔吉克斯坦为最高,哈萨克斯坦为最低。(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中国和中亚国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今天起至6月16日对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和亚信峰会。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中亚四国进行访问,并在访问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等多项合作机制下,中国和中亚国家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和中亚国家论文参考文献
[1].田原,张滔.“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及展望[J].国际贸易.2019
[2].白波.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源自何处?[N].北京日报.2019
[3].李芳海.浅析中国企业跨入中亚国家经营存在的风险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9
[4].何韶华.中国与中亚国家棉花产业合作潜力与模式探究[D].石河子大学.2019
[5].李雪梅.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张玉,寇明龙.中国与中亚国家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19
[7].张宁.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粮食贸易分析[J].欧亚经济.2019
[8].王林彬.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向中亚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
[9].张栋.中亚国家与中国金融合作的现状、方向和政策建议[J].武汉金融.2018
[10].郭霄鹏,张金锁,李德强,赵来军.中国与中亚国家油气资源合作风险比较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