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向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早龄期混凝土,弹塑性本构关系,强度与变形特性
二向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纪华[1](2010)在《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C20混凝土的本构关系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早龄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是施工期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和计算的基础,由于其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造成了早龄期混凝土结构分析时先进算法和粗略模型的不匹配,也找不到可以依据的本构关系。借鉴弹塑性本构理论,根据早龄期C20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包络面、初始屈服包络面以及参照面对八面体应力空间的划分状况,依据被划分区域和两个强度包络面及参照面在应力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给出了各划分区域的本构模型,得到了早龄期C20混凝土材料一般形式的弹塑性本构关系,从而为早龄期C20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双轴受力状态下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0年12期)
钱国华[2](2010)在《关于二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与主平面的对应问题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二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与主平面的对应问题,给出了几种处理方法,并可以作为材料力学教材的一种补充。(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0年11期)
刘纪华,杨立岐,张表志[3](2010)在《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早龄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是施工期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和计算的基础,由于其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造成了早龄期混凝土结构分析时先进算法和粗略模型的不匹配,也找不到可以依据的破坏准则。文章基于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C20混凝土材料强度试验数据在八面体应力空间中的分布特点,通过回归分析和数学推导,建立了八面体应力空间的早龄期C20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为早龄期混凝土结构或者构件在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极限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分段函数的形式建立的破坏准则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0年06期)
刘会勋[4](2009)在《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C20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早龄期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是施工期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但是由于目前其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造成了早龄期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时先进算法和粗略理论的不匹配,甚至根本找不到适合的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可以依据,从而严重的制约了模板早拆等先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此,进行早龄期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为了给最不利条件下模板早拆施工技术研究中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计算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在试验基础上,首先建立了早龄期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和初始屈服准则,然后依据二者关系建立了基于非均匀等向强化法则的后继屈服准则,最后根据这叁个强度准则的特性,建立了早龄期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早龄期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试验测定了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以及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了各强度指标在试验龄期范围的最佳数学回归方程,从而为早龄期混凝土结构计算中力学参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2、在早龄期混凝土单轴受压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早龄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早龄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标准全曲线方程,从而为早龄期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单轴受力状态下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3、基于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混凝土材料强度试验数据在八面体应力空间中的分布特点,通过回归分析和数学推导,建立了八面体应力空间的早龄期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初始屈服准则和后继屈服准则,并在破坏准则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以主应力形式表达的早龄期混凝土的二轴强度包络图,从而为早龄期混凝土材料在单轴和双轴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4、借鉴弹塑性本构理论,根据早龄期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包络面、初始屈服包络面以及参照面对八面体应力空间的划分状况,依据被划分区域和两个强度包络面及参照面在应力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给出了各划分区域的本构模型,进而得到了早龄期混凝土材料一般形式的弹塑性本构关系,从而为早龄期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双轴受力状态下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9-05-01)
沈韶华,李航[5](2006)在《二向应力状态图解法的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在《材料力学》教学中,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教学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深入的教学设计,采用基于AutoCAD工程绘图技术的图解法,可使处理过程变得简单、灵活、快捷,结果却更可靠、精确。 2.教学设计 2.1 引入首先采用提问、讲解作业等方式复习前一节平面应力状态分析所得到的斜截面应力解析公式, 提出公式参数很多如何记忆的问题,引入采用图解法直观的进行计算。(本文来源于《2006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10-01)
刘映刚,张淑娟,高丽红,张京[6](2004)在《VB在二向应力状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VB的可视化编程的特点,针对工程力学分析中的二向应力解析法分析计算中容易出错、人工计算费时的问题,进行了VB编程。该程序通过主要参数的输入,可输出某截面应力和主平面二向应力的分析结果,并可绘制出应力图。文中结合实例阐述了利用VB进行二向应力解析法计算的实现方法,结果表明该程序直观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实用,为解决工程力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董天立[7](2004)在《二向应力状态主平面、主剪应力平面位置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应力的大小 ,决定着构件强度的大小 ,主平面、主剪应力平面的位置 ,决定着构件的破坏位置 ,所以 ,确定这些平面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中 ,常采用图解法、解析法来确定主平面、主剪应力平面的位置(本文来源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黄强[8](2003)在《二向应力状态下非矩形单元体主应力的解析法及其电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些结构中不适于采用矩形单元体的情况,对二向应力状态下非矩形单元体的主应力进行讨论,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给出电算方法。(本文来源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崔婷[9](1999)在《二向应力状态主应力方向判别的两种简易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用解析法求二向应力状态的主应力时,主应力方向的判别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两种简易方法使该问题的解决变为容易而且易予掌握。(本文来源于《昆明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李雪斌[10](1999)在《应当完整二向应力状态解析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指出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材料力学》教材中有关二向应力状态部分讨论、叙述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充、改正意见。(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教育》期刊1999年13期)
二向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讨论了二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与主平面的对应问题,给出了几种处理方法,并可以作为材料力学教材的一种补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向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纪华.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C20混凝土的本构关系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
[2].钱国华.关于二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与主平面的对应问题处理方法[J].制造业自动化.2010
[3].刘纪华,杨立岐,张表志.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
[4].刘会勋.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C20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
[5].沈韶华,李航.二向应力状态图解法的教学设计[C].2006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论文集.2006
[6].刘映刚,张淑娟,高丽红,张京.VB在二向应力状态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7].董天立.二向应力状态主平面、主剪应力平面位置浅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8].黄强.二向应力状态下非矩形单元体主应力的解析法及其电算方法[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9].崔婷.二向应力状态主应力方向判别的两种简易方法[J].昆明大学学报.1999
[10].李雪斌.应当完整二向应力状态解析分析法[J].职业技术教育.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