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栽培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覆膜栽培,食用向日葵,增产效应
栽培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雷伟,杨芬,闫钊,丁变红[1](2019)在《覆膜栽培对食用向日葵的增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白色地膜覆盖对食用向日葵的增产效应,试验选取了3个食用向日葵品种进行种植,设有白膜和无膜(CK)2个处理,测量了白膜和无膜在5,10,15 cm土层的温湿度,并对各小区植株的出苗率、株高、盘径、单盘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对5~15 cm土层有明显的增温保湿作用,在向日葵全生育期覆膜与无膜处理相比,土层温度增加了0.86℃,有效积温提高了3.7%;湿度增加了4.6%,籽粒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1.7%;生育期缩短了7.7 d,平均公顷产量增幅达到14.6%。(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华国,李雪[2](2019)在《藏青-2000青稞可降解性地膜覆盖栽培增温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藏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藏青-2000栽培中,应用可降解性农用黑色地膜、白色地膜,以常规不覆盖地膜种植方式作对照,分析可降解性地膜覆盖对土壤表层温度、藏青-2000幼苗发芽率以及水分保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增加地表温度、青稞出苗率等指标的效应显着优于黑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以及常规不覆盖地膜种植,其中黑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优于不覆盖地膜种植。(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赵永华,温祥珍,李亚灵,许玉坤[3](2019)在《叶用莴苣层架式栽培基质厚度的环境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春、夏两季温室栽培,研究不同基质厚度(6、10、14 cm)对叶用莴苣根系环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越厚,叶用莴苣根系温度和基质含水量变化幅度越小;10 cm和14 cm处理的叶面积、叶片数均优于6 cm处理,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亦均显着高于6 cm处理,而硝酸盐含量显着低于6 cm处理。综合考虑栽培架承重及成本投入,10 cm厚度的育苗基质与羊粪(3 V∶2 V)复混基质适用于叶用莴苣层架式栽培。(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10期)
燕宏玲[4](2019)在《大白菜裸地栽培2+X肥料效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测土配方优化施肥基础上,为探索氮肥总量控制和氮肥分期调控的最佳值,在凌源市进行大白菜裸地栽培2+X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分期调控要优于氮肥总量控制;在大白菜生产上,推荐以100%优化氮量优化追施为最佳施肥与管理方案。(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许腾龙[5](2019)在《我国食药用菌栽培方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食药用菌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品,人们食用食药用菌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木腐类食药用菌主要以普通的树木作为培育材料,以孢子传播的方式进行培养。这种培育食药用菌的方式会对树木产生危害,甚至可能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虽然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不提倡以这种方式栽培食药用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培育食药用菌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运用现代的方式栽培食药用菌,从而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这种现代化的食用菌栽培方式需要得到人们的大力推广使用。本文首先介绍传统的食药用菌培育方法,然后分析现代的食药用菌培育方法,并进一步分析其带来的生态效应,从而促进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27期)
宋柏权,王响玲,郝学明,董一帆,王秋红[6](2019)在《不同保水栽培方式和硼素对甜菜产质量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保水栽培方式与硼素2个因素对甜菜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探讨栽培方式和硼素对甜菜产质量影响规律,以期为甜菜抗旱高产高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6年进行,通过不同栽培水分处理和中后期叶片硼素施用处理,对甜菜叶片SPAD值、产量以及品质进行测定,并对SPAD值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JF(垄上覆膜和垄沟覆秸秆)保水处理能够显着提升产糖量;施硼能提升大田甜菜的含糖率、产量和产糖,JG+B(垄沟铺秸秆+叶面喷施硼酸)提升含糖率和产量效果最佳,JF+B(垄上覆膜和垄沟覆秸秆+叶面喷施硼酸)提高甜菜的产糖量效果最佳;施硼可提高甜菜叶片SPAD值,且SPAD值与甜菜含糖率存在最大的灰色关联度,两者具有紧密关系。综合分析得出,该生态条件下JF可作为抗旱节水的栽培模式,施硼增强了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了产量和含糖,建议在生产中施硼与秸秆覆膜(JF+B)结合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6期)
栾宏瑛,郑英转,王洪洋[7](2019)在《基于晚疫病菌效应子识别策略挖掘马铃薯栽培种‘合作88’潜在抗病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合作88'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栽品种,具有鲜食品质、适合加工、抗晚疫病性等优良性状。为了深入挖掘和分析'合作88'的潜在抗病基因,挑选了晚疫病菌侵染马铃薯时早期上调表达的68个RXLR类效应子基因,将它们分别克隆到PVX病毒植物表达载体pGR106上,采用农杆菌牙签穿刺方法在'合作88'上进行效应子基因瞬时表达。据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发生与否来推断马铃薯中是否存在潜在抗病基因。结果表明,5个效应子基因,包括无毒基因Avr2家族成员PITG_23008,无毒基因Avr-blb2家族成员PexRD39,PexRD3,PITG_10232,PITG_07555,能够在'合作88'材料上诱导HR,预示'合作88'中除含有已知抗病基因Rpi-R2和Rpi-blb2外,还应有其他潜在抗病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蒋冰心,柯章祥,钱志恒,李坤缘,屈阳[8](2019)在《健身栽培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控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是我国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大力倡导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严重影响油菜优质安全生产的重大生物灾害,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主栽油菜品种感病以及轻简化栽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油菜菌核病在包括安徽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逐年加重,连年暴发成灾,严重制约了油菜生产。目前,由于抗病品种匮乏,对于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主要采用药剂防治的措施,而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又导致"3R"问题日益突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蔡海,龚建军,李强栋[9](2019)在《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番茄生长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业废弃物蘑菇渣和炉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塑料篮子的栽培方式研究有机型基质配方对保护地主要栽培作物番茄苗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T5(草炭∶炉渣∶菇渣=1∶1∶2)基质理化性质良好,番茄植株长势良好,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根系活力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和667 m2产量均表现最好,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可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蔬菜》期刊2019年07期)
郭俊霞,吴萍,李青苗,王晓宇,张松林[10](2019)在《生石灰和硅肥处理对川芎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栽培土壤、植株的降镉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障川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探讨降低川芎药材、栽培土壤镉含量的有效方法。以不撒施生石灰和不喷施硅肥为对照,研究撒施生石灰和喷施硅肥对川芎栽培土壤pH、川芎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及根茎、茎叶的降镉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石灰、硅肥处理可提高土壤pH;低浓度生石灰可一定程度促进川芎的生长发育,高浓度抑制川芎的生长发育,硅肥处理可促进川芎地下鲜重的生长发育,以150g/667m~2硅肥和300g/667m~2硅肥处理较好;采收时撒施生石灰和喷施硅肥的处理对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效镉占总金属镉含量比例、药材和茎叶中的镉含量。以撒施200kg/667m~2生石灰的川芎根茎降镉效应最明显,与对照相比降低了69.27%,土壤活性镉含量比施用前降低57.98%。(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栽培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西藏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藏青-2000栽培中,应用可降解性农用黑色地膜、白色地膜,以常规不覆盖地膜种植方式作对照,分析可降解性地膜覆盖对土壤表层温度、藏青-2000幼苗发芽率以及水分保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增加地表温度、青稞出苗率等指标的效应显着优于黑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以及常规不覆盖地膜种植,其中黑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优于不覆盖地膜种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栽培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雷伟,杨芬,闫钊,丁变红.覆膜栽培对食用向日葵的增产效应[J].山西农业科学.2019
[2].张华国,李雪.藏青-2000青稞可降解性地膜覆盖栽培增温效应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
[3].赵永华,温祥珍,李亚灵,许玉坤.叶用莴苣层架式栽培基质厚度的环境效应分析[J].中国蔬菜.2019
[4].燕宏玲.大白菜裸地栽培2+X肥料效应试验[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
[5].许腾龙.我国食药用菌栽培方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J].乡村科技.2019
[6].宋柏权,王响玲,郝学明,董一帆,王秋红.不同保水栽培方式和硼素对甜菜产质量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7].栾宏瑛,郑英转,王洪洋.基于晚疫病菌效应子识别策略挖掘马铃薯栽培种‘合作88’潜在抗病基因[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蒋冰心,柯章祥,钱志恒,李坤缘,屈阳.健身栽培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控制效应[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蔡海,龚建军,李强栋.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番茄生长效应的研究[J].蔬菜.2019
[10].郭俊霞,吴萍,李青苗,王晓宇,张松林.生石灰和硅肥处理对川芎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栽培土壤、植株的降镉效应[J].贵州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