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成刚(辽宁省新民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省新民市1103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45-02
【摘要】目的讨论西尼罗热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西尼罗病人无特效治疗方法,症状严重者以支持疗法为主。主要措施是预防蚊子叮咬。
【关键词】西尼罗热治疗预防
1概述
西尼罗热(或称西尼罗病毒病),是经蚊子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在非洲、南欧、中东、中亚和西亚、大洋洲等地呈
地方性流行。其病原体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西尼罗病毒。该病毒最初于1937年在非洲乌干达首先被分离,由于在西尼罗地区分离,故命名为西尼罗病毒。很长时间西尼罗热主要在非洲和欧洲流行。1999年以后在西半球开始流行,1999年8月至10月在美国纽约突然流行,数百人发病,死亡7例。
西尼罗病毒为有膜RNA病毒,对乙醚和去氧胆酸钠敏感。最适宜pH6.6,最适宜温度为37%。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强,用冰冻干燥法在4℃可保存数年。
2流行病学
①储存宿主与传染源
鸟类如乌鸦、家雀、知更鸟、海鸥等是西尼罗病毒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本病为地方性流行病,与一般流行病不同,它不是固定在某些地区常年流行,而是随候鸟的迁徙而扩散,因此被认为是传播最广泛的黄病毒。
②传播途径
当蚊子叮咬带有病毒血症的鸟时,病毒进入蚊体内繁殖,并储存于唾液腺中,当再次叮咬人或动物时可导致感染。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尖音库蚊是美洲的主要传播媒介。西尼罗病毒也可以通过输血、器官移植、哺乳传染或由母亲在孕期传染给婴儿;一般接触(包括亲吻)不会传染。
③易感人群
人群对西尼罗病毒普遍易感,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人常见,受感染后能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④流行特征
流行地区60%以上的青壮年体内抗体呈阳性,无性别差异。由于媒介对环境的要求,温带地区夏季(蚊虫活动季节)为流行期,热带地区可全年发病。
3临床表现
西尼罗热潜伏期3~14天。临床表现有发热型和脑炎型;大约80%感染者不出现任何症状呈隐性感染。两型病例均突起高热(40℃以上)发病,部分伴有寒战,发热型愈后良好,脑炎型愈后不佳。
发热型:病例多表现为双峰热,有头痛、眼痛、全身肌肉酸痛,可伴有咽炎,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高热可致颜面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明显压痛:约半数病人于发热期或发热期末出疹,表现为颈背部、躯干及四肢的淡红色玫瑰疹或斑丘疹,持续时间约1周。80%病人呈自限性。
脑炎型:西尼罗脑炎的病死率在3%~15%。病例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病情较重者体温骤升并持续不降,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继而神志不清,颈项强直,出现痉挛、惊厥、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循环衰竭。2002年报道数例由于西尼罗病毒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病例,病人出现双侧或单侧上肢肌无力并呈渐进性发展,进而出现下肢无力甚至瘫痪等,应该引起重视。
4诊断与治疗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出现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尤其是伴脑炎症状者,要考虑西尼罗热的可能。西尼罗病毒病实验室诊断包括:从病例标本分离到西尼罗病毒;病人血清以及脑脊液中IgM抗体阳性;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西尼罗病毒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为阳性;由于黄病毒属病毒间存在抗原交叉反应,因此中和实验是血清学检测的标准。此外病人标本的采集时间会影响检测结果,采集时间越早检测阳性率越高。
对西尼罗病人无特效治疗方法,症状严重者以支持疗法为主。
5预防控制要点
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可供使用,加之流行地点不固定,往往是突发性的,增加了预防难度。主要措施是预防蚊子叮咬。应对病人采取防蚊隔离措施,以防病原体扩散;疫点疫区应开展灭蚊行动,清理环境,杜绝蚊虫滋生;使用蚊虫驱避剂,可减少感染机会。在医疗过程中患本病的风险很小。但是已有通过输血及器官移植而感染西尼罗热的报道,美国已经实行对献血者用RT—PCR方法进行筛选。当发现疫情流行或暴发时,开展针对性监测有助于预测流行趋势及疾病扩散范围。监测鸟类的死亡可作为预测本病暴发流行的指标之一,因此在疫区可设计并实施以流行季节鸟类死亡为主要监测内容的症状监测系统。鸟类的感染率及其敏感程度随种类不同有所差异,最高可达100%,美国乌鸦的死亡率接近90%。
参考文献
[1]王爱霞.临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