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文化论文-向明曲

士人文化论文-向明曲

导读:本文包含了士人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左传》,赋诗,春秋士人,文化心态

士人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向明曲[1](2019)在《从《左传》赋诗看春秋士人文化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赋诗言志"构成了春秋士人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文化景观。春秋士人在宴享朝聘之际,多赋诗以表意称志。《左传》在先秦典籍中赋诗最多,从《左传》赋诗情况,可以瞥见春秋士人的文化心态,了解他们之间的文化包容与认同、诗礼文化至上以及文化实用主义。(本文来源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立民[2](2019)在《明清之际李邺嗣的社交关系与浙东士人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甬上名士李邺嗣在明清之际的社交活动体现在遗民身份、师友讲学、以诗会友、书籍编纂等四个方面。通过"遗民"这一身份所结成的关系网络,在浙东地区形成了一股崇尚"节义"的士人文化。在以师友关系为基础所建立的讲学会上,又掀起了甬上学术传承的高潮。李邺嗣还常与同好互相诗文唱和,形成了慷慨豪迈的雅集文化。又在乡邦文献的纂修过程中与浙东士人结下了深厚友谊,体现了以书籍为社交媒介的编修文化。(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孙杰[3](2019)在《文化传统、政治态度与家族经营理念:明清江南士人拒斥城市的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恶城市是传统士人的文化传统之一。在明代中期以后城市文化日益繁荣的背景下,众多江南士人主动接续此种传统,并诉诸不入城市或城中营园的生活实践。受明清两朝士子不得议政政治导向、士人标榜清高及保全自我等因素的影响,明清士人政治意义上的"不入城市",意在展现"不与官府打交道"的姿态。在家族发展理念方面,士人也常反对城居。因为城居意味着家族成员无恒业,而城中人情淡薄、风气奢靡的生活状态也被认为不利于家族维系。(本文来源于《城市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陈昌茂[4](2019)在《山林文化与中国古代士人的康享游生活旨趣——兼论中国文明中的康享游生活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的轴心孔子,实际上为文人设计了两个文化家园:一是为社会建功立业、追求青史留名的庙堂文化,二是发现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山林文化。山林文化远离红尘、闲情逸致、幽静修行,与大自然同生共息。栖居在山林文化里,通过康享游生活,得到精神上的平衡,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另一种生活智慧。今天的山林文化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可以创造性转型,创新性发展,使山林文化成为人们的一种审美化生存方式,成为现代的一种生活智慧。(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3期)

史悦[5](2019)在《北宋东京政治文化生态的一种透视——读梁建国《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作为承载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空间地理坐标,北宋都城东京的核心地位不言而喻。自古,文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渴望进入朝堂之上施展抱负的北宋文人们对京城的追逐、对仕途的眷恋从不曾停息。为了实现东京仕途梦,士人们不仅要提升自身实力,还需处理好人际关系。出身地方的寒士、进京赶考的学子、位高权重的京官,为了更好地立足于朝堂之上,会通过怎样的形式努力进入东京士人阶层并维系京师士人圈?拜读过梁建(本文来源于《华中国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颖[6](2019)在《功名富贵与士人的文化选择及生存处境》一文中研究指出追求功名富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一,也是古代士阶层的精神底色,从先秦一直沿承至明清。功名富贵是士人自身、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文化选择,在科举制度极盛的明清两代更是如此。蒲松龄笔下的《镜听》,生动地反映了家庭文化选择所导致的连环反应;吴敬梓创作的范进中举,客观地展示了全社会积极参与所引发的动态变迁与病梅效应。它不仅典型地表现了科举功名对人际关系网络的牵引和重构,也深透地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功利性膨胀对士人灵魂的腐蚀、对人性的扭曲。范进中举,从横向上看是科举制度极盛的明清社会整体的一个缩影,从纵向上看是功名富贵作用下的中国社会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截面;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吴敬梓塑造范进、创作《儒林外史》的初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沈广斌[7](2019)在《试论苏轼对宋代士人文化精神的高扬》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文化是以士大夫阶层为主体的文化,而苏轼则是宋代士大夫文人的典型。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在宋代思想文化的演进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苏轼的文艺成就不仅是文艺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更与宋代(本文来源于《中国苏轼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有强[8](2019)在《垂钓隐喻与古代士人文化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垂钓与古代士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垂钓进入士人书写传统后,基于钓者、鱼儿和渔父等不同叙事主体的转换,隐喻表达士人一定程度反客为主、坚持操守和情智兼备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通过钓者的隐喻,士凭借太公垂钓开创的模式,在"君为臣纲"的儒家伦理体系中巧妙地化客为主,展示出作为"社会良心"的士之独立精神;通过鱼儿隐喻,士的政治参与和物质追求得到疏通,获得利禄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也得以建立;通过渔父隐喻,不但充分拓展垂钓活动精神内涵,且生动呈现中国古代士人困境、心态及出路。(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嘉琳[9](2019)在《明代中后期江南士人文化消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消费是日常生活中一种相对较高水平的消费方式,即使用文化产品或文化性服务从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代中后期是一个商品经济化、市镇化和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士人引领的文化消费作为整个消费环境中的关键一环,对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嬗变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着显着的互动关系。士人群体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掌握文字资料,拥有话语权,本文以文化消费内容为线索,以江南的士人群体为切入点,对江南消费社会兴起的背景、士人对文化消费的概况与对文化消费的认识等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士人的文化消费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并且力求对士人的文化消费与身分认同作深入的分析与考察。本文总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绪论部分,主要是就研究缘起、选题意义、探讨范围及时间跨度以及史料和方法等问题作一概述,阐述本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状况加以评述,作为本文进一步申论的立足点。第一章对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背景作了介绍,整个社会的政治状况、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变化和走向,江南奢侈风气成为时尚,进而推动江南地区消费时尚的产生及流行,本章探讨士人在面对科举制度的制约以及商品经济冲击的状况下,他们的社会地位与消费习惯所发生的变化。第二章通过对书房布置、书籍及求学教育的消费概况作了阐述,笔墨纸砚作为主要的文具用品,是士人写作求学的基础,消费需求量大,在文化消费中占很大比重。文人书房的布置及家具消费,彰显出文人的特殊品味。对于书籍消费,许多商业化书市和路边书摊的出现为满足文人墨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和书坊的销售兴旺创造了条件。求学费用以私塾为例进行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开支。第叁章通过对古董、书画以及花卉这叁个方面的艺术品消费概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将古董、书画和花卉等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交易地点和方式进行探析,古董和书画主要在市场、摊肆销售,也有中间人委托兜售;花卉市场分布各大地区,有的不乏长途贩运进行鲜花销售。其中有对雅俗及赏鉴、好事之分,来凸显士人特殊的收藏鉴赏能力及高雅情趣。第四章对以戏剧、曲艺和旅游消费为代表的休闲娱乐消费作了初步探讨,戏曲消费已经逐渐商业化,出现了戏馆、堂会、茶楼酒肆及各种临时戏台,表演内容和方式也更加世俗化。旅游文化促使士人塑造各种形式的旅游消费品味,以标榜自己的身分,他们进行交游与结社、游山玩水,追求适意、丰富多彩的生活,倡导个性解放,表达真我。旅游消费主要体现在食宿、交通和购物等项目的支出上。第五章是对明中后期江南士人文化消费的认识。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士人消费多样化的直接原因,追逐时髦、奢侈之风使得流行风尚形成,对士人的文化消费起到了标志性的引领作用,传统的消费观已经开始受到挑战。总结士人文化消费中雅俗冲突问题,实质上都是士人竞争社会精英地位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反映江南各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探讨士人文化消费在社会变迁转型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0)

周芷娴[10](2019)在《九至十世纪“才调歌诗”与士人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五代后蜀韦縠《才调集》这一文本为中心,抽绎出“才调歌诗”这一诗歌概念,并对中晚唐“才调歌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原因、创作谱系、文体特质及其后世嗣响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此发掘中晚唐诗的深层内蕴。“才调歌诗”发端于进士文化,而其勃兴则源于中晚唐进士文化的“裂变”。唐代科举擢选博学之士,尤重对人才“百里挑一”的进士科,而进士科通常是以诗赋才能来决定士子及第与否,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社会对于“文才”的趣尚,以才学名世的进士群体如同耀眼群星一样冉冉升起。安史之乱以后,在轻薄无行的士风渐染之下,进士文化也发生了“裂变”,一时间进士狎妓之风与宴饮之风大盛。唐宪宗元和年间,以元稹、白居易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才子诗人群。元白诗风的形成正顺应着中唐以降进士文化的主流发展趋势——他们的诗歌创作将当时的浮薄士风引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诗潮。韦縠《才调集》以“才调”为选旨,其中的选诗为我们观察中唐元白以来进士群体的创作提供了有趣的线索。韦縠偏好选取元白一派的风情之作,诸如元白、小李杜、温韦等人的诗歌收录最多,其内容多冶游香艳,情感婉约细腻,生动地再现了中晚唐进士群体的真实面目与精神风貌。我们将这类诗称为“才调歌诗”。如果说白居易与元稹乃“才调歌诗”之祖,那么他们的“才调歌诗”称得上是典型,却称不上成熟、完美。元白的“才调歌诗”受时代氛围及其特殊的仕宦经历之影响,具有强烈的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色彩,但是他们对才子身份的自我标榜以及对于女色、情爱等的特殊经历与体验,又对“才调歌诗”的基本特质之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晚唐出现了以擅写朦胧情诗着称的李商隐,和以风流才子形象面世的杜牧,他们渐渐消解掉了元白诗中那些平白直露的情感,尤其是那些浪漫的诠释成为后人解读小李杜诗歌最为重要的突破口;在小李杜之后,又有温庭筠与韦庄,相比前两代诗人,温韦不再注重在诗歌中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其诗更注重辞藻的柔媚与音韵的谐婉等这些艺术形式的深化,通常采用宫体与乐府等形式,这也使“才调诗歌”开始出现明显向词体转型的趋势。在体裁上,韦縠《才调集》中的选诗大多是富于乐感、辞藻富赡的近体诗;在题材上,韦縠则比较注重选取女性与恋爱等艳体;而在具体内容上,还表现出了对于才子与佳人风流事迹的浓烈兴趣,使《才调集》形成了香艳而浪漫的氛围。也由此,“才调歌诗”往往带给读者富于“乐感”、“艳色”与“浪漫”的直观印象,予读者以独特而唯美的阅读体验。在九至十世纪词乐文化逐渐勃兴的过程中,“才调歌诗”与“花间词”之间建立起了奇妙的艺术关联。从“才调”诗人与“花间”词人的创作根源来看,这两种艺术形式乃一脉相承;而随着晚唐以来士人精神面貌的转变,这两种艺术形式又在情感与欲望的传达上“渐行渐远”。韦縠《才调集》成书于五代后蜀时期,《才调集》除了体现选家韦縠对五代西蜀文化的接受外,更体现了韦縠以“五代西蜀文人”的身份对当时的诗坛乃至“词坛”进行的反思。延续着韦縠对于五代诗坛的种种反思与期望,《才调集》的风格体式在后世取得了越来越多文士的认同。(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士人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甬上名士李邺嗣在明清之际的社交活动体现在遗民身份、师友讲学、以诗会友、书籍编纂等四个方面。通过"遗民"这一身份所结成的关系网络,在浙东地区形成了一股崇尚"节义"的士人文化。在以师友关系为基础所建立的讲学会上,又掀起了甬上学术传承的高潮。李邺嗣还常与同好互相诗文唱和,形成了慷慨豪迈的雅集文化。又在乡邦文献的纂修过程中与浙东士人结下了深厚友谊,体现了以书籍为社交媒介的编修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士人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向明曲.从《左传》赋诗看春秋士人文化心态[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李立民.明清之际李邺嗣的社交关系与浙东士人文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

[3].孙杰.文化传统、政治态度与家族经营理念:明清江南士人拒斥城市的观念[J].城市史研究.2019

[4].陈昌茂.山林文化与中国古代士人的康享游生活旨趣——兼论中国文明中的康享游生活智慧[J].北方文学.2019

[5].史悦.北宋东京政治文化生态的一种透视——读梁建国《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交游》[J].华中国学.2019

[6].李颖.功名富贵与士人的文化选择及生存处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7].沈广斌.试论苏轼对宋代士人文化精神的高扬[J].中国苏轼研究.2019

[8].李有强.垂钓隐喻与古代士人文化精神[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王嘉琳.明代中后期江南士人文化消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10].周芷娴.九至十世纪“才调歌诗”与士人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士人文化论文-向明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