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语思维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元结构”,英语阅读,英语思维,汉语思维
双语思维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军[1](2009)在《从“双元结构”理论的角度透视中国成年人英语阅读中的英、汉双语思维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阅读是英语语言知识输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料采集的主要方式。通过阅读,学习者可以巩固和强化已经获取的英语知识,并可获得新的知识,为听、说、写、译等技能的培养打下基础。在母语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因此对于成年人在英语阅读中的英、汉双语思维机制的探索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双元结构”理论假设认为,在成年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中存在母语与外语的知识结构及与之相对应的母语与外语的认知结构,四个结构成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共同作用于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过程(尹德谟,2006)。本文在对外语阅读相关理论的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并发现既往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双元结构”理论假设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母语为汉语的成年人在英语阅读中的英、汉双语思维机制进行探索和总结,研究结果论证并丰富了“双元结构”理论内容,同时对于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论文共分七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语言、思维、双语思维及成年人的外语阅读等概念作了简要介绍,并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对外语阅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提出这些理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外语阅读的两大理论假设,外语阅读的叁大模式,母语或母语思维在外语阅读中的相关作用理论等;第叁章从双语的生理基础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学习者在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时所存在的不同的脑机制,这也从生理语言学的角度支撑了“双元结构”的理论框架;第四章对“双元结构”理论假设及“双元结构”下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作了详细介绍;第五章在前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实验来具体探究成年人英语阅读中的英、汉双语思维机制。实验一表明,汉语语言知识水平、汉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语言知识水平都是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共同作用下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显着预测变量,该实验结果有力地论证和丰富了“双元结构”理论的同时,也是对外语阅读的两大理论假设的发展和补充;实验二则表明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中对于英、汉两种思维应用时所存在的具体差异;第六章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成年人在外语阅读中的英、汉双语思维机制图,并重点明确了语义在其中的突出作用;第七章,作者简要归纳了本研究的意义及局限性。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母语为汉语的成年人在理解英、汉两种语篇时,存在着不同的脑机制,激活的相关大脑皮层区域也不同。2)“双元结构”理论框架下的英、汉两种语言水平及其相对应的英语思维能力和汉语思维能力均在成年人的英语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在学习者的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交互作用机制。3)“双元结构”框架中的学习者的母语语言水平这一变量对其外语阅读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中国成年人的英语阅读中,进入到学习者视觉通道的虽然是英语,但学习者汉语语言水平的高低对其阅读的理解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和较强的预测力,这种影响不是直接作用于阅读过程,而是通过两种语言共同的抽象语义表征间接起作用。4)语义不仅是英、汉两种语言形式转换的中介,也是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转换的枢纽,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在“双语结构”理论下的语言与思维关系图中,汉语和英语、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不可直接建立联系的原因。5)汉语语言水平、汉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语言水平都是英语阅读能力的显着预测变量,回归模型显示,叁个自变量能共同预测因变量英语阅读能力98.7%的变异,按照预测能力的大小,依次为英语语言水平,汉语语言水平,汉语思维能力。6)英、汉两种思维在不同水平层次学习者的英语阅读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也有差异。随着学习者英语熟练程度的提高,其对汉语的浅层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而汉语思维在认知、元认知监控方面的作用逐渐提高;对于英语思维的使用,较低水平者一般都是停留在简单的词、句的理解层面上的运用,而且也非常有限且正确率也不高,较高水平组则可以不但较好地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词、句的理解,而且可以适当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文章思想的识别及进行元认知监控。7)与英语思维相比,汉语思维在各个水平层次学习者的英语阅读过程中的作用要更为突出,这是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即外语环境有关的。(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09-05-01)
李国宏,尹德谟[2](2007)在《双语的认知机制及其思维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人类思维能力的形成出发,分析了不同语言的人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趋同性及双语者语言之间的相依作用,然后分析了母语和外语对思维的影响。指出不同语言的人所形成的有关世界的概念结构是趋同的,其思维内容也是趋同的,不同的只是因语言不同而表现出的思维形式的不同。外语学习者之所以难以形成用外语进行思维表述,是因为受到了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强大干扰,但母语对外语思维过程也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学术研究)》期刊2007年30期)
双语思维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人类思维能力的形成出发,分析了不同语言的人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趋同性及双语者语言之间的相依作用,然后分析了母语和外语对思维的影响。指出不同语言的人所形成的有关世界的概念结构是趋同的,其思维内容也是趋同的,不同的只是因语言不同而表现出的思维形式的不同。外语学习者之所以难以形成用外语进行思维表述,是因为受到了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强大干扰,但母语对外语思维过程也具有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语思维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永军.从“双元结构”理论的角度透视中国成年人英语阅读中的英、汉双语思维机制[D].西华大学.2009
[2].李国宏,尹德谟.双语的认知机制及其思维表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