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难易结构论文-戴丽丽

汉语难易结构论文-戴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难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语难易构式,构式压制,句法语义限制条件,二语习得

汉语难易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戴丽丽[1](2017)在《印度在华留学生汉语难易结构的中介语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难易结构具备特殊的句法语义特征,即其语法主语跟谓语动词存在宽泛的受事语义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核心或外围语义论元。除了一项关于好V结构的语料库偏误研究之外,迄今为止,尚未有关于汉语难易结构习得实证研究的报道。作为开拓性尝试,本文试图在构式压制视角下对汉语难易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形成的相关句法语义限制条件,以揭示习得此结构的难点或关键。基于此目标,本文提出以下两个主要研究问题:1)操英语的印度留学生能否习得汉语难易句主被动语态的句法特征?如果能,他们对汉语难易构式形成的相关语义限制条件是否敏感?2)此外,操英语的印度留学生在汉语难易构式产出表现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研究从暨南大学汉语类专业的本科生中选取了33名中高级水平的印度留学生参加了本研究。另外,33名汉语母语者也作为对照组参与了正式测试。这两组受试被要求完成本研究所设计的叁种测试任务,分别是翻译测试(translation task),提示性产出测试(cued production task)以及语法可接受性测试(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ask),最后,收集到的数据将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对印度组受试来说,汉语难易构式习得难点并不在于其句法特征的习得,而是在于其构式压制下相关语义特征的习得。2)印度组受试在习得汉语难易构式形成的相关语义限制条件上存在困难。具体表现为:首先,受试对该构式中的动词语义特征不敏感,无法确定哪些动词可以进入汉语难易构式;其次,关于该构式中句首位置是否允许外围语义论元,受试普遍呈现出不明朗的态度。3)此外,印度组受试在实际产出中采取了回避策略。比起汉语难易句,受试更倾向于产出不定式主语句以及不完整的类虚主语句;比起好类难易词,受试更倾向于使用容易类的难易词。本文初步分析以上偏误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难易构式压制涉及不同界面的交涉,加工界面上的语义句法限制尤其存在困难;2)英语负迁移的影响;3)一般学习行为的共同特点。上述结果与分析提供了新的教学启示。在汉语难易构式的教学上,应当注重转喻意识的培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汉语难易构式压制形成及其相关句法语义限制条件背后的理据,以促进他们掌握此构式形成的制约因素;此外,应当加强英汉难易构式的对比分析,以助于学习者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避免负迁移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7-04-16)

景娜娜[2](2013)在《汉语难易结构的特点及生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ough结构因为其句法独特性一直备受关注,不同的语言的学者们尝试多维度解析这一句型,比如Tough谓词的特征,Tough结构语义特征及句法生成等。汉语语法学家也不例外,他们着眼于探索汉语难/易谓词的语法特征以及及物性难易结构的生成。本论文首先对汉语难易结构(名词+难易谓词+动词)的主要成分构成成分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具体来讲,我们证明汉语难易结构中,句首的名词短语大部分情况下是有定的,静态动词以及表示达成意义的动词不适合进入该结构,我们同时证明汉语难易谓词分为好+V和容易+V两大类。在此基础上,以最简方案框架为理论基础,借鉴中动句分析中关于动词状态化的假设对汉语难易句进行句法推导。根据动词的及物性,汉语难易句分为及物难易句、不及物难易句和双及物难易句。本论文指出在及物和双及物难易句中,施事只存在于概念层面,而在句法结构层面被完全抑制,难易句句首成分是移位的结果。我们认为汉语好+V和容易+V两大类及物性难易句具有不同的生成过程。具体来讲,容易+V结构中的动词经历了与中动结构中动词相似的静态化过程,然而好+V结构的生成是形容词性谓词直接选择名词做补语的过程。我们还指出不同于英语Tough结构,汉语的难易谓词选择vP作为补语。(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3-04-15)

王婷婷[3](2010)在《英汉语难易结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结合小句理论,对英汉难易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求这两种语言现象在生成方式上存在的共同点与差异。难易结构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语义上都涉及难易类形容词,其二是都存在受事宾语前置的状况。具体来说,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难易结构拥有一套相同的原则和参数,而在其各自不同的语言系统内部,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首先从句法表层来研究英汉难易结构之间的难易特征( Tough properties),接着进一步揭示其相同的生成过程。在英汉难易结构中,难易形容词和内嵌小句是通过基础生成(base-generate)得来的。由于内嵌小句的独特特征,经过一系列的合并、移动等技术手段,最终形成了英汉语言中的难易结构。而在这一系列衍生过程中,受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影响,英汉难易结构又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通过研究发现,在表层上,英汉难易结构1)都涉及到表达难易程度的形容词;2)句法结构都是述补结构;3)形容词修饰的是整个事件,包括事件发出者和动作,而不是单独的论元或其他单独的成分;4)事件发出者可以隐含在结构中,但并未消失;5)主句主语和小句内动词存在动宾关系。深入到生成过程中看,英汉难易结构则呈现出更大的一致性。例如,英语难易结构中的动词不定式是一个具有依存性的时态层,它拥有自己的时态,但是受到主句中时态的限制;而汉语难易结构中形容词后的动词亦表现出类似的时态特征,因此英汉难易结构在本质上都涉及一个依存性的时态层,这个时态层在英语中以动词不定式的显性形式表现,在汉语中则是隐性的。同时本文对指示语成分(Specifier)做出了Sleepy Case Assignor的假设。当中心词能够指派格时,它就被激活,依照中心词对名词赋格;当中心词不能够指派格时,它就将该名词推向相邻的有格位置,或者引入其他格指派者(case-assignor)对其赋格,而经常与动词不定式标记to一起出现的介词for就被重新定义为被引入的格指派者。当小句动作发出者是有指的时候,格指派者for就被引入赋格,而当发出者是无指的时候,就被赋予空格,形式上不存在,但是在意义上是存在的。汉语难易结构的语料证明,在汉语难易结构中,形容词后的动词有自己的动作发出者,但形式上为空,因为该发出者被指示语成分赋予了空格。由此可见,英汉难易结构的派生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自所采取的参数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表征。(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0-06-01)

汉语难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Tough结构因为其句法独特性一直备受关注,不同的语言的学者们尝试多维度解析这一句型,比如Tough谓词的特征,Tough结构语义特征及句法生成等。汉语语法学家也不例外,他们着眼于探索汉语难/易谓词的语法特征以及及物性难易结构的生成。本论文首先对汉语难易结构(名词+难易谓词+动词)的主要成分构成成分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具体来讲,我们证明汉语难易结构中,句首的名词短语大部分情况下是有定的,静态动词以及表示达成意义的动词不适合进入该结构,我们同时证明汉语难易谓词分为好+V和容易+V两大类。在此基础上,以最简方案框架为理论基础,借鉴中动句分析中关于动词状态化的假设对汉语难易句进行句法推导。根据动词的及物性,汉语难易句分为及物难易句、不及物难易句和双及物难易句。本论文指出在及物和双及物难易句中,施事只存在于概念层面,而在句法结构层面被完全抑制,难易句句首成分是移位的结果。我们认为汉语好+V和容易+V两大类及物性难易句具有不同的生成过程。具体来讲,容易+V结构中的动词经历了与中动结构中动词相似的静态化过程,然而好+V结构的生成是形容词性谓词直接选择名词做补语的过程。我们还指出不同于英语Tough结构,汉语的难易谓词选择vP作为补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难易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戴丽丽.印度在华留学生汉语难易结构的中介语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2].景娜娜.汉语难易结构的特点及生成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3].王婷婷.英汉语难易结构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10

标签:;  ;  ;  ;  

汉语难易结构论文-戴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