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和面仪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普通小麦,面包品质,流变学特性,和面仪
和面仪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申小勇,阎俊,陈新民,张艳,李慧玲[1](2010)在《和面仪参数与粉质仪、拉伸仪及面包成品加工品质主要参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育种早期世代应用和面仪测定加工品质是提高品质改良效率的重要手段。以2002—2009年度种植于北京、济南、安阳和郑州的241份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和面仪参数对粉质仪、拉伸仪和面包烘烤品质主要参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可以用和面仪峰值带高、带宽和曲线面积、8min带高及尾带带高等参数有效预测粉质仪稳定时间、拉伸仪最大抗延阻力、拉伸面积和面包评分,解释其变异的61.0%~68.0%,其中和面仪参数对粉质仪稳定时间和拉伸仪拉伸面积的回归模型拟合度分别达0.83和0.95。可以用和面仪峰值带高、带宽和曲线面积、峰后带高和曲线面积、8min曲线面积等参数预测粉质仪吸水率和形成时间、拉伸仪延伸性和面包体积,解释其变异的46.0%~55.0%。和面仪峰值曲线面积可分别解释拉伸仪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变异的58.7%和59.7%。峰值曲线面积和峰值带高是和面仪的重要品质参数。(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申小勇[2](2010)在《和面仪参数与面包加工品质的关系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品质改良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和面仪(Mixograph))因用样量少、效率高、操作简便、曲线信息丰富等优点,在品质改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通过利用和面仪等指标对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和苗头品系的品质状况进行分析,发掘稳定可靠、简单易行的和面仪分析品质参数,并分析5+10亚基分子标记在品质育种中的应用效果,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与面筋质量改良相关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叁部分内容:1.以2002-2009年度种植于北京、济南、安阳和郑州的241份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和面仪参数对粉质仪、拉伸仪和面包烘烤品质主要参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可以用和面仪峰值带高、带宽和曲线面积、8 min带高及尾带带高等参数有效预测粉质仪稳定时间、拉伸仪最大抗延阻力、拉伸面积和面包评分,解释其变异的61.0%~68.0%,其中和面仪参数对粉质仪稳定时间和拉伸仪拉伸面积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达0.83和0.95。可以用和面仪峰值带高、带宽和曲线面积、峰后带高和曲线面积、8 min曲线面积等参数预测粉质仪吸水率和形成时间、拉伸仪延伸性和面包体积,解释其变异的46.0%~55.0%。和面仪峰值曲线面积可分别解释拉伸仪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变异的58.7%和59.7%。峰值曲线面积和峰值带高是和面仪的重要品质参数。2.分析了2008-2009年度种植于北京、济南和安阳3点的421份品种和高代品系的谷蛋白亚基组成和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及和面仪主要参数。结果表明,我国当前主栽品种和品系的HMW-GS和LMW-GS组成以1、7+8或7+9、2+12、Glu-A3c和Glu-B3j的频率较高。和面仪参数主要受HMW-GS和LMW-GS的加性效应影响,以HMW-GS效应较大,并受位点间互作作用的影响。北京点材料Glu-A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带高、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9.0%~13.0%,Glu-B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9.8%~17.1%,Glu-D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8.9%~32.6%。济南点材料Glu-A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带高、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为11.4%~13.4%,Glu-B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5.3%~6.7%,Glu-D1位点对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为33.6%和29.4%。安阳点材料Glu-A1位点对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5.4%,Glu-B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带高、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6.3%~20.3%,Glu-D1位点对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分别为25.7%和23.1%。Glu-D1位点对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的作用较大,Glu-A1和Glu-B1位点对峰值带高的作用较大。3.对利用5+10亚基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出的5个组合共106份育种高代品系进行了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与主要和面仪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5+10亚基的分子标记进行回交辅助选择,与供体亲本其它位点亚基相比,该亚基频率在其中4个组合高代品系中均较高。含5+10亚基品系的峰值曲线面积和谷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低分子量谷蛋白、Glu-D1组份表达量均显着高于2+12亚基品系。通过5+10等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以提高目标基因在高代品系中的频率,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从而提高杂种后代选择的准确性和品质育种效率,加速培育优质小麦新品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0-06-01)
和面仪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品质改良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和面仪(Mixograph))因用样量少、效率高、操作简便、曲线信息丰富等优点,在品质改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通过利用和面仪等指标对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和苗头品系的品质状况进行分析,发掘稳定可靠、简单易行的和面仪分析品质参数,并分析5+10亚基分子标记在品质育种中的应用效果,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与面筋质量改良相关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叁部分内容:1.以2002-2009年度种植于北京、济南、安阳和郑州的241份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和面仪参数对粉质仪、拉伸仪和面包烘烤品质主要参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可以用和面仪峰值带高、带宽和曲线面积、8 min带高及尾带带高等参数有效预测粉质仪稳定时间、拉伸仪最大抗延阻力、拉伸面积和面包评分,解释其变异的61.0%~68.0%,其中和面仪参数对粉质仪稳定时间和拉伸仪拉伸面积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达0.83和0.95。可以用和面仪峰值带高、带宽和曲线面积、峰后带高和曲线面积、8 min曲线面积等参数预测粉质仪吸水率和形成时间、拉伸仪延伸性和面包体积,解释其变异的46.0%~55.0%。和面仪峰值曲线面积可分别解释拉伸仪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变异的58.7%和59.7%。峰值曲线面积和峰值带高是和面仪的重要品质参数。2.分析了2008-2009年度种植于北京、济南和安阳3点的421份品种和高代品系的谷蛋白亚基组成和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及和面仪主要参数。结果表明,我国当前主栽品种和品系的HMW-GS和LMW-GS组成以1、7+8或7+9、2+12、Glu-A3c和Glu-B3j的频率较高。和面仪参数主要受HMW-GS和LMW-GS的加性效应影响,以HMW-GS效应较大,并受位点间互作作用的影响。北京点材料Glu-A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带高、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9.0%~13.0%,Glu-B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9.8%~17.1%,Glu-D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8.9%~32.6%。济南点材料Glu-A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带高、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为11.4%~13.4%,Glu-B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5.3%~6.7%,Glu-D1位点对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为33.6%和29.4%。安阳点材料Glu-A1位点对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5.4%,Glu-B1位点对和面时间、峰值带高、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达6.3%~20.3%,Glu-D1位点对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的贡献率分别为25.7%和23.1%。Glu-D1位点对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的作用较大,Glu-A1和Glu-B1位点对峰值带高的作用较大。3.对利用5+10亚基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出的5个组合共106份育种高代品系进行了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与主要和面仪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5+10亚基的分子标记进行回交辅助选择,与供体亲本其它位点亚基相比,该亚基频率在其中4个组合高代品系中均较高。含5+10亚基品系的峰值曲线面积和谷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低分子量谷蛋白、Glu-D1组份表达量均显着高于2+12亚基品系。通过5+10等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以提高目标基因在高代品系中的频率,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从而提高杂种后代选择的准确性和品质育种效率,加速培育优质小麦新品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和面仪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申小勇,阎俊,陈新民,张艳,李慧玲.和面仪参数与粉质仪、拉伸仪及面包成品加工品质主要参数的关系[J].作物学报.2010
[2].申小勇.和面仪参数与面包加工品质的关系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