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鸟群落论文-王鹏,唐尚波,陆舟,余丽江

水鸟群落论文-王鹏,唐尚波,陆舟,余丽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鸟群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勺嘴鹬,水鸟,迁徙,山心沙岛

水鸟群落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唐尚波,陆舟,余丽江[1](2019)在《广西山心沙岛的春季水鸟群落》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防城港市的山心沙岛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的迁徙通道上,每年为数万只水鸟提供繁殖、停歇和越冬场所。2018和2019年春季,在山心沙岛共记录到3目7科46种水鸟。其中,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定为受威胁鸟类4种,包括极危(CR)鸟类1种: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濒危(EN)鸟类2种: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小青脚鹬;易危(VU)鸟类1种: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旗标号为81的勺嘴鹬记录数据证实,山心沙岛为勺嘴鹬的越冬地。作为广西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山心沙岛正面临着栖息地丧失、非法捕猎及食物资源竞争等风险,建议尽快成立自然保护小区进行有效保护。(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宋昀微,周立志[2](2019)在《生境变化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群落时空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适宜生境对于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觅食生境改变影响水鸟取食集团的组成,进而影响水鸟群落结构的稳定。对比2004与2015年2个越冬季升金湖水鸟群落结构以及湿地景观变化,分析了湖泊湿地变化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在2004与2015年两个越冬季,分别记录到水鸟7目12科41种33 775只和7目12科44种38794只。越冬水鸟种类和总数量有所增加,虽然优势种群仍为雁鸭类,但豆雁和白额雁取代了小天鹅、鸿雁和针尾鸭成为优势物种,前2种主要分布地点有赤岸、叁千亩、小西湖等地,后3种主要分布在杨峨头、白联圩、舍干、叁千亩、沙山等地。沉水植被的退化可能是导致小天鹅、针尾鸭等浅水取食集团和鸿雁等挖掘集团水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广阔苔草滩的形成使得啄取集团如豆雁、白额雁和小白额雁等草食性雁类数量明显增加;湖区大面积渔塘转变为水稻田,使部分鸭类丧失了适宜的觅食地,但为白头鹤、豆雁、白额雁等水鸟提供了替代生境。实施植被恢复和加强退化湖泊的生境恢复是维持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稳定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熊李虎,陈俐骁,黄世昌[3](2019)在《乐清湾水鸟群落变化及对滩涂围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在乐清湾区域记录到水鸟6目11科41属87种。与1997—2003年比,区域记录到的水鸟种类数增加,但是单位面积物种数变化不明显,而单位面积个体数量大幅度下降;水鸟群落目、科、种数量和具体种类的组成以及单个物种相对数量级水平也发生了变化;水鸟的居留型组成和生态型组成变化不明显;香农维纳指数和皮诺均匀度指数明显增加,水鸟群落中鸟类种类更加多样,数量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布更加均匀。这些结果表明,乐清湾鸟类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滩涂围垦等增加了乐清湾鸟类栖息地多样性进而增加水鸟种类数和多样性,同时也减少区域水鸟个体数量。(本文来源于《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宋昀微[4](2019)在《升金湖湿地景观和农业活动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适宜栖息地对于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食物的丰富度、可获得性及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水鸟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觅食栖息地改变影响水鸟取食集团的组成,进而影响水鸟群落结构的稳定。安徽升金湖经历了因渔业过度养殖,导致湖泊动物栖息地严重退化,尤其是沉水植被基本消失,2018年以来,通过拆除围网、禁止渔业养殖、退耕还湿、水生植被恢复、农作物补偿等措施使湖泊栖息地逐步恢复。本研究通过结合遥感影像数据以及越冬季水鸟同步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升金湖渔业围网、围垦和圩口土地利用模式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围网和围垦使升金湖湖泊栖息地景观发生改变,湿地由渔业养殖池塘转变为农田,退耕还湿以及停止围网养殖后促进水生植被恢复。1999年至2010年围垦形成的池塘大多在转变为农田,使湖泊水体面积减少了989.1hm2。2017年开始,部分圩口实行退耕,人工恢复水生植被。2018年拆除了升金湖全部的养殖围网,湖泊挺水植被和浮水植被得到快速自然恢复,其盖度达到湖泊面积的40%。2.越冬水鸟的群落组成和集团结构发生改变。水鸟总数量增加,但是种类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2004年,2015年和2019年叁个越冬季,分别记录到水鸟7目12科41种33775只,7目12科44种38794只,7目12科36种65308只。其中,2004年和2015年四个取食集团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为捕食集团>挖掘集团>泥滩拾探取集团>草滩拾取集团,2019年四个取食集团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为挖掘集团>捕食集团>泥滩拾探取集团>草滩拾取集团。同2004年相比,2015年捕食集团鸟类数量增长3倍,泥滩拾探取集团鸟类数量相对稳定,挖掘集团鸟类数量减少82.8%,草滩拾取集团鸟类数量增长8.4倍。2019年,记录到游禽5目5科18种50918只,涉禽3目7科16种14390只。3.湖泊栖息地变化显着影响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研究期间湖泊越冬水鸟豆雁(Anser fabalis)和白额雁(Ansera albifrons)取代了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鸿雁(Anser cygnoides)和针尾鸭(nas acuta)成为优势物种。豆雁和白额雁主要分布于赤岸、叁千亩、小西湖等地,小天鹅、鸿雁和针尾鸭主要分布在杨峨头、白联圩、舍干、叁千亩、沙山等地。沉水植被的退化可能是导致小天鹅、针尾鸭等浅水取食集团和鸿雁等挖掘集团水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广阔苔草滩的形成使得啄取集团如豆雁,广阔苔草滩的形成使得啄取集团如豆雁、白额雁和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等草食性雁类数量明显增加;湖区大面积渔塘转变为水稻田,使部分鸭类丧失了适宜的觅食地,但为白头鹤(Grus monacha)、豆雁、白额雁等水鸟提供了替代栖息地。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鸭类、鴴鹬类等鸟类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主要分布点也有所扩散。4.农田成为越水鸟重要的替代栖息地,对越水鸟群落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未在农田中发现越冬水鸟,2015年发现四种取食集团在农田中均有分布。2019年与2015年相比,农田中四种觅食集团数量均有增加,但捕食集团、泥滩拾探取集团和草滩拾取集团中的鸟类种类有所减少。这表明,湖泊越冬栖息地的退化迫使越冬水鸟群落逐步向农田转移,农田暂时担当了湿地栖息地的缓冲区,分担了越冬水鸟食物资源不足的压力,当湿地栖息地恢复时,农田栖息地中的G2、G3集团水鸟又重新被吸引回湖泊栖息地。(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6-01)

许翠萍[5](2019)在《烟台大沽夹河入海口水鸟群落结构与取食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台市大沽夹河入海口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是候鸟途中重要的栖息地和能量补给地。有关其鸟类多样性研究的文献甚少,对夹河入海口鸟类群落的系统调查更是凤毛麟角。由于近十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入海口内的栖息地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使得水鸟在群落结构上有较大的改变。为进一步了解入海口湿地水鸟多样性和取食情况,笔者于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对大沽夹河入海口水鸟群落组成以及取食行为进行研究。论文获得如下结果: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9月对烟台大沽夹河入海口湿地水鸟群落进行了观测,共记录水鸟5目10科52种。本次调查共发现本地留鸟5种和候鸟45种。候鸟占总种数的90.0%,候鸟中旅鸟22种占44.0%,冬候鸟15种占30.0%,夏候鸟8种占16.0%。优势种12种,分别为苍鹭(Ardea cinerea)、白鹭(Egretta garzetta)、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鹊鸭(Bucephala clangula)、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黒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西伯利亚银鸥(Larus vegae)和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从生态型上看,涉禽占总种数的62.0%,游禽占38.0%。水鸟物种数量季节动态变化曲线在4月和9月有两个峰值,分别为21种和19种,6月物种数最低,仅记录9种;个体数量动态曲线与其物种数动态曲线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呈现3个峰值,其中最高值出现在3月,其次为1月和10月,最低值出现在5月和6月。多样性分析表明,秋冬季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春夏季。2018年3月~6月、8月~11月对大沽夹河入海口迁徙季湿地水鸟进行补充观测记录,迁徙季水鸟组成为5目8科41种。候鸟36种,占总种数的88.0%,其中,旅鸟21种占54.0%,冬候鸟8种占19.0%,夏候鸟7种占15.0%。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1种占27.0%。从生活类型上看,主要以涉禽为主,涉禽占种数71.0%,游禽占种数29.0%。鸻形目为记录物种最多的目,有26种占该地迁徙水鸟种数的63.4%。鸻鹬类中的优势种有8种,分别为金眶鸻(Charadrius dubius)、环颈鸻、中杓鹬、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叁趾滨鹬(Calisris alba)、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春季迁徙季从叁月中旬开始鸻鹬类陆续来到此地取食栖息,到4月低五月初达到种类数量最大值,期间水鸟有迁出迁入,到5月中下旬陆续迁出;秋季迁徙季鸻鹬类从8月下旬开始陆续迁入,9月低十月初份达到最大值,11月上中旬陆续迁出。秋季迁徙季多样性高于春季迁徙季。对13种鸻鹬类进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种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中有9对呈现显着相关。2017年11月~2018年2月对大沽夹河入海口越冬期湿地水鸟进行补充调查观测,越冬期水鸟组成为5目7科24种。候鸟18种,占总种数的75.0%,其中,冬候鸟13种占54.0%,旅鸟3种占12%,夏候鸟2种占8.0%。从生活类型上看,涉禽占种数29.0%,游禽占种数71.0%。雁形目为记录物种最多的目,占越冬期水鸟种数的42.0%。鸭类从11月上旬开始大规模迁徙至大沽夹河入海口,在1月份达到最大值,于次年4月上旬全部撤离。对比2016年~2017年和2017~2018年越冬期多样性发现,2016~2017年越冬期物种种数和物种数量两者远远高于2017~2018年越冬期;2016年~2017年多样性高于2017~2018年越冬期。对8种鸭科水鸟进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种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中有12对呈现显着相关。2018年3月、5月,9月、11月对大沽夹河入海口滩涂进行底栖生物调查并观察鸻鹬类取食行为。底栖动物有4纲,分别是甲壳纲,多毛纲,腹足纲,双壳纲。物种种数上看,甲壳纲和双壳纲最多;数量上看,春季迁徙季甲壳纲最多,而秋季迁徙季则是多毛纲最多。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结果表明,春季迁徙季与秋季迁徙季之间,甲壳纲、腹足纲、双壳纲、多毛纲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对鸻鹬类中优势水鸟进行取食行为的观察及取食频率的调查发现,在大沽夹河入海口湿地,环颈鸻、叁趾滨鹬、中杓鹬和白腰杓鹬属于触觉连续(tactile continuous)觅食策略者,取食频率较高;金眶鸻和环颈鸻属于奔-停(pause-travel)觅食策略者,取食频率较低。(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子健[6](2019)在《迁徙期图牧吉保护区水鸟群落特征及人为干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图牧吉保护区具有典型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众多珍贵鸟类资源保护研究的重要场所。水鸟是依赖湿地生存的鸟类,而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动态直接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可以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的依据。作者于2017年和2018年春季迁徙期(3-5月)和秋季迁徙期(9-11月),在图牧吉保护区通过样线法对图牧吉保护区内水鸟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共发现水鸟50种,157261只,隶属6目12科24属,雁形目水鸟的种类最多,为23种;夏候鸟和旅鸟各占一半。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通过对保护区内水鸟生境利用分析,结果表明:秋季迁徙期水鸟在图牧吉保护区内的生境利用情况为:水域>沼泽>草原>农田;春季迁徙期鹤类和雁鸭类在保护区的生境利用情况为:水域>沼泽>农田>草原,其它鸟类在保护区内的生境利用情况依旧为:水域>沼泽>草原>农田。根据人为干扰强度的不同,将图牧吉保护区的湿地核心区划分为轻度干扰区、中度干扰区、中重度干扰区和重度干扰区四个干扰区域。对四种不同干扰强度区域内的水鸟群落调查显示,物种丰富度和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水鸟的物种丰富度在人为干扰强度增大时明显下降,种类数分别为46、44、38、35种,由于中度干扰区内水鸟的集群现象,四个干扰区域内水鸟的密度分别为28.30只/hm2、44.10只/hm2、8.77只/hm2、4.40只/hm2;鹤类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强停留时间逐渐变短,最长停留时间为39.75±2.50 d,雁鸭类在中度干扰区停留时间最长为49.75±5.32d,鸻鹬类在轻度干扰区和中重度干扰区停留时间均较长且相差不大,分别为25.50±2.08 d和24.75±0.96 d。对保护区湿地核心区不同干扰强度区域内的水鸟群落特征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干扰强度的不同,水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的变化有所差异,其中水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差异性最为显着,其显着值分别为P=0.007、P=0.016,均匀度指数差异则不明显(P=0.14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表明了保护区湿地核心区水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强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均匀度指数则无明显相关性(P=0.263)。最后提出了保护区应当加大对水鸟栖息生境的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影响,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科研监测水平,增强野外调查工作,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水鸟保护工作,建立合作机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王子健,夏媛媛,高忠斯,吴庆明,韩莫日根[7](2019)在《春季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核心区中的水鸟群落物种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于2014年、2015年和2016年3月20日至4月20日,采用路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保护区湿地核心区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鸟6目14科32属6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种。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调查期间的水鸟物种数量分别为41种、44种和41种,其中,涉禽的物种数量分别为21种、22种和17种,游禽的物种数量分别为20种、22种和24种,涉禽的个体数量分别为3 707只、2 319只和3 849只,游禽的个体数量分别为71 060只、59 724只和21 448只;豆雁(Anser fabalis)和白额雁(Anser albifrons)为图牧吉泡子优势种,其个体数量超过水鸟总数量的一半;调查期间,整个湿地核心区水鸟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33 8、2.131 9和2.268 4,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360 9、0.390 5和0.423 4;图牧吉泡子和叁道泡子核心区水鸟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384 2和2.423 6,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13 7和0.521 9。图牧吉国家级保护区为鸟类特别是水鸟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和栖息环境,而该保护区作为中国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湿地,已经成为鸟类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陈丽霞,刘化金,刘宇霖,杨培宇,张国钢[8](2019)在《兴凯湖不同栖息地水鸟群落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兴凯湖不同栖息地水鸟特别是濒危鸟类如鹤鹳类群落组成差异,为兴凯湖水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 2017年12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湖岗、龙王庙、东北泡子以及青山水库4个区域6类栖息地水鸟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水鸟群落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兴凯湖湿地内共记录水鸟7目11科85种364 063只。湿地内水域面积最大,物种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以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最多;林地与灌丛面积最少,物种数最少;灌丛多样性指数最低,以鹭科鸟类为主。在4个区域,湖岗水鸟多样性最高,其次是龙王庙和东北泡子,青山水库多样性最低。由于不同区域的栖息地组成不同,水鸟数量存在着显着性差异。【结论】随着兴凯湖栖息地类型的改变与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作为鹤鹳类主要的繁殖地龙王庙与东北泡子,农田耕地面积增多,而沼泽湿地与草甸面积减少,使得鸭类与鹤类数量大幅减少。建议需根据不同水鸟对栖息环境的适宜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保护方案,进行有效保护。(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颜凤,刘本法,余仁栋,乔亚军,安树青[9](2018)在《围填海对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水鸟群落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盐城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水鸟重要的越冬地之一,随着近几十年来围填海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加,其景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改变势必会影响越冬水鸟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因此,以盐城自然保护区北缓冲区和核心区作为研究区,根据1975—2013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将其划分为围垦区和未围垦区,分析了2009—2013年围垦区和未围垦区之间越冬水鸟种类、数量、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1)围填海对水鸟的种类组成具有显着的影响,围垦区雁鸭类水鸟的种类和数量显着高于未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水鸟的种类数具有显着影响,围填海对芦苇和盐田的水鸟种类数量影响显着;2)围填海造成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水鸟的Shannon-Wiener指数具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围垦区鱼塘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着高于未围垦区;3)未围垦区碱蓬生境水鸟多度最大,围垦区芦苇生境水鸟多度最大,围填海造成的生境类型的改变对鹳类、鹤类、鸻鹬类、雁鸭类水鸟的栖息地选择具有较大影响。结果强调围垦后生境的可利用性和人为干扰大小决定了水鸟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张娜,李言阔,单继红,涂小斌,张育慧[10](2019)在《鄱阳湖枯水期延长背景下越冬水鸟群落结构、丰富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候鸟越冬地.本研究于2015和2016年越冬期对鄱阳湖越冬水鸟的群落结构、丰富度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别记录到水鸟494033和388017只,隶属于6目13科68种.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种类最多,其次是鹳形目和鹤形目;从生态型来看,游禽32种,涉禽36种.雁鸭类相对丰富度最高,是鄱阳湖越冬水鸟的优势类群,其次是鸻形目鸟类,而2015和2016年鹤形目鸟类数量仅占当年总数量的2.6%和1.4%.在鄱阳湖湿地的不同区域,越冬水鸟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从空间分布来看,越冬水鸟主要集中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九江湿地和南昌湿地.开展鄱阳湖越冬水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摸清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和种群丰富度现状,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越冬水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水鸟群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湖泊适宜生境对于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觅食生境改变影响水鸟取食集团的组成,进而影响水鸟群落结构的稳定。对比2004与2015年2个越冬季升金湖水鸟群落结构以及湿地景观变化,分析了湖泊湿地变化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在2004与2015年两个越冬季,分别记录到水鸟7目12科41种33 775只和7目12科44种38794只。越冬水鸟种类和总数量有所增加,虽然优势种群仍为雁鸭类,但豆雁和白额雁取代了小天鹅、鸿雁和针尾鸭成为优势物种,前2种主要分布地点有赤岸、叁千亩、小西湖等地,后3种主要分布在杨峨头、白联圩、舍干、叁千亩、沙山等地。沉水植被的退化可能是导致小天鹅、针尾鸭等浅水取食集团和鸿雁等挖掘集团水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广阔苔草滩的形成使得啄取集团如豆雁、白额雁和小白额雁等草食性雁类数量明显增加;湖区大面积渔塘转变为水稻田,使部分鸭类丧失了适宜的觅食地,但为白头鹤、豆雁、白额雁等水鸟提供了替代生境。实施植被恢复和加强退化湖泊的生境恢复是维持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稳定的有效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鸟群落论文参考文献

[1].王鹏,唐尚波,陆舟,余丽江.广西山心沙岛的春季水鸟群落[J].野生动物学报.2019

[2].宋昀微,周立志.生境变化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群落时空动态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

[3].熊李虎,陈俐骁,黄世昌.乐清湾水鸟群落变化及对滩涂围垦的响应[J].浙江水利科技.2019

[4].宋昀微.升金湖湿地景观和农业活动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9

[5].许翠萍.烟台大沽夹河入海口水鸟群落结构与取食行为研究[D].鲁东大学.2019

[6].王子健.迁徙期图牧吉保护区水鸟群落特征及人为干扰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9

[7].王子健,夏媛媛,高忠斯,吴庆明,韩莫日根.春季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核心区中的水鸟群落物种多样性[J].湿地科学.2019

[8].陈丽霞,刘化金,刘宇霖,杨培宇,张国钢.兴凯湖不同栖息地水鸟群落差异分析[J].林业科学.2019

[9].颜凤,刘本法,余仁栋,乔亚军,安树青.围填海对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水鸟群落及空间分布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8

[10].张娜,李言阔,单继红,涂小斌,张育慧.鄱阳湖枯水期延长背景下越冬水鸟群落结构、丰富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湖泊科学.2019

标签:;  ;  ;  ;  

水鸟群落论文-王鹏,唐尚波,陆舟,余丽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