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效成分论文-黄威,蔡玉洁,钟珍,易阳,王丽梅

主效成分论文-黄威,蔡玉洁,钟珍,易阳,王丽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效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香辛料提取液,储藏条件,主效成分,高效液相法

主效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黄威,蔡玉洁,钟珍,易阳,王丽梅[1](2019)在《不同储藏条件下香辛料提取液中主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不同储藏条件下辣椒、花椒、陈皮、胡椒、桂皮、丁香6种香辛料提取液主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避光、常温不避光和低温避光、低温不避光4种条件下,各香辛料主效成分辣椒素、二氢辣椒素、β-山椒素、橙皮苷、胡椒碱、桂皮醛和丁香酚稳定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辣椒、花椒、胡椒、桂皮、丁香提取液均能在合适储藏条件下,20d内主效成分得到有效保留。储藏条件分别为:胡椒提取液4℃避光,桂皮、花椒提取液4℃不避光,辣椒、丁香25℃不避光。橙皮苷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均呈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稳定性较差。使用陈皮提取液替代陈皮添加尚需寻求有效的储藏条件。明晰香辛料提取液储藏规律,将为香辛料提取液取代香辛料原料应用于酱卤制品的加工,酱卤制品的标准化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艾有伟,侯温甫,张洁,王宏勋[2](2018)在《香辛料主效成分在酱卤制品卤制过程中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11种常用香辛料中的主效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酱卤制品卤制过程中各香辛料主效成分在产品和卤水中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主效成分在产品和卤水中分布附着规律进行研究。经试验得到6种单一香辛料提取液及其复合香辛料提取液对应的7种主效成分在卤制过程中含量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卤制过程中香辛料各主效成分均呈现出在卤水中含量逐渐降低,卤制鸭脖中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各主效成分之间无明显影响,但其含量变化量及在卤制鸭脖中最佳附着时间存在差异,即各香辛料主效成分在卤制过程中稳定性及最佳卤制时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8年08期)

艾有伟,侯温甫,张洁,王宏勋[3](2018)在《酱卤制品常用香辛料主效成分检测方法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酱卤制品常用香辛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辛料提取液及传统卤水中香辛料主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以明晰酱卤制品中各香辛料的含量,进而建立常见香辛料主效成分检测方法。经试验,最终得到14种主效成分标准品检测方法,并在其香辛料提取液中检测到11种主效成分,传统卤水中检测到4种香辛料主效成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8年06期)

张洁[4](2017)在《香辛料主效成分测定及其在鸭脖制品卤制过程中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酱卤鸭系列为代表的湖北肉鸭熟食产品,已经成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湖北地方特色食品,形成了上百亿的产值。现阶段酱卤鸭肉制品卤制配方局限于传统香辛料添加量优化,基于主效成分的研究尚少见。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酱卤鸭制品卤制时使用的香辛料中主效成分进行检测,进而研究其在卤制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酱卤制品的标准化卤制提供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15种香辛料提取液中的主效成分,确立了辣椒(辣椒素、二氢辣椒素)、花椒(β-山椒素)、桂皮(桂皮醛)、陈皮(橙皮苷)、白芷(欧前胡素)、砂姜(山奈酚)、丁香、肉豆蔻(丁香酚)、紫苏(紫苏醛)、黑胡椒(胡椒碱)、小茴香(反式茴香脑)11种主效成分的检测方法;当归(阿魏酸)、香叶(桉油精)、草果(桉油精)叁种香辛料提取液中的主效成分含量低于方法检测限,八角香辛料提取液中莽草酸在高效液相检测图谱中分离效果较差,均不能有效检出。进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11种香辛料提取液中主效成分的含量,在传统卤水中检测到了辣椒素、β-山椒素、胡椒碱、橙皮苷4种主效成分。(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11种主效成分在单一香辛料提取液卤制和复合香辛料提取液卤制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在卤制过程中可以有效检测辣椒素、二氢辣椒素、β-山椒素、橙皮苷、桂皮醛、胡椒碱、丁香酚7种香辛料主效成分,橙皮苷、桂皮醛和丁香酚附着速度在卤制的前15 min较快,β-山椒素在卤制的后15 min附着速度较快,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胡椒碱在整个卤制过程中附着速度较为均一。复合香辛料提取液卤制过程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β-山椒素、胡椒碱、橙皮苷、桂皮醛、丁香酚的变化趋势与单一香辛料提取液卤制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比较了传统卤水叁批次连续化卤制鸭脖制品中成分的变化,发现辣椒素的产品附着量逐渐减少;橙皮苷的产品附着量较为稳定;β-山椒素和胡椒碱的产品附着量不稳定。(3)依据单一香辛料提取液卤制鸭脖感官评价得分和传统卤水中4种主效成分的含量获取了一种基于主效成分含量的复合卤水,每1000 mL复合卤水中主效成分含量为辣椒素0.061 mg/mL、β-山椒素0.056 mg/mL、胡椒碱0.072 mg/mL、橙皮苷037 mg/mL、桂皮醛0.003 mg/mL、山奈酚2×10~-44 mg/mL、欧前胡素0.002 mg/mL、反式茴香脑0.060 mg/mL、丁香酚0.005 mg/mL(丁香和肉豆蔻)、紫苏醛2×10~-55 mg/mL。采用感官评价和电子舌评价方法比较了复合卤水与传统卤水卤制鸭脖的感官特性,发现复合卤水卤制鸭脖制品在感官评价中的滋味和风味评价得分明显低于传统卤制,给人带来的愉悦风味不足。而在电子舌评价中,其酸味指标明显低于传统卤制的鸭脖,其他指标差距不大。(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陈颖[5](2016)在《双丹口服液及其主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1]是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进程中出现的以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损伤等临床症状为特征的疾病;DN的发病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氧自由基是DN发病的重要诱因,患DM时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多造成氧化应激损伤,同时脂质过氧化物能够直接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并最终导致肾功能障碍,此外血脂代谢紊乱和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也是DN发病的主要原因[2]。双丹口服液(Shuangdan Oral Liquid,SDO)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来源于丹参的丹参素(Danshensu,DSS)和来源于牡丹皮的丹皮酚(Paeonol,Pae)[3-5],其中DSS具有清除组织中氧自由基的能力[6];同时DSS还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微循环[7,8]。而Pae具有降低叁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的能力[9],同时Pae还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改善血液流变性[10]。由此可见,DN的病理机制恰好与SDO中主效成分DSS和Pae的药理作用相一致,那么,SDO及其主效成分对DN是否有疗效,并且其机制又如何呢?基于该疑问,本课题组首次设计和研究了SDO及其主效成分对DN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本实验分别借助SD雄性大鼠建立DN动物模型和高浓度葡萄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建立细胞模型来评价SDO及其主效成分对DN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T、流式细胞术、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方法,观察:(1)SDO对DN大鼠的作用;(2)SDO中的主效成分“丹参素+丹皮酚”(DSS+Pae)对DN大鼠的作用;(3)SDO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4)“丹参素+丹皮酚”(DSS+Pae)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结果1、SDO对DN大鼠的作用(1)SDO明显改善DN大鼠的肾功能:与DN大鼠模型组比较,SDO各给药组显着降低DN大鼠24 h尿量并降低其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P<0.01)。(2)SDO显着改善DN大鼠血脂代谢:与DN大鼠模型组比较,SDO各给药组明显降低DN大鼠血清中T-CHO、TG和LDL-C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P<0.05)。(3)SDO明显提高DN大鼠抗氧化应激能力:与DN大鼠模型组比较,SDO各给药组显着升高血清中T-AOC及T-SOD活力并降低NO及MDA的含量(P<0.05)。(4)SDO显着改善DN大鼠肾脏病理性损伤:光镜下肾小球肥大程度和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程度都明显减轻。2、DSS+Pae对DN大鼠的作用(1)DSS+Pae明显改善DN大鼠的肾功能:与DN大鼠模型组比较,DSS+Pae各给药组显着降低DN大鼠24 h尿量并降低其BUN和SCr水平(P<0.01)。(2)DSS+Pae显着改善DN大鼠血脂代谢:与DN大鼠模型组比较,DSS+Pae各给药组明显降低DN大鼠血清中T-CHO,TG和LDL-C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P<0.05)。(3)DSS+Pae明显提高DN大鼠抗氧化应激能力:与DN大鼠模型组比较,DSS+Pae各给药组显着升高血清中T-AOC及T-SOD活力和降低NO及MDA的含量(P<0.01)。(4)DSS+Pae各给药组显着改善DN大鼠肾脏病理性损伤:光镜下肾小球肥大程度和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程度都明显减轻。3、SDO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1)SDO显着降低了MTT实验中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活力。(2)SDO明显增加了肾小球系膜细胞G1期的比例。(3)SDO有效降低了肾小球系膜细胞流式中B3的比例。(4)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线粒体中出现大量空泡并且细胞的核仁明显固缩。4、DSS+Pae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1)DSS+Pae显着降低了MTT实验中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活力。(2)DSS+Pae明显增加了肾小球系膜细胞G1期的比例。(3)DSS+Pae有效降低了肾小球系膜细胞流式中B3的比例。(4)DSS+Pae能明显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RT-PCR的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SS+Pae组能够显着上调Cyt C,BAX,CASPASE-3和PARP-1的m RNA表达水平(P<0.01),同时明显下调了Bcl-2的m RNA表达水平(P<0.05);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SS+Pae组能够明显上调Cyt C,BAX,CASPASE-3和PARP-1等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显着减少了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此外DSS+Pae组明显降低了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5)。说明了DSS+Pae可能是通过调控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促进细胞凋亡来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数量,发挥了抗DN的作用。实验结论本课题分别采用体内外动物和细胞实验模型实施研究,证实了SDO及其主效成分对DN具有显着治疗作用,并且创新性地设计了DSS和Pae联合应用于治疗DN的实验方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代谢、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和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有关。上述研究结果为SDO及其主效成分治疗DN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亦为研发以SDO为物效基础的成分清楚的创新药物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6-05-01)

主效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11种常用香辛料中的主效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酱卤制品卤制过程中各香辛料主效成分在产品和卤水中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主效成分在产品和卤水中分布附着规律进行研究。经试验得到6种单一香辛料提取液及其复合香辛料提取液对应的7种主效成分在卤制过程中含量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卤制过程中香辛料各主效成分均呈现出在卤水中含量逐渐降低,卤制鸭脖中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各主效成分之间无明显影响,但其含量变化量及在卤制鸭脖中最佳附着时间存在差异,即各香辛料主效成分在卤制过程中稳定性及最佳卤制时间存在一定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效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黄威,蔡玉洁,钟珍,易阳,王丽梅.不同储藏条件下香辛料提取液中主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J].食品科技.2019

[2].艾有伟,侯温甫,张洁,王宏勋.香辛料主效成分在酱卤制品卤制过程中变化规律研究[J].食品工业.2018

[3].艾有伟,侯温甫,张洁,王宏勋.酱卤制品常用香辛料主效成分检测方法初步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

[4].张洁.香辛料主效成分测定及其在鸭脖制品卤制过程中的变化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

[5].陈颖.双丹口服液及其主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

标签:;  ;  ;  ;  

主效成分论文-黄威,蔡玉洁,钟珍,易阳,王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