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强化渗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渗滤液浓缩液,Fe-C,H_2O_2,微波,类芬顿反应
强化渗滤论文文献综述
李民,王颖,冉刚,冯可,张爱平[1](2019)在《微波强化铁碳-双氧水体系处理填埋场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微波(MW)/铁碳(Fe-C)/H_2O_2类芬顿反应对填埋场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简称"渗滤液浓缩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系统研究了双氧水投量、Fe-C投量、初始pH值、微波输出功率和反应时间对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规律,通过类比实验研究了MW/Fe-C/H_2O_2体系的反应协同作用;此外,采用紫外-可见和叁维荧光光谱表征了浓缩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变化;最后,利用SEM-EDS和XRD等表征对反应前后的Fe-C材料的催化机理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在双氧水投量为10 mL·L~(-1),Fe-C投量0.8 g·L~(-1),初始pH值为3,微波输出功率为450 W,反应时间为12 min时,其COD、腐殖质和色度的去除率达到了70.06%、94.61%和98.86%.与此同时,控制实验表明MW/Fe-C/H_2O_2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且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远好于其他体系.经过MW/Fe-C/H_2O_2体系处理后,浓缩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芳香性程度和腐殖质缩合度逐渐降低,并且腐殖质等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大幅去除,可生化性(BOD/COD值)也大幅提升.一方面,Fe-C材料包含了多种铁基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可与H_2O_2形成非均相芬顿反应;另一方面,在酸性条件下铁缓释淋滤产生的铁离子会与H_2O_2形成芬顿反应.并且,微波辐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强化上述过程,从而加速了有机物的去除.因此,MW/Fe-C/H_2O_2体系能够快速高效的对渗滤液浓缩液进行预处理,研究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徐冰[2](2019)在《中低渗储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老区中低渗叁类油层水驱开发注入能力差、采收率低、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中低渗透叁类油层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技术现场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中低渗叁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开发效果,本研究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中低渗叁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开发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了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围绕此项新技术具体完成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内容:(1)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储层流体特性开展了驱油剂性能评价实验并优选出了具有低界面张力、润湿反转性能、乳化性能良好、抗吸附性能强的驱油剂。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量化了中低渗透叁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过程中弹性能、渗吸置换、驱替压差对提高采收率贡献。同时利用叁轴应力试验仪测定了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叁类储层岩心力学参数,为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裂缝扩展规律计算提供科学依据。(2)综合考虑相态变化、界面张力、吸附滞留、扩散/弥散、渗吸置换等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建立了中低渗透叁类储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驱油数学模型并研发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数值模拟器,实现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动态数值模拟,为压裂渗滤强化采油驱替方案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科学手段。(3)综合考虑裂缝内法向渗透压力、裂缝渗透系数的相互作用和岩体中渗透压力、渗流体积力、岩体渗透系数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条件下流固耦合裂缝扩展叁维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有限元皮卡迭代计算方法,实现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过程裂缝扩展规律预测及工艺参数优化。(4)以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叁类油层的典型开发井组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模拟器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驱油动态数值模拟和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研究。量化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相态变化、界面张力、流相粘度、岩石润湿性、吸附滞留、扩散/弥散等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裂缝半径显着增大,最大裂缝高度呈线性减小;施工排量的增加对裂缝半径的影响不显着,会较大的增加裂缝高度,并可有效地增加压裂液的纵向最大渗滤距离;压裂液粘度变化对裂缝半径、裂缝高度影响不大,但对垂向滤失距离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扩大压裂液的波及体积,应选择较小的粘度。本文确定了叁类油层的压裂渗滤开发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的研究和相关技术手段,对大庆长垣油田叁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中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体系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05)
梁成龙[3](2019)在《生物炭联合曝气强化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依然很严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排入就近水域,引起水质恶化。因此,探究一种适合处理生活污水的技术尤为重要,目前,一种人工强化的就地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土壤渗滤技术被应用到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中,但是,传统的土壤渗滤系统脱氮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本研究拟利用生物炭联合曝气策略强化土壤渗滤系统脱氮效果。通过设置对照(A)、曝气(B)、生物炭(C)和曝气-生物炭(D)土壤渗滤系统,研究了不同系统长期去污效能及其N_2O的排放特征;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曝气量、水力负荷、C/N)对系统去污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生物炭-人工曝气强化土壤渗滤系统的去污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炭-人工曝气土壤渗滤系统能实现高效的去污(COD、NH_4~+-N、TP)效果。各系统对COD、NH_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90%、95%和98%。对照、曝气、生物炭和曝气-生物炭系统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9.14%、68.74%、92.72%,85.44%。对照系统的N_2O排放通量为99.00 ug m~(-2) h~(-1),明显高于其他系统N_2O排放通量(30.56-44.17 ug m~(-2) h~(-1))。另外,添加生物炭的两系统之间N_2O的排放通量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系统40-80 cm处,添加生物炭的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不添加生物炭的系统,说明生物炭的添加有利于TN的去除。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在60 cm处达到最佳。(2)曝气-生物炭系统在6 h d~(-1)的曝气条件下对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2.90%、98.32%和85.44%,而在12 h d~(-1)的曝气条件下对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0.89%、99.53%和62.95%。在6 h d~(-1)和12 h d~(-1)的曝气条件下,各系统对TP的去除率均在98%以上。当水力负荷从2 cm d~(-1)增加到6 cm d~(-1)时,曝气-生物炭的系统对COD、NH_4~+-N、TN的去除率分别从82.90%提高至93.90%,98.32%提高至99.38%,85.44%降低到73.00%。其余系统对COD、NH_4~+-N的去除效率也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提高。但水力负荷的增加对系统TP的去除变化很小。不添加生物炭的系统在不同C/N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均高于85%,添加生物炭的系统在C/N为5时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差,其去除率范围在73.61-82.90%。各系统在不同C/N条件下对NH_4~+-N的去除率均高于95%。不添加生物炭的系统在C/N为7时对TN的去除率最高,其去除率范围在74.07-77.37%。有生物炭有曝气的系统在C/N为7时对TN的去除率也达到最大。不同C/N条件下各系统对TP的去除率均在97%以上。在不同C/N条件下,对照系统的N_2O排放量始终最大,说明生物炭和曝气措施能降低温室气体N_2O的排放。而且在C/N为3时,四个系统中N_2O的排放量最大,说明C/N越低N_2O的排放量越大。(3)在本试验中,系统内微生物不仅能利用污水中的氮,而且还能利用了土壤中的氮。另外,在系统中生物炭联合曝气策略能更好地将磷吸附、固定在基质中。比较A、B系统在25-85cm处的DOC含量变化,可以得出曝气策略对系统内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微弱,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曝气策略对系统中微生物的作用没有影响。在C系统中,添加生物炭层基质的DOC含量明显下降,说明生物炭的添加能很大程度上促进系统内微生物的作用。比较试验前后基质的溶解性有机物来源可以得出,曝气和生物炭措施增加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来源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吕晶晶,窦艳艳,张列宇,席北斗,于水利[4](2018)在《改良土壤渗滤系统处理高氨氮废水强化脱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曝气预处理+深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高氨氮废水,并考察其对脱氮过程的影响。R_1、R_2反应装置均采用滴滤的进水方式,配水在进入R_2之前通过曝气预处理进行强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为4 L/d时,R_1对COD、氨氮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1%、99.6%和66.8%,R_2的相应去除率分别为83.1%、98.0%和76.6%,可见R_2在去除TN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可能与曝气预处理能改善土壤渗滤系统的微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关。两反应器最终出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都较高,因此用土壤渗滤的方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存在浅层地下水受硝酸盐氮污染的风险。另外,通过化学计量学证明了两反应器脱氮过程中均存在厌氧氨氧化作用,其中R_2中厌氧氨氧化的脱氮贡献率达到35.2%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09期)
王明超[5](2017)在《强化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乡镇生活污水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乡镇规模逐渐变大,污水排放量上升,水环境逐渐恶化,对居民生活水平造成影响。大多乡镇经济欠发达,受投资与运行费用、处理工艺和专业人才的制约,污水处理厂建设难、运行效果差的问题普遍存在,需要一种能耗低、管理简便且效率高的污水处理工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简称CRI系统)具有工艺设计简单、工程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特点,可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传统CRI系统水力负荷低、场地景观性差、总氮总磷去除率不高等问题制约该工艺的推广。本文针对传统CRI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中试工程和示范工程研究,研发了处理乡镇生活污水的强化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铁屑粉煤灰作为除磷填料,能够有效去除含磷污染物,质量比为2:1,反应时间控制在20 min,pH为6-7时除磷效果最佳;通过增设饱水层,形成长期厌氧环境,提供外加碳源等改进,加强总氮去除效果,出水总氮达标排放。(2)快渗池的填料层高度增大,污染物去除效果也得到加强。利用不同高度填料层去除污染物研究结果,确定非饱水层高度为70 cm,饱水层高度为60 cm。强化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简称SCRI系统)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比传统型快渗系统优异,系统运行稳定,无堵塞现象。(3)SCRI系统中试工程最佳运行参数:水力负荷周期为6h,水力负荷为1.5 m~3/(m~2·d),湿干比为1:5。在此运行条件下,出水COD_(Cr)、氨氮、总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28.58 mg/L、4.8 mg/L、13.24 mg/L和0.38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90.82%、79.48%和93.16%,中试工程和示范工程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经济技术核算均达到考核指标,满足“高水质、低投资、低成本、低消耗”要求。(4)SCRI系统填料层溶解氧浓度与填料层深度变化成反比,65-80 cm处溶解氧浓度在2 mg/L左右,处于好氧环境,COD_(Cr)、氨氮去除过程主要发生在前65 cm;90-120 cm处,溶解氧浓度为0.2-2 mg/L,处于兼性厌氧环境,兼性厌氧菌分布广泛;120-140 cm处,系统溶解氧浓度低于0.2 mg/L,为严格厌氧环境,反硝化反应主要在此阶段进行。(5)SCRI系统填料层栽种当地优势水生植物,植物生长过程对污染物进行部分吸附、截留去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景观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12-01)
严群,汪宏,卢艳秋,张越,曹志明[6](2017)在《生物基质强化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下渗滤系统(SWIS)处理污水时对总氮去除效果欠佳的问题,建立了土壤-煤渣分层装填(系统1)及土壤-煤渣-生物基质分层装填(系统2)的两套SWIS,在对比两系统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添加生物基质强化系统脱氮的机理。结果表明,系统1对COD、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均大于85%,对总氮的去除率为74.70%,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系统2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4.58%,同时对COD、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均大于90%,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添加生物基质能有效改善系统的氧化还原环境,从而显着提高系统脱氮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7年19期)
王明超,张焕祯[7](2017)在《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乡镇生活污水应用及强化改进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国内外有广泛的使用,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特点,从运行参数、处理污染物机理等方面来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并对强化改进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做了详细说明。(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册》期刊2017-08-30)
严群,张越,汪宏,卢艳秋[8](2017)在《煤渣及生物基质渗滤系统强化脱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强化地下渗滤系统(SWIS)的脱氮效果,建立了1~#土壤、生物基质分层装填和2~#土壤、煤渣分层装填的2套SWIS,对比分析了煤渣和生物基质对SWIS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2系统在20 cm/d运行稳定后,1~#装置的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8%、98.24%、75.54%和71.05%;2~#装置的分别为91.45%、99.35%、79.04%和65.65%。结果表明,填料中添加煤渣可提高SWIS的水力负荷及污染物去除效果,添加生物基质可为系统反硝化阶段提供碳源,从而提高地下渗滤系统的总氮去除效果,但本生物基质系统不适宜在20 cm/d的高水力负荷下运行。(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7年05期)
汪宏[9](2016)在《生物基质强化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欠佳问题,本文以生物基质为填料,添加于土壤-煤渣分层地下渗滤系统中,构建叁套装置。在考察填料理化性质、优化水力工况的基础上,着重开展生物基质强化脱氮效果及机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土壤、煤渣、生物基质的渗透性能、有机质含量、吸附性能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叁种填料具有适宜的渗透性能,分层装填可在竖直方向综合利用填料,改善系统内部氧化还原环境。土壤和煤渣均有稳定的氨氮(磷)吸附性能,其氨氮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873、1.014 mg/g,磷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227、0.232 mg/g;生物基质经浸泡后,会释放氨氮(磷)和其它污染物,持续释放时间为20 d;2)1~#、2~#、3~#装置中生物基质添加量分别为62%、42%和0。各水力负荷下,装置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均大于78%,对TP的平均去除率均大于98%,氮的去除效果受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大。通过优化水力条件,综合比较,确定装置最佳运行水力负荷为15 cm/d,此时,1~#、2~#、3~#装置的NH_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55%、75.59%和80.00%,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35%、60.63%和57.96%。3)添加生物基质可强化SWI脱氮效果,在15 cm/d运行时,以生物基质添加量为42%的2~#装置的脱氮效果最佳,与3~#装置比较,其平均出水流速从2.68m L/min减小至2.43 m L/min,装置渗透性能降低,且出水中NH_4~+-N、NO_3~--N分别占TN的45.9%、46.8%,生物基质的强化脱氮效果主要是降低装置渗透性能,改善装置内局部氧化还原环境;4)在2~#装置60~80 cm层高处主要完成对TN的去除,80 cm层高出水C/N为6.78,生物基质可释放有机物,并能补充反硝化过程所需的碳源;添加生物基质可增强SWI内氮还原酶的活性,与TN去除率相关性显着的氮还原酶为Ure和NIR,装置Ure、NIR大小依次均为2~#装置>3~#装置;SWI各层高填料上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添加生物基质后,2~#装置内60 cm处α-变形菌丰度提高了6.58%,80 cm处β-变形菌和γ-变形菌丰度分别提高了1.19%和10.35%,其中,具有脱氮功能的细菌,如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黄色杆菌(Pseudolabrys)、黄色单胞菌(Rhodanobacter)、Dongia、Rudaea等的丰度分别提高了1.12%、1.90%、6.57%、2.55%和3.42%。(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6-12-22)
黄力彦,谭艳来,罗晓栋,李诗瑶,吴艳[10](2016)在《铁碳微电解-微波强化Fenton联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铁碳微电解-微波强化Fenton联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H2O2投加量对微电解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将铁碳微电解出水COD浓度、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H2O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去除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微电解出水COD>微波功率>H2O2投加量>微波作用时间。(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6年10期)
强化渗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庆油田老区中低渗叁类油层水驱开发注入能力差、采收率低、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中低渗透叁类油层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技术现场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中低渗叁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开发效果,本研究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中低渗叁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开发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了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围绕此项新技术具体完成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内容:(1)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储层流体特性开展了驱油剂性能评价实验并优选出了具有低界面张力、润湿反转性能、乳化性能良好、抗吸附性能强的驱油剂。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量化了中低渗透叁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过程中弹性能、渗吸置换、驱替压差对提高采收率贡献。同时利用叁轴应力试验仪测定了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叁类储层岩心力学参数,为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裂缝扩展规律计算提供科学依据。(2)综合考虑相态变化、界面张力、吸附滞留、扩散/弥散、渗吸置换等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建立了中低渗透叁类储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驱油数学模型并研发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数值模拟器,实现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动态数值模拟,为压裂渗滤强化采油驱替方案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科学手段。(3)综合考虑裂缝内法向渗透压力、裂缝渗透系数的相互作用和岩体中渗透压力、渗流体积力、岩体渗透系数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条件下流固耦合裂缝扩展叁维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有限元皮卡迭代计算方法,实现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过程裂缝扩展规律预测及工艺参数优化。(4)以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叁类油层的典型开发井组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模拟器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驱油动态数值模拟和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研究。量化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相态变化、界面张力、流相粘度、岩石润湿性、吸附滞留、扩散/弥散等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裂缝半径显着增大,最大裂缝高度呈线性减小;施工排量的增加对裂缝半径的影响不显着,会较大的增加裂缝高度,并可有效地增加压裂液的纵向最大渗滤距离;压裂液粘度变化对裂缝半径、裂缝高度影响不大,但对垂向滤失距离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扩大压裂液的波及体积,应选择较小的粘度。本文确定了叁类油层的压裂渗滤开发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的研究和相关技术手段,对大庆长垣油田叁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中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体系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化渗滤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民,王颖,冉刚,冯可,张爱平.微波强化铁碳-双氧水体系处理填埋场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2].徐冰.中低渗储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3].梁成龙.生物炭联合曝气强化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吕晶晶,窦艳艳,张列宇,席北斗,于水利.改良土壤渗滤系统处理高氨氮废水强化脱氮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8
[5].王明超.强化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乡镇生活污水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6].严群,汪宏,卢艳秋,张越,曹志明.生物基质强化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7
[7].王明超,张焕祯.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乡镇生活污水应用及强化改进研究进展[C].环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册.2017
[8].严群,张越,汪宏,卢艳秋.煤渣及生物基质渗滤系统强化脱氮研究[J].现代化工.2017
[9].汪宏.生物基质强化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及机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
[10].黄力彦,谭艳来,罗晓栋,李诗瑶,吴艳.铁碳微电解-微波强化Fenton联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