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服饰论文-周方

世俗服饰论文-周方

导读:本文包含了世俗服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朝,敦煌,莫高窟,壁画

世俗服饰论文文献综述

周方[1](2018)在《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世俗人物服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服饰信息丰富多样,对这些图像进行深入研究,可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北朝晚期生活在敦煌及河西一带人们的着装情况。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图像研究法及多重证据法,对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含有世俗服饰信息的图像进行了深入研究,丰富了北朝史的研究内容,将研究中心锁定在北朝晚期的西魏和北周,是对于服装史研究的细化。文章共分7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陈述了本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2章对壁画中世俗服饰图像形成的历史原因做了四个方面的总结,指出人物绘画的历史潮流影响了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世俗服饰的呈现,北朝晚期的敦煌有不同画工集团存在,这些画工集团内部有等级的区别,也有绘画水平高低的区分,这些客观因素都对壁画中服饰图像的呈现产生了影响。文章将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世俗服饰分为襦裙、襦袴和胡服叁大类,在第3、4、5章中进行了分别论述,这也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3章将襦裙分为男性襦裙和女性襦裙两个部分分别进行了论述。由于在之前的研究中,经常发生将男性襦裙误读为袍服的现象,所以,在男性襦裙部分中首先分析了壁画中男性襦裙与袍服的区别,总结了男性襦裙与袍服在图像呈现上的区别。文章通过对壁画中男性襦裙类型、搭配、配饰的研究分析,发现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男性襦裙体现了鲜卑统治者对中原服饰礼仪的学习与模仿,中华服饰礼仪也通过异族统治者的学习与模仿得以延续。研究发现即使历经了五胡乱华及汉末至北朝晚期近四百年的大分裂与大混乱时期,在远离中原的敦煌莫高窟,在壁画中世俗男性的形象系统中,依然以上衣下裳制的服装为尊贵,这体现出“服周之礼”的强大影响。文章通过对于女性襦裙类型、搭配、配饰的研究分析,发现这个时期的女性襦裙与前代相比,在搭配的方式上有了更丰富多彩的表现,服饰元素之间组合方式自由多样,体现了服饰对于女性身体比例的多种探索,标志着女性服饰逐步走入历史上的解放时期。西魏时期的女性襦裙与北周时期的女性襦裙在外观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反映出时代的变革与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第4章分析了壁画中猎手与步卒的两种襦袴式样,然后将之置于襦袴历史演变的历史序列中进行综合考察,发现“襦袴”并非是一种服装款式,而是一种“上襦下袴”式的搭配。研究指出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襦袴与同时期在中原、南朝流行的袴褶式襦袴不同,依然保持着魏晋时期窄袖紧身的式样,这应与敦煌的地理气候特征有关。研究指出窄袖襦袴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服装类型,自商周时代已有,进入礼制社会后,多作为内衣或底层劳动人民的衣服,很少受到关注,通过考古中的图像发掘,可以梳理出古代襦袴的历史演变序列,证明襦袴在中国古代服装史中一直存在。第5章将壁画中的胡服分为圆领开襟式和圆领半开襟式两种,通过对胡服历史演变的简单梳理,发现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圆领开襟式和圆领半开襟式的胡服都不是北朝统治者鲜卑人的典型装束,而是更接近粟特人和大月氏人的服装。研究指出胡族间经过了多轮深度融合,很多服饰元素是胡族间共有的,这与胡族的生存方式有关。研究认为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体现了胡服汉服双轨并存的特点,胡服汉服在这个时期开始有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划分:文臣着汉服、武将着胡服,朝堂议事着汉服,出行驾射着胡服。全盘汉化或全盘胡化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第5章另外对壁画中胡服乐舞及鲜卑风帽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指出壁画中的胡服乐舞体现了敦煌与西域文化交流情况。北朝晚期中原地区的鲜卑风帽已经过了改良,呈现了向“冠”转变的明显态势,而莫高窟壁画中的鲜卑风帽依然保持着早期高屋大头长裙的特征,这与敦煌的地域气候特征有关。第6章分别对壁画中出现的犊鼻裤、鹿皮衣、裲裆、行滕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研究指出犊鼻裤是古代不分阶层通服的内裤,并非仅仅是底层劳动人民穿的衣物;鹿皮衣为山野修行之人的服装,含有隐居修行之意,北族虽多衣兽皮,但没有此类文化内涵;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裲裆铠和小袖襦袴搭配穿着,裲裆铠的肩部和腰部均有带扣固定,并指出“裲裆衫”不是一个服饰名称,而是“裲裆”和“衫”的搭配组合;研究指出行滕是斜裁的布条,在小腿处自下而上缠绕所形成的缚袴类物,从魏晋至唐行滕有布条宽窄的变化,也有缠绕方式的改变。另外指出邪幅与行滕并非同物,邪幅其制汉时已亡。第7章为文章的结论,对文章进行了整体结论性的论述。文章7个章节的阐述,分别从历史延续、时代变革、文化交流、历史影响等角度对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世俗人物服饰进行了综合研究,是对北朝服装史的细分研究。研究总结了男性袍服与襦裙在图像呈现上的特征与区分要点,是对于服饰图像研究的理论基础补充,尤其是对男性襦裙腰部配饰系统的提出,是此前研究中没有的。文章分析了北朝晚期男性襦裙上腰带的类型,指出蔽膝与腰带的穿戴方式、层级关系是有等级区分的,并对小冠、笼冠做了补充性研究。文章对“半袖”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指出半袖很有可能源自襜褕,起初为一种半袖开襟的敞衣,后成为女性襦裙上的重要搭配。文章对袿衣上的“垂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袿衣源自周礼的“叁翟”遗俗,“垂髾”从汉代至南北朝,历经了从裁剪结构上的特征到衣服上假饰的转变。研究通过对文献与图像的梳理,证明了襦袴是中国古代服装史中固有的服饰类型,对窄袖短衣源自胡服之说提出了质疑。研究认为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胡服更接近粟特人及大月氏人的服饰形态,而不是鲜卑人,反映了敦煌的地理特殊性与石窟开凿者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14)

张珊,吴昊[2](2017)在《福建南朝时期世俗服饰特征初探——从福建出土南朝墓葬花纹砖所见世俗人物像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出土南朝花纹砖所反映的世俗人物服饰体现了南朝时当地服饰面貌及文化风尚。南朝文化中心建康一带流行的平上帻、巾、单衣、褶、麈尾、如意可在福建地区南朝花纹砖世俗人物像上找到实例。福建地区南朝花纹砖上世俗人物服饰体现出明显的南朝主流文化特征,因此可以推测南朝时福建沿海与建康一带应该有较为紧密的文化交流。(本文来源于《福建文博》期刊2017年01期)

曹小玲,孙晓峰[3](2014)在《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世俗人物服饰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综合表现,与本地区地理环境、审美风尚、风俗习惯、文化交流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研究工作方兴未艾。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迁徙的时代。这一阶段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迄今为止,有关北朝世俗服饰整体或专题研究成果较多,而区域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以麦积山石窟北朝窟龛内保存的世俗人物图像为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期刊2014年00期)

刘玲[4](2013)在《从服饰看汉乐府的世俗性与娱乐性——以《羽林郎》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乐府中有这样一类作品,通过对服饰器物的详尽描述塑造了一个个明艳动人的人物形象,其中充满了夸张与虚构的成分,呈现出一种审美化、娱乐化的倾向。汉乐府这些作品,并非对于社会的真实写照,而是一种世俗化的艺术作品,它的功能不在于"美刺"、不在于"兴观群怨",而是旨在满足人们对于娱乐的需要,是一种盛世享乐风气下的娱乐作品。(本文来源于《乐府学》期刊2013年00期)

竺小恩[5](2010)在《莫高窟早期叁窟世俗人物服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莫高窟早期叁窟世俗人物服饰大致有3类:一是上着宽袖长袍或襦袄,下着曳地长裙,总体上属于褒衣博袍式;二是上褶下裤,属于胡服——裤褶服;叁是故事画中的人物服饰与佛国中的菩萨、飞天等神灵相近。3类服饰可见莫高窟早期壁画世俗人物服饰的叁大来源:一是受华夏民族褒衣博袍的影响,服饰具有中原风韵;二是受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服饰明显保留着胡服的特点;叁是受西域波斯,尤其是佛国的影响,世俗人物服饰具有飘逸神灵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管骍[6](2010)在《浅谈昆剧服饰对世俗心理及审美趣味的迎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昆剧服饰的形成大体是以明代生活服装为原形,通过对明代生活服装进行筛选、简化出若干基本款式,再通过款式、用料、色彩、纹饰以及特定的标识物来加以区分,使得舞台上尊卑有别、贫富有别、文武有别、番汉有别、男女有别、老少有别、甚至善恶有别。这不仅是以等秩性为核心的(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0年02期)

沈雁[7](2008)在《库木吐喇第79窟世俗供养人服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库木吐喇第79窟位于谷南区第7~9窟左上方的山顶处。1982年发现清理。此窟平面为方形,顶部崩毁,窟内中部筑有方坛,高约70厘米,据考证属回鹘时期洞窟。库木吐喇第79窟中共两处绘有世俗供养人形象。前壁窟门左侧五身,一身童子像,世俗男、女供养人像各两身,皆成跪姿;中央方坛基前壁叁身,一童子跪像及一男一女两身站姿世俗供养(本文来源于《龟兹学研究》期刊2008年00期)

沈雁[8](2008)在《库木吐喇第79窟世俗供养人服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库木吐喇第79窟位于谷南区第7~9窟左上方的山顶处。1982年发现清理。此窟平面为方形,顶部崩毁,窟内中部筑有方坛,高约70厘米,据考证属回鹘时期洞窟。库木吐喇第79窟中共两处绘有世俗供养人形象。前壁窟门左侧五身,一身童子像,世俗男、女供养人像各两身,皆成跪姿;中央方坛基前壁叁身,一童子跪像及一男一女两身站姿世俗供养(本文来源于《龟兹学研究(第叁辑)》期刊2008-06-01)

宋丙玲[9](2008)在《北朝世俗服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综合表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研究方兴未艾。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北朝服饰在整个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有关北朝服饰的研究工作却比较滞后和薄弱,这与近二十年来不断高涨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热潮严重脱节。北朝世俗服饰系指宗教服饰以外的服饰。本文在系统梳理北朝人物图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掘出土的纺织服饰实物以及历史文献资料,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分类、分期和分区研究,把握北朝服饰的整体面貌及其阶段性和区域性,并试图探讨产生这些时代特色和区域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将北朝服饰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探讨服饰演变背后的政治变迁、文化交流和性别体系,并从中国服饰发展史的角度探析北朝服饰的渊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以期对北朝服饰的时代特征、审美特色、历史地位等问题有比较深入的阐释。本文共分七章。首先在绪论中对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思路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一章,北朝世俗服饰的分类研究。分类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所在,涉及到古代服饰的命名、描述、演化以及搭配等诸多方面。笔者总括目前古代服饰研究的分类方法,并结合正史舆服志或礼乐志的记载,对古人服饰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梳理,从而对古代服饰分类的方法进行反思,并指出古代服饰分类方法需要与文章的研究目的相契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笔者首先根据人物图像资料所反映的服饰情况,将北朝世俗服饰按照性别划分为男性服饰和女性服饰两大类,为叙述方便又将军戎服饰和佩饰单列,然后按照人体着装部位的不同分别对头部、躯体和足部所着服饰进行分类梳理。在分类过程中,还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简单考释。这是比较微观的分类研究,其重点在于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系统梳理和具体把握。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组合”的概念,对北朝世俗服饰的着装搭配进行简要论述。第二章,北朝世俗服饰的分期与分区研究。笔者首先对古代服饰分期和分区研究的方法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为下文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然后在第一章北朝世俗服饰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分期及分区研究,把握北朝服饰时空特征。本文将北朝世俗服饰划分为叁个发展阶段,即北朝早期(公元386~493年)、中期(公元493~534年)和晚期(公元534~581年),叁阶段的划分正好对应北朝时期两次大的政治变迁: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北魏政权的分裂。这种服饰分期方案正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一贯特色:政治表征性。其中,北朝早、中期服饰特征表现出与政治中心平城和洛阳比较大的一致性;北朝晚期,服饰地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大致可划分为为四大区域,即邺城地区、青齐地区、晋阳地区和关陇地区。第叁章,北朝世俗服饰与政治变迁。在古代,服饰是社会政治气候的晴雨表,其质地、款式、图案、色彩均受到政治制度的规范,同时也体现政治的变迁。本章紧扣古代服饰的政治性特征,从北朝服饰动态发展的过程探究其背后的政治变迁。共有叁节,第一节探讨北魏政权建立初期鲜卑统治者民族意识的扩张导致鲜卑服饰的流行;第二节分析北魏太和汉化改制对世俗服饰产生的影响,涉及到太和服饰改制政策的实施、来源以及影响等问题;第叁节阐释北朝晚期世俗服饰所体现的胡汉交融的特征,其中胡服包括西域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本章最后,笔者又略作总结,并从传统礼仪角度略作引申。第四章,北朝世俗服饰与文化交流。服饰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文化事项,其所具有的直观性、共赏性、普遍性以及呈外共睹的特点使服饰更容易开展文化交流,这表现在服装原料、服装形式、着装观念、饰品佩戴等诸多方面。本章主有叁节:第一节探讨北朝时期以鲜卑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服饰之间的交融问题,这涉及到胡化与汉化的问题。北朝世俗服饰中的胡服因素包括上衣下裤装的流行、左衽右衽兼行、带具的变化等,汉服因素则包括传统褒衣博带式服装对北朝服饰的影响、汉族服饰赏赐制度的继承以及对南朝服饰的吸纳等方面。二者相互交融,互相借鉴,最终形成了北朝独具一格的北朝服饰;第二节阐述北朝世俗服饰所反映的中西交流,包括丝绸技术和纹样、服装款式如圆领/翻领服装、具装铠、明光铠以及饰品诸方面;第叁节分析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对世俗服饰的影响,包括披帛、发式、女性化妆以及袒右肩服装的兴起等。本章末尾进行简要总结,指出北朝世俗服饰所体现的文化交流主要体现为南北交流和东西互动,并简单分析了服饰交流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第五章,北朝世俗服饰研究的性别视角。服饰是性别区分的重要标志,性别也是服饰类型划分的重要标准,因此,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性别探究是有必要的。笔者试图以动态的视角把握北朝世俗服饰反映的性别问题,首先选取服装制作过程中的纺织、染练、裁剪、缝纫等工序探讨女性付出的劳动,反映北朝时期“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模式;其次探究北朝世俗服饰的性别体系,包括北朝时期男女服饰的专门化、易装现象以及审美变迁。第六章,北朝世俗服饰对隋唐服饰的影响。南北朝对隋唐的影响问题是中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在整个南北朝时期,北朝服饰更能代表四至六世纪我国服制的变化。笔者主要从男女服饰专门化,品色衣制度,胡服风尚包括男性裤褶服、圆领窄袖缺胯袍、幞头、蹀躞带、靴以及女性襦裙装、女扮男装等方面进行探讨。由此可见胡服的先进性,以及中原地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核心凝聚力。第七章,相关问题探讨。笔者对行文过程中未能全面涉及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包括北朝时期丧葬服饰问题、图像资料所反映服饰面貌的可信度问题、北朝世俗服饰的设计问题、北朝时期大量军戎服饰的日常化问题。文章最后为结语部分,对本论文主要论点进行简要总结,并指出本文创新之处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四点: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研究成果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研究角度不断拓宽。但是,目前古代服饰研究仍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多大跨度的宏观研究而缺乏微观研究。本文正是从这一研究现状出发对北朝世俗服饰的个案研究,并通过研究实践来反思古代服饰研究方法和理论问题。2.北朝服饰在整个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本文选取北朝世俗服饰进行研究,可以说填补了北朝服饰系统研究之空白。3.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大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考古发掘或调查资料在古代服饰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尚未有学者从考古实物资料出发,全面系统地运用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相结合的方法对古代服饰进行综合考察分析。特别是截至目前,长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考古学界对古代服饰研究不甚关注。鉴于此,笔者从实物资料如陶俑、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供养人像、传世绘画等入手,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系统探究。这种方法的运用使笔者对一些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4.本文对北朝世俗服饰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文化史的重建,而是透过服饰的演变,动态、立体地阐释服饰背后的政治变迁、文化交流、性别分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的丧葬习俗、服装设计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4-15)

世俗服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福建出土南朝花纹砖所反映的世俗人物服饰体现了南朝时当地服饰面貌及文化风尚。南朝文化中心建康一带流行的平上帻、巾、单衣、褶、麈尾、如意可在福建地区南朝花纹砖世俗人物像上找到实例。福建地区南朝花纹砖上世俗人物服饰体现出明显的南朝主流文化特征,因此可以推测南朝时福建沿海与建康一带应该有较为紧密的文化交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世俗服饰论文参考文献

[1].周方.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世俗人物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8

[2].张珊,吴昊.福建南朝时期世俗服饰特征初探——从福建出土南朝墓葬花纹砖所见世俗人物像谈起[J].福建文博.2017

[3].曹小玲,孙晓峰.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世俗人物服饰调查与研究[J].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4

[4].刘玲.从服饰看汉乐府的世俗性与娱乐性——以《羽林郎》为中心[J].乐府学.2013

[5].竺小恩.莫高窟早期叁窟世俗人物服饰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6].管骍.浅谈昆剧服饰对世俗心理及审美趣味的迎合[J].四川戏剧.2010

[7].沈雁.库木吐喇第79窟世俗供养人服饰研究[J].龟兹学研究.2008

[8].沈雁.库木吐喇第79窟世俗供养人服饰研究[C].龟兹学研究(第叁辑).2008

[9].宋丙玲.北朝世俗服饰研究[D].山东大学.2008

标签:;  ;  ;  ;  

世俗服饰论文-周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