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主客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客体融合,空间句法,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特征
历史主客体论文文献综述
马蓓蓓,江军,薛东前,李淼,蔡璐[1](2018)在《主客体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特征——以西安书院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空间句法模型与传统游客空间认知调查相结合,分析西安书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客体和主体视角下两种方法的反馈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空间认知调查结果对空间句法的分析结论以负反馈为主,但与其对街区游览通道轴线的分析结论高度一致,这是因为游客的空间体验主要来自于游览通道。此类基于城市旧街区的功能混杂型历史文化街区,运用空间句法模型时应区分游览、生活等不同功能的街道类型,使其空间特征研究更符合主体的游览体验,为街区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魏小萍[2](2017)在《卢卡奇历史主客体概念的衍变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主客体概念及其理论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然而人们很少注意到,由于20世纪初的历史变迁以及卢卡奇自身经历的变化,他的历史主客体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其早期,他从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变化中来理解历史主客体概念,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具备了阶级意识,才能使自身从历史客体上升为历史主体,从而实现历史主客体的统一。这样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立场。在后期,他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历史主客体概念,从人与自然及社会对象性关系中的主体性作用来理解历史主客体概念,把劳动目的纳入社会存在范畴。这与他到达前苏联之后,历史语境发生的变化有关。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动力机制问题,或许是促使卢卡奇产生这一理论视野转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刘通[3](2014)在《从主客体关系看西方哲学历史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史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哲学的历史演进是与人对世界的基本矛盾——主体和客体间的矛盾的认识程度分不开的。从古代哲学的本体论诉求到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以及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由主体和客体间的矛盾演化出的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一直贯穿始终。但对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解读却真正是千回路转,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一个绵延不绝的话题。(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魏森杰[4](2011)在《从主客体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主客体角度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助于把分散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系统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全国商情(理论研究)》期刊2011年Z3期)
黄敏,金忠严,张春华[5](2011)在《历史唯物主义是相对平衡的历史发展观——唯物史观主客体二向度构局的历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无产阶级解放的主体向度和经济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等构成的客体向度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从初创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至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在建构两个向度基本平衡的构局的努力中,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经济决定论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与客体向度相反,竭力彰显了相对失衡的无产阶级解放的主体向度。从巴黎公社时期至《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摆脱了前期经济决定论的错误倾向,给予了主体向度以相对独立性的历史地位的指证。恩格斯晚年提出了合力论,它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在主客体向度关系上的观点基本成熟,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对平衡的历史发展观基本形成。(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1年01期)
王巍[6](2009)在《历史辩证法主客体向度的双重推进——对《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1848年欧洲革命对马克思哲学发展有重大影响。《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构成了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关键环节。这种转变表现为历史辩证法主体线索与客体线索的双重推进,尤其是对主体线索(无产阶级)的理解不再是外在于客体线索的发展,而是负载于其上。同时,马克思对工人的阶级意识与资本主义异化社会中的观念形态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也做出了深层剖析。(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张一兵[7](2008)在《革命实践中的青年列宁与历史的主客体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894年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以下简称为《什么是人民之友?》)开始,一直到1906年以前。在这个时期中,列宁的哲学思想并不表现为理论学术上的研究和进展,而是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实践家在现实革命实践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这主要是针对不同时期俄国革命的现实需要,分别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前提和革命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而青年列宁主要哲学观念的变化,此时还主要依存于他的老师普列汉诺夫。(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08年01期)
黄政[8](2007)在《“以人为本”的历史必然和伦理意蕴——从历史辩证法的主客体关系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能将"以人为本"简单地指认为"人本主义",因为它不是建构在抽象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应该用历史辩证法的方法来审视"以人为本",一方面它的提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在当代具有其深厚的伦理价值。(本文来源于《唯实》期刊2007年Z1期)
杨彬[9](2007)在《“以人为本”主客体关系的历史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人学理论产生之前,“以人为本”曾经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其积极的意义在于用“人本”否定了“物本”、“神本”以及上帝至高无上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人学超越了历史上的一切“人本主义”,主张“以现实的人为本”,“以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为本”,从而明确了“以人为本”的主体和客体关系,把一个抽象的思辨的范畴演化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改变世界的哲学命题。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被进一步拓展和升华为“以和谐为本”,即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本。(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07年03期)
汪鸿雁[10](2005)在《马克思主客体观的历史继承》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理论都有其历史继承性,马克思的主客体观也是对以往哲学的继承和批判。继承具有特别的意义,它能够使理论获得历史依据以及历史系统的支持。马克思的主客体观的历史继承性,体现在主客体概念、主客体统一观、感觉主体性叁个方面,但必须承认马克思的继承是批判的继承。(本文来源于《铜陵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历史主客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主客体概念及其理论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然而人们很少注意到,由于20世纪初的历史变迁以及卢卡奇自身经历的变化,他的历史主客体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其早期,他从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变化中来理解历史主客体概念,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具备了阶级意识,才能使自身从历史客体上升为历史主体,从而实现历史主客体的统一。这样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立场。在后期,他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历史主客体概念,从人与自然及社会对象性关系中的主体性作用来理解历史主客体概念,把劳动目的纳入社会存在范畴。这与他到达前苏联之后,历史语境发生的变化有关。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动力机制问题,或许是促使卢卡奇产生这一理论视野转变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主客体论文参考文献
[1].马蓓蓓,江军,薛东前,李淼,蔡璐.主客体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特征——以西安书院门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魏小萍.卢卡奇历史主客体概念的衍变及其当代意义[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刘通.从主客体关系看西方哲学历史进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4].魏森杰.从主客体角度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
[5].黄敏,金忠严,张春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对平衡的历史发展观——唯物史观主客体二向度构局的历史分析[J].前沿.2011
[6].王巍.历史辩证法主客体向度的双重推进——对《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解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7].张一兵.革命实践中的青年列宁与历史的主客体向度[J].理论探讨.2008
[8].黄政.“以人为本”的历史必然和伦理意蕴——从历史辩证法的主客体关系审视[J].唯实.2007
[9].杨彬.“以人为本”主客体关系的历史演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
[10].汪鸿雁.马克思主客体观的历史继承[J].铜陵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