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论文文献综述)
阳火亮[1](2021)在《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个人的现代性处境的一次尝试性探索,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与现代国家的关系: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为何要服从国家,以及如何服从国家;国家为何需要保护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以及如何保护?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威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家处于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国家本身具有超越性。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既包括神学国家的因素,也包括自然国家的因素,其重点是国家在个人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概而言之,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为什么要保护个人自由,而个人又为什么要服从国家权力?个人自由有没有可能在公共政治和私人生活之中找到某种确定性和存在的空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这个保护与服从的问题,直接涉及到现代国家的概念与理论,涉及到人的现代性处境的本质。霍布斯国家理论的核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即保护与服从。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就是个人的集合体,霍布斯试图平衡主权和个人,而不是偏向其中一方。要实现这一平衡,国家就必须要有政治决断以及实现这一政治决断的力量。个人的敌人不是国家,国家权威的敌人也不是个人自由,个人和国家共同的敌人是战争状态。对于个人而言,唯一能够相信的可以提供保护的,只能是出于个人自身的力量。国家就是共同体本身,就是个人通过彼此之间社会契约构建起来的全体人民,服从国家也就是服从个人自己。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正是因为群体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冲突,个人才需要国家来进行保护。因此,国家的保护和个人的服从都是基于国家的存在是以保护个人生命和自由为目的。人的困境在于,有没有可能既想要得到国家的保护又保留充分的个人自由?传统而言,国家权力多一点,个人自由似乎就少一点:人总为这个自由的空间担忧或者是挣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需要的是确定性,以摆脱对未知的暴死的恐惧;人需要的是现世的安全,而不仅仅是来世的救赎。然而,人能够获得对自身生命和自由的保护,以对抗未知的、不确定性的世界,在于他对自身困境的认知。对人真正的体验和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人性。任何以自己的意识去替代他人体验,都必然导致强迫。人或许一生就处于这种自我感知与他人感知难以完全协调一致的困境中,世界的多彩源于此,世界的战乱也源于此。国家要想得到个人的服从,必须从人所处的困境出发,真正理解个人对其生命和自由的感知。个人要想得到国家更好地保护,也必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和他人相处。人渴望私人自由,又渴望公共参与并在集体中得到认同,这必然需要人找到其中的平衡。
张爱丽[2](2021)在《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精神状况折射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教育也是如此。当下已有一部分教育学人关注教育的精神状况,认识到必须要回到教育的原点上来重新审视教育问题。鲁洁作为我国最早关注教育人学问题的学者之一,其教育人学的核心在于:教育的原点是育人。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始终绽放着人性的光辉,是一个大写的“人”。顺着“人”这条线,探寻鲁洁对教育中的人的思考,梳理其教育原点哲学思想,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唤醒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原点”意识,重回教育本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从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入手,对鲁洁的口述史、访谈录等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治学之路息息相关。其次,对鲁洁的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主张进行分析,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育人:教育的原点;其二,关系中的人:教育原点的展开;其三,人的超越与超越的人:教育原点的深化;其四,走向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原点的目标愿景。最后,针对以上四点主张,总结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意蕴,唤醒迷茫的教育原点,助推教育回归其本真样态,确立新时代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最终培养面向世界的新人。鲁洁对“人”的思考贯穿其思想始终,对时代的反思以及对本真教育的追问是其学术的意义所在。梳理鲁洁先生的教育原点哲学思想,以期让当代教育学人铭记教育姓氏和教育原点,并确立以教育原点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也是教育原点哲学研究的教育价值意蕴所在。
高慧芳[3](2021)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知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思想。这些思想警句先后被归纳为“老三论”、“新十论”,甚至还被提炼为“三十八条”。然而,这种归纳式理解无法对麦克卢汉思想做出清晰的界定。再加上,由于麦克卢汉本人不注重理论系统的建构,这使得他的思想只能以一种松散的结构而存在。对此,有学者提出,麦克卢汉思想早己超出常见的学科分类,而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思想场域。通过仔细甄别,学者们从这种场域中发现了近二十种思想。其中既有震人发聩的洞见,又有众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种独特的思想场域不仅极易造成他人的理解障碍,也容易给人留下“技术决定论”的刻板印象。然而,随着国际学者们不断挖掘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麦克卢汉思想才逐渐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技术人文主义。若要追本溯源,这种理解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对麦克卢汉的第一次研究热潮。其中,有学者强调剑桥批评传统对麦克卢汉思想的重要性。然后,在90年代的第二次研究热潮中,有学者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文化批评。直至,在本世纪的第三次研究热潮中,“三学科”(语法、辩证法、修辞术)与剑桥批评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共同构成一种用来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诗学基础,并从中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相较于其他理解方式仅抓住麦克卢汉思想的一鳞半爪,这种新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试图通过观察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发现思想场域的整体特征。近年来,这种新方式不仅清晰地揭示出麦克卢汉思想场域的延伸方式,还从中发现了一种原创性诗学。相较于国际学界,尽管国内学界已经形成“媒介麦克卢汉”和“美学麦克卢汉”两种理解方式,但由于两种方式之间的理论对话不足,所以未能有效地实现思想的整合。为了解决这种理论困境,国内学术界需要通过一种新方式,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再加上,随着当下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不断造成媒介文化的崛起,促使“读图时代”的到来。那么,文学将会如何存在于媒介文化之中?这一问题是当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不仅是麦克卢汉思想从文学批评拓展到文化批评的主要原因,还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场域之中,成为一种关键性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麦克卢汉思想遗产,以便推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本文选择以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并试图从媒介诗学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因此,文中首先剖析媒介诗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结构,而后立足于该诗学的整体特征,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鉴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跨越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媒介生态研究三个领域,本文通过以下五章内容来进行相关阐释。第一章致力于梳理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并交代发展中的三次转向。而后,从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以便揭示出媒介诗学的三个主要面向。最后,第五章通过综合媒介诗学的整体特征和比较,进行相关理论反思。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回顾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他两次求学于剑桥大学英文系,并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从事英文教学,后又进入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借助生态隐喻,他不仅提出媒介定律,还完成关于媒介的形而上学思考。在研究中,他整合多种学科思想,并通过动态观察西方文化历史,从中形成一种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这种研究始终围绕媒介与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从西方文化历史中发现媒介的效应,以此来理解媒介。然而,在理解过程中,媒介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它不仅包括文学语言与传播媒介,还被用来指代所有人工创造物,从而成为一种“泛媒介”理念。随着“泛媒介”的出现,媒介诗学不但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还从文化批评进入媒介生态研究。第二章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受剑桥批评传统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于一体的文学批评。一方面,这种文学批评以利维斯文化诗学和瑞恰兹实用批评为基础,并将“三学科”的历史视为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它将西方文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传统,再按照“三学科”的内部关系来划分这种文学传统的不同历史时期。它揭示出,“三学科”的历史不仅催生出语法学家与辩证法家的对立,还孕育出西方文化中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分化。这种分化导致西方现代文化中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争”,并造成个体感受力的分离。另一方面,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批评通过关于意象的批评,来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将诗歌的群体意象命名为“风景”。然后,根据审美效应的差异,这种批评划分出“外部风景”与“内部风景”两种类别,揭示出自浪漫主义诗歌以来,诗歌审美特征已经从“外部风景”转向“内部风景”。由此,这种文学批评既完成了对文学历史的分期,又通过诗歌意象的批评,将文学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合二为一,并以此来实现剑桥批评传统的基本目标。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观。出于对文学与文化语境的综合考量,媒介诗学聚焦于语言与传播媒介的同一性,构建出一种基于“泛媒介”的文化批评。随着工业技术的急剧发展,现代传播媒介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催生出大量流行文化,从而导致文学的边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语境,媒介诗学以搁置判断为前提,并通过理解媒介,来观察文化语境的变化。一方面,既然语言与传播媒介都可以实现人类经验的转换,那么二者便可被统称为“泛媒介”。尽管“泛媒介”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经验转换来延伸人体官能,并共同构成一种“类概念”。由此,媒介诗学便依据这种“类概念”,将各种媒介整合为一种关于“泛媒介”的延伸过程。基于延伸方式和媒介效应的不同,媒介诗学识别出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泛媒介”的效应,媒介诗学不仅将媒介与艺术视为两种并行文本,还将二者整合为一种复合文化文本。首先,这种文本通过媒介与艺术的界面,形成一种马赛克结构。其次,再借助各种界面的对比,这种复合文化文本被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口语文化文本、机械文化文本、电子文化文本。进而,通过对这些文化文本的批评,三种文化文本的审美特征依次被隐喻为“前欧几里德声觉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后欧几里德声觉空间”,并由此构建出一种涉及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空间隐喻。最后,通过这种空间隐喻,媒介诗学不仅预测出“地球村”的到来,还以它来隐喻电子文化文本。因此说,媒介诗学形成一种以“泛媒介”和复合文化文本为基础的文化批评。第四章重点分析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借助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将环境与反环视为一种媒介生态,还从二者的生态演变过程中发现媒介定律,从而形成一种可以用来研究所有人工创造物的诗学思想。首先,受生态意识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媒介隐喻为环境,将艺术隐喻为反环境。因此,媒介文化便被视为媒介生态。新媒介作为新环境,可以将旧环境转变为反环境;艺术作为反环境,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新环境中的人类经验加工为反环境。环境与反环境之间不仅构成一种生态关系,还可以通过生态演变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其次,这种生态演变又被视为“原型”与“陈词”之间的转换过程。新媒介不仅是新环境,还是文化的新陈词;艺术则是关于新环境的旧陈词。二者共同促进文化“原型”的转变。再次,新陈词与旧陈词均源自人类诗性创造,并共同遵循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共时性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媒介定律,从而将“泛媒介”进一步拓展为所有人工创造物。最后,基于媒介词源学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泛媒介”又被视为源自人类诗性创造的语词,并以人体为词源,遵循媒介定律的语法规则。由此,各种人工创造物便可以构成一种关于人类诗性创造的“泛文本”,而人类文化历史便成为一种持续的言语。因此说,通过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泛媒介”,还创造出一种关于“泛文本”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侧重于对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思考媒介诗学,本章通过将它与其它相关思想进行比较来对其整体特征进行理论综合。首先,本章依次选取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罗伯特·洛根的媒介生态研究,将之分别与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进行对比。而后,本文提炼出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其中不仅区分出它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揭示出马赛克结构与“泛文本”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阐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不仅分析了环境与反环境的发现过程,还解释了媒介定律的提出过程,从而揭示出该诗学如何实现诗学观念的拓展。再次,立足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它界定为一种承上启下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源自剑桥批评传统,又开创媒介生态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定位,本章既肯定了媒介诗学的理论超越与拓展,又指出它备受争议之处。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尚需完善之处。鉴于这种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综合性和拓展性,本文提出六种主要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可以启发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可以促进媒介文化研究。与此同时,相对于该媒介诗学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依然存在很多尚需完善之处。
宋红岩[4](2020)在《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文中指出微媒介是当下最具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同时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带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身处微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所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及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的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本论文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权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第一章从媒介的演变历程和微媒介的崛起入手,主要介绍了媒介的变革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影响。继而对微媒介的界定、形态、产生的逻辑背景以及本文探讨的微媒介对人的生存方式重构的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围绕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微媒介如何重塑电子媒介人,分别从哲学主体性构建、传播学的主体延伸、文化学的文化身份等层面的主体“自我”实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微媒介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主体的“非我”异化和对主体人格重塑的过程。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微媒介对生产方式的重构展开,微媒介时代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论文从微媒介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时代,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微媒介同样对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得当代的文化生产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文化生产,产生参与性、互动性、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大数据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化成为可能。第四章主要从微媒介对人的消费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入手,着眼于当前消费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重点论述电子经济、电商平台与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探讨数字化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全新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同时让人们陷入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之中。第五章从微媒介对话语权力的重构入手,分析微媒介的出现对话语权力变迁的影响。微媒介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微”政治应运而生,同时新型的社会控制方式也随之产生,权力和非权力在博弈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微媒介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媒介的赋权作用在微媒介时代更加明显,同时微媒介的独特性也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复归“沉默的螺旋”。第六章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重构展开论述。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感知方式,也会对人的审美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媒介使人的感知方式产生媒介化、他者化、去时空化、感知偏向视觉化等特点;同时微媒介也使审美方式产生交互性、虚拟化、奇观化等特点,也出现审美泛化、审美体验浅表化和审美认知错位等审美困境。
华丽娜[5](2020)在《约瑟夫·海勒《最后一幕》的空间政治研究》文中指出约瑟夫·海勒是美国20世纪着名的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家。他一生创作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是人们所公认的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经典作家,其创作对后世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一幕》是海勒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续篇,其作品对社会的批判力度比前者更强,小说中不同空间所展现的权力关系,为我们从空间政治角度解读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可能。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简要介绍作家及他的创作,对目前海内外海勒研究做了梳理与评述,了解目前海勒研究的方向与研究成果,从而把握整体的研究状况。此外,对空间政治相关的理论做了简要介梳理,阐明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就作品中的生活空间与权力问题进行分析,从生活空间着手,对其进行分类,将生活空间划分为公共生活空间与个体生活空间,进而探讨生活空间与权力的关系。第三章探讨的是生活空间的权力化问题。本章重点探讨权力向生活空间渗透的不同途径,以此说明在和平年代的纽约权力的渗透无所不在。第四章探讨的是被解构的权力空间。本章在对权力空间的性质以及权力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关系作出阐释的基础上,进而指出权力空间的解构方式,探索权力空间的解构可能。第五章是对自由空间的探索,这一章在思考生活空间被权力关系所束缚而又同时存在解构的可能,但解构的力度不足以对抗的情况下,探讨个体寻求自由空间的可能。结语部分对本文做最终的总结,并对个体在当下的空间政治问题进行反思。
潘颖[6](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杨果[7](2020)在《子贡言语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孔门“言语”一科的代表人物,子贡留下了大量的言语材料。本文以“子贡言语”为研究对象,对出土文献以及传世文献中的子贡言语材料进行整理汇编,并对子贡言语的内容、艺术特色与贡献进行探究。文章主要分为正文与附录两个部分。正文第一章考论子贡之生平事迹。按照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对子贡求学出仕的人生行迹进行梳理,并对学界存在异议的子贡“存鲁”以及子贡“货殖”两事进行辨析。第二章是子贡言语之载录。立足于文献细读与统计分析的方式,对子贡言语在出土文献以及先秦至魏晋时期传世文献中的载录情况进行系统性梳理。在定州汉墓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等出土文献中搜集整理得到子贡言语材料共8则;在儒家类传世文献,史书类传世文献以及其他类传世文献中分别搜集得到子贡言语材料155条、49条、44条;并以列表形式对传世文献中出现的56组重复载录的内容加以统计与简要辨析。第三章是子贡言语之类别。选取问学言志之辞、识人论人之辞、知孔尊孔之辞、达政专对之辞四个角度对子贡言语的内容进行分类探析。第四章总结概述子贡言语之风格与贡献。在子贡言语之风格方面,借用司马迁的评语,从“利口”与“巧辞”两面切入,对子贡言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说服手段进行总结。在子贡言语的贡献方面,从孔门内外两个角度切入。就孔门内而言,子贡言语既有“羽翼圣道”之功,又有对孔子言语思想的传承。就孔门外而言,子贡言语是春秋时代文学自觉的展现,与后世战国纵横家言语,战国诸子散文以及汉赋也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附录部分为子贡言语汇编,将搜集得到的154条(去除重复载录部分)子贡言语材料分“早期”、“中期”、“晚期”、“时代不明”以及“辞近伪托者”五类收编。
姚超文[8](2020)在《身体即媒介 ——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媒介维度》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当前活跃在国际思想领域的知名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被视为美国新一代新实用主义哲学美学的领军人物,并因提出建立“身体美学”的学科构想而进一步被国内外广大学者所熟知。有关身体美学的各种争鸣讨论业已成为时下的学术前沿问题,然而专门围绕“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中的媒介维度”而展开的梳理与研究,目前还存在着尚待补充的阐释空间。基于此,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舒斯特曼的着述为主要研读对象,辅以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力图以“身体即媒介”的视角介入对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的体认,从而挖掘出潜藏在其发展实用主义身体美学的过程中,内在而固有的媒介建构维度。同时结合当下大众媒介的现实语境,对之进行较全面地认识,并由此透视其思想,管窥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在整体上存在的价值与局限。除却绪论和结语,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理论缘起。舒斯特曼真正展开身体美学的研究并非一蹴而就,涉及到多次研究立场的转向。先是从分析美学转向了实用主义美学,再从后者又更为具体地转向了身体美学,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厘清其几经波折的转向线索,有助于人们在更宏观的层面上了解这位思想家建构自身美学理论时的逻辑钩沉,从而对舒氏身体美学的理论缘起建立更为清晰的认知,进行高屋建瓴地把握。第二章首先立足于分析舒斯特曼如何论身体作为媒介所具有的特性,探讨其最基本的身-心观点,以期挖掘他建构身体美学时的媒介维度。针对“身体”与“心灵”关系的处理,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原则纲领的指引下,选择以“亦此亦彼”地进行包括性析取作为思维建构的方式,从而勾勒出了身体作为人类心灵媒介的存在维度。身体作为媒介,不仅具有原初性,也因处在“界面”之上而具有两面性——它既是阻碍、也是联结;既是工具手段,也构成目的本身,是手段性与目的性的合一。第三章继而立足于分析舒斯特曼如何论身体作为媒介在审美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以期挖掘舒斯特曼建构身体美学时的媒介维度。一方面,身体媒介具有基础性的前提意义,是人们进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中心场所;另一方面,身体媒介是手段性与目的性的合一,作为个体必不可少的“工具之工具”,身体是活生生又富有感知力的,它以自身的手段性为目的性服务,促成个体作为“身心合一”的整体,以具身化的状态参与将哲学视为“生活艺术”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即为媒介,帮助个体逐步完善对自我的认识,达成正确的行动,最终幸福而审美地生活。第四章紧接着立足于舒斯特曼开展身体美学研究时所面向的当下语境,探究大众媒介如何影响并形塑了身体媒介的功能。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现代大众媒介激发了人们获得更加丰富多元的感官审美体验,在这层意义上,身体媒介的功能得到了延伸。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泛滥和爆炸式增长又造成信息的超载和碎片化,过度刺激人们的感官使之迟钝的同时,也使个体的专注力丧失;此外,商业资本的介入使大众媒介在对身体进行言说与表现时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消费社会的逐利色彩,大众媒介助长了身体沦为空洞且麻木的肉体表征;在这层意义上,身体媒介的价值又受到了异化。基于上述的阐发论证,本文在最后认为,要更加全面地认识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媒介建构维度,并从中窥探舒氏身体美学存在的价值与局限。
邵琪[9](2019)在《智慧教育史论》文中指出智慧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根本存在方式。首先,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旨在培养知识人的知识教育大行其道。但知识与知识教育远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关涉价值判断、伦理道德与意义建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智慧教育。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人类拥有更多闲暇,但同时也会加剧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因此呼唤智慧教育。再次,智慧具有本体论价值,智慧教育可以使人成就智慧人生、走向美好生活。因此,教育要从培养知识人转向培养智慧人,要超越知识教育追求智慧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是本研究重要的理论基础。智慧伴随着人类实践的诞生而诞生、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发明、制度变革、文化创新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智慧和智慧教育都是具有历时性的概念。智慧教育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态与阶段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智慧是人基于个体的需要,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内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智慧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的需要出发,通过启迪与影响受教育者,使其能够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中求真、求善、求美,从而培养人的智慧,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古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古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以及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造成的。古代的智慧教育充满了浓郁的人文精神,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道德要求过于理想化、压抑人的个性自由与创造性的问题。同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近现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近现代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以及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造成的。近现代的智慧教育倡导科学精神,但也应该避免走向标准化、机械化和极端功利主义的极端化倾向。展望未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未来的智慧教育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发展的智慧教育,即和谐的智慧教育。和谐的智慧教育既要培养人的实践技能与生存能力,又要致力于人的精神成长与境界提升,既强调人生的物质性与现实性,又重视生命的精神性与价值性,既要满足与丰富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与提升人的精神需要,从而使人在天地间更好地安身立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总之,古代的智慧教育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心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未来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共生的智慧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与演变逻辑。
韩雨江[10](2019)在《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文中认为艺术是超验的精神实验,但植根于生活本原。物质生活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会引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论及20世纪中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生产革命,大概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革命”了,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新走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化”渐次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1952年,美国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本·弗朗西斯·拉波斯基(Ben F.Laposky)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电子抽象(Electronic Abstraction)》被认为是计算机图像艺术的开始,也可以被认为是先锋计算机艺术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的新表达,并逐渐引发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新潮流,在当代艺术的驳杂丛林中,绽放了“数字艺术”的奇葩,其中,以激发视觉审美感知为目的的“数字视觉艺术”成果最为引人注目。“数字视觉艺术”的萌芽、探索与新实验,逐渐走出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对“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实践史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在创新、挑战、焦虑与再实验的摸索前行中,“数字视觉艺术”新现象为思考艺术本质提供了绝佳的案例素材,形成了卓具学理价值的艺术学前沿话题。本文以“数字视觉艺术”为第一关键词,旨在集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究竟是不是一种颠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新物像”?具体而言,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当代数字视觉艺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实践,又在何种意义上深植于生活与实践的传统?作为视觉艺术实践方式的“数字”,到底是本体和归宿,还是方式与手段?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到底是在谋杀,抑或是在拯救看似无路可退,亦无路可进的当代艺术?面对数字视觉艺术的迷思与彷徨,我们应当如何扞卫人性自由创造的尊严,避免“人役于物”的“异化”结局。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按如下逻辑展开论证。首先,在第一章中追溯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在历史流变、思想演变和科学转变的语境中梳理视觉艺术这一重要转向的来龙去脉。其次,以第二章概述当代视觉艺术家以“数字化”媒介寻求传统艺术突破的努力过程,分析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视觉艺术“数字化”的呈现成果。再次,在前述背景交代的基础上,由具体而抽象,力图概括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的两大特征——“非物质”与“无边界”,分别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为本文的重点。最后,进一步提高学理站位,站在艺术哲学或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数字视觉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实践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予以解释和应答,此为文章的难点,但也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心声。
二、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1)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霍布斯政治思想中的保护与服从 |
第一章 霍布斯与“保护—服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霍布斯的主要政治学着作及其思想简述 |
第二节 当前霍布斯研究简述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保护与服从理论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神学”面相 |
第一节 恐惧——宗教生活的基础 |
第二节 宗教与魔鬼学说 |
第三节 权威之争:宗教、神学与国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法律面相 |
第一节 霍布斯时代的法律综述 |
第二节 17 世纪英格兰有关征服的大讨论以及霍布斯论征服 |
第三节 征服与普通法 |
第四节 征服、普通法与议会 |
第五节 法律的严苛与宗教的不宽容 |
第六节 霍布斯论法律:同意和明晰性 |
第七节 小结:新的法律权威来源 |
中篇 保护与服从理论中的现代国家 |
第四章 论自由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自由 |
第二节 自由主义自由以及斯金纳的批判 |
第三节 霍布斯论自由 |
第四节 小结:自由与强制 |
第五章 论国家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保护力量 |
第二节 霍布斯论国家形式 |
第三节 霍布斯的国家权力 |
第四节 国家与政府 |
第五节 小结:国家权利的绝对性与个人自由绝对性 |
第六章 论政治代表 |
第一节 皮特金论霍布斯的代表概念与斯金纳的反驳 |
第二节 霍布斯之前的代表概念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代表概念 |
第四节 结论:代表人民与人民代表 |
下篇 现代政治与人的境况 |
第七章 政治决断 |
第一节 政治决断的目的:个人安全与自由 |
第二节 政治决断的国家 |
第三节 个人及其服从 |
第四节 小结:政治决断下的自由空间 |
第八章 论人 |
第一节 人的境况 |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不确定性 |
第三节 人的困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教育原点”释义 |
一、何谓“原点” |
二、何谓“教育原点” |
三、为何“教育原点” |
第二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来源 |
一、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学生时期的成长经历 |
(二)真正意义上的治学之路 |
二、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提出的理论渊源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学观 |
(二)从教育社会哲学角度对现代教育的批判 |
(三)源于人学的以人为本之教育学的建构 |
第三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主张 |
一、育人:教育的原点 |
(一)世纪分裂症:失真的教育 |
(二)精神分裂症:缺失的人性 |
(三)教育分裂症:塑造知识人 |
二、关系中的人:教育原点的展开 |
(一)整体性存在:人的依附关系 |
(二)单子式存在:物的依赖关系 |
(三)共生性存在:人的共生关系 |
三、人的超越与超越的人:教育原点的深化 |
(一)人的超越性 |
(二)教育的超越性 |
(三)超越性的人 |
四、走向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原点的目标愿景 |
(一)“世界历史的人” |
(二)现时代人之转型 |
(三)走向世界历史的人 |
第四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 |
一、唤醒迷茫的教育原点 |
(一)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的人 |
(二)“人”是教育的根本诉求 |
二、回归教育的本真样态 |
(一)作为关乎人之引出的教育 |
(二)作为追寻人之整全的教育 |
(三)作为寻求人之自由的教育 |
三、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 |
(一)教育的原动力和古典教育的回归 |
(二)知识的整全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
(三)教育的自由性和师生关系的和谐 |
四、培育面向世界的新人 |
(一)教育的乌托邦精神 |
(二)作为公共生活之一员 |
(三)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一员 |
结语:回到教育原点的哲学之思 |
一、铭记教育姓氏和教育原点 |
二、确立以教育原点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由来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 |
第一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思想起源 |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 |
二、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基础 |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三次转向 |
一、从文学批评转向广告意象批评 |
二、从广告意象批评转向媒介文化批评 |
三、从媒介文化批评转向“泛文本”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 |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思想缘起 |
一、剑桥批评传统 |
二、源自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三学科”背景的文学分期 |
一、前奥古斯丁时期 |
二、自奥古斯丁至阿伯拉时期 |
三、自阿伯拉至伊拉斯漠时期 |
四、自托马斯·纳什以来的时期 |
第三节 关于诗歌意象的批评 |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 |
二、诗意过程中的群体意象 |
三、群体意象的两种主要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流行文化的批评 |
一、古代智慧的现代复兴 |
二、广告意象批评 |
第二节 关于“泛媒介”的模式识别 |
一、“泛媒介”的提出 |
二、“泛媒介”延伸的模式识别 |
三、“泛媒介”效应的模式识别 |
第三节 基于“泛媒介”的复合文化文本 |
一、复合文化文本的生成 |
二、复合文化文本的三种主要类型 |
三、关于复合文化文本的空间隐喻 |
四、“地球村”的多维度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 |
第一节 作为环境的媒介 |
一、源自生态意识的环境与反环境 |
二、环境的双重隐喻 |
三、环境的双重效应 |
第二节 源自环境与反环境的媒介生态 |
一、环境中的艺术家 |
二、作为反环境的艺术 |
三、关于环境与反环境的生态隐喻 |
第三节 关于媒介生态演变的媒介定律 |
一、生态演变中的形式因 |
二、基于形式因的媒介定律 |
三、关于媒介定律的媒介词源学 |
四、基于媒介词源学的诗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 |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 |
一、媒介诗学与原型批评的比较 |
二、媒介诗学与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比较 |
三、媒介诗学与洛根媒介生态研究的比较 |
第二节 关于媒介诗学整体特征的理论综合 |
一、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 |
二、媒介诗学的思想成果 |
三、媒介诗学的理论定位 |
四、媒介诗学的意义与局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
一、媒介演变的历程 |
(一)口传媒介 |
(二)文字印刷媒介 |
(三)电子媒介 |
(四)网络媒介 |
二、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
(一)微媒介的界定 |
(二)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
(三)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一)生存方式内涵 |
(二)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
一、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
(一)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
(二)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
二、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
(一)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
(二)主体交往的媒介性与虚拟性 |
(三)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
(一)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
(二)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
(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
二、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
(二)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
(三)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
(四)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
三、“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
(一)“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
(二)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
(三)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
一、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
(一)电子商务的崛起 |
(二)消费理念的转变 |
(三)网络消费分层的出现 |
二、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
(一)购物模式的变迁 |
(二)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
(三)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
三、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
(一)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
(二)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
(三)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
第五章 话语权力重构:微媒介与社会话语权力变迁 |
一、“微”政治的出现 |
(一)“微”政治的内涵 |
(二)微媒介与政务公开化 |
(三)微媒介与公权力透明化 |
二、无处不在的“凝视”:新型社会控制方式 |
(一)全景敞视机制 |
(二)非权力与反权力监督 |
(三)后真相时代与“无影灯效应” |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赋权 |
(一)网络舆情与大众信任危机 |
(二)乌合之众与“羊群效应” |
(三)“沉默的螺旋”的回归 |
第六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
一、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
(一)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
(二)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
二、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
(一)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
(二)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
(三)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
三、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
(一)审美泛化 |
(二)审美体验浅表化 |
(三)审美认知错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约瑟夫·海勒《最后一幕》的空间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约瑟夫·海勒及其《最后一幕》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对《最后一幕》的研究 |
1.3 研究理论及方法 |
1.3.1 空间政治相关理论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最后一幕》的生活空间与权力 |
2.1 生活空间类型及其特质 |
2.2 战后纽约的公共生活空间与权力博弈 |
2.3 战后纽约的个体生活空间与权力 |
3 《最后一幕》生活空间的权力化 |
3.1 暴力符号的权力渗透 |
3.2 知识权力的空间建构 |
3.3 国家机器的权力操控 |
4.《最后一幕》对权力空间的解构 |
4.1 以个体与权力冲突来对抗权力空间 |
4.2 以“异托邦”的多重可能来消解权力空间 |
4.3 以外在力量的干涉来颠覆权力空间 |
5.《最后一幕》对自由空间的探索 |
5.1 对心灵空间的追寻 |
5.2 对艺术空间的超越 |
5.3 对别处空间的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
一、文学接受理论 |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7)子贡言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子贡之生平事迹 |
第一节 子贡生平概说 |
一、早期:初入孔门,从游列国(?——定公十年——哀公六年) |
二、中期:仕于鲁国,得师信重(哀公六年—哀公十六年) |
三、晚期:庐墓六年,不知所终(哀公十六年—哀公二十七年—?) |
第二节 “子贡存鲁”之说辩 |
第三节 “子贡货殖”之说辨 |
第二章 子贡言语之载录 |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中的载录状况 |
一、定州汉墓竹简 |
二、马王堆汉墓帛书 |
三、上博简 |
第二节 传世文献中的载录状况 |
一、儒家类传世文献 |
二、史书类传世文献 |
三、其他类传世文献 |
第三节 重复性载录状况疏议 |
第三章 子贡言语之类别 |
第一节 问学言志之辞 |
一、有关六经之辞 |
二、问学言志的特点 |
第二节 识人论人之辞 |
一、论识孔门外之人 |
二、论识孔门内之人 |
三、“子贡方人”之说辩 |
第三节 知孔尊孔之辞 |
一、知孔之辞 |
二、尊孔之辞 |
第四节 达政专对之辞 |
一、达政之辞 |
二、专对之辞 |
第四章 子贡言语的艺术风格及贡献 |
第一节 子贡言语的艺术风格 |
一、“利口”之一面 |
二、“巧辞”之一面 |
第二节 子贡言语的贡献 |
一、孔门内的贡献 |
二、孔门外的贡献 |
结语 |
附录:子贡语言汇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身体即媒介 ——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媒介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理论缘起 |
第一节 舒斯特曼学术研究的转向:从分析美学到实用主义美学 |
第二节 身体美学的提出:哲学作为“生活艺术”与审美经验的复兴 |
第二章 舒氏的身-心观点:论身体作为媒介的特性 |
第一节 直接经验的非推论性与身体媒介的原初性 |
第二节 位于“界面”之上的身体媒介 |
一、立论基础:实用主义的“包括性析取”原则 |
二、身体媒介的两面性:“手段性”与“目的性”之合一 |
第三章 舒氏的身体美学:论身体作为媒介在审美生活中的价值 |
第一节 身体媒介的基础性:作为审美感知与体验的中心场所 |
第二节 身体媒介手段性与目的性之合一:促成具身化个体对生活的积极参与 |
一、对内:身体意识促进自我反思与塑造 |
二、对外:身体风格促成个性表达与公共沟通 |
第四章 身体美学的当下语境:大众媒介影响下的身体媒介 |
第一节 身体媒介的功能延伸:大众媒介激发多元丰富的感官体验 |
第二节 身体媒介的价值异化:大众媒介助长空洞麻木的肉体表征 |
第三节 从媒介建构维度看舒氏身体美学的价值与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智慧教育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知识教育与智慧教育 |
1.1.2 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 |
1.1.3 智慧人生、美好生活与智慧教育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智慧”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智慧教育”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1.4.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 |
2 智慧与智慧教育 |
2.1 智慧的思想源流 |
2.1.1 哲学领域的智慧 |
2.1.2 心理学领域的智慧 |
2.1.3 佛学领域的智慧 |
2.2 智慧的概念界定 |
2.2.1 智慧的本质属性 |
2.2.2 智慧的类型划分 |
2.3 智慧教育的概念界定 |
3 古代的智慧教育 |
3.1 古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
3.1.1 古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
3.1.2 古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
3.1.3 古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
3.2 古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
3.2.1 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 |
3.2.2 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 |
3.2.3 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 |
3.3 古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
3.3.1 古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
3.3.2 古代智慧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
4 近现代的智慧教育 |
4.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
4.1.1 近现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
4.1.2 近现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
4.1.3 近现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
4.2 近现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
4.2.1 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 |
4.2.2 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 |
4.2.3 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发展 |
4.3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
4.3.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
4.3.2 近现代智慧教育应避免的极端化倾向 |
5 智慧教育的未来展望 |
5.1 走向和谐的智慧教育 |
5.2 和谐智慧教育的目的 |
5.3 和谐智慧教育的构成内容 |
5.3.1 未来以求真为旨趣的知识教育 |
5.3.2 未来以求善为旨趣的道德教育 |
5.3.3 未来以求美为旨趣的审美教育 |
5.4 和谐智慧教育的可能之路 |
5.5 和谐智慧教育的保障条件 |
5.5.1 充足的闲暇 |
5.5.2 文化土壤的孕育 |
5.5.3 自由的生命律动 |
6 结语 |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10)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关于论文研究概念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 |
第一节 何谓“数字”:从“原子”到“比特” |
第二节 哲学思想流变引发的艺术观念变革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发展对于艺术的启示 |
一、科技进步引发的视觉艺术革新 |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于“数字”的回应 |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中的“数字化”呈现 |
第一节 计算机图像艺术:从“蒙娜丽莎”的数字化再造说起 |
第二节 数字摄影艺术:即时获取与无限延展 |
第三节 数字影像艺术:视觉文化转向的新奇观 |
一、影像艺术先行者白南准 |
二、史丹·范德比克的电子科技创新 |
三、用影像探索感知经验:比尔·维奥拉的超验世界 |
四、俄罗斯AES+F艺术小组:一场荒诞的生活嘉年华 |
第四节 虚拟现实艺术:超真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
一、《渗透》:夏洛特·戴维斯穿越真实与虚拟的艺术媒介 |
二、《洞穴》:丹·塞迪对柏拉图哲学观念的致敬 |
三、超越时空对话:米开朗基罗与缪晓春的《最后的审判》 |
第五节 数字互动装置:公众介入与作品重构 |
第六节 人工智能艺术:超越“人”的技术造物 |
第三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非物质”特征 |
第一节 不断被提及的“新”问题:数字化的“非物质” |
一、由工具自由引发的思想自由 |
二、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视觉艺术 |
三、数字科技与视觉艺术的实验 |
第二节 “信息物”与“物质物”的艺术表达 |
一、虚拟的真实:无限性、非物质化的存在与虚无 |
二、交互式体验: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
三、无本体复制:抹杀“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鸿沟 |
第四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无边界”特征 |
第一节 对话平台的打开:创作的自由 |
一、打破观念的壁垒 |
二、拓展时空的维度 |
三、数字媒介的延伸 |
第二节 艺术跨界融合的视觉重构 |
一、跨越学科门类的艺术再造 |
二、开放艺术自身限定的场域 |
三、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无界互动 |
四、数字视觉艺术的受众审美体验 |
第五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与应答 |
第一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 |
一、当代视觉艺术的“终结” |
二、视觉艺术的数字恐惧症 |
第二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应答 |
一、扞卫艺术:数字应忠诚于艺术的本体 |
二、扞卫生活:数字记忆与艺术记忆 |
三、扞卫人性:数字艺术的人本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D]. 阳火亮. 北京大学, 2021
- [2]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D]. 张爱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D]. 高慧芳. 山东大学, 2021(11)
- [4]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D]. 宋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约瑟夫·海勒《最后一幕》的空间政治研究[D]. 华丽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子贡言语研究[D]. 杨果. 吉林大学, 2020(08)
- [8]身体即媒介 ——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媒介维度[D]. 姚超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智慧教育史论[D]. 邵琪. 浙江大学, 2019(04)
- [10]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D]. 韩雨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