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平原论文-刘裕,陆晨明,马荣

冀东平原论文-刘裕,陆晨明,马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冀东平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下水,重金属离子,多元线性回归,贡献率

冀东平原论文文献综述

刘裕,陆晨明,马荣[1](2019)在《冀东平原地下水中铁离子来源判别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冀东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生产基地,剧烈的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导致浅层地下水中Fe、Mn、Cr、Pb等离子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是铁离子含量最高可超饮用水标准5~10倍。为定量刻画浅层地下水中重金属离子来源,2017年5-9月在冀东平原滦河中下游典型区内连续采集5期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样品,以铁离子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Fe~(3+)离子来源于上游工矿企业、包气带中Fe~(3+)离子的迁移和Fe~(2+)离子的转化,这叁种来源在2017年5月对地下水中Fe~(3+)离子的贡献率分别为2.29%、41.8%、55.9%;6月贡献率分别为4.48%、52.58%、42.95%;7月贡献率分别为9.2%、31.55%、59.25%;8月贡献率分别为0.04%、31.43%、68.53%;9月贡献率分别为10.63%、45%、44.37%。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中Fe~(3+)离子主要来源于包气带内Fe~(2+)离子和Fe~(3+)离子的迁移转化,上游工矿企业对其并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日旺,张建芳[2](2018)在《我曾战斗在冀东平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日旺,1921年7月12日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财神庙村。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东军区第十叁军分区独立九团连长、独立四师参谋、唐山市公安大队第六中队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河北省交通厅、北京石景山(本文来源于《中国档案报》期刊2018-10-19)

蔡秀岩[3](2018)在《手机媒介对冀东平原农村日常生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等多种科技手段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体现了党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17年12月为止,中国农村网民人数为2.09亿,占总体网民的27%,较2016年底增加793万人”。最新的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1.70亿,手机网民占农村总体网民的87.1%”。数据表明互联网技术已经在乡村社会取得较大发展,手机与互联网结合,演变为大众化媒介,被农民广泛使用。在农村信息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手机媒介进入冀东平原农村日常生活并在村庄日常生活中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了冀东平原中一个典型的村落同时也是笔者的家乡——河北省乐亭县韩坨村作为调研地点,探究手机媒介对冀东农村日常生活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大众传播效果理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问题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探究韩坨村村民手机媒介的使用情况。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辅之以调查问卷探究手机媒介对村民日常生活叁个层面的影响,即探究手机媒介对韩坨村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的影响。本研究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简述调查地点概况。第二章调查韩坨村手机媒介发展和使用情况。第叁章探究手机媒介对韩坨村日常消费的影响。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作为媒介为村民提供商品信息,传递现代化的消费理念,影响村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习惯。第四章探究手机媒介对韩坨村日常交往的影响。手机媒介改变韩坨村传统家庭交往,影响村落的人际传播。手机媒介拓宽了村民的交往空间,改变了村民的交往模式,促进日常交往向非日常交往的转变,但是也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问题。第五章探究手机媒介对韩坨村日常观念的影响。在手机媒介的使用中,村民的家庭习俗观念、生活观念不断更新,传统的乡村观念受到冲击,现代化观念在手机媒介的使用中得到塑造和加强。最后总结手机媒介在当地村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探究应该怎样发挥手机媒介对乡村的积极作用、村民如何正确利用手机媒介。本文通过对韩坨村的个案分析,反映手机媒介对整个冀东平原农村日常生活的影响,引发当地村民对手机媒介的重视,促进党的声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地农村的传递,为当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期刊2018-05-13)

杨振京,王山亮,徐建明,杨庆华,毕志伟[4](2015)在《冀东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冀东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是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承担的《河北1:5万雷庄(J50E002019)、石门(J50E002020)、昌黎县(J50E002021)、滦南县(J50E003019)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项目的第四纪专题研究项目。本项目对19个钻孔(15个浅孔、4个深孔)总进尺1692.99米岩芯进行了编录,完成古地磁样品1277个、光释光样品50个、~(14)C样品27个、孢粉样品1100个、微体古生物(介形类)473个、粒度样品1320个的取样和(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6)

刘宏伟,杨君,杜东,柳富田,孙晓明[5](2014)在《冀东平原滨海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10年在冀东平原采集的34组水化学同位素样品进行分析,探讨了地下水K+、Ca2+、Na+、Mg2+、SO42-、HCO3-与Cl-的关系,研究了氘氧同位素特征,为该区海(咸)水入侵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研究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分为叁类,沿南北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前地段地下水受到的主要影响作用为溶滤作用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滨海地段地下水主要为混合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影响,过渡地段地下水主要为蒸发浓缩作用影响;滨海地段地下水样品受海水混入影响明显,是海(咸)水入侵的潜在危险区。(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范文杰[6](2014)在《冀东平原地区土壤肥力及其分异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及土壤的肥力状况是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的高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成为当下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为活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本论文以冀东平原地区河北省吴桥县为研究地点,分析了吴桥县耕地土壤属性的基本统计特征,通过ArcGIS10.1软件对土壤肥力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插值并绘制了其空间分布图,运用熵权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吴桥县县域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吴桥县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除速效钾降幅大外,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均明显上升,微量元素缺乏的农耕地面积很小,研究区微量元素整体上基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铁和铜两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通过分析发现土壤各有关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吴桥县不同乡镇耕地土壤各属性的综合得分值,结果为宋门乡、铁城镇、杨寺乡及曹洼乡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值较高,其次为桑园镇、何庄乡、沟店铺乡、梁集镇、于集镇,安陵镇最低。应用SPSS13.0软件对土壤pH值、有机质与各自相关的变量进行回归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分析较之一元回归分析、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拟合度方面有着明显的提高,说明逐步回归模型比其它几种模型的预测能力要强,在预测能力上也较为优化。通过分析吴桥县土壤各属性要素的全局性趋势效应得出,土壤pH值、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及有效铜为近似无趋势效应;土壤有效锰、有效锌、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及有效铁的趋势效应为一阶。从土壤养分半方差函数相关参数及理论模型拟合的结果来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有效铁、有效猛、有效铜、有效锌符合指数模型,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符合线性模型。土壤属性空间变异规律为:碱解氮>有效锌>全磷>有效锰>有机质>全氮>全钾>pH值>有效铜>有效铁>速效钾>速效磷。土壤各肥力要素变程之间有明显差异,最大的为全氮为2592.0m,最小的为碱解氮和全钾为30.0m,仅为全氮的1.16%。按照空间依赖性的大小土壤各属性排列为:全氮>pH>有效铁>有效铜>速效钾=速效磷>全磷=有效锰>有机质=有效锌>全钾=碱解氮。土壤的肥力元素空间分布是土壤自身存在的一种自然特性,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肥力因子进行普通克里格法插值,分析和探讨了吴桥县土壤肥力要素有关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交叉检验法来对各土壤肥力指标要素的普通克里格插值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各项土壤指标插值精度较高,结果可靠。运用熵权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吴桥县4965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进行了土壤养分指标的综合评价,并绘制了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吴桥县土壤肥力水平以叁级为主,叁级地面积最大,占县域面积的69.98%;其次为二级地,占县域面积的29.16%;四级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0.85%;一级地面积最少,仅为吴桥县域面积的0.01%。从全县整体情况来看,叁级地主要分布在吴桥县西北部的桑园镇、安陵镇和梁集镇;二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曹家洼乡、铁城镇和杨家寺乡;四级地主要分布在安陵镇的西北部的徐口村、范庄村及莫场等村庄,以及梁集镇的徐连九村和牟家庵村;一级地分布在宋门乡的西宋门村的西部,仅有较少的面积分布。从土壤养分的高低区域性分布来看是: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东部较高,西部较低。(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高俊华[7](2013)在《冀东平原玉米大田生产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冀东平原玉米土壤氮、磷、钾、锌、硼等大量和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阐明养分限制因子,提出增产措施。按照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采用田间小区肥料试验方法,对氮、磷、钾、铜、铁、锰、锌、硼、钼9种营养元素进行缺素对比,找出限制因子。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比对照增产明显,产量差异极显着,说明钾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除钾肥外,缺失微量元素与全素比较差异显着,说明是限制因子。通过对玉米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研究,初步摸清了玉米生产中各种营养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玉米科学施肥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3年11期)

于德福,安慧敏[8](2013)在《冀东平原绿色矿业新标杆》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司家营铁矿,是亚洲最大在产铁矿山。    走进司家营铁矿,彻底颠覆了对矿山企业的传统印象——    实行露天和井下联合开采,仅露天开采的土石剥离量就高达十几亿立方米,但矿区却看不到永久堆渣场和废石山。年选矿规模700万吨、(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13-04-19)

王俊先[9](2012)在《冀东平原区小麦生产技术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接4182期B4版) 七、冬前及冬季管理 1.查苗补种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治同山前平原区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冬前灌水除小麦播种到越冬前有有效降雨,土壤墒情好的年份以外,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到3℃左右时灌冻水(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报》期刊2012-09-13)

王俊先[10](2012)在《冀东平原区小麦生产技术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接4181期7版) 四、播种技术 1.播种期 日平均气温16~18℃为适宜播种期。在一般年份,从北向南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26日至10月5日。 2.播种形式 一般采用等行距机械条播,行距15厘米,播种均匀(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报》期刊2012-09-11)

冀东平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日旺,1921年7月12日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财神庙村。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东军区第十叁军分区独立九团连长、独立四师参谋、唐山市公安大队第六中队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河北省交通厅、北京石景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冀东平原论文参考文献

[1].刘裕,陆晨明,马荣.冀东平原地下水中铁离子来源判别分析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9

[2].张日旺,张建芳.我曾战斗在冀东平原[N].中国档案报.2018

[3].蔡秀岩.手机媒介对冀东平原农村日常生活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8

[4].杨振京,王山亮,徐建明,杨庆华,毕志伟.冀东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C].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5].刘宏伟,杨君,杜东,柳富田,孙晓明.冀东平原滨海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分析[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4

[6].范文杰.冀东平原地区土壤肥力及其分异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7].高俊华.冀东平原玉米大田生产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

[8].于德福,安慧敏.冀东平原绿色矿业新标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

[9].王俊先.冀东平原区小麦生产技术规程[N].河北科技报.2012

[10].王俊先.冀东平原区小麦生产技术规程[N].河北科技报.2012

标签:;  ;  ;  ;  

冀东平原论文-刘裕,陆晨明,马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