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乳注射液论文-李琳,郑志兵,高立军,杨茜,刘松华

纳米乳注射液论文-李琳,郑志兵,高立军,杨茜,刘松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乳注射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1,25-二羟基维生素D2,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纳米乳注射液

纳米乳注射液论文文献综述

李琳,郑志兵,高立军,杨茜,刘松华[1](2016)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5-二羟基维生素D_2纳米乳注射液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5-二羟基维生素D_2纳米乳注射液含量。方法:采用C18-STⅡ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V/V);流速:1.5 m L/min;检测波长:274 nm;温度:室温;进样量:200μL。结果:该方法专属性好,平均回收率99.96%(RSD为0.63%,n=9);溶液在冷藏(2~6℃)保存24 h稳定(RSD=0.98%,n=7);在0.06μg/m L~4.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201098 X-8412.5(R2=0.9998,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该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6年17期)

崔明超,欧阳强,潘金火[2](2014)在《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以小鼠静脉注射,采用Bliss法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Beagle犬静脉注射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分高、中、低叁个剂量组(20,10,6 ml·kg-1),qd,连续8周,停药后恢复期3周,观察其对beagle犬的长期毒性反应及其程度。结果:小鼠静脉注射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LD50为7.388 g·kg-1,95%可信限为6.306~8.656 g·kg-1。长期毒性试验中,叁个剂量组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指标、心电图检查、脏器系数、脏器的肉眼观察和组织形态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但ALT和Cr值叁个剂量组均有升高趋势,但无明显量效关系,停药3周复查,可完全恢复。结论: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毒性较低且病理变化具有可逆性,临床使用安全;但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对肝肾功能的观察。(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4年02期)

阳巧梅,傅规玉[3](2013)在《氟苯尼考纳米乳注射液对猪的安全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评价氟苯尼考纳米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选用40头健康的杜洛克×长白×大白叁元杂交断奶仔猪,称重后随机分成4个组,即1×氟苯尼考纳米乳注射液临床剂量(20mg/kg)、3×临床剂量(60mg/kg)、5×临床剂量(100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头。各组于给药前、给药中、给药后采集抗凝血和非抗凝血以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于给药后观察各组猪的临床表现。试验结束后各组猪称重,并剖杀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猪,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该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可每72 h给药一次,连用2次,对靶动物的安全性范围较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期刊2013年11期)

崔明超,卢欢,欧阳强,潘金火[4](2013)在《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对3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移植性S180腹水瘤、Heps肝癌细胞、Lewis肺癌细胞荷瘤小鼠,设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0.45、0.9、1.8 g·kg-13个剂量组,尾静脉给药,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低、中、高剂量对小鼠S180腹水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1.1%、19.5%、33.5%;对小鼠Heps肝癌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2.6%、21.1%、33.0%;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4.0%、24.9%、42.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对ICR小鼠S180腹水瘤、Heps肝癌、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3年09期)

刘芳,王淑君[5](2013)在《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在最佳处方的基础上,考察工艺因素对纳米乳剂的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载药量为2 g.L-1,粒径为(46.7±35.0)nm,含量质量分数为96.69%;与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配伍后24 h内使用安全;在(4±2)℃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该处方及工艺可行,所制备的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质量稳定,使用方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崔明超,卢欢,欧阳强,潘金火[6](2013)在《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安全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溶血性试验、过敏试验、热原试验、局部血管刺激性试验。结果: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对家兔红细胞无溶血反应,重复注射不会引起豚鼠速发型过敏反应,热原限度符合规定,局部血管有轻度刺激反应。结论: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提示其较为安全可靠,但存在轻度局部血管刺激性。(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刘芳,王淑君[7](2013)在《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的制备与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并对其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选用Beagle犬作为实验动物,分别给予相同剂量的多西他赛乳注射液(DTX-m)和上市品多西他赛注射液(DTX-s),利用LC-MS检测给药后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各自对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两者进行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结果: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载药量为2g.L-1,粒径为(46.7±35.0)nm,含量质量分数为96.69%;给予Beagle犬DTX-m和DTX-s,等剂量的DTX-m药代参数Cmax、AUC较DTX-s明显提高,体外与血浆蛋白质的结合率明显提高。结论:DTX-m和DTX-s比较,DTX-m更易于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易于被肝脏、淋巴结及肿瘤组织摄取,同等剂量的DTX-m更易于快速进入血浆、心、肝、脾、肾、肿瘤,二者之间靶向效率未见显着差异,在血液和组织中其他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未见显着改变。(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3年03期)

刘根新,张继瑜,吴培星,李剑勇,刘英[8](2011)在《伊维菌素纳米乳注射液的研制与质量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研制伊维菌素纳米乳注射液(5%)并对其理化性能、载药量、稳定性和急性毒性进行评价。采用伪叁元相图法进行处方筛选,在常温下,以黏度、电导率、折光率、Z电位、平均粒径为指标考察纳米乳的理化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以药物含量为指标考察纳米乳的稳定性;采用HPLC法测定载药量,用小鼠灌胃的方法进行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乳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乳滴呈球状,平均粒径为70 nm;不同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含量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纳米乳注射液(0.1%)属于实际无毒。结果提示,本研究研制的伊维菌素纳米乳注射液(5%)制备简单,是一种质量稳定、安全性高的新制剂。(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胡宏伟,刘根新,王婧,李剑勇,吴培星[9](2009)在《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的研制与质量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并对其理化性能、稳定性和急性毒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伪叁元相图法进行处方筛选,在常温下,以黏度、电导率、折光率、Z电位、平均粒径为指标考察纳米乳的理化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以药物含量为指标考察纳米乳的稳定性;采用小鼠灌胃的方法进行急性毒性研究。结果:研制的纳米乳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乳滴呈球状,平均粒径为60nm;不同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含量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纳米乳注射液属于无毒。结论:本研究研制的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制备简单,是一种质量稳定、安全性高的新制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09年20期)

胡宏伟[10](2009)在《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的制备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乳(nanoemulsion, NE),也称微乳(microemulsion, ME),是一种透明、热力学稳定且各向同性的胶体分散系。纳米乳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具有物理稳定性好、可经灭菌处理且易于保存、可同时包容不同溶解性的药物、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促进大分子水溶性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提高这些药物在体内的利用度、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具有缓释和靶向作用等优点,近年来,纳米乳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筛选建立了空白纳米乳载药系统,并制备了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建立了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对其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依据微乳形成的原理,用伪叁元相图,对空白纳米乳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筛选和建立了纳米乳载药系统的组方。载药系统的影响因素考察结果显示,在能形成纳米乳范围内,表面活性剂HLB值越大,纳米乳区越大;助表面活性剂的链越短,纳米乳区越大;油相的HLB值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匹配,纳米乳区越大;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Km)越恰当,纳米乳区越大;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电解质及药物的加入对纳米乳区的影响不大。以建立的纳米乳载药系统为基础,制备了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青蒿琥酯纳米乳的叁个配方均是澄清透明的球状液滴液体,空白纳米乳平均粒径为50nm,青蒿琥酯纳米乳平均粒径为57.79nm;理化性质、常温留样观察、加速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青蒿琥酯纳米乳质量稳定。建立青蒿琥酯纳米乳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曲线在1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7.6%,回收率的RSD为1.10%、日间和日内精密度的RSD小于1.8%,分析方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和重复性好,可用于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的质量控制。通过小鼠口服和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家兔眼刺激、肌肉注射刺激和溶血性试验对不同配方青蒿琥酯纳米乳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配方一(AS1)的LD50为7.76g/kg·BW,配方二(AS2)的LD50为7.56g/kg·BW,配方叁(AS3) )的LD0为15g/kg·BW;小鼠腹腔注射AS3的LD0为15g/kg·BW,青蒿琥酯纳米乳的叁个配方均为实际无毒。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AS1为重度刺激,AS2为轻度刺激,AS3无刺激性。溶血性试验结果表明,AS1和AS2均有部分溶血现象出现,AS3无溶血。AS3的安全性优于AS1和AS2,适合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制备了稳定性好、安全、使用方便的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有效地克服了青蒿琥酯现有剂型稳定性差、临床使用不方便等缺陷,并对其质量及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为青蒿琥酯新剂型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纳米乳注射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以小鼠静脉注射,采用Bliss法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Beagle犬静脉注射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分高、中、低叁个剂量组(20,10,6 ml·kg-1),qd,连续8周,停药后恢复期3周,观察其对beagle犬的长期毒性反应及其程度。结果:小鼠静脉注射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LD50为7.388 g·kg-1,95%可信限为6.306~8.656 g·kg-1。长期毒性试验中,叁个剂量组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指标、心电图检查、脏器系数、脏器的肉眼观察和组织形态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但ALT和Cr值叁个剂量组均有升高趋势,但无明显量效关系,停药3周复查,可完全恢复。结论: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毒性较低且病理变化具有可逆性,临床使用安全;但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对肝肾功能的观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乳注射液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琳,郑志兵,高立军,杨茜,刘松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5-二羟基维生素D_2纳米乳注射液的含量[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

[2].崔明超,欧阳强,潘金火.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实验[J].中国药师.2014

[3].阳巧梅,傅规玉.氟苯尼考纳米乳注射液对猪的安全性试验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

[4].崔明超,卢欢,欧阳强,潘金火.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J].中南药学.2013

[5].刘芳,王淑君.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3

[6].崔明超,卢欢,欧阳强,潘金火.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安全性试验[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

[7].刘芳,王淑君.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的制备与药代动力学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

[8].刘根新,张继瑜,吴培星,李剑勇,刘英.伊维菌素纳米乳注射液的研制与质量安全性评价[J].畜牧兽医学报.2011

[9].胡宏伟,刘根新,王婧,李剑勇,吴培星.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的研制与质量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

[10].胡宏伟.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的制备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  ;  

纳米乳注射液论文-李琳,郑志兵,高立军,杨茜,刘松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