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河流游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发展状况,非完全政府治理模式,河流游憩机会谱
河流游憩论文文献综述
张端[1](2017)在《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及其游憩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国家河流保护地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国家保护地体系中缺乏针对河流的保护地类型。研究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对中国树立河流保护理念、完善保护地体系、促进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及推动河流游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主要从时、空间维度对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进行总体分析,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比较,分析其河流游憩机会的构建及管理,最后通过Skagit河流案例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的发展过程分为筹备建设、体系完善、平稳发展叁个阶段,政府及环保组织是WSRS发展的主要影响力量。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产生原因主要是环保意识觉醒、保护地体系带动和反坝运动推动。(2)美国自然风景河流在西部临太平洋区域、东部临大西洋区域、北部五大湖周边区域、阿拉斯加州区域分布较密集,在中部大平原区分布较零散,地形气候、水利工程建设及经济状况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3)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主要特点: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多样作为价值保护的终极目标。将水文作为边界确定的首要参考因素,体现出边界权限的非绝对性、边界决策的民主性、边界使用的开放性叁方面的特性。实行不完全的政府治理模式,该治理模式具有整体的集权特征和局部的非集权特征,是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治理模式的“大维持、小改变”,体现了美国政府在保护地政府治理上的灵活、务实和权变。(4)基于机会谱理论,结合其自然型、风景型、游憩型叁大分类,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构建了河流游憩机会谱,确定出不同的河流环境:原始型河段、半原始无机动车型河段、半原始有机动车型河段、为通路的自然河段、为乡村型河段或城市型河段,并通过具体的环境描述,确定及管理游憩开发与各指标描述的不一致性,实现游憩有序开发。Skagit自然风景河流的突出价值主要表现在水质、鱼类、野生动物及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包括了风景型和游憩型两种类型,分为了半原始有机动车型河段、通路的自然河段、乡村型河段叁种环境。合作管理主体众多,包括了联邦管理机构、环保组织、学校、州或当地政府及机构、社区、企业六大类,是实行不完全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黄翅勤,彭惠军,梅佳[2](2014)在《基于系统生态学的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系统生态学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构建包含岛屿核心区、河流缓冲区、城市影响区叁大分系统与压力、状态、响应叁大因子的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度较低,不同分系统的生态安全差异特征明显:岛屿核心区生态安全度最低,其生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区域内大部分指标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子;河流缓冲区与城市影响区生态安全度较高,但区域内的一些因素对城市河流岛屿的游憩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效应。(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4年19期)
周辉[3](2012)在《河流游憩规划及其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户外游憩环境的诸多类型中,河流,以其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吸引人们前来,发挥着游憩功能。但是,这种功能的发挥不是自然而然的,必须通过规划才能做到贤明的利用。河流游憩规划作为一个专用术语,目前仅停留在学术探讨上,还没有成为实务界独立使用的规划名称,甚至很少被完整提及。与河流游憩活动普遍开展的现状相比,河流游憩规划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明显滞后。因此,对河流游憩规划进行独立、系统地研究在学术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河流游憩规划等概念入手,试图通过相关规划的对比分析理清河流游憩规划的性质特点,进一步对规划类型进行细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河流游憩规划框架,接着在众多规划类型中选取典型代表,并从最能体现规划价值的总体空间布局方面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选择河流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游憩空间布局理论、游憩机会谱理论、点-轴理论、园林设计理论中的部分成果作为指导空间布局规划的理论基础,最后将理论成果应用在重庆市荣昌县濑溪河游憩规划实践中,用案例阐释理论在实际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有:提出相关规划的重迭圆模型;分别从河流纵向变化、与城市的相对位置、规划范围的大小尺度、游憩活动类型组合四个角度将河流游憩规划划分为不同类型,构建了规划的叁维研究框架模型;在吸收借鉴景观生态学、户外游憩学、经济地理学、园林设计学、游憩生态学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典型规划在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方面所需的理论方法;制订出荣昌县郊濑溪河游憩地规划方案。所得成果对河流游憩规划研究具有创新性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18)
周辉,张玉钧[4](2011)在《河流游憩规划的基本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河流游憩概念认识、发展背景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保护的视角出发,对河流游憩规划的本质和国外规划实践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深入探讨,认为游憩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协调、游憩和其他河流利用的关系协调、游憩利用本身所面临的问题是河流游憩规划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得出保护性利用是河流游憩规划主旋律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河北林果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刘明丽[5](2008)在《河流游憩机会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国内外户外游憩发展的趋势来看,户外游憩需求在迅速增长并向着不断多样化方向发展。河流是户外游憩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已经明显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游憩机会谱理论(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ROS)是由美国林业局确定的被证明为最为有效的一种游憩资源管理工具。在我国的河流游憩资源管理中,同样有着令人非常期待的应用前景。然而该理论的应用受到来自应用区域的环境类型、政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为了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其进行本土化研究。本研究以北京妫河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数据采集方法和多元统计方法,从河流游憩者的环境偏好入手,尝试识别影响游憩体验的重要环境因子和偏好的游憩机会环境类型,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河流游憩机会谱框架。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游憩环境对游憩体验影响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游憩者较为普遍的认同,初步证实了ROS理论应用于妫河游憩环境的适宜性;研究中识别出了包括设施供给、隔离程度、解说服务、开发程度、自然性、可忍受的冲击、可见管理、可进入性和偏远程度等9个影响游憩体验的环境因子,作为妫河游憩机会环境划分的一级指标;并确定了5种游憩环境类型,即为城市型(U)、城郊型(S)、乡村型(RD)、乡野型(RN)和近原始型(SP)。该框架在靠近人类干扰比较明显的河流游憩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另外,研究中也得到了一些比较充实的关于当前河流游憩者总体特征的数据,同时发现游憩者的居住环境类型、学历和月收入水平与环境偏好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这些结论对河流游憩资源管理相关决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5-01)
河流游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系统生态学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构建包含岛屿核心区、河流缓冲区、城市影响区叁大分系统与压力、状态、响应叁大因子的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度较低,不同分系统的生态安全差异特征明显:岛屿核心区生态安全度最低,其生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区域内大部分指标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子;河流缓冲区与城市影响区生态安全度较高,但区域内的一些因素对城市河流岛屿的游憩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流游憩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端.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及其游憩管理[D].云南大学.2017
[2].黄翅勤,彭惠军,梅佳.基于系统生态学的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
[3].周辉.河流游憩规划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4].周辉,张玉钧.河流游憩规划的基本问题探讨[J].河北林果研究.2011
[5].刘明丽.河流游憩机会谱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标签:美国自然风景河流体系; 发展状况; 非完全政府治理模式; 河流游憩机会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