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湿地论文-杨轶凡

黄河中游湿地论文-杨轶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河中游湿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海湖恢复湿地,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地理分布

黄河中游湿地论文文献综述

杨轶凡[1](2019)在《黄河中游段南海湖恢复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包头市黄河中游南海湖段沿线恢复湿地的植物多样性,对沙漠干旱生态脆弱性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恢复及湿地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2017年野外18块样地调查,对南海湖保护区湿地植物种类、植物丰富度、区系组成、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湖湿地保护区中共有205种植物,隶属于47科135属,其中占优势的是禾本科、藜科、菊科、豆科、莎草科植物,占所有植物总物种数的50.24%;调查区域内植物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数为30.55,植物物种种类少,生态环境总体较差;不同功能区因受到人为干扰,植物种与属的比值差异较大,合理利用区最高(1.99),恢复重建区最低(1.19);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分布型为主,且195种为中国种子植物。南海湖湿地植物种类总体上受人为干扰、气候干旱与寒冷等因素影响,种类稀少,且暂时性植物较多,定植植物较少,总的物种丰富度高并不代表所有种群都是稳定和持久的,因而修复重建区易受到人为干扰而导致修复失败。(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吕海波,张虹[2](2018)在《水位变化对黄河中游蒲草湿地CO_2排放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位变化对CO_2排放的影响规律,评价自然水位的变化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选择黄河中游典型蒲草湿地进行人工注水处理,对自然样地(To)、一次注水至地表(T)、持续注水至地表(Tf)、持续注水至-30 cm水位(Th)等4种处理进行持续7日监测。研究发现,各注水处理的CO_2排放速率与To有显着差异,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CO_2排放速率平均值表现为To>Th>Tf>T;自然样地CO_2排放有昼高夜低的特征,但存在日际差异;T处理24 h后有持续12 h的快速上升过程,37.69 h后于低值处波动,与To相比,前5天排放速率波动特征略有滞后,后期基本一致;监测过程中Tf和Th变化特征基本一致,Tf排放速率略小,但都与To明显不同,除了监测前24 h,二者在7日监测过程中波动较To平缓;7日CO_2排放总量为To>Th>Tf>T(5.19、4.19、3.62、3.39 mol?m-2),Th、Tf、T处理排放速率分别下降19.3%、30.2%、34.6%。研究证明,短期水位波动对CO_2排放的影响最明显,中国西北部河流水位的频繁波动能大幅度影响湿地碳库功能。(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贾蕙君[3](2017)在《黄河中游(禹门口—汾河入黄口)水因子与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3年黄河中游(禹门口—汾河入黄口)湿地样方调查的植被和水因子的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域内各样地的水因子特征和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做了分析,阐明了植物谱系多样性及水因子与植物各多样性指数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弥补了前人在该区域内对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黄河中游湿地植物群落现状数据和基础资料。对黄河中游湿地生多样性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的河流宽度总体上从禹门口向下游呈显着增大的趋势。因布设样地时需要避开农田及人为干扰,所以样地与河岸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地下水埋深的最小值为35.05cm,最大值为158.96cm。土壤含水率在0.54%~5.31%之间变化。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r=-0.901),土壤含水率=-0.037×地下水埋深+5.48。2、在APGIII分类系统的基础上,运用谱系多样性软件Phylocom计算可知,13个样地的谱系α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对应样地S1(2289.17),最小值对应样地S10(706.894)。谱系β多样性结果显示:样地S2与S9之间的系统发育距离最远,谱系β多样性指数值最高,为286.31;样地S3与S9之间的系统发育距离最近,谱系β多样性指数值最低,为246.36。通过计算群落谱系结构发现:样地S1、S9、S12和S13中,群落谱系结构为聚集模式,物种之间有聚集的趋势。谱系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Δ+)和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Λ+)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各类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综合结果的次序为:S1>S6>S12>S4>S3>S8>S7>S11>S9>S13>S5>S2>S10,分类学多样性综合结果的次序为:S3>S5>S7>S11>S12>S13>S4>S6>S1>S2>S9>S10>S8,功能多样性综合结果的次序为:S1>S10>S4>S8>S3>S6>S9>S7>S11>S5>S12>S13>S2,谱系多样性综合结果的次序为:S1>S12>S3>S9>S5>S4>S6>S13>S2>S11>S7>S8>S10。3、与黄河中游(禹门口—汾河入黄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显着相关的水因子是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水率。分类学多样性则与河流宽度(p<0.05,r=0.559)和地下水埋深(p<0.05,r=0.593)显着相关。功能多样性指数中只有功能离散度Rao与土壤含水率显着正相关(p<0.05,r=0.555)。系统发育距离(PD)与土壤含水率极显着正相关(p<0.01,r=0.719),系统发育距离(PD)与地下水埋深呈显着负相关(p<0.05,r=-0.573),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与地下水埋深呈显着正相信关(p<0.05,r=0.661),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与土壤含水率呈负相关(r=-0.580)。(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李帅[4](2016)在《黄河中游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黄河中游(禹门口至汾河入河口段)湿地植物样方调查结果为研究基础数据,综述山西河流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对研究区湿地植物群落分类、物种多样性、分类学多样性以及功能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与传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关系,说明了分类学多样性指数与功能多样性指数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黄河中游湿地关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成果,同时对加强黄河中游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在黄河中游湿地自禹门口至汾河入河口之间设置了13个样地进行物种生态学调查,共记录植物75种,隶属于2门3纲18目23科61属,在门水平上主要分布在被子植物门(73种),在纲水平上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纲(57种),在科水平上主要集中在豆科(Leguminosae,11种)、菊科(Compositae,14种)和禾本科(Gramineae,11种),在属水平上主要集中在藜属(Chenopodium,3种)、胡枝子属(Lespedeza,3种)、蒿属(Artemisia,3种)和香蒲属(Typha,3种)。植物的生活型谱特征为一年或两年生植物最多,生态型特征为中生植物最多。2.采用TWINSPAN的分类方法对黄河中游湿地植物进行分类,划分为15个群丛。3.用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和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对13个样地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特征的分析表明,△+和∧+的理论平均值分别为84.25和425.43;运用双变量分析法将△+和∧+进行组合分析,发现汾河入河口样地(S12)的期望值较小,河津市汾河25号坝样地(S8)、闸西侧样地(S9)和万荣县西范控导工程西侧样地(S10)的期望值较大,说明样地S12的物种分类学多样性较大且物种分布较为均一,样地S8~S10则与之相反。对15个群丛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特征的分析表明,△+和∧+的理论平均值分别为84.56和290.36;运用双变量分析法将△+和∧+进行组合分析,群丛A1、A2的期望值最大,群丛A7的期望值最小。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Patrick指数间均无稳定的相关关系(P>0.05)。4.运用了FAD1指数、FDp指数、FDc指数、FRic指数、FEve指数、Rao指数以及FDis指数共七个指数对黄河中游湿地植物的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S2的功能丰富度最低,样地S1的功能丰富度最高,样地S2的功能均匀度最低,样地S4的功能均匀度最高,样地S2的功能离散度低的可能性较大;群丛A2的功能丰富度最低,群丛A1的功能丰富度最高,群丛A6的功能均匀度最低,群丛A8的功能均匀度最高,群丛A6的功能离散度低的可能性较大。FAD1、FDp指数与Simpson指数正相关,与Shannon-Wiener指数负相关;FDc指数、FEve指数与Simpson指数负相关,与Shannon-Wiener指数正相关;FDis指数与Simpson指数负相关。5.使用主成分分析对黄河中游湿地13个样地内植物的13个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为FDp指数,第二主成分为∧+指数,第叁主成分为Patrick指数。6.黄河中游湿地物种数目分布不均匀;黄河中游湿地物种均匀度、功能均匀度以及功能离散度都较差。针对以上威胁提出以下对策:建立黄河中游湿地自然保护区、适当减少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利设施以及进一步加强研究黄河中游湿地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6-06-01)

李帅,张婕,上官铁梁,郭东罡[5](2015)在《黄河中游湿地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河中游湿地自禹门口至汾河入河口之间设置了13个样地进行植物调查,并将植物物种系统分类学中的分类学差异性指数应用到研究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度中。结果显示,样地内共记录植物75种,隶属于2门3纲18目23科61属;按所含物种数的多少统计,在门水平上主要分布在被子植物门(73种),在纲水平上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纲(57种),在科水平上主要集中在豆科(Leguminosae,11种)、菊科(Compositae,14种)和禾本科(Gramineae,11种),在属水平上主要集中在藜属(Chenopodium,3种)、胡枝子属(Lespedeza,3种)、蒿属(Artemisia,3种)和香蒲属(Typha,3种);一年或两年生植物最多,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次之的生活型谱特征总体上反映了黄河中游湿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旱的气候特征。用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Δ~+)和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Λ~+)对13个样地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特征的分析表明,Δ~+和Λ~+的理论平均值分别为84.25和425.43;运用双变量分析法将Δ~+和Λ~+进行组合分析,发现汾河入河口样地(S12)的期望值较小,河津市汾河25号坝样地(S8)、闸西侧样地(S9)和万荣县西范控导工程西侧样地(S10)的期望值较大,说明样地S12的物种分类学多样性较大且物种分布较为均一,样地S8、S9、S10则与之相反。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Δ~+)、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Λ~+)与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Patrick指数间均无稳定的相关关系(P>0.05)。(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刘云鹏,申卫博,张社奇,解迎革,郑纪勇[6](2013)在《黄河中游湿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及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陕西合阳黄河湿地,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湿地退化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湿地、天然草地、开荒耕地和盐碱地)对土壤养分(有机质和N,P,K)和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极显着(P<0.01),其排列顺序为:天然草地>开荒耕地>湿地>盐碱地。开荒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介于天然草地和湿地之间,盐碱地土壤有机质仅为天然草地和湿地的3.4%和6.9%,土地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会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导致土壤退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成显着和极显着相关,且不同土壤酶活性间也存在显着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差异极显着(P<0.01),其活性高低与土壤养分变化顺序基本一致。土壤酶活性反映出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评价黄河湿地土壤肥力的指标。(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郭东罡,上官铁梁,白中科,张婕,邵宏波[7](2011)在《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1990、1995、2000、2005年4个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斑块密度、斑块边缘长度、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景观破碎化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等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系统地分析了连伯滩湿地1990年以来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1990—2005年,草地、耕地、林地斑块面积在增加,而水域和滩地斑块的面积在不断减小;(2)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990年的0.9947增加到2005年的1.1247,表明随着人类干扰活动的增加,景观结构异质性增大;(3)斑块数量的增加、斑块密度的增加以及斑块边缘长度的增加等都说明该区域破碎化程度增加。造成湿地退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长期干旱导致黄河及汾河径流补给大大减少,而人口的压力则是湿地退化最根本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18期)

董荣[8](2010)在《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冬季鸟类群落结构与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鸟类群落特征及重要水鸟动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以鸟类群落的主要测度指标对不同生境的环境质量和变化作出了综合评价。1.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鸟类群落组成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4种,分属14目36科74属。其中非雀形目鸟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1.2%:留鸟(54种,43.5%)所占比例最高,冬候鸟(43种,34.7%)、旅鸟(27种,21.8%)依序次之。调查共记录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占总种数的3.2%,包括东方白鹳、黑鹳、大鸨及金雕。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占总种数的15.3%,包括白琵鹭、大天鹅、鹗、普通鵟、毛脚鵟、灰鹤、蓑羽鹤等;蓑羽鹤为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冬季迁徙鸟类首次记录。结果表明,黄河径流量的波动、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影响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关键因素。2.五种生境鸟类群落特征比较12月份五种典型生境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渔塘、芦苇沼泽、人工林、农田、滩涂及河道生境中依次减小;10月份渔塘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与鸟类的迁徙有关。群落相似性指数显示:人工渔塘和芦苇沼泽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最人(0.383),依次为:芦苇沼泽和滩涂+河道(0.316),人工渔塘和滩涂+河道(0.295),芦苇沼泽和农田(0.250),人工渔塘和农田(0.170),滩涂+河道和农田(0.143),人工林和农田(0.064),芦苇沼泽和人工林(0.061),人工林和滩涂+河道(0.053)。3.主要水鸟类群的动态变化及迁徙调查记录水鸟63种,其中雁形目20种,鸻形目23种,其他20种。其中雁鸭类数量最人,数量和种类随时间变化明显。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鸭科鸟类的迁来期,期间最先到达的种类仅有斑嘴鸭1种,11月下旬以后种类和数量稳步上升,种类包括大天鹅、豆雁、赤麻鸭、赤膀鸭、绿翅鸭、绿头鸭、班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红头潜鸭;12月下旬数量和种类达最大,之后基本稳定。农业生产的扩张导致天然湿地的面积减少和人为干扰强烈,一些大型水鸟如大天鹅、黑鹳等的数量明显减少,并且在迁徙过程可能放弃在此觅食或栖息。4.渔塘生境鸟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人工渔塘是该湿地的典型生境类型,同时人工渔塘所占面积较大,为多数水鸟提供栖息场所。对渔塘生境鸟类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种类与建筑面积比例、深水区面积比例及人类活动强度呈显着负相关,鸟类密度与建筑面积比例呈负相关,鸟类多样性与植被多样性及人类活动强度相关。建筑面积比例、人类活动强度和水深是影响渔塘生境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5.保护管理建议本文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和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水鸟分布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和措施。(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董荣,时良,于晓平[9](2009)在《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冬季鸭科鸟类群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2007年冬季,对黄河中游湿地4种典型生境包括滩涂、人工渔塘、芦苇沼泽和莲池中的鸭科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鸭科鸟类7属20种,采用频率指数法确定的优势种为斑嘴鸭、绿翅鸭、赤膀鸭、绿头鸭、普通秋沙鸭,其数量之和占总数量的65.6%。对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苇沼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莲池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低。人类活动引起的隐蔽场所和食物资源的变化是造成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09年06期)

张婕[10](2009)在《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中游湿地是指从山西省禹门口到河南省和山东省交界处的东坝头这一段呈“L”型的黄河及其沿岸的湿地,河道全长618 km,包括黄河中游的大部分和黄河下游的一部分,其总面积为4.803×10~5hm~2。连伯滩湿地位于黄河中游的中部,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动植物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本研究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对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资源现状进行评价,同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连伯滩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研究,以达到对湿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目的。本研究以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1990、1995、2000、2005年四个时相的卫星多波段遥感影像为主要研究资料,通过斑块密度、斑块边缘长度、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景观破碎化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等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系统地分析了连伯滩湿地1990年以来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从斑块面积变化来看,1990~2005年,草地、耕地、林地斑块面积在增加,而水域和滩地斑块的面积在不断减小。各类型斑块面积的变化不仅与气候、水文有关,同时还受当地农业经营的方针政策、经济利益的直接影响。2、随着人类干扰活动的增加,景观结构异质性增大。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990年的0.9947增加到2005年的1.1247,由于景观类型的增加,优势度指数从1990年的0.3916增加到2000年的0.4847,破碎化指数从1990年1.2785增加到2005年的1.2942。3、自1990年以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连伯滩湿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斑块数量的增加、斑块密度的增加以及斑块边缘长度的增加等都说明该区域破碎化程度增加。4、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退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长期干旱导致黄河及汾河径流补给大大减少。同时河漫滩出现盐渍化的趋势,柽柳群落的出现指示着湿地水分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恶化。5、人口的压力是湿地退化最根本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未能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向土地要粮,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从而使湿地补给水源减少,水质受到污染,植被退化,动物栖息地丧失。针对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退化的原因,本文从加大管理力度、治理区域污染、减轻水土流失、完善保护工程、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便从根本上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9-06-01)

黄河中游湿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水位变化对CO_2排放的影响规律,评价自然水位的变化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选择黄河中游典型蒲草湿地进行人工注水处理,对自然样地(To)、一次注水至地表(T)、持续注水至地表(Tf)、持续注水至-30 cm水位(Th)等4种处理进行持续7日监测。研究发现,各注水处理的CO_2排放速率与To有显着差异,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CO_2排放速率平均值表现为To>Th>Tf>T;自然样地CO_2排放有昼高夜低的特征,但存在日际差异;T处理24 h后有持续12 h的快速上升过程,37.69 h后于低值处波动,与To相比,前5天排放速率波动特征略有滞后,后期基本一致;监测过程中Tf和Th变化特征基本一致,Tf排放速率略小,但都与To明显不同,除了监测前24 h,二者在7日监测过程中波动较To平缓;7日CO_2排放总量为To>Th>Tf>T(5.19、4.19、3.62、3.39 mol?m-2),Th、Tf、T处理排放速率分别下降19.3%、30.2%、34.6%。研究证明,短期水位波动对CO_2排放的影响最明显,中国西北部河流水位的频繁波动能大幅度影响湿地碳库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河中游湿地论文参考文献

[1].杨轶凡.黄河中游段南海湖恢复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

[2].吕海波,张虹.水位变化对黄河中游蒲草湿地CO_2排放速率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8

[3].贾蕙君.黄河中游(禹门口—汾河入黄口)水因子与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7

[4].李帅.黄河中游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6

[5].李帅,张婕,上官铁梁,郭东罡.黄河中游湿地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5

[6].刘云鹏,申卫博,张社奇,解迎革,郑纪勇.黄河中游湿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草地学报.2013

[7].郭东罡,上官铁梁,白中科,张婕,邵宏波.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生态学报.2011

[8].董荣.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冬季鸟类群落结构与栖息地选择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9].董荣,时良,于晓平.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冬季鸭科鸟类群落结构[J].四川动物.2009

[10].张婕.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9

标签:;  ;  ;  ;  

黄河中游湿地论文-杨轶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