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指标体系论文-曾湘泉

失业指标体系论文-曾湘泉

导读:本文包含了失业指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失业人口,统计指标体系,调查失业率,劳动力调查,劳动力市场,保留工资,岗位空缺,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状况,劳动力供给

失业指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曾湘泉[1](2018)在《完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基于劳动力调查获得的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这是我国科学建立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要求的一项积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保障报》期刊2018-04-21)

罗圆圆[2](2016)在《失业预警系统中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GDP增速下行,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面对经济当下的困局,我国政府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这必然会导致部分员工下岗,因此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供给侧改革将引致“失业潮”的激烈讨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没有充足的需求,供给侧改革反而会增加失业。供给侧改革是否会导致大量失业,答案还是未知数。但无论是否增加失业,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动态掌握失业状况,同时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和数学方法,对影响失业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失业危机爆发前进行事先调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失业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失业预警模型的选择是现阶段研究失业预警的关键问题。失业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在以往研究中,指标体系建设不完善,忽视了失业状况本身和社会保障会影响失业变动。本文从国民经济发展、劳动力、生活和价格、社会保障和失业状况等方面选取了24个因素作为初选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筛选指标的比较分析后,选用随机森林筛选出的10个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作为白变量。在失业的测度方面,绝大部分的研究选择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但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并不能有效替代社会失业人员情况,因此选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失业的测度并不合理。本文采用中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公式计算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与政府公布的城镇失业人数相加作为全国失业人数。以此得到的失业率作为失业的测度。在失业预警模型的选择上,较少研究采用机器学习模型,鲜有对各模型预测效果进行比较。本文首先通过对1994-2013年的指标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线性关系不显着,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叁种模型对失业率进行预测,对预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预测效果最好,其次是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最差,同时随机森林给出了指标重要性程度。最后,利用扩散指数,判断失业率的变动,并根据不同的警戒信号,分析失业警情。本文提出了一种构建失业预警系统的思路,采用机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将系统分为信息采集、信息预处理、失业预测、失业警报及专家咨询五个功能模块,将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应用在失业预测模块,将基于扩散指数的失业预警应用在失业警报模块。(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6-04-10)

崔浩,张普巍[3](2015)在《新常态下构建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做好就业工作是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新常态下,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合理制定就业政策,科学开展就业失业服务工作,离不开统计数据的支持。本文以深圳市为例,简要描述了该市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EUSIS的构建思路,并对相关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就业》期刊2015年06期)

纪文杰[4](2013)在《大学毕业生失业派生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失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有着广泛的信息源和较强的自我意识、批判精神。失业可能使他们陷入贫困等状态,当失业大学生感受到的压力或不公平感加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采取集体行动等导致社会风险的产生。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套针对失业大学生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可能发生的社会风险的程度,以便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保持社会稳定,帮助解决失业大学生的问题。本文利用加值理论、动员理论等社会运动理论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失业派生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应用,判断出大学毕业生失业派生社会风险目前处于轻警状态,但向中警靠拢的可能性较大。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叁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为研究思路和立论基础部分;第二层次为论文主体研究部分,明确了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的原则、依据和步骤,建立了大学毕业生失业派生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框架,包括6个准则层指标、30个操作层指标,并明确了各指标的涵义和权重;随后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应用,通过查找各个预警指标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学毕业生失业派生社会风险进行评价,为了解失业大学生的状态和社会稳定状况提供相对科学的依据;第叁层次为对策建议和结语部分,通过设计指标设计维护系统、指标信息采集系统、指标数据分析系统和风险控制应对系统四个管理系统组成大学毕业生失业派生社会风险预警指标管理机制,加强预警指标体系的管理,最后为本文的结语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3-03-01)

[5](2009)在《山东省失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治理失业,扩大就业,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更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的现实问题。本项课题的研究旨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实际,着眼于治理失业的长期目标,准确掌握我省失业状况和失业风险,探索建立一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失业预警指标体系,预测失业率和就业形势,以得当的政策措施方(本文来源于《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期刊2009-10-01)

丁立宏,王静[6](2009)在《完善我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失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更需要加强对失业状况的监测。因此,完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对研究确定国家或地区失业规模和构成以及预测未来失业状况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际劳工组织经验,对失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构建,并提出了完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09年07期)

秦开运[7](2007)在《我国失业保障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失业保障检测预警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失业保障检测预警系统,对于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失业状况,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运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完善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构建失业保障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提出初步构想,以供探讨。(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07年21期)

秦开运[8](2007)在《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劳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劳动就业统计体系应由多个层次、互相的指标体系组成。笔者认为,主要应有四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指标统计范围最宽,以后层次的指标统计范围逐层缩小。劳动就业统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总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的统计范围做出界(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07年15期)

秦开运[9](2007)在《完善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随着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作及其功能的发挥,失业问题必然出现。因此,建立我国完整的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对此进行反映、监测和分析,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和控制,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王静敏,张平[10](2006)在《我国失业保障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中国的失业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仅次于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之后的第二号经济任务,同时更意味着中国失业保障的沉重负担。因此,建立失业保障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失业保障监测预警系统”,对于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失业状况、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运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完善的重要环节。构建失业保障监测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到失业保障与失业状况、就业形式、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存在着的极其密切的关系,科学地建立失业保障监测预警的长效机制。(本文来源于《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失业指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我国GDP增速下行,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面对经济当下的困局,我国政府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这必然会导致部分员工下岗,因此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供给侧改革将引致“失业潮”的激烈讨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没有充足的需求,供给侧改革反而会增加失业。供给侧改革是否会导致大量失业,答案还是未知数。但无论是否增加失业,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动态掌握失业状况,同时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和数学方法,对影响失业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失业危机爆发前进行事先调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失业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失业预警模型的选择是现阶段研究失业预警的关键问题。失业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在以往研究中,指标体系建设不完善,忽视了失业状况本身和社会保障会影响失业变动。本文从国民经济发展、劳动力、生活和价格、社会保障和失业状况等方面选取了24个因素作为初选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筛选指标的比较分析后,选用随机森林筛选出的10个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作为白变量。在失业的测度方面,绝大部分的研究选择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但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并不能有效替代社会失业人员情况,因此选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失业的测度并不合理。本文采用中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公式计算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与政府公布的城镇失业人数相加作为全国失业人数。以此得到的失业率作为失业的测度。在失业预警模型的选择上,较少研究采用机器学习模型,鲜有对各模型预测效果进行比较。本文首先通过对1994-2013年的指标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线性关系不显着,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叁种模型对失业率进行预测,对预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预测效果最好,其次是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最差,同时随机森林给出了指标重要性程度。最后,利用扩散指数,判断失业率的变动,并根据不同的警戒信号,分析失业警情。本文提出了一种构建失业预警系统的思路,采用机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将系统分为信息采集、信息预处理、失业预测、失业警报及专家咨询五个功能模块,将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应用在失业预测模块,将基于扩散指数的失业预警应用在失业警报模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业指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曾湘泉.完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

[2].罗圆圆.失业预警系统中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选择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3].崔浩,张普巍.新常态下构建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新思路[J].中国就业.2015

[4].纪文杰.大学毕业生失业派生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5]..山东省失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C].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2009

[6].丁立宏,王静.完善我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7].秦开运.我国失业保障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7

[8].秦开运.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统计与决策.2007

[9].秦开运.完善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新方法[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0].王静敏,张平.我国失业保障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标签:;  ;  ;  ;  ;  ;  ;  ;  ;  ;  

失业指标体系论文-曾湘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