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肝癌肿瘤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类抗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
肝癌肿瘤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凌线峰[1](2019)在《探究糖类抗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叁项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讨糖类抗原(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原发病肝癌患者10例与良性肝病患者25例分别设为肝癌组与良性肝病组,并将同期在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32人设为对照组。对叁组研究对象实施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叁组CA199、AFP及CEA水平情况。结果比较发现,肝癌组CA199、AFP及CEA水平分别为(125.42±23.57)U/mL、(821.26±62.46)ng/mL、(865.26±33.87)ng/mL,均高于肝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199、AFP与CEA叁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其灵敏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AFP与CEA叁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在原发性肝癌中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检出率,并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陈坤[2](2017)在《肿瘤相关抗原GPC3特异性细胞免疫诱导进行原发性肝癌干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我国HCC发生的主要病因。已采取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有效控制了 HBV的新发感染,但目前我国成年人群基本未接种乙肝疫苗,慢性HBV感染率仍高达5%以上;临床上采用的抗病毒疗法,虽然在部分患者体内能够有效控制HBV病毒复制,但是仍难以完全清除病毒,HCC发生风险仍然较高。目前采取的主要干预手段是对HCC发生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这一效果存在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研发针对HCC发生高危人群的其他相关干预手段。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参与和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是HCC的一种重要肿瘤相关抗原。据统计,74%的HCC患者肿瘤组织高表达GPC3蛋白。有临床研究表明:HCC总生存率高的患者,其体内GPC3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显着增加。我们推测:在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中,通过诱导针对肿瘤相关抗原GPC3蛋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增加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可清除GPC3表达的癌变肝细胞,有助于预防/延缓原发性肝癌发生。尽管正常成人肝细胞不表达GPC3蛋白,但它作为一种胚胎抗原,在胚胎发育时期表达于胎盘、胎肝和胎肾等组织中。因此,一般情况下肿瘤细胞高表达的GPC3抗原本身难以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产生。本研究以诱导GPC3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参与为主的细胞免疫,清除GPC3表达的癌变的肝细胞,从而预防HCC的发生。我们过去的研究显示:TLR7/8激活剂(CL097)通过活化单核细胞源性的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是单核源性的树突状细胞(moDCs)可有效增强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从而诱导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本研究中,利用HPLC/MS技术分析显示:联合CL097的蛋白疫苗能够显着上调moDCs中的MHC-I α链分子以及MHC-I类抗原提呈途径中TAP1/TAP2,Tapasin等与抗原胞内转运相关的蛋白分子的表达,从而为诱导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产生奠定了分子基础。我们以TLR7/8激活剂(CL097)作为疫苗佐剂,根据moDCs表面高表达甘露糖受体的特性,合成了具有moDCs靶向性纳米材料作为抗原递送载体、并包裹CL097为佐剂的GPC3复合纳米疫苗:简称为LP/Man-GPC3-CL097。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复合纳米疫苗LP/Man-GPC3-CL097可非常显着增加MHC-I分子的细胞膜表达,在吞噬相关抗原后,能促进moDC通过早期内涵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对抗原进行加工提呈,避免溶酶体对抗原的过度降解,从而可保证有效产生MHC-I/GPC3多肽复合物。上调moDC表面CD83、CCR7等分子的表达,促进DC成熟和淋巴结归巢能力。皮下注射LP/Man-GPC3-CL097后,能促进CD11c+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并能够快速、有效靶向至局部引流淋巴结及肝脏组织内。在LP/Man-GPC3-CL097免疫的正常C57BL/6J小鼠体内,可检测到GPC3特异性IFN-γ产生型CD8+T细胞,肝脏浸润的T淋巴细胞分泌大量IFN-y和颗粒酶B等效应分子。体外杀伤实验显示:这些浸润的T细胞能有效杀伤GPC3表达型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进而,我们探讨了该复合型疫苗在预防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以C57BL/6背景的雄性HBV转基因(HBV-Tg)小鼠为研究材料,于小鼠出生后2周龄时,按每克体重腹腔注射25μg二乙基亚硝胺(DEN,diethylnitrosamine),诱导肝细胞癌变,在小鼠8周龄尚未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肝癌细胞团时,每隔两周皮下注射LP/Man-GPC3-CL097进行免疫,以LP/Man作为对照组,连续免疫4次。在小鼠22周龄时处死小鼠,结果显示LP/Man-GPC3-CL097免疫组(n=9)小鼠肝脏肿瘤数目显着减少(P<0.01),特别是结节直径≤1mm(P<0.05)的肿瘤数量显着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联合CL097的GPC3复合疫苗免疫后,小鼠肝脏浸润的IFN-γ产生型CD8+T细胞比例增加,且分泌的IFN-γ和颗粒酶B含量也明显升高。结论:以TLR7/8激活剂为佐剂的GPC3复合型纳米疫苗能够促进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及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诱导GPC3特异性细胞免疫,在DEN诱导的HBV转基因背景的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中能够有效预防/延缓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4-01)
吴永杰[3](2016)在《肿瘤全抗原负载D-CIK对肝癌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原负载类型的优化方案以及不同来源的D-CIK的抗肿瘤效应的差异,为寻找临床上抗肿瘤作用最佳的细胞类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1.肿瘤细胞培养及肿瘤抗原制备利用组织酶消化法从新鲜肝癌组织中培养出自体肝癌细胞,反复冻融法制备自体肝癌细胞全抗原和购买的异体肝癌细胞系(BEL-7402)抗原。2.DC的诱导培养、抗原负载及表型分析抽取肝癌病人50ml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搜集单个核细胞(PBMCs),经2h培养后,贴壁细胞可经GM-CSF、IL-4、TNF-α诱导成熟成为DC细胞。将方法1制备的肿瘤抗原于第6日和DCs混合培养以负载DCs细胞。收集第8日DCs进行表型检测。3.CIK细胞的诱导培养、D-CIK细胞培养及表型分析上述非贴壁细胞经IFN-γ、CD3Mb、IL-2诱导成为CIKs,第8日将负载抗原的DC与CIKs混合培养从而形成D-CIK细胞,动态观察CIKs细胞的增殖情况。收集第15日CIKs行流式细胞检测。4.CIK细胞杀伤试验检测将CIKs分为叁组:单纯CIKs、异体Ag-D-CIK、自体Ag-D-CIK,MTT法检测叁种CIKs对原代肝癌细胞的杀瘤效用及其发挥作用的量效关系,分别通过对肝癌及乳腺癌的杀伤活性观察CIKs的靶向特异性。结果1.DC细胞形态及表型分析DCs于诱导第3日出现细胞突起,呈现不规则形状,第5日细胞呈多角形改变,第7日经肿抗原负载及TNF-α诱导成熟,胞体呈现明显的树突状改变。经流式检测结果显示经抗原负载的DC表面标志CD80、CD83表达率较无负载组高(p<0.01)。2.CIK细胞形态、增殖速度及表型分析初始的CIKs细胞小而圆,胞质较少,细胞数量较少,CIKs细胞的增殖在第3d开始明显变化,胞体逐渐增大,胞浆丰富,悬浮细胞出现集簇生长,数量开始增加,第8d加入抗原负载的DCs后,细胞扩增速率达到最高,第21日后细胞扩增速度明显减缓。与单纯CIKs组、异体Ag-D-CIK相比,自体Ag-D-CIK组CD3+CD8+、CD3+CD56+的表达比例最高。3.细胞杀伤实验相同效靶比下叁组CIKs细胞杀伤活性有显着差异,抗原负载组大于单纯CIKs组,而自体抗原负载组大于异体抗原负载组且各组细胞溶瘤活性随效靶比的提高而逐渐提高。效靶比为20:1时,自体抗原负载D-CIK对肝癌细胞杀伤活性(56.24±0.56%)优于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31.18±0.54%)。结论1.抗原的负载能够诱导DCs的成熟,提高DCs免疫表型的表达,增强DCs的抗原呈递功能。2.将抗原致敏的DCs与CIKs共培养的D-CIK具有更强大的增值能力及杀伤力。3.经新鲜肿瘤细胞全抗原负载的DCs诱导培养的D-CIK能够发挥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6-05-10)
黄阿妹[4](2015)在《负载胚胎干细胞抗原的DC疫苗对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以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研究热点。肿瘤组织表达多种胚胎期抗原,与胚胎干细胞之间存在共同的抗原或细胞表面分子。本研究通过制备胚胎干细胞抗原且用其致敏树突状细胞制备DC疫苗,旨在观察负载胚胎干细胞抗原的DC疫苗在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研究方法:1.通过联合rm GM-CSF、rm IL-4,培养C57BL/6J小鼠骨髓来源的DC,胚胎干细胞抗原或肝癌细胞抗原诱导其成熟,制成DC疫苗;流式细胞术分析胚胎干细胞抗原致敏的DC疫苗、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疫苗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情况;2.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1-6)4×10^6/只接种于小鼠腹部皮下,建立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不同抗原致敏的DC疫苗,设ESC-DC疫苗组、Hepa1-6-DC疫苗组、DC疫苗组和对照组(PBS组),每组10只小鼠,每周1次接种疫苗(2×10^6/只)或PBS(0.1ml/只),共3个治疗周期。每5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皮下肿瘤的横径、长径,在任意肿瘤直径≥15mm,或开始出现肿瘤溃疡时处死所有小鼠,称量并比较各组肿瘤的质量。在治疗结束后5天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清Ig G含量;LDH法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Hepa1-6的细胞毒性杀伤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4+CD25+Fox P3+T细胞含量。结果:1.成功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经流式表型检测,DC表面分子CD11c约占78%,ESC-DC表面分子CD80、CD86表达率(53.81%±4.48%、52.63%±5.83%)高于Hepa1-6-DC(46.57%±5.93%、42.88%±3.90%)、DC(35.04%±9.91%、34.67%±5.10%),p<0.05;2.动态监测各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肿瘤平均生长速度ESC-DC组<Hepa1-6-DC组<DC组<PBS组;选择完成治疗周期后21天处死小鼠,称重并比较各组肿瘤的平均质量,ESC-DC组肿瘤重量低于Hepa1-6-DC组、DC组、PBS组,p<0.05,分别为0.1573克、0.2387克、0.2620克、0.3633克;3.于治疗结束后5天,对荷瘤小鼠进行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ESC-DC组外周血Ig G分泌水平高于Hepa1-6-DC组、DC组、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7.99±6.43ng/ml、49.47±4.36ng/ml、40.61±5.17ng/ml、17.21±2.55ng/ml;ESC-DC组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Hepa1-6的细胞毒杀能力高于Hepa1-6-DC组、DC组、PBS组,在不同的效靶比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流式检测脾脏CD4+CD25+Fox 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ESC-DC组(5.94%±0.98%)明显低于Hepa1-6-DC组(8.39%±0.60%)、DC组(10.65%±1.06%)、PBS组(13.27%±0.96%),p<0.05。结论:1.胚胎干细胞抗原在体外能有效刺激小鼠骨髓来源的DC成熟,效果优于肝癌细胞(Hepa1-6)抗原;2.ESC-DC疫苗、Hepa1-6-DC疫苗能够诱导荷瘤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减缓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速度;3.ESC-DC疫苗对肝癌小鼠的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优于Hepa1-6-DC疫苗及未经抗原致敏的DC疫苗,为ES C-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戊辰,周永宁[5](2014)在《肿瘤相关抗原及抗体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其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亟须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及时诊断肝癌。当前研究的热点集中于肿瘤相关抗原(TAA)及对应的自身抗体来作为肿瘤血清学生物学标志,介绍了自身抗体的产生过程以及当前在肝癌组织中所发现的TAA组和抗-TAAs。此外,指出了这些新发现的自身抗体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将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韩研妍,陶然,黄静,郭亚兵,邬冬云[6](2014)在《多种肿瘤抗原激活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乙肝相关肝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50%以上肝癌的新发和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其主要原因。肝癌难以彻底治愈,复发转移率很高。本研究采用过继性T细胞治疗(Adoptive T cell transfer,ACT)策略,用体外制备的多个肿瘤抗原活化的自体T淋巴细胞(Smart T),对HCC患者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分离HCC患者外周血PBMC,其中贴壁细诱导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并用合成的多肽抗原库(包括肝癌和(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06-13)
左绍志[7](2014)在《旋毛虫与H7402肝癌细胞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线虫纲(Nematoda)的寄生线虫,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已有研究表明旋毛虫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旋毛虫与肺癌和乳腺癌具有交叉抗原,且相关抗原产生的抗体对相应的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肝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肝癌组织具有良好的药物代谢系统的特性,极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肝癌治疗途径。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筛选旋毛虫与肝癌细胞之间的相关抗原,制备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检测其抗肿瘤效果。为以后获得对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抗体治疗制剂奠定基础。为了筛选旋毛虫与肝癌细胞相关抗原基因并检测其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采用筛选旋毛虫cDNA表达文库的方法获取旋毛虫与H7402肝癌细胞相关抗原基因,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子克隆表达,用该相关抗原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然后通过MTT实验以及荷H7402肿瘤裸鼠动物实验分析CK-1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效果。最后通过免疫组化分析CK-1单克隆抗体对P53、VEGF、Bcl-2表达的影响,进而分析旋毛虫与H7402肝癌细胞相关抗原CK-1可能的抗肿瘤机制。结果通过筛选得到相关抗原蛋白包括:假定蛋白(Tsp_02534、Tsp_09956、Tsp_07163)、酪蛋白激酶-Ⅰ(Tsp_10907)、囊膜蛋白(Tsp_10072)、分泌素受体(Tsp_00188)、半胱氨酸串联蛋白(Tsp_06120)。最终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酪蛋白激酶-Ⅰ(Tsp_10907)即CK-1进行原核表达,并对所得蛋白进行纯化,然后制备CK-1蛋白单克隆抗体,获取的四株单克隆株1A7、2E9、2H3、5C2。利用MTT实验法检测CK-1单克隆抗体抗肝癌细胞效果,结果发现当CK-1单克隆抗体浓度为50μg/200μL时其肝癌细胞抑制率为39.13%,利用荷H7402肝癌肿瘤的裸鼠检测结果为最高浓度(100μg/200μL)CK-1单克隆抗体对肿瘤抑制率为39.23%。利用免疫组化分析CK-1单克隆抗体治疗后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P53、VEGF、Bcl-2的表达情况,发现经过CK-1单克隆抗体治疗后P53、VEGF、Bcl-2表达均下调。本研究为旋毛虫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抗肿瘤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陈力[8](2014)在《肿瘤相关抗原GCF2选择性剪接区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GCF2的5个选择剪切区在正常肝细胞株/组织/肝癌细胞株/组织和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旨在初步探索GCF2选择性剪切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人GCF2的6种不同转录本,预测GCF2基因存在5个选择性剪接区(D1~D5);针对D1-D5的序列特征设计并合成5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检测D1~D5分别在正常肝细胞株、肝癌细胞株及人卵巢癌细胞株以及43例肝癌/癌旁组织、9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情况,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依据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GCF2选择性剪接区mRNA的二级结构。结果(1)GCF2的4个选择性剪接区(D1~D4)在所检测的9种正常或肿瘤细胞株中均不表达,选择性剪切区D5在肿瘤细胞株和人T淋巴细胞株中呈阳性表达;(2)D2~D4在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均不表达,D1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表达,D5在41例肝癌/癌旁组织中表达,在2例肝癌/癌旁组织及9例正常肝组织中均不表达。(3)在皮肤、回肠、结肠、扁桃体、子宫颈、阑尾、子宫、甲状腺、肾、肌肉、腹直肌、卵巢、脂肪、4例正常脑组织和5例胶质瘤组织中D1和D42个选择性剪接区均不表达;D2选择性剪接区中回肠、结肠和子宫表达,表达其余组织不表达;D3选择性剪接区中回肠、结肠、子宫甲状腺、肾、卵巢表达,其余组织不表达;选择性剪接区D5在皮肤、回肠、结肠、阑尾、肾中表达,在4例正常脑组织中有3例表达,5例胶质瘤组织中有4例表达;而在扁桃体、子宫颈、子宫、甲状腺、肌肉、腹直肌、卵巢、脂肪组织中均不表达。(4)选择性剪接区D1~D5mRNA二级结构原始自由能分别为‐22.0、‐45.0、‐31.7、‐6.4、‐138.2。结论GCF2的4个选择剪切区(D1~D4)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无明显相关;选择性剪切区D5在所检测的肿瘤细胞株、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在D1~D55个选择性剪接区中D5区域的原始自由能最小,其二级结构最稳定;选择性剪接区D1~D4mRNA二级结构均不稳定,其中选择性剪接区D4最不稳定。提示GCF2的选择剪切区D5可能与肝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李金平,蒋日婷,晁耐霞,陈德凤,陈力[9](2013)在《肿瘤相关抗原GCF2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旨在观察肿瘤相关抗原GCF2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针对GCF2基因特点设计并筛选有效的靶向CGCF2表达的siRNA,将后者瞬时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利用PI染色法、CCK-8法及AnnexinV-FITC双染法分别检测HepG2细胞的周期、增殖及凋亡情况,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细胞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结果显示,GCF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最佳干扰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3-08-02)
秦万民[10](2013)在《IL-12基因增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肝癌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对正常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进行分离及纯化,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DCs。(2)重组人IL-12腺病毒(Adv-IL12)转染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检测树突状细胞分子表型的变化、IL-12的分泌水平及诱导的T细胞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1)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联合应用GM-CSF、IL-4和TNF-α三种细胞因子体外培养,促成熟为树突状细胞。(2)培养HepG2细胞,制备肿瘤抗原。(3)重组人IL-12腺病毒(Adv-IL12)与HepG2细胞在6孔板中共同培养,做划痕实验。(4)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再用重组人IL-12腺病毒(Adv-IL12)修饰;分组:空白DC组,DC-Adv-GFP组,DC-Adv-IL12组,(5)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DC的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IL-12的分泌水平,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重组人IL-12腺病毒(Adv-IL12)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DC的细胞表型显示,DC-Adv-IL12组的细胞分子表型比空白DC组明显上调,HLA-DR为(92.3±5.3)%,CD80为(93.8±4.9)%,CD83为(87.3±2.5)%,CD86为(85.7±5.3)%,CD1a为(78.1±4.7)%(P<0.05)。(3)培养6小时的DC,加入肿瘤冻融抗原并经Adv-ILl2修饰,在转染后的12h、24h、48h、72h、96h,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IL-12的分泌水平显示,IL12的分泌逐渐增加,在96h基本达到最高水平。(4)收集各组DC,调整细胞终浓度为1×105/ml接种于96孔板,作为刺激细胞,再在96孔板中加入终末浓度为1×106/ml的T细胞,作为应答细胞,共同培养3天,MTT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空白DC组(0.53±0.08),DC-Adv-GFP组(0.77±0.05),DC-Adv-IL12组(1.08±0.07),结果显示,DC-Adv-IL12组能显着增强T细胞的增殖能力。(5)T细胞与各组DC以比例20:1接种于24孔板,共同培养3天,收集细胞毒性T细胞作为刺激细胞,而将HepG2细胞作为应答细胞,按效靶比10:1、20:1、40:1的比率接种于96孔板,终末体积为200gm,共同培养24小时,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HepG2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显示,相同效靶比时,DC-Adv-ILl2组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效应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也显示,效靶比越高,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效应越强。结论:(1)重组人IL-12腺病毒(Adv-IL12)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时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口重组人IL-12腺病毒Adv-IL12)在体外能有效的转染树突状细胞,并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效应。(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3-04-19)
肝癌肿瘤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我国HCC发生的主要病因。已采取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有效控制了 HBV的新发感染,但目前我国成年人群基本未接种乙肝疫苗,慢性HBV感染率仍高达5%以上;临床上采用的抗病毒疗法,虽然在部分患者体内能够有效控制HBV病毒复制,但是仍难以完全清除病毒,HCC发生风险仍然较高。目前采取的主要干预手段是对HCC发生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这一效果存在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研发针对HCC发生高危人群的其他相关干预手段。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参与和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是HCC的一种重要肿瘤相关抗原。据统计,74%的HCC患者肿瘤组织高表达GPC3蛋白。有临床研究表明:HCC总生存率高的患者,其体内GPC3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显着增加。我们推测:在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中,通过诱导针对肿瘤相关抗原GPC3蛋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增加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可清除GPC3表达的癌变肝细胞,有助于预防/延缓原发性肝癌发生。尽管正常成人肝细胞不表达GPC3蛋白,但它作为一种胚胎抗原,在胚胎发育时期表达于胎盘、胎肝和胎肾等组织中。因此,一般情况下肿瘤细胞高表达的GPC3抗原本身难以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产生。本研究以诱导GPC3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参与为主的细胞免疫,清除GPC3表达的癌变的肝细胞,从而预防HCC的发生。我们过去的研究显示:TLR7/8激活剂(CL097)通过活化单核细胞源性的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是单核源性的树突状细胞(moDCs)可有效增强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从而诱导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本研究中,利用HPLC/MS技术分析显示:联合CL097的蛋白疫苗能够显着上调moDCs中的MHC-I α链分子以及MHC-I类抗原提呈途径中TAP1/TAP2,Tapasin等与抗原胞内转运相关的蛋白分子的表达,从而为诱导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产生奠定了分子基础。我们以TLR7/8激活剂(CL097)作为疫苗佐剂,根据moDCs表面高表达甘露糖受体的特性,合成了具有moDCs靶向性纳米材料作为抗原递送载体、并包裹CL097为佐剂的GPC3复合纳米疫苗:简称为LP/Man-GPC3-CL097。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复合纳米疫苗LP/Man-GPC3-CL097可非常显着增加MHC-I分子的细胞膜表达,在吞噬相关抗原后,能促进moDC通过早期内涵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对抗原进行加工提呈,避免溶酶体对抗原的过度降解,从而可保证有效产生MHC-I/GPC3多肽复合物。上调moDC表面CD83、CCR7等分子的表达,促进DC成熟和淋巴结归巢能力。皮下注射LP/Man-GPC3-CL097后,能促进CD11c+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并能够快速、有效靶向至局部引流淋巴结及肝脏组织内。在LP/Man-GPC3-CL097免疫的正常C57BL/6J小鼠体内,可检测到GPC3特异性IFN-γ产生型CD8+T细胞,肝脏浸润的T淋巴细胞分泌大量IFN-y和颗粒酶B等效应分子。体外杀伤实验显示:这些浸润的T细胞能有效杀伤GPC3表达型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进而,我们探讨了该复合型疫苗在预防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以C57BL/6背景的雄性HBV转基因(HBV-Tg)小鼠为研究材料,于小鼠出生后2周龄时,按每克体重腹腔注射25μg二乙基亚硝胺(DEN,diethylnitrosamine),诱导肝细胞癌变,在小鼠8周龄尚未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肝癌细胞团时,每隔两周皮下注射LP/Man-GPC3-CL097进行免疫,以LP/Man作为对照组,连续免疫4次。在小鼠22周龄时处死小鼠,结果显示LP/Man-GPC3-CL097免疫组(n=9)小鼠肝脏肿瘤数目显着减少(P<0.01),特别是结节直径≤1mm(P<0.05)的肿瘤数量显着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联合CL097的GPC3复合疫苗免疫后,小鼠肝脏浸润的IFN-γ产生型CD8+T细胞比例增加,且分泌的IFN-γ和颗粒酶B含量也明显升高。结论:以TLR7/8激活剂为佐剂的GPC3复合型纳米疫苗能够促进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及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诱导GPC3特异性细胞免疫,在DEN诱导的HBV转基因背景的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中能够有效预防/延缓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癌肿瘤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凌线峰.探究糖类抗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叁项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9
[2].陈坤.肿瘤相关抗原GPC3特异性细胞免疫诱导进行原发性肝癌干预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3].吴永杰.肿瘤全抗原负载D-CIK对肝癌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
[4].黄阿妹.负载胚胎干细胞抗原的DC疫苗对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
[5].王戊辰,周永宁.肿瘤相关抗原及抗体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
[6].韩研妍,陶然,黄静,郭亚兵,邬冬云.多种肿瘤抗原激活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乙肝相关肝癌的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4
[7].左绍志.旋毛虫与H7402肝癌细胞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
[8].陈力.肿瘤相关抗原GCF2选择性剪接区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的表达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4
[9].李金平,蒋日婷,晁耐霞,陈德凤,陈力.肿瘤相关抗原GCF2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C].中国解剖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3
[10].秦万民.IL-12基因增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肝癌效应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