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内关论文-王伟,吕细华,金贤德,周杰,王甄

针刺内关论文-王伟,吕细华,金贤德,周杰,王甄

导读:本文包含了针刺内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功能成像,3D-ASL,针刺穴位,脑中风后遗症

针刺内关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吕细华,金贤德,周杰,王甄[1](2019)在《3D-ASL脑功能成像对比分析针刺百会穴-印堂穴-内关穴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脑灌注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脑3D-ASL脑功能成像,对比分析针刺百会穴-印堂穴-关内穴前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脑灌注情况改变,为针刺穴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121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不行针刺疗法,采集两次3D-ASL脑功能成像,两次图像对比;治疗组61例,采集患者针灸治疗前、后的两次3D-ASL脑功能成像,两次图像对比。所有扫描方式均由同一个技师操作,使用相同设备、相同序列、相同扫描部位。结果对照组前后两次扫描脑血流灌注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组患者针刺后额叶、顶叶脑灌注CBF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百会穴-印堂穴-内关穴可提高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脑血流灌注,对患者康复起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2期)

姜韬,吴淼,孔立红,孟培燕,郝青[2](2019)在《内关与足叁里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内关与足叁里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于运动前予以针刺干预,穴取内关、足叁里,每天1次,连续5 d;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两组运动前、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两组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心率均较运动前上升(P<0.05,P<0.01),运动后观察组的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运动后两组血氧饱和度与运动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与足叁里预针刺能有效降低运动性疲劳患者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心率,从而改善运动性疲劳。(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10期)

陈奕雄,陈为坚[3](2019)在《针刺内关穴配合放血治疗颞颌关节紊乱47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配合放血治疗颞颌关节紊乱47例疗效观察。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针灸康复科治疗的47例颞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针刺内关穴配合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沉变化、疼痛、颞颌关节功能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F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内关穴配合放血治疗颞颌关节紊乱效果显着,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颞颌关节功能,降低血沉水平。(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邓君进[4](2019)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2018年1-12月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叁组,各30例。对照1组口服补阳还五汤方案治疗,对照2组针刺内关穴方案治疗,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方案治疗。2周后评定叁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疗效显着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9.86±3.22)显着低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内关穴疗法可以显着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表证,加强心脏供血功能,降低硝酸甘油药量。成本低,疗效显着,依从性好,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4期)

邓君进[5](2019)在《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3组,对照1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照2组患者采用针刺内关穴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和针刺内关穴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0%和83.33%,对照1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0.00%和60.00%,对照2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0.00%和5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10.12,P<0.05),对照1、2组数据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证候积分无明显差距,数据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证候积分低于对照1、2组患者,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P<0.05),对照1、2组数据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内关穴应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症状显着改善,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吴嘉萍,蒋佳,马雁鸿,娄必丹[6](2019)在《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关乃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与手少阳叁焦经相络属,又为八脉交会穴,因心包代心受邪,历代医家常选用此穴治疗心胸疾患,现代临床研究亦提示其治疗心肌缺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广泛运用于心肌缺血的临床防治,具有特异性心肌保护作用。本文旨在对近5年国内外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分子水平探讨针刺内关穴改善心肌缺血的机理,提炼出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效应靶点,以期为针刺内关穴改善心肌缺血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思路。(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杨中杰,郭爱菊,高敬平[7](2019)在《基于针刺内关穴的冠状动脉CTA成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针刺内关穴对患者冠状动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成像质量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宝石能谱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共200例。利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检查前采取单纯服用倍他乐克稳定心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内关穴稳定患者心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变化情况,并且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制定的冠状动脉CTA成像评分标准对两组图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成像质量。[结果]选取了200例受试人员,检查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率分别为(65±2)次/min、(60±3)次/min,检查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率分别为(69±3)次/min、(62±4)次/min,观察组检查前和检查过程中心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指令配合较对照组熟练,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对两组图像的节段优良率比较时发现,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所显示的冠状动脉总计1 078节段,图像质量为1级和2级的总计938节段,优良率为87.01%。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所显示的冠状动脉总计1 102节段,图像质量为1级和2级的总计995节段,优良率为90.29%,两组图像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图像评分情况为对照组:4分58例,3分36例,2分6例,平均得分为(3.52±0.58)分。观察组对应评分情况为4分76例,3分24例,平均得分为(3.76±0.87)分,两组分值分布和图像均分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可以有效稳定行冠状动脉CTA患者的心率,减少心率波动幅度,有助于患者配合呼吸指令,可以提高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陈云,刘伟,齐向华,陈璋[8](2019)在《针刺鱼际、内关促进“一气周流”的脉证体会及临床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之气如环无端,周流不息,如果气失周流,则生逆乱,诸症变生。临床观察针刺鱼际、内关组穴能快速改善患者气乱症状,同时以系统辨证脉学辨证体系对比针刺前后脉象要素的变化,观察到气乱的脉象能够快速改变,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趋向脉象中和态。本文结合临床实例,从鱼际、内关的穴位所主、经络相关、脏腑所属等方面分析其理论机理,认为针刺鱼际、内关具有快速斡旋气机、改善经气逆乱、修复促进一气周流的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08期)

王桓,程凯,任杰,李昱颉,游敏[9](2019)在《针刺预处理“极泉”与“内关”穴对房颤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和Cx4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针刺预处理"内关"穴和"极泉"穴对阵发性房颤大鼠的房颤持续时间、Cx4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和极泉组,共4组。以Ach 66μg/m L+CaCl210 mg/m L混合液,连续7天经阴茎静脉注射诱发阵发性房颤大鼠模型。从造模第1天起对两针刺组分别针刺双侧穴位各20 min后注射造模药物,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以心电图检测各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7天治疗结束后,用Western-blot法测定Cx40蛋白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法测定Cx40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显着延长(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极泉组的房颤持续时间缩短(P <0. 01)。Cx40蛋白在模型组表达最高(P <0. 01),在正常组表达最低,经1周治疗后内关组、极泉组的Cx4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 <0. 01)。各组大鼠的Cx40 mRNA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结论:针刺预处理"极泉"穴与"内关"穴缩短房颤持续时间的效果相当,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房颤大鼠心房肌心房缝隙连接蛋白Cx40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陈迪光,占超[10](2019)在《针刀术前、术中针刺“内关”对患者心率及血压波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针刀术前、术中针刺"内关"对患者心率及血压波动的影响。方法 收集第1次针刀松解术后心率及血压明显波动的患者90例分为3组,第1组术前针刺患者"内关"穴,第2组术前、术中均针刺患者"内关"穴,第3组不采用针刺调节即对照组,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压及心率。结果 第1组和第2组患者术后血压及心率较术前均有改善,第2组血压及心改善程度较第1组明显。结论 针刀术前、术中针刺"内关"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波动有明显的改善,且术前、术中联合针刺,效果最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6期)

针刺内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内关与足叁里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于运动前予以针刺干预,穴取内关、足叁里,每天1次,连续5 d;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两组运动前、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两组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心率均较运动前上升(P<0.05,P<0.01),运动后观察组的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运动后两组血氧饱和度与运动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与足叁里预针刺能有效降低运动性疲劳患者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心率,从而改善运动性疲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针刺内关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吕细华,金贤德,周杰,王甄.3D-ASL脑功能成像对比分析针刺百会穴-印堂穴-内关穴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脑灌注改变[J].智慧健康.2019

[2].姜韬,吴淼,孔立红,孟培燕,郝青.内关与足叁里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9

[3].陈奕雄,陈为坚.针刺内关穴配合放血治疗颞颌关节紊乱47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邓君进.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

[5].邓君进.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评价[J].系统医学.2019

[6].吴嘉萍,蒋佳,马雁鸿,娄必丹.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7].杨中杰,郭爱菊,高敬平.基于针刺内关穴的冠状动脉CTA成像的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9

[8].陈云,刘伟,齐向华,陈璋.针刺鱼际、内关促进“一气周流”的脉证体会及临床举隅[J].中国针灸.2019

[9].王桓,程凯,任杰,李昱颉,游敏.针刺预处理“极泉”与“内关”穴对房颤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和Cx4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9

[10].陈迪光,占超.针刀术前、术中针刺“内关”对患者心率及血压波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9

标签:;  ;  ;  ;  

针刺内关论文-王伟,吕细华,金贤德,周杰,王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