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地名论文-卢勇斌

壮语地名论文-卢勇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壮语地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壮语,地名景观,雅化

壮语地名论文文献综述

卢勇斌[1](2018)在《壮语地名景观雅化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尝试对壮语地名景观的雅化现象进行讨论,考察壮语地名景观雅化的类型、原因、方式及蕴含的文化特点。地名雅化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壮语地名景观的立名、更名和汉译名均有雅化趋势,其中,壮语地名的汉译雅化现象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罗凤伦[2](2017)在《GIS支持的广西壮语地名空间格局及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时代的产物。壮语地名是以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了壮族文化的内涵,记录和反映了区域的人地关系。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研究壮语地名。研究分为叁个部分:第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使用核密度估计法,趋势分析法,伯努利模型分析壮语地名的分布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壮语地名空间分布规律。广西的壮语地名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以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一带出现一个范围较广的聚类圈;壮语地名密度分布从中部向西北部移动;广西东部的壮语地名分布比较稀疏。第二,将壮语地名根据用字不同进行分类,分为山类、水类、地类、田类、动植物类、人工地物类、聚落系统类和姓氏类。将每一类地名的空间分布可视化,发现壮语地名密集的区域,各类地名分布也相对密集。各类地名呈现出研究区均有分布,分布不均衡的核心—边缘特征。第叁,对所确定的壮语地名进行检验,结果与壮族人口分布呈线性相关,确定了所用地名数据的统计意义。从DEM数据中提取出地形因子,利用分形理论,将广西地形分类,发现壮语地名分布在山地区域较多,大部分聚集在高程300m以下,坡度在0°-25°之间,地形起伏度在0-30m之间的区域。运用缓冲区分析、空间迭加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壮语地名分布的地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包括与铁路、公路、航道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与重要城市的距离,各县经济水平。得出壮语地名空间分布特点:在离较小的水系周围分布密集;距离重要城市较远;壮语地名比例高于50%的地区,经济水平偏低。(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7-06-01)

蔡梦月[3](2016)在《云南河口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名是语言符号和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活化石"。本文以云南省河口县的壮族语音译地名为研究对象,剖析当地民族语地名的结构特点和文化底蕴。(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6年07期)

韦良元[4](2014)在《广西靖西县壮语地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名既不是地理实体本身,也不是与地理实体毫无关系的虚构,而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代号。现代的地名多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一般来说“专名定位,通名定类”。就其意义方面说是人们对客体(地理实体)的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认识的反映,它是历史的产物、地理的反映,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用壮族人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就是壮语地名。”广西靖西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壮族人口比重达到99.7%,被称为“壮乡中的壮乡”,其境内的地名不仅反映了靖西县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地域性,还有不容忽视的阶段性、民族性等。还承载着壮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反映其自然地理环境和手工制作技术,体现壮族悠久的稻作文化。为研究广西壮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民族、社会等提供了有益的佐证。但由于自身语言系统的缺陷和汉化所致,靖西县壮语地名非壮族化的趋势日益加强。论文以今日广西靖西县境内的村名、屯名等地名进行分类,以探究其地名特别壮语地名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其目的在于应用地名学的研究成果,介绍壮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普及地名知识,保护地名文化。(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侬常生[5](2014)在《云南省壮语地名taau~4(道)源流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壮族侬支系称文山州广南为taau~4,与唐朝岭南道的"道"字具有音义对应关系。中古汉语词"道"在台语里最早用来指羁縻地区的世袭首领。(本文来源于《民族语文》期刊2014年01期)

王法辉,王冠雄,李小娟[6](2013)在《广西壮语地名分布与演化的GI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壮族人口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通过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等资料,构建了一个乡镇、县、市的壮语地名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并借助空间可视化技术直观显示了壮语地名集中程度从广西西南部左右江流域和西部山区向东部逐渐降低。回归模型揭示了壮语地名的分布相对集中于地势高、坡度陡的边远地区。对命名时代的分析表明,壮语地名的几何中心随时间东移,汉语地名的几何中心西推,两者逐渐靠拢,表明二者在空间分布上的趋同,映证了广西逐渐走向壮汉杂居的历史过程。本文演示GIS和相关科学分析(包括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用于历史文化研究的潜力,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游伟民,覃凤余[7](2012)在《开发进程中壮语地名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壮语地名中壮文化最容易流失的是一地二名,其次是意译。音译最便于壮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也要注意"雅化"也会造成壮文化的流失。(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龙符[8](2011)在《“句町”地名乃壮语汉译之古文记音——与《“句町”读音考》作者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句町古国作为一个历史地理的名词,从历史文献记载的上限到下限看,大约存续600年时间。句町两字地名的读音,乃壮语汉译之古文记音。从壮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看,"句町"者,其读音应为"Gōudīng"。(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潘艳涛[9](2010)在《壮语地名的命名特点及文化内涵——以广西马山县金钗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名是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但历史悠久、数量庞大,而且与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从壮语地名命名的分类上,可以窥见壮族地名命名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揭示出壮族文化的原生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王冠雄[10](2009)在《基于GIS的广西壮语地名空间分布和历史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壮族是古越民族后裔的一支。在其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壮族经过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冲突和融合,不断繁衍迁移,最终造就了今日的分布态势。研究壮族的分布与迁移过程,对于探究壮族起源乃至整个古越民族的演化历程都有一定的价值。在诸多研究方法中,地名学角度的考察具有特殊价值。地名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反应所在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居民族群、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并具有相对稳定性。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分析方法的发展,为地名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选取壮族较为聚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借用GIS可视化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壮语地名的分布状况,以期评估新方法的有效性,并探究影响壮语地名分布的多种因素。研究区内14个地级市,75个县级单位,以及1338个镇级单位名称,全部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第二卷)》。根据词典记载和相关文献,将壮语与非壮语地名0-1二值化,运用空间平滑和空间插值技术显示其分布的趋势,可以看出壮语地名的聚集区南部与越南接壤,西北部毗邻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通过将县域壮语地名比例做平均,与现代县域壮族人口比例做相关性分析,证实壮语地名与壮族人口的分布存在较强相关性。这一结果说明,研究历史上壮语地名的分布,可以近似地再现壮族人民历史上的聚居范围,为进一步确定壮族的历史迁移提供帮助。第二部分:根据壮语地名的涵义,总结出了海拔高度,与中心城市距离,与交通线(水系、铁路、公路)距离,是否靠近或在灌溉用地或水稻土范围内、山体坡度、坡向几个与壮语地名的空间分布存在相关性的因子,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壮语地名和非壮语地名相比较而言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这样的特点:聚居地海拔高,与中心城市距离远,拥有灌溉耕地的机会多,距离铁路近。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上壮族人口聚居区受汉人南下开辟和屯兵入主的影响,在迁徙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交通状况的影响。第叁部分:根据带有起始使用时间的地名数据,分析壮语地名在宋、明、清等历史朝代的空间分布状况,尝试着推测出了一种可能的壮语地名的历史分布变化轨迹。(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9-04-20)

壮语地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时代的产物。壮语地名是以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了壮族文化的内涵,记录和反映了区域的人地关系。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研究壮语地名。研究分为叁个部分:第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使用核密度估计法,趋势分析法,伯努利模型分析壮语地名的分布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壮语地名空间分布规律。广西的壮语地名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以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一带出现一个范围较广的聚类圈;壮语地名密度分布从中部向西北部移动;广西东部的壮语地名分布比较稀疏。第二,将壮语地名根据用字不同进行分类,分为山类、水类、地类、田类、动植物类、人工地物类、聚落系统类和姓氏类。将每一类地名的空间分布可视化,发现壮语地名密集的区域,各类地名分布也相对密集。各类地名呈现出研究区均有分布,分布不均衡的核心—边缘特征。第叁,对所确定的壮语地名进行检验,结果与壮族人口分布呈线性相关,确定了所用地名数据的统计意义。从DEM数据中提取出地形因子,利用分形理论,将广西地形分类,发现壮语地名分布在山地区域较多,大部分聚集在高程300m以下,坡度在0°-25°之间,地形起伏度在0-30m之间的区域。运用缓冲区分析、空间迭加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壮语地名分布的地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包括与铁路、公路、航道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与重要城市的距离,各县经济水平。得出壮语地名空间分布特点:在离较小的水系周围分布密集;距离重要城市较远;壮语地名比例高于50%的地区,经济水平偏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壮语地名论文参考文献

[1].卢勇斌.壮语地名景观雅化初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罗凤伦.GIS支持的广西壮语地名空间格局及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7

[3].蔡梦月.云南河口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

[4].韦良元.广西靖西县壮语地名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侬常生.云南省壮语地名taau~4(道)源流考[J].民族语文.2014

[6].王法辉,王冠雄,李小娟.广西壮语地名分布与演化的GIS分析[J].地理研究.2013

[7].游伟民,覃凤余.开发进程中壮语地名的保护与传承[J].百色学院学报.2012

[8].龙符.“句町”地名乃壮语汉译之古文记音——与《“句町”读音考》作者商榷[J].文山学院学报.2011

[9].潘艳涛.壮语地名的命名特点及文化内涵——以广西马山县金钗镇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10].王冠雄.基于GIS的广西壮语地名空间分布和历史变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壮语地名论文-卢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