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载论文-任恒,朱永建,王平,余伟健,黄钟

再加载论文-任恒,朱永建,王平,余伟健,黄钟

导读:本文包含了再加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轴加载-卸载,单轴再加载,损伤弱化,初始损伤

再加载论文文献综述

任恒,朱永建,王平,余伟健,黄钟[1](2019)在《白砂岩试件初始损伤后再加载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巷道开挖以及回采过程中围岩应力平衡-卸压二次平衡引起的巷道大变形问题,利用应变测试仪及红外热像仪对白砂岩叁轴加载-卸载后单轴再加载的破坏过程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试件单轴加载破坏形态与初始损伤程度有关,白砂岩叁轴加载超过57.5%峰值强度后卸载,单轴再加载破坏形态发生了改变;岩石单轴加载过程中环向应变速率与岩石裂隙大小有关,裂隙越大,环向应变速率越大,反之,应变速率则越小;单轴再加载损伤后的岩石,存在张裂变形与剪切滑移变形,破坏时以剪切滑移为主.试件剪切破坏时滑移面温度急剧升高.(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高程鹏,张冬梅,闫静雅[2](2016)在《邻近工程施工卸载再加载对已建盾构隧道影响的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坑开挖和上部结构施工引起的卸载和再加载会使邻近已建盾构隧道产生一定位移与变形.以上海已建地铁盾构隧道侧向和上方受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引起的卸载和再加载工况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隧道侧向和上方不同区域开挖和结构荷载施加过程中隧道的整体位移和隧道结构变形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侧向与上方卸载,会使隧道位移与结构变形产生不同幅度的增加;而侧向与上方再加载,会减小因卸载而产生的隧道位移,但会增加部分隧道管片结构变形.因此只有综合分析隧道的位移与结构变形,才能合理预测分步卸载、再加载对已建盾构隧道的影响规律,减小因工程施工引发的已建盾构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俞宇颖,谭叶,谭华,戴诚达,彭建祥[3](2016)在《适用于自洽强度方法的冲击加载-再加载实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自洽强度方法存在的冲击加载-再加载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较高硬度材料为支撑制作组合飞片的简便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得了铝、锡和锆基金属玻璃较理想的冲击加载-再加载粒子速度剖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由本文获得的冲击加载-再加载粒子速度剖面,并根据自洽方法,计算得到了铝、锡和锆基金属玻璃再加载过程剪应力变化数据。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本文涉及的压力范围内,仅由冲击加载-卸载实验得到的铝、锡和锆基金属玻璃屈服强度将比实际结果降低20%~50%。因此,在采用自洽方法计算高压强度时,冲击加载-再加载数据不可或缺。(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6年04期)

汪俊,刘国振,刘建湖,潘建强,罗泽立[4](2014)在《考虑空泡及再加载效应的水下爆炸流固相互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水下爆炸下含水双层板的内、外流场的流固相互问题开展研究,对外层流场采用二阶双重渐进近似(DAA2)方法来模拟,双层板间的流场采用自行开发的空化水锤声学元(CHAFE)来模拟。CHAFE包括2个部分:以空化声学元(CAFE)描述考虑空化效应的非线性流场效应,以非线性间隙元(GAP)描述内流场与内板结构的空化及其再加载效应。之后,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的水下爆炸分析模块开发的声学单元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开发的声学单元是合理可信的。对含水双层板架水下爆炸动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单纯采用CAFE,获得的后期再加载时期的流体压力是不合理的;采用CAFE单元和GAP单元组合的CHAFE可更好地描述结构与流体间的耦合现象。(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4年S2期)

苗方利,余湘娟,高磊[5](2013)在《卸载再加载对软基压缩性参数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固结试验来模拟超载预压下卸载再加载时路基的受荷过程,测定不同受荷阶段土体压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压缩系数在各受荷阶段随压力增大而减小并趋于平稳,加载阶段其变化率最大;土体模量在加载和再加载阶段随压力呈线性增加趋势,在卸载阶段呈二次增加趋势,回弹模量最大,且增加速率很快;固结系数在加载阶段先增加后减小,在卸载和再加载阶段则是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并趋于平稳,卸载阶段固结系数最大。成果可为考虑卸载再加载时沉降计算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3年03期)

褚福永,朱俊高,贾华,安淑红[6](2012)在《粗粒土卸载-再加载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3种不同粗粒土的常规叁轴加载-卸载-再加载的剪切试验,对粗粒土的卸载-再加载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粒土存在卸载体缩现象,且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卸载体缩量增加;随着围压的增加,卸载体缩量减小。根据试验数据总结了卸载体缩量与应力水平、围压之间关系式。回弹模量随应力水平的增加呈驼峰型曲线,即应力水平在0.7左右时最大,小于或大于0.7时的弹性模量均较小。平均回弹模量与单调加载时的初始弹性模量的比值随围压呈幂函数降低,母岩硬度大的土料,该比值较大,相反,母岩较软的土料,该比值较小。由单调加载得出的邓肯模型参数k、n和卸载回弹确定的kur、nur的大致关系为kur=(2.64~4.60)k、nur=(0.540~0.885)n。(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2年04期)

侯日立,彭建祥,张建华,周平[7](2010)在《利用数值仿真改进铝合金再加载实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再加载实验方法在高压下组合飞片容易分离,现铝合金最大实验压力只有22GPa。提出在样品前加装缓冲层、利用冲击波在缓冲层中的反射对样品实施再加载的新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实验,优化参数。根据冲击压力仿真结果,对飞片、缓冲层的材料进行预选。根据界面粒子运动速度仿真结果对飞片、缓冲层、样品和窗口的几何尺寸进行调整。在二级气体炮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的冲击压力、粒子速度剖面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由仿真方法确定的实验参数合理,有效防止了来自飞片后表面、窗口前表面稀疏波以及缓冲层中多次反射波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60.8GPa的高压下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0年03期)

宋萍,周显明,袁帅,李加波,汪小松[8](2009)在《金属材料再加载“准弹性”响应的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看,当材料发生屈服后处于上屈服面,对处于上屈服面的材料进行再加载,将沿着上屈服面,依然发生塑性流动,不可能存在弹性响应。Asay则认为冲击压缩后的材料并非处于上屈服面,由此对处于冲击压缩态的材料进行卸载或再加载,可以观测到弹-塑性转变。国内部分人认为,实验观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期刊2009-01-01)

胡建波,谭华,俞宇颖,戴诚达,冉宪文[9](2008)在《铝的动态屈服强度测量及再加载弹性前驱波的形成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VISAR)测量LY12铝合金在20—34GPa冲击压力下经历加载-卸载和加载-再加载过程的样品/窗口界面粒子速度剖面,采用AC方法确定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动态屈服强度值.实验结果和文献发表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以平面焊接方式制作组合飞片,克服了组合飞片在气炮发射过程中可能发生分离的技术困难,使铝的动态屈服强度测量压力范围从22GPa扩展到了34GPa.同时,根据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加载-再加载过程的比较,对再加载弹性前驱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位错是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赵海鹏[10](2007)在《混凝土卸载及再加载的一种综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的反复加载应力-应变曲线不仅包括骨架曲线,还包括卸载及再加载曲线。混凝土本构曲线上所有开始卸载的点联线基本上接近于单调加载的应力-应变曲线,因此单调加载曲线方程可以用作骨架曲线方程。混凝土卸载及再加载的模型有直线式、折线式和曲线式等。本文对几种混凝土卸载及再加载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卸载及再加载的综合模型,这种模型采用曲线的卸载方程和直线的再加载方程。通过一个算例分析,指出了用该模型计算出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最为接近,是一种有效且简单易用的卸载及再加载模型。(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工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再加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坑开挖和上部结构施工引起的卸载和再加载会使邻近已建盾构隧道产生一定位移与变形.以上海已建地铁盾构隧道侧向和上方受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引起的卸载和再加载工况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隧道侧向和上方不同区域开挖和结构荷载施加过程中隧道的整体位移和隧道结构变形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侧向与上方卸载,会使隧道位移与结构变形产生不同幅度的增加;而侧向与上方再加载,会减小因卸载而产生的隧道位移,但会增加部分隧道管片结构变形.因此只有综合分析隧道的位移与结构变形,才能合理预测分步卸载、再加载对已建盾构隧道的影响规律,减小因工程施工引发的已建盾构隧道结构安全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再加载论文参考文献

[1].任恒,朱永建,王平,余伟健,黄钟.白砂岩试件初始损伤后再加载力学特性试验分析[J].矿业工程研究.2019

[2].高程鹏,张冬梅,闫静雅.邻近工程施工卸载再加载对已建盾构隧道影响的风险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

[3].俞宇颖,谭叶,谭华,戴诚达,彭建祥.适用于自洽强度方法的冲击加载-再加载实验技术[J].爆炸与冲击.2016

[4].汪俊,刘国振,刘建湖,潘建强,罗泽立.考虑空泡及再加载效应的水下爆炸流固相互作用分析[J].兵工学报.2014

[5].苗方利,余湘娟,高磊.卸载再加载对软基压缩性参数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

[6].褚福永,朱俊高,贾华,安淑红.粗粒土卸载-再加载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

[7].侯日立,彭建祥,张建华,周平.利用数值仿真改进铝合金再加载实验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0

[8].宋萍,周显明,袁帅,李加波,汪小松.金属材料再加载“准弹性”响应的实验验证[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2009

[9].胡建波,谭华,俞宇颖,戴诚达,冉宪文.铝的动态屈服强度测量及再加载弹性前驱波的形成机理分析[J].物理学报.2008

[10].赵海鹏.混凝土卸载及再加载的一种综合模型[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

标签:;  ;  ;  ;  

再加载论文-任恒,朱永建,王平,余伟健,黄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