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相结构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波变换,测量算法,多相结构,小波滤波器组
多相结构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梅,郭俊龙,王学伟[1](2015)在《基于多相结构小波滤波器组的高效测量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小波子带功率信号分解方法的原理与算法,提出了多相结构小波电参量测量方法,分析推导了双通道IIR正交多相小波滤波器组的结构,得到一种新型电参量信号的高效测量算法,解决了传统测量算法(FFT)、普通小波测量算法(FIR、IIR直接Ⅰ型)计算量大,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章高效测量算法,测量电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算法所需的时间小于FFT测量算法和普通小波测量算法的四分之一,测量算法的准确度优于1×10~(-4),表明多相结构小波电参量高效测量算法计算时间短、测量准确度高。(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5年23期)
宋广怡[2](2015)在《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27子滤波器实现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直接分解实现结构的工作频率是单路串行实现结构的1/8,计算复杂度是单路串行实现结构的8倍。针对高速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直接分解实现结构计算复杂度大这一问题,对FIR滤波器的多相并行实现结构进行了详细推导,提出了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27子滤波器实现结构,提出的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27子滤波器实现结构的计算复杂度是单路串行实现结构的3.375倍。FPGA实验验证了提出的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27子滤波器实现结构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郎非[3](2012)在《基于多相结构的均匀DFT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均匀DFT滤波器组,该滤波器组能够较为方便的应用于分频带编码中。利用基于多速率技术分析滤波器组实现信号多通道传输,均匀DFT变换实现分频带,并对各子带信号按信息的重要性,分别应用不同的量化级数达到信号压缩的目的。利用多速率信号处理的多相结构和网络等效变换技术,提高了滤波器组的计算效率。改算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实现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29期)
李冰,郑瑾,葛临东[4](2007)在《基于多相结构和部分锐化的CIC抽取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将传统的CIC(Cascaded Integrator Comb)滤波器传递函数分解为递归和非递归部分,可独立调整两者的级联因子;对递归部分进行尖锐化处理改善滤波器的通带衰落,利用电路的等价交换性将抽取因子提前使其工作在低采样率;对非递归部分进行多相分解,实现高速滤波。计算机仿真表明:与传统的CIC、锐化CIC滤波器相比,改进的CIC具有好的通阻带特性;并从通带衰落和混迭抑制的角度,分析了递归和非递归部分的级联因子的取值对整个改进的CIC滤波器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秦文兵,罗来源,叶中付[5](2006)在《一种基于多相带通结构的信道化滤波器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信道化滤波器要求运算速度快、消耗资源多、难以实时处理的突出问题,从多相滤波器,信道化滤波器的结构、原理和运算效率分析出发,推导了一种基于多相带通结构的信道化滤波器算法模型。这种算法将现有多相结构信道化滤波器模型中的低通设计改为带通设计,实现了复数乘法运算全部集中在带通滤波环节当中,并采用协调分级DFT算法的实现方案,大幅度节省了硬件资源,提高了运算效率,实现了信道化滤波器在通用FPGA和DSP芯片中的实时处理,硬件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2006年02期)
郑应强,张振仁[6](2004)在《基于多相结构的内插脉冲成形滤波器的DSP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成形技术能有效减小码间干扰和被调制信号的谱宽度 ,利用多相结构可以降低脉冲成形滤波器对硬件电路运算速度及处理字长的要求。根据 TMS3 2 0 C5 40 2的特点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相结构的任意倍内插均方根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的实现方法 ,以及在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该软件模块已成功应用于全数字低压电力载波机(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吉训生,杨永杰[7](2002)在《滤波器多相结构的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字滤波的信号处理特点 ,将截短的滤波器冲击响应波形进行二维分解 ,得到滤波器的多相结构。通过对多相结构的分析 ,给出了一种较为精简实用的基于滤波器系数查询表模式的FPGA实现结构 ,该结构具有实现简单、占用资源少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 ,该结构完全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谢纪刚,龙海南,李芬华[8](2002)在《基于CPLD的基带成形数字滤波器的多相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来实现基带成形数字滤波器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CPLD的结构特点 ,可以大大提高数字信号传输速率 ,详细介绍了设计原理和实现框图 .(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赵知劲[9](1997)在《利用多相分解的滤波器组高效实现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相分解方法推导了基于余弦调制的FIR分析/综合滤波器组的一种高效实现结构,其分析节和综合节分别由多相结构和离散正余弦变换网络组成;与文献[1]相比,去除了由DFT网络实现时的计算冗余,减少了总的运算量,且实现结构简单,便于硬件实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运算效率,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本实现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多相结构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速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直接分解实现结构的工作频率是单路串行实现结构的1/8,计算复杂度是单路串行实现结构的8倍。针对高速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直接分解实现结构计算复杂度大这一问题,对FIR滤波器的多相并行实现结构进行了详细推导,提出了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27子滤波器实现结构,提出的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27子滤波器实现结构的计算复杂度是单路串行实现结构的3.375倍。FPGA实验验证了提出的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27子滤波器实现结构的优越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相结构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梅,郭俊龙,王学伟.基于多相结构小波滤波器组的高效测量算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5
[2].宋广怡.FIR滤波器的8路多相27子滤波器实现结构[J].无线电工程.2015
[3].郎非.基于多相结构的均匀DFT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2
[4].李冰,郑瑾,葛临东.基于多相结构和部分锐化的CIC抽取滤波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
[5].秦文兵,罗来源,叶中付.一种基于多相带通结构的信道化滤波器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6
[6].郑应强,张振仁.基于多相结构的内插脉冲成形滤波器的DSP实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
[7].吉训生,杨永杰.滤波器多相结构的FPGA实现[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8].谢纪刚,龙海南,李芬华.基于CPLD的基带成形数字滤波器的多相结构设计[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9].赵知劲.利用多相分解的滤波器组高效实现结构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