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格局论文-王娟娟

冷战格局论文-王娟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冷战格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度,政党格局,政党政治,国大党

冷战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娟[1](2019)在《冷战后印度政党格局与政党政治:历史经验与未来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以来,国大党渐趋陷入衰落、印人党由边缘走到中央,邦级政党异军突起并与超大型政党共享政治权力,印度政党格局由"叁足鼎立"过渡到"两雄争锋"。同时,"悬浮议会"下联合政府成为政治常态;第叁支政党力量式微并淡出政治舞台,以国大党和印人党为核心的两大政党联盟交替执政;国大党和印人党在推动经济改革和包容性增长方面已形成共识。未来,国大党短期内难以复起,印人党在政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将持续存在,但其不会轻易改变联合政治的传统;国大党和印人党在国家建设、世俗主义等重大议题上的分歧将更为严重;邦级政党仍将与全国性大党在中央与地方层面共享政治权力。(本文来源于《南亚研究季刊》期刊2019年03期)

黄涛[2](2019)在《论美苏冷战格局形成与利益困窘下的对峙缓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文明史上,美苏之争是人类社会制度嬗替的历史进程。长达半世纪的冷战是苏美关系的顶峰,不仅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也是更深层次的"唯我独尊"的人心傲慢之果。美国作为西方公开对抗苏联的领军国家,在两虎相斗的利益困窘下,不得不采取相对缓和的外交态势,避免了类似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的同归于尽,还给世界和平的一束阳光,可谓没有冲破人性善的底线。冷战给人类和平与现有文明成果造成巨大损害,充分暴露了人性进化的停滞性或倒退性。冷战虽以苏联解体而结束,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失败,而只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挫败。人类需要和平共处,文明进化。(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夏昂[3](2018)在《对冷战时期亚洲战略格局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冷战格局不同于全球冷战格局,亚洲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将亚洲冷战格局与全球冷战格局等同看待,两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苏联解体使得全球冷战格局瓦解,亚洲局势出现了缓和,但是亚洲的冷战格局并没有结束。主导亚洲安全格局的关键要素还是美国,随着中国崛起,亚洲冷战的格局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并且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冷战亚洲格局的再思考有助于中国改变冷战思维,提出新的发展战略,营造安全的周边外交环境。(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8年12期)

万青松,王树春[4](2018)在《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博弈与中俄关系的发展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俄两国对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认知总体上是灵活务实的,既认定国际格局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进程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转变深刻影响着中俄关系的变化与发展。随着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强化,中俄对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也越来越充满信心。新时期,构建一个稳定成熟、互信互利,有充分协调、应变能力以及扩展潜力的中俄关系,既有助于两国各自的复兴和崛起,也是维护多极国际格局的基石。(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期刊2018年11期)

滕帅[5](2018)在《英国、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欧洲冷战格局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后,英国积极主张对苏联进行谈判与缓和的政策。一方面,英国主动斡旋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协助双方建立沟通和信任,避免了危机的升级与恶化;另一方面,英国利用英美特殊关系,坚持同盟一致原则,应对苏联的压力,努力形成统一的盟国政策和危机解决方案,加速了盟国与苏联进行谈判的步伐。在英国的推动下,第二次柏林危机逐步走向缓和,东西方围绕着危机缓和与解决而展开的大国关系互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战略关系构成了欧洲冷战格局的基本态势。(本文来源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刘中民[6](2018)在《中东地区格局的冷战化趋势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沙特和伊朗带有冷战色彩的全面对抗对中东地区格局和地区秩序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近年来,中东形势围绕美国、沙特与俄罗斯、伊朗之间的双层博弈日趋明显。未来中东或将形成域外大国美俄博弈和域内大国沙特与伊朗对抗相结合的"新冷战"结构。(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期刊2018年02期)

王世然[7](2018)在《论冷战后世界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后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各方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由于苏联的解体致使国际体系中的重要一极的消失,美国变成全球唯一的霸权国家,国际格局进入了一个单极世界。同样也有些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苏联解体并未导致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一家独大。美国并没有因为苏联的消失而继续保持在冷战期间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巨大优势。反而得益于冷战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特备是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间的实力逐步接近,一超多强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02期)

段其贺[8](2018)在《浅析冷战后合作理论促进下的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多个力量中心逐渐形成,呈现"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利益,积极寻求合作,共同发展,也同样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演变。联合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平和发展两大时代主题也无形中推动着多极化格局的形成。由此我们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势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01期)

姚玳玫[9](2017)在《冷战格局中的个人安妥:张爱玲后期文学书写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1952年出国后,张爱玲一直以文学安妥自己,确立其与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此期作品大致可分为自我疗伤式的小说与离乡背井式的散文两类书写。前者从质询新政体合理性的《秧歌》《赤地之恋》,到触犯民族正义规则的《色·戒》,到以"私情"搁置"国事"的《少帅》,再到以遗民/难民自我安妥的《易经》二卷和《小团圆》;后者从逃离原乡的《浮花浪蕊》到异乡漂泊的《异乡记》、挥霍乡愁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到陷入故乡/他乡恍惚的《重返边城》《一九八八至——?》,再到虚拟还乡的《对照记》。一方面,隔着安全的距离,她放胆涉足政治,借政治议题,浇心中块垒,重新摆置家国关系,处理自我安身立命的秩序方式;另一方面,身陷各方政治力量的牵扯中,她左右磕碰,动辄得咎。在遵循自我记忆、参与政治表态、寻找回乡之路和迎合市场需求几者间徘徊,始终有难以调适的紧张。一如溺水者,脚手自由,却无依无助。(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孙佳山[10](2017)在《后“冷战”格局下的民族主义内在限定——从新世纪中国电影中侵略者形象的变迁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法西斯,是除了反恐之外,当前全球范围屈指可数的具有普遍共识的世界性文化主题。如何呈现作为法西斯形象化身的侵略者形象,是所有反法西斯题材影片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侵略者形象的全面、系统识别,是直面新世纪以来中国反法西斯题材影片困境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教育传媒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冷战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世界文明史上,美苏之争是人类社会制度嬗替的历史进程。长达半世纪的冷战是苏美关系的顶峰,不仅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也是更深层次的"唯我独尊"的人心傲慢之果。美国作为西方公开对抗苏联的领军国家,在两虎相斗的利益困窘下,不得不采取相对缓和的外交态势,避免了类似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的同归于尽,还给世界和平的一束阳光,可谓没有冲破人性善的底线。冷战给人类和平与现有文明成果造成巨大损害,充分暴露了人性进化的停滞性或倒退性。冷战虽以苏联解体而结束,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失败,而只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挫败。人类需要和平共处,文明进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战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1].王娟娟.冷战后印度政党格局与政党政治:历史经验与未来走向[J].南亚研究季刊.2019

[2].黄涛.论美苏冷战格局形成与利益困窘下的对峙缓和[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夏昂.对冷战时期亚洲战略格局的再思考[J].智富时代.2018

[4].万青松,王树春.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博弈与中俄关系的发展逻辑[J].当代世界.2018

[5].滕帅.英国、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欧洲冷战格局的演变[J].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8

[6].刘中民.中东地区格局的冷战化趋势及其影响[J].当代世界.2018

[7].王世然.论冷战后世界格局[J].才智.2018

[8].段其贺.浅析冷战后合作理论促进下的世界格局的演变[J].中国高新区.2018

[9].姚玳玫.冷战格局中的个人安妥:张爱玲后期文学书写再解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孙佳山.后“冷战”格局下的民族主义内在限定——从新世纪中国电影中侵略者形象的变迁说起[J].教育传媒研究.2017

标签:;  ;  ;  ;  

冷战格局论文-王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