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宽容论文-曹峰旗,王辉

政治宽容论文-曹峰旗,王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治宽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发展,协商民主,政治自信

政治宽容论文文献综述

曹峰旗,王辉[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宽容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容与现代政治发展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宽容是共产主义社会预设的应然价值,有鉴于此,社会主义社会也必然是一个走向宽容的社会。改革开放40年的政治发展之路是一条走向政治宽容的回归之路,是一个政治主体包容性不断增强、政治行为法治化、制度层面协商民主形成并不断完善、政治文化不断理性化的过程。从宽容视角观察中国40年的政治发展可以发现,政治宽容性发展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宽容精神,因此,中国应构建并巩固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政治文化体系。此外,政治自信是政治宽容性发展的基础,宽容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穆罕默德·阿齐米尔·莫赫·尼萨,段佩佩[2](2018)在《马来西亚的种族差异、城市化和政治宽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希冀以新山议会为例,探讨多种族间的政治宽容度。本文以调查法为研究方法,明确了界定种族政治宽容态度的因素。研究发现,马来人更具有种族优越感;华人不信任多种族政党;而印度人在政治上更加宽容,即使他们意识到与另一政党的合作会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政党。研究还发现,城市选民相比种族差异和种族本身,更加关注"大问题"。本研究为理解种族和政治宽容提供了新的可能,对研究投票行为具有意义。本文还积极地阐述了宽容的现有形式以及现存的政治知识。实质上,在种族政治问题显着的马来西亚,宽容已经全面纳入其管理多种族社会的国家议程。(本文来源于《南洋资料译丛》期刊2018年04期)

向贤彪[3](2018)在《宽以待人与坚持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们周围,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某某人敢于坚持原则,批评人不讲情面,于是被人戴上“苛刻”的帽子,而那些处事圆滑的“老好人”却得到了“宽容”的美称。为营造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很有必要界定宽以待人与坚持原则的边际,为那些敢于坚持原则的人撑腰鼓劲。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8-09-22)

王梓[4](2018)在《政治宽容的理论探析与现代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指导下,将政治宽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尝试着梳理出人类宽容与不宽容相伴相生的历史图景,在此基础上揭示政治宽容的生成逻辑和理论形态。继而希望在理性研究和反思中能让政治宽容成为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内容。政治宽容本身就是一种在争论中不断前进的价值,它往往基于现实,又以理想为目标,它既追求外在形式,又在探求内在价值。人类的发展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部追求宽容,争取宽容权利的历史。宽容或不宽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实践中,宽容还是不宽容都是宽容观念的内在驱动力。自古至今的宽容观念是在宽容与不宽容的对抗中得以产生,而宽容理论观念又引发了人类在政治实践中对宽容不懈地追求。在人类追求宽容的历史沿革中,古希腊时期西方人开始讨论原初的宽容原则,直至后来文艺复兴乃至资产阶级革命视宽容为个体的权利;而在东方的中国古老思想中,宽容观念却是一种追求社会和谐的统治手段,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思想学派,依稀流露出的宽容观点也都从道德的角度教人和谐相处,中西方宽容理论发展其实是有巨大分野的。马克思主义在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指明了争取宽容的唯一途径: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们不宽容的基础——愚昧和恐惧都将逐步弱化甚至消失;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宽容,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渐得到发展。政治宽容理据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承认宽容的认识论和人性论根据,为了论证的丰满,还试图从主体间性理论进行分析。从早期基督教宽容到道德宽容、社会宽容再到政治宽容的生成,构成了宽容的存在形态。政治宽容是政治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价值范畴,在以宽容为价值中心展开时,其他政治价值如正义、自由、民主、法治则构成了政治宽容存在的价值因素。正义是以公共利益为旨归的政治哲学的首要价值,对政治宽容起到支配作用,是政治宽容的价值评判标准;自由是政治主体追求的终极价值,与政治宽容具有同一性,是政治宽容最高层次的价值理想;民主是现代政治的标配,与政治宽容互相促进,是政治宽容的实现方式;法治作为现代政治的必要条件,在政治宽容的视阈中体现为对政治主体权利的维护和对公共权力的限制。理论是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规范里研究政治宽容问题,意在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意在为政治宽容的理性研究和反思中探讨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宽容的理性维度,探讨社会主义政治宽容在实践中的意义,探求政治宽容的主体诉求出路,弘扬政治宽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基本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9-01)

许纪霖[5](2018)在《政治正确、文化宽容与身份政治的限度何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特朗普正式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时代周刊》将他作为封面人物,旁边一行小字:美利坚分众国总统。特朗普的当选,是美国左右对抗、两极化的结果,他上任之后,又加剧了美国内部的分裂。2017年8月发生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流血事件,是白左和非欧裔的美国人与白人中的右派(白人至上主义者)冲突的表面化,显示出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内部各种族、族群的和睦共处,如今再次受到撕裂,政治正确的共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来源于《知识分子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段丽花[6](2018)在《儒家宽容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这一古老而又伟大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包含有宽容、诚信、友善、仁爱等多种要素,内涵博大精深,对于我们现代社会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且,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播中国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因此,挖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进行传承就更加具有时代意义。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忠恕之道”、中庸原则都包含有宽容的思想在其中,宽容是儒家所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儒家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涵了对自我及他人的关爱、同情、理解、尊重、包容的心态。但是,反观现代社会,我们不难发现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一些不宽容的现象存在。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及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很多校园打架斗殴、暴力事件不断被报道出来,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怀恨在心的不在少数。大学生在思想、态度、行为、与人交往等方面都表现出缺乏宽容,甚至部分教育者在教学和对待学生的某些行为方面也表现为缺乏宽容的胸怀,同时,很多高校普遍缺乏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过于注重形式,如有些讲座和会议严格要求坐场等。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能够对此相应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本论文就是以儒家宽容思想为依托,从阐述儒家宽容思想的伦理内涵出发,从历史到现实,针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宽容缺失的问题,通过对儒家宽容思想的深入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寻求一种理论支持。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儒家宽容思想的理论内容,从儒家宽容思想的历史发展概况,儒家宽容观的内涵出发,概括了儒家宽容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儒家宽容思想的时代局限性,最后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两方面阐述了宽容思想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第叁部分是在前面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回归现实问题,分别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校园文化氛围叁个方面论述了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宽容缺失的表现,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及客体,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分别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宽容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路径分析。(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陈东英[7](2018)在《宽容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更需要宽容。有人说,教育是心灵碰撞的艺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可以使学生备受感动,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爱护,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方式,远胜于说教与斥责。在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宽容教育确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兴致勃勃上课,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讲,并与我有一定的互动,只有一名学生低着头做自己的事情。我连忙走下讲台,轻轻地走到他旁边,他竟(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教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胡雪[8](2018)在《政治宽容:政治行为的道德责任与制度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中,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不仅具有多样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其道德观念和哲学价值也会大相径庭,出现某些观念互不兼容,甚至势不两立的现状。如何对待和妥善应对人们异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让处于分歧甚至对立立场的人们停止争端、共同繁衍共存?这既是建构一个良好社会秩序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疑难问题。对于化解思想价值观念冲突,历史上不少政治思想家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讨论,也给出了诸多处方良药。这其中,“宽容”无疑成为了缓和矛盾冲突、达成理性共识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宽容”已经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尺。不过,不同的个体或社会对“政治宽容”本身的理解或解释也存在明显的分歧。诸如,政治宽容究竟是个体或群体的行为道德和责任,还是一个社会应有的政治伦理和制度规范?人们虽然确立了现代政治宽容的法治原则和法律边界,但如何划定政治宽容的法律边界?法律和制度本身具有宽容的德性该如何保证?另外,若宽容仅仅允许法律范围内的政治行为,那这种政治宽容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其与正当性的宽容外延是否一致?政治宽容的代价是否会破坏社会的秩序和宽容生态?如此等等问题既是实践的难题,也是理论的难题。论文首先对政治宽容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并考察西方和中国政治宽容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外政治宽容的不同行动和制度要求和民族特点。其次,论文从行为和制度的两个维度对政治宽容的内在价值、行动空间及制度保障进行讨论,着力探讨政治宽容的行为边界、道德责任、制度规范及其伦理基础。最后,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就政治宽容的功能、作用和限度进行分析,对如何实践政治宽容,强化行为的道德责任,把握政治宽容的法律底线,妥善处理宽容过度与不及等等问题进行讨论。从宏观上看,政治宽容经历了古代宽容和现代宽容两个主要阶段,包括积极宽容与消极宽容、情理宽容与法理宽容这几种不同的类型。西方古代政治宽容是缓和宗教矛盾和派系冲突的工具,本质上是宗教性的容忍和妥协;现代政治宽容是在宗教宽容基础上进一步普适化、政治化和法律化,以保障公民信仰自由和良心自由的权利。西方现代政治宽容的产生不仅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结果,也是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的产物。我国政治宽容也经历了古代传统宽容与现代政治宽容这两个阶段。与西方政治宽容相比,中国政治宽容更加注重社会关系的调节、社会生活的容忍,宽容的限度和规范取决于“情”与“理”,而非“权”与“法”。因此,本文认为西方政治宽容与中国传统政治宽容存在“法理宽容”和“情理宽容”的重要差别,具有不同的民族特征。现代政治宽容是对行为主体自由空间的认可和保护,也是依法享有的一项政治权利。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对等的。行为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受到法律和制度的规范。从政治行为的维度来看,政治宽容作对个人提出了道德责任要求。本文对政治宽容的多元共存的本体论基础、有限理性的认识论基础和矛盾性的人性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政治宽容的道德责任至少包括正义、尊重、平等和协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这四个相互联系的元素中,正义是政治的终极道德责任和目标。从政治制度的维度来看,现代法律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道德的确认和规范,具有内在的道德要求或“德性”,其政治伦理及价值追求的终极善目是政治正义甚至社会正义。现代政治宽容也是制度的宽容,政治制度的宽容本质与制度伦理价值追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和法治框架下的参与机制、竞争机制、监督机制和纠正机制等既是政治宽容的制度化的表现,也为政治宽容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从个体还是群体行为都存在过度和不及的风险,制度宽容也存过严或过宽的进退失据困难。本文既否定趋于严格不够开放的政治宽容,也否定没有底线的容忍和纵容。提出法律是政治行为和政治宽容的制度规范和必要的限度,这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因为政治宽容的过度与不及的行为空间本身具有历史性,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和制度也具有规范性和开放性,从而最大限度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利,给社会提供更加宽容的空间和环境。当今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宽容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必须更加强调政治行为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规范,个人的行为及观念主张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力和制度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必须用开放的心态和新的理念处理改革中种种观念冲突,并着力创新思想观念,确立新的宽容理念以及宽容的法制边界。必须努力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社会道德的建设,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多元一体”的价值和思想体系,并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及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通过民主协商容纳不同的利益和思想观念,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并努力化解思想观念的冲突,实现宽容的理念、行为以及制度协调发展,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创造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好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胡雪[9](2018)在《协商民主:一种政治宽容的制度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容包含尊重与认可、审慎和容忍、妥协及共识这叁个认识层面的理解,由此政治宽容可作出消极宽容与积极宽容两种形式的划分。政治宽容的制度化是指政治宽容的制度设计和制度落实。协商民主作为一种理性的审议民主,在政治宽容制度化过程中起到参与、竞争、监督和纠正的具体作用。公共协商和理性审议的民主程序不仅赋予了政治宽容制度设计以决策合法性,也为相关的制度落实提供了具体实现机制。(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董文可[10](2018)在《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宽容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指青年以虚拟身份或网络社区的形式参与政治生活、发表政治言论、监督政府行为等。宽容精神是一种理解、尊重、包容、谅解的文化精神,宽容精神对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宽容精神有利于改善政治参与的秩序和质量,提高青年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所以,应营造宽容和谐的社会风气,以社会共识培育宽容精神,将宽容精神融入政治文化建设,以更好地推进青年政治参与。(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政治宽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希冀以新山议会为例,探讨多种族间的政治宽容度。本文以调查法为研究方法,明确了界定种族政治宽容态度的因素。研究发现,马来人更具有种族优越感;华人不信任多种族政党;而印度人在政治上更加宽容,即使他们意识到与另一政党的合作会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政党。研究还发现,城市选民相比种族差异和种族本身,更加关注"大问题"。本研究为理解种族和政治宽容提供了新的可能,对研究投票行为具有意义。本文还积极地阐述了宽容的现有形式以及现存的政治知识。实质上,在种族政治问题显着的马来西亚,宽容已经全面纳入其管理多种族社会的国家议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治宽容论文参考文献

[1].曹峰旗,王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宽容视角[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

[2].穆罕默德·阿齐米尔·莫赫·尼萨,段佩佩.马来西亚的种族差异、城市化和政治宽容[J].南洋资料译丛.2018

[3].向贤彪.宽以待人与坚持原则[N].解放军报.2018

[4].王梓.政治宽容的理论探析与现代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5].许纪霖.政治正确、文化宽容与身份政治的限度何在[J].知识分子论丛.2018

[6].段丽花.儒家宽容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7].陈东英.宽容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

[8].胡雪.政治宽容:政治行为的道德责任与制度伦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8

[9].胡雪.协商民主:一种政治宽容的制度化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

[10].董文可.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宽容精神[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标签:;  ;  ;  ;  

政治宽容论文-曹峰旗,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