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黄河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多玲花[1](2019)在《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时间内不会变化,煤炭资源的开采为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土地沉陷,中东部高潜水位地区的沉陷地中约有85%以上为耕地,尤其我国东部矿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高水位的煤炭生产基地,土地沉陷造成大面积积水,导致大面积耕地丧失正常耕作能力。据统计采矿沉陷区以每年7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因沉陷而造成的耕地损失将继续增加,使得我国本身就人多地少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复垦这部分因采煤沉陷而丧失耕地能力的耕地势在必行,而充填复垦技术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往的挖深垫浅、煤矸石充填、粉煤灰充填等技术,因复垦效率低、充填材料短缺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污染等问题,难以解决我国东部采煤沉陷导致的矿地、矿农矛盾。利用采煤沉陷地距离黄河近的优势,用黄河泥沙进行充填复垦,既可以解决黄河渠道泥沙淤泥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充填材料短缺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技术工艺,指出了传统的不分条带单次充填工艺和分条带单次充填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分条带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的原理、优势及工艺;给出了条带间交替充填的时间衔接模型和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的数学概念模型;综合利用泥沙运动力学、土质学、土力学、流体力学、土壤学、农学等相关知识进行了室内和野外试验,给出了黄河泥沙在条带内的运动特性以及垂线和沿程分布规律,结合野外充填复垦试验,进行了黄河泥沙沉降固结时间计算,并借助流体力学(Fluent)进行了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数值模拟;进行室内强化排水模拟试验,以期优选出最佳的排水方式;进行了野外种植试验,通过连续监测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千粒重和复垦土壤剖面含水量、养分含量验证多次多层充填复垦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传统的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工艺存在适用范围小和复垦土壤质量差的问题,分条带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技术关键是解决土壤分层剥离和堆存、多次回填土壤与充填之间的耦合,其目的是实现在连续充填的条件下,构建高质量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如何实现连续充填是研究的重点,多次多层充填复垦的关键技术指的是实现连续充填的时间衔接、泥沙沉降固结和强化排水技术。(2)多次多层充填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连续充填,需要解决的是多次土壤回填和多次充填之间的耦合机制,本文以在黄河泥沙层中分别夹一层心土层和夹两层心土层的情况为例,给出了实现连续充填的时间模型和实现连续充填满足的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的数学概念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连续充填的关键问题。(3)充填泥沙沉降固结时间研究对于指导黄河泥沙充填以及实现连续充填,节约复垦时间和成本,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研究和野外充填复垦试验相结合,对泥沙沉降固结时间计算进行了探讨。①泥沙的粒径大小与泥沙的水力学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泥沙粒径是影响其起动、止动、沉降和悬浮的重要的因素;分别列出了充填过程中条带内泥沙垂线和沿程分布规律、泥沙沉降率、泥沙淤积和泥沙固结的理论公式。②进行了野外充填复垦试验,计算充填过程中各计算段的水力参数和沉降量等,包括平均谢才系数、平均水力坡度、水流摩阻流速、恢复饱和系数、充填条带上下断面含沙量、沉降率、淤积体积和淤积厚度。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黄河泥沙的沉降厚度和试验数据基本一致。③通过排水固结时间计算知,固结系数为0.015656 m2/d,泥沙固结的时间因子Tv为0.575,本试验泥沙固结时间为9.18天。排水方式对于排水固结时间影响比较显着,合理的布设排水方式对于加速泥沙的排水固结具有重要的意义。④进行了黄河泥沙充填数值模拟,借助流体力学(Fluent)的欧拉模型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粗颗粒泥沙较细颗粒泥沙先沉降,符合泥沙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较好。(4)进行了强化排水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分析5种处理的复垦效果(排水含沙量、排水泥沙粒径、玻璃槽内充填层表层泥沙粒径)、充填第一层黄河泥沙后剖面各层含水量变化和充填第二层黄河泥沙后剖面各层含水量变化,优选最佳的强化排水方式。由试验结果分析知,土工布具有较好的拦沙效果,可以将泥沙拦截在玻璃槽内;絮凝剂有利于细颗粒泥沙的快速沉降,减少排出;暗管处理的排水效果较好。(5)通过野外种植试验验证条带交替多次多层充填复垦效果。通过对2016年6月小麦、2016年9月玉米、2017年6月小麦、2017年9月玉米和2018年6月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分析知,对于同样的土壤厚度,多次多层充填形成的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较“上土下沙”型的双层土壤剖面构型的千粒重和产量大。不同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对农作物千粒重和产量具有一定影响,充填的层数、各充填层的厚度和夹心土层的厚度均是影响复垦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某些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的千粒重和产量大于对照。相对于“上土下沙”型剖面,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有利于蓄持更多的水分,更易保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且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有利于保持剖面全氮和速效钾。本文对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分析知,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复垦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由于野外充填复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未来可以进行野外充填排水方式的试验,进一步验证室内试验的结果,同时本文仅从农作物千粒重、产量和土壤剖面含水量、养分含量分析了充填复垦效果,.方法比较简单,未来可以从综合效益分析其复垦效果。
姜健[2](2018)在《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护岸砌块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护岸工程作为堤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防洪、泄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能有效消减坝岸水土流失,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工程。现阶段,用于传统块石护岸的天然石材日益短缺,其他常用护岸型式存在稳定性欠佳、制作安装工艺复杂以及投资较大等问题。为此,研究满足河道行洪稳定性要求,兼具生态环保功能的险工坝岸加固新型式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嵌锁效果良好且引入环保材料的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护岸砌块。并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开展新型砌块的强度及其组成面层的整体性的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比选出了新型砌块所使用的最优外壳厚度为6cm,并验证了普通混凝土外壳和钢渣芯组成的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协同抗压性。(2)设计得到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新型护岸砌块。该种连锁砌块设有凹凸结构,增强了砌块间的嵌锁效果,且单个砌块的钢渣替代传统骨料比率达到25%;并通过钻芯抗压强度试验检验了新型砌块满足抗压强度要求且再次验证了混凝土外壳与钢渣芯所组成的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协同抗压性。(3)基于连锁块整体稳定性试验平台,开展了新型砌块所组面层的整体稳定性试验,并与两种传统砌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砌块位移随压力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具有优于传统砌块的连锁效应;其面层加载极值分别约是传统砌块1和传统砌块2面层加载极值的3.18倍和3.33倍,说明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新型混凝土砌块所组成的护岸面层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砌块护岸优于传统砌块护岸的整体稳定性,与试验结论一致;比选出新型砌块最优排布方式为翼缘竖放排布;得知砌块高度对其所组面层的整体稳定性影响很大,而长宽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赵泽明[3](2016)在《基于ADAMS的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防汛装袋机是为抵御洪水灾害而专门自行开发的一种抢险设备,集行走、扒土、运土、装袋为一体的自行式特种车辆。其工作装置是直接作业的部分,工作装置的性能对整机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装袋的效率对抗洪抢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以与山东黄河梁山机械厂共同开发的防汛装袋机为载体,主要通过ADAMS软件对防汛装袋机的工作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首先,用Pro/E软件构建出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导入到ADAMS中,将导入的模型添加相应的约束和驱动,建立起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虚拟样机模型。其次,利用ADAMS的仿真功能对工作装置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出工作装置的工作范围曲线以及工作装置的最大挖掘半径、最大挖掘高度和最大挖掘深度三个重要参数,通过将这三个重要参数与厂家提供的真实值对比分析,确定建模及仿真的准确性。最后,在ADAMS中对铲斗连杆机构关键结构点进行参数化,将传动比作为铲斗连杆机构的优化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在ADAMS的优化功能下,通过改变铲斗连杆机构关键结构点的位置,提高传动比的值。通过对比分析工作装置三个重要参数(最大挖掘半径、最大挖掘高度和最大挖掘深度)优化前后的值和对比齿尖点优化前后的速度,来验证优化效果,通过验证可以得出在提高传动比的同时也增大了工作装置三个重要参数的值及齿尖的速度,从而可以确定优化后确实提高了防汛装袋机的挖掘能力和工作效率。
王培俊[4](2016)在《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与环境损坏,尤其在我国东部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导致耕地大量减少、村庄被迫搬迁、失地农民大量增加。由于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的独有特征,传统的挖深垫浅、煤矸石、粉煤灰充填复垦技术等均不能解决该区域耕地大量减少的现状。利用部分矿区靠近黄河的优势,从黄河挖取泥沙,再通过管道输送到采煤沉陷地进行充填复垦,不仅可以解决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材料短缺的问题,可以复垦出大量耕地,还能解决黄河疏浚泥沙的处理难题,对于保障黄河行洪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研究还未见报到,现有引黄复垦技术均是借鉴黄河滩区放淤改土和固堤的一些经验,存在着“前期充填过程排明水速度太快,导致细粒径泥沙(黏粒和大部分粉粒)大量流失,而充填后期泥沙深层侧向排水慢且效率低,延长了复垦工期”等问题。为此需要开展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沉沙及排水新工艺研究,为减少充填过程细粒径泥沙流失,加快充填后期饱和泥沙的侧向排水,缩短复垦工期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工程学、土壤学、农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相关知识,首先选择了距离黄河较近与采煤沉陷地具有相似地貌特征的坑塘涝洼地作为试验区,运用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对其进行了复垦。分析了复垦后农田的景观特征、土壤剖面及作物产量。从机理上分析了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充填、沉沙、排水工艺,并提出了新工艺设计的关键参数及试验获取流程。接着探讨了复垦条带的尺寸、标高设计方法及条带水面线、泥沙沉降率及淤积厚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分次充填间隔时间的内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基础参数对案例场地的条带尺寸、充填标高、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分层充填次数及间隔时间进行了理论模拟计算,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值。最后通过土工布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淤堵试验及两次室内泥沙充填排水试验筛选出了最佳的排水断面形式和土工布类型,有如下认识。(1)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1)充填过程排明水速度太快,导致大量细粒径泥沙(黏粒和大部分粉粒)随排水流失,既淤积周围排水沟渠,又使得沉降在充填区域内的泥沙养分含量降低;(2)充填区域尺寸选择不合理,导致后期泥沙质地调配及平整的工程量增大;(3)充填饱和泥沙后期深层侧向排水慢且效率低,延长了复垦工期。在分析了问题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引黄充填、沉沙及排水的新工艺,重点是划分条带充填和使用土工布拦沙排水,条带的形状、尺寸、高程、充填方向、次数、间隔时间、排水土工布类型及断面设计等是新工艺的核心。(2)探讨了黄河滩区引黄放淤及灌溉沉沙池尺寸设计相关方法,认为准静水沉降法和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均可用于复垦条带尺寸设计,其中泥沙平均沉速、平均水深及水沙平均流动速度是复垦条带尺寸设计的关键影响因素。利用黄河泥沙粒径试验测得的基础参数,运用两种方法给出了案例场地复垦条带的尺寸设计值。三种假设情景下,利用准静水沉降法计算的条带理论长度为14.6429.28m,修正长度为36.6073.20m,最小理论宽度为0.71.4m,最大宽度为4.513.5m;利用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出的条带长度为31.8665.39m,宽度为2.837.65m。在野外应用时,应优先使用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的计算结果。借鉴黄河滩区引黄放淤和煤矸石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标高设计方法,利用黄河泥沙室内固结试验,对引黄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标高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设计充填标高应为设计使用标高的1.274倍。(3)探讨了引黄复垦条带水面线、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及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分次充填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1)引黄复垦分层多次充填的充填次数与条带深度和充填泥沙浓度成正比,与泥沙密度成反比。在条带深度为2.0m的情景下,满足设计要求的充填次数为5次。(2)针对案例条带,将其划分为8个计算段,按照水沙初始流速为0.4、0.3和0.2m/s三种情景模拟计算了条带的断面含沙量、分段沉降率、总沉降率、淤积体积及平均淤积厚度。结果表明充填水沙在条带内的初始流速越大,相同时间内泥沙在条带前半部分沉降率和淤积厚度越小,反之,则越大。(3)复垦条带分层多次充填的间隔时间,包括充填时间(t1)、静水沉降时间(t2)、排明水时间(t3)、充填泥沙过饱和水排除时间(t4)和心土回填、平整、压实时间(t5)。传统单面排水情景下,满足施工机械平整泥沙及回填部分心土对泥沙固结度要求(固结度至少需达到75%)的最大固结时间为6175.5天,充填间隔时间为70.585.2天,固结度达到90%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100.4124.3天,充填间隔时间为109.9134天。而使用土工布两面排水情景下固结度达到75%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15.318.9天,充填间隔时间为17.521.1天,固结度为90%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25.131.1天,充填间隔时间为27.333.3天,大大缩短。(4)讨论了用于拦沙排水的土工布的筛选标准,并开展了土工布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及淤堵试验。结果表明初选的5种土工布均能满足挡土和透水准则,但均不满足防淤堵要求。经过与生产厂家的协商沟通,最终选定了调整纤维直径和增大孔隙率后的针刺无纺250g和300g土工布。(5)利用筛选的土工布,在2013年和2014年开展了2次基于土工布的泥沙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20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土工布的试验处理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排水中的泥沙含量,但是拦截细粒径泥沙方面效果不佳,后期排水效果因试验土工布选择和水分测试仪器及方法存在问题未能达到预期目标。2014年利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和300 g土工布重新开展了该试验,结果如下。(1)三种试验处理排水含沙量存在差异。排水初期,ZT-250和ZT-300处理排水含沙量较大,排水中期和后期,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中的含沙量显着降低,其中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300 g土工布的ZT-300处理效果最好。使用土工布的两种处理的排水含沙量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降低,拦沙效果逐渐显现,而对照处理排水含沙量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增大。(2)排水初期和中期,对照CK的排水中泥沙各个特征粒径均小于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ZT-250和ZT-300,而黏粒含量均高于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后期CK的排水泥沙特征粒径与处理ZT-250和ZT-300相当,黏粒含量介于处理ZT-250和ZT-300之间。随着试验的进行,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中泥沙的黏粒含量逐渐升高,粉粒含量逐渐降低,而对照处理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拦沙效果较为稳定。(3)三种处理充填表层泥沙均以砂粒为主。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300 g土工布的ZT-300处理的表层泥沙粉粒含量最高,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土工布的ZT-250处理的表层泥沙极细砂粒含量最高。(4)三种处理充填泥沙表层和底层含水量变化存在差异,使用土工布可以加速泥沙中过饱和水的排除,其中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土工布的ZT-250处理排水效果最好。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是一项宏大的工程,目前相关技术还不成熟,本文仅对引黄充填、沉沙及排水工艺进行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认识,但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探索仅限于室内试验和理论模拟计算,未来应在野外工程中实测不同尺寸条带、不同水沙初始流速情景下的充填泥沙沉降率与淤积厚度,并与室内理论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次,未来应改用能同时测定不同荷载下泥沙试样压缩量和渗透系数的固结仪,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不同荷载下的泥沙固结系数,进而计算得到更为准确的泥沙固结时间。最后,应在野外开展泥沙充填排水试验以进一步验证有关排水断面形式及土工布类型的室内筛选结果。
刘洁[5](2015)在《土工织物加筋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险工较多,但是早期治河所修建险工无统一规划,单纯为了保护局部堤防的安全,工程强度低,布局不合理,多数险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稳定性较差。本文选用了黄河下游较为重要且特征明显的险工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稳定性数据分析,论证为了提高工程抗洪能力,稳定河势,采用加筋土技术对砌石坝岸结构改进的必要性。本文简述了加筋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过程,总结和综述了国内外加筋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加筋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加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下列工作:回顾了加筋技术的理论发展过程;综述了加筋技术的加筋原理、破坏机理和形式及加筋技术的设计方法;为验证加筋技术中加筋材料、加筋方式、加筋层数、围压力对加筋效果的影响进行了重要的力学性质试验——三轴试验;为探讨技术上的可行性,选用特征明显的险工地进行设计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埋设观测仪器,进一步验证加筋技术应用于黄河险工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本文用数据论证了采取加筋土技术用于砌石坝岸的可行性。更多的工程实践证明,险工加高改建往往比新建一座大坝更为复杂,随着以往修建大坝的逐渐老化,本文研究成果无疑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旨在推广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孟怡凯[6](2012)在《微桩群复合地基上水闸复杂闸室结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泰兴市焦土港闸为研究对象,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来模拟微桩群复合地基和水闸结构,分析研究了微桩群复合地基及闸室结构的应力应变规律以及桩土荷载分担比。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分类,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以及桩基础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同时分析研究了桩基础复合地基承载力以及沉降计算的基本理论。(2)建立了微桩群复合地基以及水闸底板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了微桩群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以及微桩群的力学性能,同时分析研究微桩群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研究了外荷载、桩周土参数、接触摩擦系数、桩基及底板弹性模量的变化对微桩群复合地基的沉降、桩顶水平位移以及桩土荷载分担比产生的影响,并且对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了拟合,找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3)考虑上部结构的影响,建立了水闸及微桩群复合地基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微桩群复合地基以及闸室结构的应力应变,同时分析实际工程在各工况下的荷载分担比。分析研究了闸室弹性模量、外荷载、桩周土参数、桩基弹性模量、接触摩擦系数的变化对微桩群复合地基的沉降、桩顶水平位移以及桩土荷载分担比产生的影响,并且对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了拟合,找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4)采用复合模量法分析研究了微桩群复合地基的沉降,并且与实际的微桩群复合地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研究了两种方法下的外荷载、桩周土参数以及桩土模量比的变化对沉降的影响且对影响参数进行了函数拟合。建立水闸整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复合模量法计算实际工程在各工况下的沉降及应力应变情况,且与采用实际的微桩群复合地基进行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秦道天[7](2010)在《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变形与稳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堤防历史悠久。为防止黄河水患,从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对原来的堤防先后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加高和培厚,使堤防的高度和强度有了很大提高。黄河下游堤防曾采用过放淤固堤、压力灌浆以及截渗墙等加固措施,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放淤固堤可以显着提高堤防整体稳定性;放淤体可为防汛抢险提供场地和原料,同时具有一定的疏浚减淤作用。放淤固堤被规划选定为黄河下游堤防加固的主要措施。但近些年来,淤区围堤在施工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出现“脱坡”现象,不仅危害了堤防的整体安全性,而且耗时耗工,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本文利用土工合成材料耐特龙柔性生态袋(NaturwallTM)过滤排水、防护加固的功能,将其应用于放淤固堤工程的围堤修筑工程中,保护围堤安全稳定,同时又可以降低工程材料造价,为黄河下游围堤工程选用新技术修筑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1)对目前国内外利用土工合成材料以及植被护坡的现状进行回顾,分析生态袋护坡应用前景。(2)调研放淤固堤工程围堤施工现状,调查分析山东德州放淤固堤工程围堤现有施工方法,收集整理筑堤土质特性资料。(3)选取山东黄河德州段有代表性淤区围堤10-50m,根据不同设计方案铺设柔性生态袋,通过布设监测设备观测不同试验段内围堤表面位移、深部位移以及土质的强度变化。(4)根据试验断面选取有代表性围堤原状土体进行土体基本物理及力学性能试验,同时对柔性生态袋进行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试验,为数值模拟参数选取提供依据。(5)利用Geostudio软件中SLOPE模块计算不同生态袋加固方案下围堤安全系数,根据现场监测结果优选柔性生态袋最佳布设方案,为围堤施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供技术支持。
张豪[8](2009)在《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地质条件及粉喷桩复合地基本身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对其认识仍处于探讨与研究之中,且粉喷桩复合地基主要集中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省的软土地区,而在黄河冲积区域如山东地区的应用较少,故缺乏相应的设计施工经验。因此,本文拟从理论分析及工程试验两方面入手,对黄河冲积流域的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工程施工与质量检测进行全面探讨。本文首先利用溶解-析出理论剖析了粉喷桩的成桩本质,并由此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将粉喷桩对土体的作用视为平面轴对称问题,从而利用圆孔扩张理论,并考虑扩张影响半径的大小,分两种情况分别导得了桩土应力比和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粉喷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而后,对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全过程进行了探讨,包括沉降及稳定性计算等,并基于几种常见的“S”型成长曲线模型,引入“组合预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导得了能预测粉喷桩软土路基任一时刻沉降值的变权重组合“S”型成长模型及相应的解答,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最后,依据理论分析过程,针对山东黄河冲积地区的工程特点,结合津汕高速公路某软土路基工程实践,对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工程实践的效果,提出了一套针对黄河冲积流域地区的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肖军华[9](2008)在《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列车循环荷载下路基表现出来的动力特性是引起线路运行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列车速度提高、轴重增加、运量加大,加剧了线路和列车的振动,增加了路基承受动荷载与振动频率的水平,提高了路基的振动加速度,加快了路基的累积变形和疲劳破坏。当前,对铁路既有线细粒土路基基床在提速列车动荷载与物理状态改变下的动态参数及规律研究较少,特别是对黄河冲积粉土这种特殊的路基填料在密实度变化与增湿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特点、以及在列车循环荷载下的动态力学行为,甚至还没有过专门的研究。而现行的提速线路路基技术条件没有考虑列车荷载对路基的动力作用,使得列车长期运行对路基的影响难以定量计算,路基的评判与加固缺乏理论指导,给铁路运输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在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京九线粉土路基病害整治技术试验研究(2005G012)”支持下,并结合铁路提速现状,以现场调查和实测为基础,以室内静、动力学试验为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通过试验,掌握了黄河冲积粉土的土质特性,对非饱和粉土在密实度变化与增湿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屈服特性、以及强度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调查了黄河冲积粉土铁路路基的病害特点及现状。(2)通过试验,认识了粉土在列车循环荷载与土体物理状态改变下的变形与强度破坏演化机理,得到了影响粉土动态稳定性的主要控制性因素;研究了列车循环荷载下粉土累积塑性变形、回弹变形、回弹模量、临界动应力和动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上述力学参数与动应力和土体物理状态指标间的关系模型。(3)采用车轨耦合动力模型及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提速列车动荷载的变化规律及数学模拟;通过ABAQUS建立轨道路基三维数值动力计算模型,对提速列车移动荷载下粉土路基的瞬态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列车轴重、速度、线路平顺性对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现象进行了比较;此外,还探讨了列车轴距、道床厚度、材料刚度、阻尼等参数对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借助正交设计原理,对各影响参数的显着性进行了评价。从机理上更深入了解了提速线路路基的动力特性。(4)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铁路组织和学者提出的不同的路基结构设计原则,结合既有路基的特点,探讨了采用基床动强度和路基累积变形作为提速下路基长期稳定的控制参数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京九线粉土路基为对象,分析在不同运输条件、养护维修、道床厚度、路基容许变形下,路基结构要求的差异,并与现行技术条件进行了比较。
李中坚[10](2008)在《温州地区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闸是一种控制水位和调节流量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具有挡水和泄(或引)水双重作用,在防洪、灌溉、排灌及发电等水利事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水闸的地基处理在水闸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类水闸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均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要点,本文对常用的水闸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技术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归类、总结。本文指出,应根据水闸工程的地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地基处理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地达到地基处理的目标,更能够确保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满足用户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本文总结了温州市水闸工程地基土的构成及工程性质特征,对区内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合大量工程实例,对水闸工程的地基处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在温州市水闸工程地基处理上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总结。
二、山东黄河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黄河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采煤沉陷地现状 |
1.1.2 我国耕地现状 |
1.1.3 采煤沉陷地复垦现状 |
1.1.4 黄河泥沙淤积及利用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河泥沙复垦土地研究 |
1.2.2 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技术工艺研究 |
1.2.3 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技术工艺研究 |
1.2.4 充填泥沙排水固结研究 |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工艺 |
2.1 传统的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2.1.1 不分条带单次充填复垦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2.1.2 分条带交替式单次充填复垦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2.2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原理及工艺 |
2.2.1 分条带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原理 |
2.2.2 分条带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工艺 |
2.3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 |
2.3.1 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技术介绍 |
2.3.2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交替充填的时间衔接模型和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模型 |
3.1 黄河泥沙连续性充填的时间衔接模型 |
3.1.1 黄河泥沙层中夹一层心土层时间衔接的概念模型 |
3.1.2 黄河泥沙层中夹两层心土层时间衔接的概念模型 |
3.2 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计算方法 |
3.2.1 黄河泥沙层中夹一层心土层的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计算方法 |
3.2.2 黄河泥沙层中夹两层心土层的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计算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充填复垦泥沙沉降固结时间研究 |
4.1 不同粒径泥沙运动特性 |
4.1.1 起动与止动 |
4.1.2 沉降与悬浮 |
4.1.3 条带内泥沙淤积规律 |
4.2 条带内含沙量垂线分布 |
4.3 条带内含沙量沿程分布 |
4.4 条带内黄河泥沙沉降率 |
4.5 条带内黄河泥沙淤积 |
4.6 条带内黄河泥沙固结 |
4.6.1 压缩系数 |
4.6.2 固结度 |
4.6.3 固结系数 |
4.7 计算方法在野外充填复垦试验的应用 |
4.7.1 野外试验场位置 |
4.7.2 充填复垦的必要性 |
4.7.3 充填工艺基本介绍 |
4.7.4 黄河泥沙粒径测试试验 |
4.7.5 充填复垦过程中的参数 |
4.7.6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的水力参数、泥沙沉降率和淤积厚度 |
4.7.7 充填复垦排水固结时间计算 |
4.7.8 黄河泥沙充填数值模拟 |
4.8 本章小结 |
5 室内模拟强化排水试验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试验步骤 |
5.1.3 采样方法 |
5.1.4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排水方式的复垦效果分析 |
5.2.2 充填第一层黄河泥沙(0~20 cm)后含水量变化分析 |
5.2.3 充填第二层黄河泥沙(30~50 cm)后含水量变化分析 |
5.2.4 覆盖表层土壤(50~70 cm)后含水量变化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效果 |
6.1 多次多层充填复垦试验场地概况 |
6.2 试验场地小区布设 |
6.3 农作物测产和土壤样品采集 |
6.4 黄河泥沙多层充填复垦效果 |
6.4.1 农作物产量和千粒重 |
6.4.2 土壤剖面理化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护岸砌块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险工坝岸的研究现状 |
1.2.2 钢渣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3 混凝土连锁块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波浪计算方法及其影响下护岸的破坏机理 |
2.1 波浪计算方法 |
2.1.1 风浪计算方法 |
2.1.2 船行波计算方法 |
2.1.3 波浪对护岸面层作用力计算 |
2.2 波浪影响下护岸的破坏机理 |
第三章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的设计与制作 |
3.1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的设计原则 |
3.2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外壳厚度设计 |
3.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验设备 |
3.2.4 试验过程 |
3.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结构设计 |
3.3.1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厚度设计 |
3.3.2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结构设计说明 |
3.4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的制作 |
3.5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试验 |
3.5.1 试验方案 |
3.5.2 试验过程 |
3.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护岸整体稳定性试验 |
4.1 试验装置 |
4.2 试验装置 |
4.2.1 试验准备 |
4.2.2 试验步骤 |
4.3 试验现象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试验破坏状态及分析 |
4.4.2 试验数据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护岸整体稳定性试验 |
5.1 计算模型基本描述 |
5.2 荷载和边界条件 |
5.2.1 荷载计算 |
5.2.2 边界条件 |
5.2.3 接触作用 |
5.3 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砌块护岸稳定性分析 |
5.3.1 与传统设计型式砌块面层稳定性的对比分析 |
5.3.2 新型砌块不同排布方式的数值分析 |
5.3.3 砌块尺寸对面层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ADAMS的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防汛装袋机功能设计及开发 |
2.1 防汛装袋机设计任务 |
2.2 防汛装袋机的工况分析 |
2.3 防汛装袋机具有的优点 |
2.4 防汛装袋机重要参数的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3.1 Pro/E软件简介 |
3.2 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结构 |
3.3 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模型建立 |
3.3.1 工作装置模型简化 |
3.3.2 零件建模 |
3.3.3 零件装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的建立及仿真 |
4.1 ADAMS软件简介 |
4.2 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的建立 |
4.2.1 防汛装袋机三维几何模型的前处理 |
4.2.2 对模型进行检验 |
4.3 基于ADAMS的虚拟样机模型的运动学仿真 |
4.3.1 STEP函数简介 |
4.3.2 模型的单缸仿真分析 |
4.3.3 整机工作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优化设计 |
5.1 机构优化设计基础 |
5.1.1 机构优化设计方法 |
5.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 ADAMS优化设计流程 |
5.3 对防汛装袋机铲斗连杆机构的传动比的计算 |
5.4 对防汛装袋机的工作装置进行设计研究和试验设计 |
5.4.1 对铲斗连杆机构模型前处理 |
5.4.2 对铲斗连杆机构参数化处理 |
5.4.3 对目标函数进行定义 |
5.4.4 对传动比的设计研究 |
5.5 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优化设计 |
5.6 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优化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4)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现状及危害 |
1.1.2 现有复垦技术特点及不足 |
1.1.3 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可行性及优势 |
1.2 引黄充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河滩区引黄放淤研究 |
1.2.2 引黄灌渠清淤泥沙危害及农田化研究 |
1.2.3 采煤沉陷地引黄充填复垦工艺研究 |
1.2.4 采煤沉陷地引黄充填排水工艺研究 |
1.3 引黄充填技术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及关键参数 |
2.1 研究场地概况 |
2.2 现有充填沉沙排水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机理分析 |
2.2.1 现有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技术工艺 |
2.2.2 引黄充填复垦景观、土壤剖面及作物产量分析 |
2.2.3 存在的问题及机理分析 |
2.3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 |
2.3.1 确定采煤沉陷地边界、沉陷深度、容积,计算需沙量 |
2.3.2 排走积水,划分条带 |
2.3.3 确定充填条带形状、尺寸 |
2.3.4 表土及部分心土剥离、堆放 |
2.3.5 水沙充填方向、次数 |
2.3.6 利用土工布侧向加速排走泥沙中的过饱和水 |
2.3.7 泥沙固结及平整 |
2.3.8 表土及心土回填覆盖,平整形成复垦农田 |
2.4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的关键参数获取流程 |
2.5 小结 |
3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及标高设计 |
3.1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设计方法及影响因素 |
3.1.1 准静水沉降法 |
3.1.2 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 |
3.2 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标高设计方法及影响因素 |
3.3 案例场地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设计 |
3.3.1 黄河泥沙粒径分布测试试验 |
3.3.2 准静水沉降法在复垦条带尺寸设计中的应用 |
3.3.3 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在复垦条带尺寸设计中的应用 |
3.4 案例场地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标高设计 |
3.4.1 黄河泥沙固结试验 |
3.4.2 复垦条带高程设计 |
3.5 小结 |
4 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及间隔时间 |
4.1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水面线、沉降率和淤积计算方法 |
4.1.1 水面线计算 |
4.1.2 沉降率计算 |
4.1.3 淤积计算 |
4.2 引黄复垦条带分层充填次数及复垦间隔时间 |
4.2.1 引黄充填复垦次数 |
4.2.2 引黄分层多次充填复垦间隔时间 |
4.3 计算方法在案例场地的应用 |
4.3.1 引黄充填复垦次数 |
4.3.2 不同情景下的引黄充填复垦条带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 |
4.3.3 不同情景下的引黄分层多次充填复垦间隔时间 |
4.4 小结 |
5 用于引黄充填拦沙排水土工布的试验筛选 |
5.1 筛选标准 |
5.1.1 保土性 |
5.1.2 透水性 |
5.1.3 防堵性 |
5.2 土工布等效孔径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黄河泥沙渗透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土工布垂直渗透系数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材料与方法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土工布室内淤堵试验 |
5.5.1 试验目的 |
5.5.2 材料与方法 |
5.5.3 结果与讨论 |
5.6 综合筛选结果 |
5.7 小结 |
6 引黄充填复垦中土工布排水拦沙效果的室内模拟试验 |
6.1 引言 |
6.2 2013年基于土工布的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分析 |
6.3 2014年基于土工布的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3.3 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授权专利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5)土工织物加筋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 |
1.2.1 土工合成材料简介 |
1.2.2 加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3 加筋技术理论的发展过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加筋技术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 |
2.1 加筋土技术的加筋原理 |
2.1.1 摩擦加筋原理 |
2.1.2 准粘聚力原理 |
2.2 加筋土破坏机理 |
2.2.1 加筋土的破坏形式 |
2.2.2 加筋土的破坏机理 |
2.2.3 加筋土挡土墙的破坏形式 |
2.3 加筋土的设计计算方法 |
2.3.1 极限平衡法 |
2.3.2 极限状态法 |
2.3.3 有限元法 |
第三章 加筋土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3.1 三轴试验原理 |
3.2 试验目的 |
3.3 试验准备 |
3.3.1 试验仪器 |
3.3.2 试验材料 |
3.3.3 填料 |
3.4 加筋方式 |
3.5 试验方法和步骤 |
3.6 试验记录及观测结果 |
3.6.1 不同的加筋材料对加筋效果的影响 |
3.6.2 不同的加筋方式对加筋效果的影响 |
3.6.3 不同的加筋层数对加筋效果的影响 |
3.6.4 不同的围压力对加筋效果的影响 |
第四章 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
4.1 工程设计 |
4.1.1 工程简介 |
4.1.2 设计计算 |
4.1.3 结论 |
4.2 工程施工 |
4.2.1 工程施工情况 |
4.2.2 工程施工要点 |
4.2.3 铺设土工布 |
4.2.4 铺设观测仪器 |
4.2.5 加筋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微桩群复合地基上水闸复杂闸室结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2 桩基础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
2.1 复合地基概述 |
2.2 桩基础复合地基置换率、荷载分担比和复合模量 |
2.3 桩基础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理论分析 |
2.4 桩基础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微桩群复合地基水闸底板分析研究 |
3.1 微桩群复合地基计算原理 |
3.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3 微桩群复合地基垂直承载力分析研究 |
3.4 微桩群复合地基水平承载力分析研究 |
3.5 微桩群复合地基参数分析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微桩群复合地基闸室结构分析研究 |
4.1 微桩群复合地基闸室结构的计算原理 |
4.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4.3 微桩群复合地基闸室结构分析研究 |
4.4 微桩群复合地基闸室结构参数分析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微桩群复合地基复合模量及闸室结构分析研究 |
5.1 概述 |
5.2 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理论分析研究 |
5.3 微桩群复合地基复合模量分析研究 |
5.4 微桩群复合地基复合模量与闸室结构分析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变形与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黄河下游淤区围堤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生态袋应用现状 |
1.2.3 植被护坡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采用技术路线 |
2 山东德州段黄河放淤固堤工程施工情况调研 |
2.1 山东德州段黄河堤防放淤固堤工程概况 |
2.1.1 堤段现状 |
2.1.2 放淤填筑设计及施工情况 |
2.2 水文地质概况 |
2.2.1 自然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3 德州段黄河堤防放淤固堤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
3 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加固试验方案设计 |
3.1 现场试验设计 |
3.1.1 现场试验概况 |
3.1.2 现场试验设备 |
3.1.3 现场仪器布设 |
3.1.4 耐特龙柔性生态袋布置方案设计 |
3.2 生态袋所需草种选择 |
3.2.1 边坡绿化草种 |
3.2.2 草种添加剂 |
4 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力学与摩擦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土样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4.1.1 取样位置及方法 |
4.1.2 室内试验 |
4.1.3 试验结果分析 |
4.2 耐特龙柔性生态袋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4.2.1 试验依据 |
4.2.2 试样制备 |
4.2.3 室内试验 |
4.2.4 试验结果 |
4.3 耐特龙柔性生态袋摩擦性能试验 |
4.3.1 试验材料 |
4.3.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5 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加固试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5.1 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5.1.1 监测资料收集 |
5.1.2 原始观测资料误差分析 |
5.1.3 填表和绘图 |
5.1.4 监测数据处理 |
5.1.5 初步分析和异常值判识 |
5.2 地表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5.2.1 水平变形监测结果 |
5.2.2 表面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5.3 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5.3.1 深部位移监测计算公式 |
5.3.2 深部位移监测结果 |
5.3.3 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5.4 土压力监测 |
5.4.1 土压力计的计算公式 |
5.4.2 土压力监测结果 |
5.4.3 土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5.5 渗压水位监测 |
5.5.1 渗压计的计算公式 |
5.5.1 渗压计监测结果 |
5.6 小结 |
6 NaturwallTM柔性生态围堤稳定性计算与效益分析 |
6.1 稳定性分析理论基础 |
6.2 建模及计算参数选取 |
6.3 计算结果分析 |
6.4 效益分析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软土 |
1.2 复合地基 |
1.3 粉喷桩复合地基 |
1.3.1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发展概况 |
1.3.2 粉体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
1.3.3 粉喷桩复合地基目前的主要用途 |
1.4 粉喷桩质量检测常用方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1 概述 |
2.2 水泥加固软土的机理 |
2.2.1 软土与水泥的化学组成 |
2.2.2 软土与水泥的化学反应 |
2.2.3 水泥土加固机理 |
2.3 水泥土的工程特性 |
2.3.1 水泥土的物理性质 |
2.3.3 粉喷桩的半刚性 |
2.4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研究 |
3.1 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受力特性及承载机理 |
3.2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
3.3 桩土应力比 |
3.3.1 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 |
3.3.2 常用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 |
3.3.3 基于圆孔扩张的粉喷桩桩土应力比计算 |
3.4 粉喷桩的承载力计算 |
3.4.1 常用承载力计算方法 |
3.4.2 基于圆孔扩张的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5 影响粉喷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4.1 基本资料 |
4.2 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基本步骤 |
4.3 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 |
4.3.1 路基沉降的常用计算方法 |
4.3.2 路基内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 |
4.3.3 路面沉降量的计算 |
4.4 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 |
4.5 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
4.5.1 路基失稳的前兆 |
4.5.2 路基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
4.5.3 “跳车”问题 |
第5章 津汕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和地质情况 |
5.2 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 |
5.2.1 粉喷桩复合路基设计思路 |
5.2.2 粉喷桩的设计参数 |
5.3 粉喷桩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
5.3.1 施工设备 |
5.3.2 施工过程 |
5.3.3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5.3.4 质量保证措施 |
5.4 施工质量检测及现场试验 |
5.4.1 检测方法的确定 |
5.4.2 工程试验测试 |
5.5 桩土应力比测试 |
5.6 粉喷桩处理路段沉降分析 |
5.6.1 地基沉降量的理论计算 |
5.6.2 变权重组合“S ”型成长模型沉降预测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粉土的工程特性研究进展 |
1.2.2 路基土的动力性能研究进展 |
1.2.3 路基动力响应研究进展 |
1.2.4 铁路路基技术条件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黄河冲积粉土的特性及对铁路路基运营影响研究 |
2.1 黄河冲积粉土的形成 |
2.2 黄河冲积粉土的土质特性 |
2.3 黄河冲积粉土的力学特性 |
2.3.1 粉土的变形与屈服特性 |
2.3.2 粉土的强度特性 |
2.4 铁路粉土路基运营的特殊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列车循环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研究 |
3.1 列车荷载下路基的循环应力特点 |
3.2 循环荷载下粉土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试验条件设计 |
3.2.2 动应力幅值与加载频率对粉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2.3 围压对粉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2.4 含水率对粉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3 循环荷载下粉土的累积变形预测模型 |
3.3.1 变形分析 |
3.3.2 模型建立 |
3.4 循环荷载下粉土的回弹模量预估模型 |
3.4.1 回弹模量的变化特性 |
3.4.2 模型建立 |
3.5 循环荷载下粉土的临界回弹应变 |
3.6 循环荷载下粉土的临界动应力与动强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与参数研究 |
4.1 提速列车动荷载的模拟 |
4.1.1 既有线提速列车动荷载的变化 |
4.1.2 列车动荷载的模拟 |
4.2 列车荷载下路基的动力分析模型 |
4.2.1 数值模型 |
4.2.2 材料模型及参数 |
4.2.3 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4.3 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 |
4.3.1 路基的动应力 |
4.3.2 路基的动变形 |
4.3.3 路基的加速度 |
4.4 路基动力响应的参数影响研究 |
4.4.1 列车轴距的影响 |
4.4.2 道床厚度的影响 |
4.4.3 材料刚度的影响 |
4.4.4 材料阻尼的影响 |
4.4.5 参数显着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速列车长期运营荷载下粉土路基的稳定性研究 |
5.1 提速下路基长期稳定性控制参数研究 |
5.1.1 技术参数确定 |
5.1.2 分析方法 |
5.1.3 影响规律研究 |
5.2 提速下粉土路基长期稳定性的结构条件 |
5.2.1 计算参数 |
5.2.2 路基结构的临界条件 |
5.2.3 与现行技术条件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内容总结 |
6.2 主要创新之处 |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温州地区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
1.2 水闸工程地基情况分类 |
1.3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分类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2.1 水闸工程地基常用防渗方法及适用范围 |
2.1.1 板桩 |
2.1.2 高压喷射灌浆帷幕 |
2.1.3 地下连续墙 |
2.1.4 垂直土工膜 |
2.2 水闸工程地基常用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 |
2.2.1 垫层法 |
2.2.2 强夯法 |
2.2.3 振动水冲法 |
2.2.4 桩基础 |
2.2.5 沉井法 |
2.2.6 深层搅拌桩法 |
2.2.7 高压喷射注浆法 |
2.3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 |
2.3.1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
2.3.2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要点 |
2.3.3 水闸工程地基处理的观测与控制 |
第3章 温州市水闸工程地质情况简介 |
3.1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
3.2 工程地质特征 |
3.2.1 地基土(岩)层的分布及其特征 |
3.2.2 地基土(岩)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4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第4章 温州市水闸工程地基处理实例 |
4.1 实例一:蓝田新闸地基处理 |
4.1.1 概述 |
4.1.2 设计 |
4.1.3 效果 |
4.2 实例二:黎明新闸地基处理 |
4.2.1 概述 |
4.2.2 设计和施工 |
4.2.3 效果 |
4.3 实例三:灰桥新闸地基处理 |
4.3.1 概述 |
4.3.2 设计 |
4.3.3 效果 |
4.4 实例四:赵山渡泄洪闸地基处理 |
4.4.1 概况 |
4.4.2 设计 |
4.4.3 效果 |
4.5 总结与分析 |
第5章 结论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山东黄河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D]. 多玲花.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2]H型重力互助式钢渣芯混凝土护岸砌块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姜健. 山东大学, 2018(01)
- [3]基于ADAMS的防汛装袋机工作装置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D]. 赵泽明.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5)
- [4]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D]. 王培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5]土工织物加筋土应用研究[D]. 刘洁. 山东大学, 2015(04)
- [6]微桩群复合地基上水闸复杂闸室结构分析研究[D]. 孟怡凯. 扬州大学, 2012(07)
- [7]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变形与稳定性能研究[D]. 秦道天. 郑州大学, 2010(06)
- [8]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 张豪. 湖南大学, 2009(01)
- [9]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研究[D]. 肖军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3)
- [10]温州地区水闸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研究[D]. 李中坚. 浙江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