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迁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断块塑性变形,地震时间序列,强震迁移
地震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赵根模,吴中海,刘杰,张雷,左嘉梦[1](2019)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区的大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与迁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新生代期间的持续碰撞和挤压过程导致亚洲大陆发生了强烈的弥散式板内变形,并形成了一个以贝加尔湖为顶点,以喜马拉雅带为底边的近似叁角形的变形区与强震活动区,即新—藏叁角区。基于固体刚塑性变形平面结构,结合滑移线场网络模型,对该区历史强震活动的大范围离散式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解释。结合1505—1976年以来历史强震空间迁移的实例,归纳了该区历史强震活动与地震应变释放从印度板块边界→新—藏地块→两侧大陆的顺序性及定向性迁移特征,并根据对地震空间迁移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探讨了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结果显示,从2000—2018年间,印度板块边界和新—藏叁角区已多次发生M7.9~9.1大地震,但其东、西两侧的区域大陆地区却异常平静,没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依照区域强震活动的顺序性迁移特点,推测在未来几到几十年,亚洲大陆东部与中部以及喜马拉雅带东段等区域的大地震危险性较大。(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云强,罗纲,尹力,石耀霖[2](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断层系统的大地震迁移概率及断层滑动速度的分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隆升、生长及变形前缘.区域地震活动频繁,且地震在其主要断层带之间时空迁移.为了研究区域大地震在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规律与概率,以及主要断层带大地震破裂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叁维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区域断层系统的地震循环,得到了人工合成的万年时间尺度的地震目录.根据模拟的地震目录,并结合古地震数据,计算分析了大地震(MW≥7)在研究区各个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概率,探讨了黏度、高程、统计时间长度等因素对大地震在各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概率和大地震在各主要断层带上的发生概率的影响,并且初步调查了海原断层带和香山天景山断层带的大地震破裂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继区域最近两次大地震(1920年海原断层带上的M8.5海原大地震和1927年香山天景山断层带上的M8古浪大地震)之后,下一次大地震(MW≥7)发生在海原断层上的概率最大,约为51%~81%;其次是在香山天景山断层上,概率约为9%~37%.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的青藏高原中下地壳上地幔黏度大小,对大地震在各个断层带之间的迁移规律和迁移概率的影响较小;而研究区的高程载荷对地震迁移则有显着的影响:高程载荷易于使得海原断层地震活动减弱及香山天景山断层的地震活动增强.研究结果也显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主要断层带的地震活动与断层滑动速率分布的分段性显着;大地震在断层带上的破裂位置并不固定,呈现不均匀性;并暗示了断层几何形状对地震活动、断层滑动速率分布与大地震破裂位置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付裕,黄晖,徐鸣洁[3](2018)在《匹配滤波方法研究2016年意大利中部M_W6.0地震的余震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中部发生M_W6.0地震,2个月之后,震中附近相继发生M_W5.5、M_W5.9、M_W6.5地震。研究这几次较大地震间的相互触发作用及机制十分必要,然而在大地震之后传统地震目录通常缺失很多余震事件,缺失的余震事件包含着早期余震时空分布和迁移规律的信息,为完善余震目录本文利用匹配滤波方法对M_W6.0地震后80天内的连续数据进行余震检测,得到了数十倍于模板数量的新检测事件,检测事件与模板事件组成的新余震目录完备震级为1.0,提高了地震目录的完备性。依据新余震目录进行余震时空分布研究,结果显示M_W6.0、M_W5.9、M_W6.5地震的早期余震迁移规律不同。M_W6.0地震的早期余震沿着断裂走向同时朝两侧迁移;而M_W5.9、M_W6.5地震的早期余震向南、北迁移表示出不对称的特征。通过拟合余震迁移前端发现,M_W6.0、M_W5.5地震的早期余震朝着随后较大地震的方向迁移,且较符合lgt的特征,表明余震迁移可能与慢滑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8年04期)
朱松鸟,耿红江,杨光辉,崔占茹,黄埔[4](2018)在《云平台间地震工区数据的迁移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地质研究云计算平台上建成服务于全华北油田的勘探开发处理解释一体化GeoEast研究平台,需要对地震工区数据进行迁移和管理,以提高平台的利用率。基于GeoEast解释系统,对多个版本解释软件中大量地震工区进行统一清理、迁移、命名标准化;制定适应云平台工作环境的数据备份与管理规范;同时针对云平台环境下地震工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解决方案,保证华北油田地质研究基础数据完整、准确、安全。最终实现GeoEast解释系统日均在线人数从2013年下半年的20人增至2018年下半年的210余人。(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8年S1期)
周伟,李媛[5](2018)在《浅析近2年新疆中强以上地震有序迁移及后续平静的动力学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2月7日新疆叶城5.2级地震至今,半年多新疆地区无5级以上地震;6级地震平静近1年;距离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4年多。作为中国大陆强震主体区域的新疆地区地震平静备受关注。分析显示,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6.7级和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6.6级等地震与2015年以来兴都库什地区一系列强震的发生存在(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8年08期)
魏东,王孔伟,朱伟,靳宝萍,张帆[6](2018)在《叁峡库区巴东库岸段水库地震迁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叁峡水库蓄水以来,叁峡库区巴东县库岸段发生上万次与水库蓄水相关的水库地震,最大震级5.1级。近几年发表相关论文50篇左右,侧重于水库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水库地震与坝前水位的关系、单个较大型水库地震以及微地震群的成因机理问题,对水库地震时间上的周期性以及空间上扩展规律研究尚少。本论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包括泉水流量的调查)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发表的文献资料,对巴东县库岸段水库地震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以下3点结论:(1)从时间上看,巴东水库地震的爆发具有周期性,表现为长周期和短周期。(2)溶洞坍塌型水库地震的分布呈线状,其形成机理与高孔隙水压以及动水圧过程密切相关。(3)同时野外泉水调查研究也表明叁峡库区巴东段水库地震与溶洞坍塌具有密切关系,并且从机理上说明了水库地震空间扩展机制。(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郭增建,郭安宁[7](2018)在《用震中迁移交会讨论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纪念郯城大震35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其极震区的位置是符合43/4~51/2地震构成的震中迁移交会的。由震中迁移交会寻找该大震震源比由空区寻找该大震震源的地理范围要更具体一些。另外,该文也附带讨论了1668年郯城大震特强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孙云强,罗纲[8](2018)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时空迁移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在大陆内部断层系统中的时空迁移和丛集的基本力学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活动频繁,其地震时空迁移和地震丛集现象显着,是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区域.我们建立了一个叁维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活动断层系统的地震循环和地震时空迁移;计算了断层系统的应力演化;并探讨了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地震时空迁移和地震丛集的原因.模拟结果显示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增加或降低断层上的库仑应力,加速或延缓了地震发生,使得区域地震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发生,从而形成地震丛集;另外,区域经过多个地震循环的长期演化,一些孕震断层上的应力状态恰好都达到屈服的临界状态附近,从而也可以导致这些断层上的地震在短期内集中发生,因此产生地震丛集和地震迁移.我们发现当区域经历地震丛集之后,该区域的应力大大释放,区域进入地震平静期;随着构造加载的持续,区域应力逐渐恢复,为下一次地震丛集或地震序列累积应力和能量;上述过程可以重复发生.因此地震丛集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我们还统计了各个断层的大地震相互迁移的模拟结果,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下一次大地震有很大的概率会发生在海原断层上.(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徐进康,田金文[9](2018)在《基于迁移学习的地震建筑物域毁损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遥感影像中检测毁损的建筑物对于地震应急响应与救灾十分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仅有震后影像,一般是把地震建筑物毁损评估当成一个影像分类的问题,也就是将毁损建筑物当成一种新的地物类型来对待。论文基于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进行建筑物毁损评估,并针对其中特征提取过程的不足引入了基于迁移学习的特征提取方式。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迁移学习算法中,该文使用了基于空间域池化的特征提取方法,并针对其中窗口尺度无法自动设置的问题提出了多窗口融合的改进思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基于迁移学习方法提取的特征相比传统手工构造的特征具有更强的描述能力,而基于多窗口融合思路能够避开算法运行过程中对于采样窗口设置问题,大大增加算法的工程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郭加伟,李永树,王洪蜀,鲁恒[10](2018)在《基于迁移学习的无人机高分影像地震泥石流信息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后经常会引发大量的泥石流灾害(称作地震泥石流),容易造成极大的破坏,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以其便捷、时效性强等特点成为一种快速获取灾害信息的手段,但其影像的光谱信息较为缺乏,较难准确地检测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机制地震泥石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已构建地震泥石流灾害样本库的基础上,将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的特征迁移到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检测中,完成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的自动检测,并将面向对象的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检测结果与迁移学习支持下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迁移学习的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检测结果在精度上稍优于面向对象的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检测结果,且前者在保持地震泥石流的平滑性和完整性上要优于后者。(本文来源于《地震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地震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隆升、生长及变形前缘.区域地震活动频繁,且地震在其主要断层带之间时空迁移.为了研究区域大地震在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规律与概率,以及主要断层带大地震破裂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叁维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区域断层系统的地震循环,得到了人工合成的万年时间尺度的地震目录.根据模拟的地震目录,并结合古地震数据,计算分析了大地震(MW≥7)在研究区各个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概率,探讨了黏度、高程、统计时间长度等因素对大地震在各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概率和大地震在各主要断层带上的发生概率的影响,并且初步调查了海原断层带和香山天景山断层带的大地震破裂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继区域最近两次大地震(1920年海原断层带上的M8.5海原大地震和1927年香山天景山断层带上的M8古浪大地震)之后,下一次大地震(MW≥7)发生在海原断层上的概率最大,约为51%~81%;其次是在香山天景山断层上,概率约为9%~37%.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的青藏高原中下地壳上地幔黏度大小,对大地震在各个断层带之间的迁移规律和迁移概率的影响较小;而研究区的高程载荷对地震迁移则有显着的影响:高程载荷易于使得海原断层地震活动减弱及香山天景山断层的地震活动增强.研究结果也显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主要断层带的地震活动与断层滑动速率分布的分段性显着;大地震在断层带上的破裂位置并不固定,呈现不均匀性;并暗示了断层几何形状对地震活动、断层滑动速率分布与大地震破裂位置的控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1].赵根模,吴中海,刘杰,张雷,左嘉梦.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区的大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与迁移规律[J].地质力学学报.2019
[2].孙云强,罗纲,尹力,石耀霖.青藏高原东北缘断层系统的大地震迁移概率及断层滑动速度的分段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9
[3].付裕,黄晖,徐鸣洁.匹配滤波方法研究2016年意大利中部M_W6.0地震的余震迁移[J].中国地震.2018
[4].朱松鸟,耿红江,杨光辉,崔占茹,黄埔.云平台间地震工区数据的迁移与管理[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8
[5].周伟,李媛.浅析近2年新疆中强以上地震有序迁移及后续平静的动力学背景[J].国际地震动态.2018
[6].魏东,王孔伟,朱伟,靳宝萍,张帆.叁峡库区巴东库岸段水库地震迁移规律[J].工程地质学报.2018
[7].郭增建,郭安宁.用震中迁移交会讨论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纪念郯城大震350周年[J].地震工程学报.2018
[8].孙云强,罗纲.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时空迁移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8
[9].徐进康,田金文.基于迁移学习的地震建筑物域毁损评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8
[10].郭加伟,李永树,王洪蜀,鲁恒.基于迁移学习的无人机高分影像地震泥石流信息检测[J].地震研究.2018